阜新市二高中2021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合计48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经历了数次转变,近年来,该村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杭州、上海等地的老年人在此休闲居住,短则1个月,长达5个月。旺季时,该村外来老年人与本村村民的人数比例超过6:1,吸引周边村庄500余人就业。F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养老型村落。据此完成1-2题。
时间 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1990年以前 木材、木柴、木炭等
1991~1997年 茶叶、笋干、山核桃等
1998~2009年 观光旅游型农家乐
2010年至今 休闲养老旅游服务
1.F村产业向观光旅游型农家乐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生态环境
2.休闲养老型村落的形成,可以( )
A.提高城镇化水平 B.解决都市养老难题
C.降低乡村生活成本 D.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寒潮预警 D.滑坡、泥石流预警
4.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特征明显,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局部图。完5-6题。
5.甲农业带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
A.柑橘、水稻 B.苹果、小麦 C.甘蔗、玉米 D.葡萄、土豆
6.图示农业带内实行地区专门化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粮食危机 C.农业科技 D.经济效益
下表为2019年全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完成7-8题。
地区 全国 甲 乙 丙 丁
人口增幅(%) 3.4 -1.7 4.5 2.6 4.2
三次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7.2 13.2 4.6 8.2 11.0
第二产业 39.1 34.4 38.9 41.8 37.0
第三产业 53.7 52.4 56.5 50.0 51.1
7.甲是(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8.四大地区中( )
A.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
B.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
C.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丙、甲、丁、乙
D.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以重型工业为主
9.下图为2005年和2020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交通圈域示意图。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上海( )
①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②吸引人口迁入,迅速扩大规模
③增强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④强化服务功能,壮大第二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GIS可通过图层信息来分析和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下图示意某区域相关要素评估值信息图层(数值越大表示该评估要素指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越高)和地块编号。此次降水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地块是( )
A.④⑦ B.⑤⑧ C.②③ D.⑥⑨
木奶果属大戟科,常绿乔木,是一种茎上开花,茎上结果的树木,下图为木奶果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木奶果分布区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12.木奶果的茎上开花现象有利于( )
A.获得更多光照 B.传播授粉 C.减轻树枝压力 D.保护脆弱树皮
13.为研究木奶果幼苗生长与光照条件之间的关系,某科研团队选取若干幼苗进行实验观测,得出如下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
A.木奶果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在不同的遮荫处理条件下差异不显著
B.木奶果幼苗植株,地径和叶面积变化与光照强度变化呈负相关
C.木奶果幼苗受到的光胁迫越大,生长受到的抑制就越严重
D.木奶果幼苗的植株与地径增长量均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
吉林省的长白山天池和云南腾冲的小空山均为火山口地貌,但二者景观各异,研究发现火山口是否积水与该地区水分的收支和基岩的渗水性有一定关系,左图为长白山天池,右图为小空山景观图片。读图回答14-16题。
14.长白山火山口积水成湖但小空山火山口却未成湖,主要因为两地( )差异大。
A.降水量 B.蒸发量 C.岩石透水性 D.植被覆盖率
15.腾冲火山具有时代年轻,活动频繁,分布密集,种类齐全等特征,由此可知,小空山土壤( )
