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反冲现象 火箭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一竖直杆,杆顶端钉有一钉子,钉子钉住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小球A相连,小球可通过细绳左右摆动绳长为l,小球A的质量为m,小车B的质量为M,将小球向右端拉至水平后放手(水平面光滑),则( )
A.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水平方向任意时刻小球与小车的动量都等大反向
C.小球不能向左摆到原高度
D.小车向右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2.某人站在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上,若人从车头走向车尾,人和车运动情况,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匀速走动,则车匀速后退,人和车对地位移之比与人和车质量的反比
B.人匀加速走动,车匀加速后退,两者对地加速度大小相等
C.不管人如何走,任意时刻人和车动量大小总相等
D.人停止走动,车也静止
3.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如图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瞬间的画面,在火箭点火发射瞬间,质量为m的燃气以大小为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已知发射前火箭的质量为M,则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速度大小为(燃气喷出过程不计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 )
A. B. C. D.
4.某火箭模型含燃料质量为M,点火后在极短时间内相对地面以速度大小v0竖直向下喷出一定质量的气体,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为v,忽略喷气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喷出的气体质量为( )
A. B. C. D.
5.质量M=327kg的小型火箭(含燃料)由静止发射,发射时共喷出质量m=27kg的气体,设喷出的气体相对地面的速度均为v=1000m/s,忽略地球引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气体全部喷出后,火箭的速度大小为( )
A.76m/s B.90m/s C.94m/s D.99m/s
6.A、B两球之间压缩一根轻弹簧,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已知A、B两球质量分别为2m和m。当用板挡住A球而只释放B球时,B球被弹出落于距桌面水平距离为x的水平地面上,如图,问当用同样的程度压缩弹簧,取走A左边的挡板,将A、B同时释放,B球的落地点距桌面距离为( )
A. B.x C.x D.x
7.如图所示,甲、乙两人静止在光滑的冰面上,甲沿水平方向推了乙一下,结果两人向相反方向滑去.已知甲的质量为45kg,乙的质量为50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速率与乙的速率之比为 9:10
B.甲的加速度大小与乙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9:10
C.甲对乙的冲量大小与乙对甲的冲量大小之比为 1:1
D.甲的动能与乙的动能之比为1:1
8.质量为m、半径为R的小球,放在半径为2R、质量为2m的大空心球壳内,如图所示,当小球从图示位置无初速度沿内壁滚到最低点时,大球移动的位移为( )
A.,方向水平向右
B.,方向水平向左
C.,方向水平向右
D.,方向水平向左
9.一只爆竹竖直升空后,在高为h处达到最高点并发生爆炸,分为质量不同的两块,两块质量之比为3:1,其中质量小的一块获得大小为v的水平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块爆竹落地后相距
A. B. C. D.
10.在爆炸实验基地有一发射塔,发射塔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安装有声音记录仪。爆炸物自发射塔竖直向上发射,上升到空中最高点时炸裂成质量之比为2:1、初速度均沿水平方向的两个碎块。遥控器引爆瞬开始计时,在5s末和6s末先后记录到从空气中传来的碎块撞击地面的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碎块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 B.爆炸物的爆炸点离地面高度为80m
C.爆炸后质量大的碎块的初速度为68m/s D.爆炸后两碎块落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40m
11.如图所示,小车静止于水平面上,A端固定一个轻质弹簧,B端粘有橡皮泥,小车质量为M。质量为m的木块C放在小车上,用细线将木块连接于小车的A端并使弹簧压缩。开始时小车与木块C都处于静止状态,C、B间距为L。现烧断细线,弹簧被释放,使木块离开弹簧向B端滑去,并跟B端橡皮泥粘在一起。所有摩擦均不计,对整个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系统的机械能和动量都守恒
B.木块的速度最大时小车的速度一定最小
C.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等于
D.最终小车与木块速度都为零
12.在沙堆上有一木块,质量m1=5 kg,木块上放一爆竹,质量m2=0.1kg.点燃爆竹后,木块陷入沙中深度为S=5 cm,若沙对木块的平均阻力为58N,不计爆竹中火药的质量和空气阻力,g取10 m/s2,爆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A.10m B.20m C.30m D.35m
13.如图所示,甲、乙两车的质量均为M,静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两车相距为L。乙车上站立着一个质量为m的人,他通过一条轻绳拉甲车,甲、乙两车最后相接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运动中速度之比为
B.甲、乙两车运动中速度之比为
C.甲车移动的距离为L
D.乙车移动的距离为L
14.一质量为M的烟花斜飞到空中,到最高点时速度为v,此时烟花炸裂成两块(损失的炸药质量不计),炸裂成的两块速度沿水平相反方向,落地时水平位移大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若向前一块的质量为m,则向前一块的速度大小为 ( )
A. B. C. D.
15.如图所示,载有物资的热气球静止于距水平地面H的高处,现将质量为m的物资以相对地面的速度水平向右投出,落地时物资与热气球的距离为d。已知投出物资后热气球的总质量为M,所受浮力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阻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投出物资后热气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投出物资后热气球和物资的总动量增加
C.
D.
二、填空题(共4题)
16.一门旧式大炮水平射出一枚质量为10kg的炮弹,炮弹飞出的水平速度为600m/s,炮身质量是2吨,则大炮后退的速度为________.