A.土层深厚且肥沃 B.土壤剖面层次丰富
C.成土母质多流纹构造 D.成土母质多层理构造
16.关于两地火山地貌正确的是( )
A.小空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B.小空山为岩浆裂隙式喷发形成
C.长白山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D.长白山为岩浆中心式喷发形成
综合题(共3小题,合计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西洋参又名花旗参,是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30°N-48°N的原始森林中(左图),(右图)为美国北部野生西洋参某产区气候资料,西洋参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在-12°以上不会产生冻害现象。
17世纪前后,在中国的野生参已经很少的情况下,西洋参开始畅销中国和远东地区,利润丰厚,18世纪初,美国东部的西洋参已经越来越少,部分地区把野生西洋参列入濒危物种保护计划。1889年,美国开始进行人工栽培西洋参,我国1975年引种成功。
从气候角度分析西洋参除了耐寒性外的生长习性。(4分)
分析美国限制采挖野生西洋参的原因。(8分)
有专家认为我国黑龙江难以引进西洋参,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汝瓷因烧于古汝州而得名,为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在中国陶瓷历史上有“汝窖为魅”之誉,虽然开窖时间仅持续20年,但也曾经呈现过“汝河两岸百里,处处炉火连天”的景象。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窖生产”。经多年无数次研究试验,汝瓷生产终于在1998年全面恢复。截至2017年,汝州市拥有汝瓷研发机构于企业120多家,拥有汝瓷生产企业120多家,年产汝瓷200余万件,年产值3亿多元,其中网上交易额近3000万元。下图为汝州市地理位置。
(1)结合材料,分析汝瓷兴起于古汝州的有利条件。(6分)
(2)说明汝州市汝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意义(8分)
(3)请为汝瓷市汝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武汉享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水域面积广,湖泊面积大。近百年来,因人类活动的影响,武汉市湖泊治理空间变化显著,如下图所示。进入2000年以来,武汉中心城区湖泊面积稳定,而郊区变化较大,专家指出,“近几十年来,武汉市湖泊保护成效显著,但湖泊环境威胁依然严峻。小型湖泊多,环境更加脆弱。
描述1914-2000年武汉市城市湖泊空间变化特点。(2分)
分析2000年以来中心城市比郊区湖泊面积稳定的原因。(4分)
分析武汉市小型湖泊面临的环境威胁比大型湖泊更大的原因。(4分)
指出当前武汉市中心城区消失的主要自然威胁,并尝试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6分)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A 6.D 7.D 8.B 9. B 10.A 11.A 12.B 13.C 14. 15. 16.
17.(18分)
(1)(生长在森林中,)忌强光/耐阴(2分),(原产地气候湿润,)喜湿(2分),
(2)西洋参生长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2分),地形起伏较大,(2分)过度采挖导致破坏地表和植被(2分),水土流失严重(2分),野生西洋参资源短缺(2分)。为保护生态环境,政府出台政策限制采挖野生西洋参。
(3)赞同,黑龙江(北部)纬度较高,冬季风强劲,冬季气温低(2分),易产生冻害导致西洋参产量/质量下降(2分)。冬半年条件水分不足。(2分)
不赞同,黑龙江(为我国人参原产地,)气候湿润(2分),山区(森林)面积大(2分),自然条件与北美分布区相似(2分),适宜西洋参生长。
18.(18分)
(1)临近河谷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2分)高岭土等资源丰富,瓷土原料充足;(2分)临近山区森林资源丰富。燃料充足;(2分)位于平原地区,利于窑厂建设(2分)(该小题6分,任答三点得6分)
(2)利于传承发扬汝瓷生产工艺,加强企业间交流与合作;(2分)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汝瓷品牌的市场影响力;(2分)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当地经济发展;(2分)利于扩大汝瓷生产类型与规模,增加就业,提高收入;(2分)利于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2分)(该小题8分,任答4点得8分)
(3)统筹科学规划,提升品牌价值;(1分)依托技术优势,注重人才培养;(1分)加大科技投入,研发高端产品;(1分)完善电商平台,开拓消费市场;(1分)保护恢复生态,提高资源利用率。(1分)(该小题4分,任答四点得4分)
19.(16分)
(1)湖泊面积大幅度萎缩,小型湖泊数量增加。(2分)
(2)中心城区城市化程度高,城市建设已成熟,建设用地得到了优化;对湖泊保护力度大;
(4分)
(3)小型湖泊水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弱,更易受污染;(2分)湖泊容量小,流动性差,湖泊易淤积,更易于被围垦、造地。(2分)
(4)自然威胁:湖泊自然淤积(1分)
保护建议:底泥清淤;净化湖泊水质;严控入湖控制,减少入湖污染物和泥沙排放;加固湖岸,生态护岸。(有针对性,言之有理即可,每条1分,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