17.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站立在静止于平静的水面上的质量为400kg船上,突然船上人对地以2m/s的水平速度跳向岸,不计水的阻力,则船以________m/s的速度后退,若该人向上跳起,以人船为系统,人船系统的动量_____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
18.有一条捕鱼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小船又窄又长.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码头自由停泊,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后停下来,而后轻轻下船,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为d,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L,已知他自身的质量为m,则渔船的质量M=_________
1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并测量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弹簧的弹性势能。实验前,用水平仪先将光滑操作台的台面调为水平。其实验步骤为:
A.用天平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用细线将滑块A、B连接,使A、B间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C.剪断细线,滑块A、B离开弹簧后。均沿光清操作台的台面运动,最后都滑落台面,记录A、B滑块的落地点M、N;
D.用刻度尺测出M、N距操作台边缘的水平距离x1、x2;
E.用刻度尺测出操作台面距地面的高度h。
请根据实验步骤完成下面填空:
(1)实验前,用水平仪先将光滑操作台的台面调为水平。其目的为___________;
(2)滑块A、B都离开桌面后,在空中运动的时间_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如果滑块A、B组成的系统水平动量守恒,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4)剪断细线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弹性势能是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三、综合题(共4题)
20.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炮车水平发射一枚质量为10kg的炮弹,已知炮弹飞出炮口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900m/s,该炮车质量(不包括炮弹)为3000kg.求:
(1)炮弹飞出炮口时,炮车后退的速度多大;
(2)若炮车后退的距离为1.5m,则炮车后退中受到的阻力与其自身重力的比值为多大(重力加速度取10m/s2).
2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滑槽的质量为M,静止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滑槽的右边缘与圆心等高处无初速地滑下。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小球在最低点时的速度v;
(2)滑槽移动的最大距离X。
2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质量均为M=2kg的甲、乙两辆小车,其中甲车由半径R=1.0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AB和未知长度的光滑水平轨道BC构成;乙车由水平轨道和固定在车右端的轻质弹簧构成,其中水平轨道除EF段粗糙外其余部分均光滑。两车的C、D端等高且接触良好,现已锁定在一起。在甲车的圆弧轨道A端和B端分别有一质量m=1kg可看作质点的滑块,初始状态滑块1和滑块2均静止,现松手让滑块1从圆弧轨道滑下,滑块1和滑块2在甲车的最右端C处发生弹性碰撞,碰撞瞬间两车解除锁定分离,之后滑块2在乙车上运动。已知滑块2在乙车上运动期间弹簧储存的最大弹性势能值是J,弹簧形变始终没有超出最大限度。求:(g=10 m/s2)
(1)两滑块碰撞前,滑块1的速度大小和水平轨道BC部分的长度L;
(2)滑块2第一次经过EF区域时,产生的内能Q;
(3)滑块2最终离开乙车时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3.如图所示,长为L,质量为40kg的小船停在静水中,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船头,若不计水的阻力,当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人的位移s1=6m.求:
(1)船长L;
(2)船的位移s2.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B.小球A和小车B组成的系统只是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为0,竖直方向的合力不为零,故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守不守恒,故B正确A错误;
C.据动量守恒(水平方向)及机械能守恒可知,小球A仍能向左摆到原高度,故C错误;
D.小球相对小车向左摆动的距离为2l,设小球速度v1,小车速度v2,由动量守恒定律
解得小车向右移动的最大距离时为,故D错误。
故选B。
2.B
【详解】
A.人匀速走动过程中满足
人停则车停,即运动时间相同,所以有
即人和车对地位移之比与人和车质量的反比,A正确;
B.由于人和车的质量不一定相同,人受到的车给的摩擦力和车受到人给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即等大反向,所以合力相同,但质量不一定相同,故两者的加速度不一定相同,B错误;
CD.由于人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在人走动前,系统总动量为零,所以人开始走动后,系统的总动量仍要满足为零,即人和小车的动量等大反向,人停止运动,则为了保证系统动量守恒,为零,则车也停止运动,故CD正确。
故选B。
3.D
【详解】
以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
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取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m)v-mv0=0
解得火箭速度为
故B正确,ACD错误。
5.B
【详解】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解得
故选B。
6.D
【详解】
当用挡板挡住A球而只释放B球时,B球做平抛运动设桌面高度为h,则有
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若保持弹簧的压缩程度不变,取走A左边的挡板,将A、B同时释放,由动守恒定律有
所以
因此A球与B球获得的动能之比
所以B球获得动能为
那么B球抛出时初速度为
则平抛后落地水平位移为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A.甲、乙两人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两人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甲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甲、乙的速率之比:
故A错误;
B.甲与乙之间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度之比:
故B错误;
C.甲、乙两人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所以分离后二者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动量定理:I=△mv=△P可知,甲对乙的冲量大小与乙对甲的冲量大小之比为1:1.故C正确;
D.动能的表达式:
甲、乙动能之比:
故D错误.
8.D
【详解】
设小球滑到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为t,发生的水平位移大小为R-x,大球的位移大小为x,取水平向左方向为正方向,则根据水平方向平均动量守恒得
即
m=2m
解得
x=R
方向向左,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D
【详解】
设其中一块质量为m,另一块质量为3m.爆炸过程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v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3mv′=0,解得:;设两块爆竹落地用的时间为t,则有:,得,落地点两者间的距离为:S=(v+v′)t,联立各式解得:,故选D.
10.B
【详解】
A.爆炸时,水平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
因两块碎块落地时间相等,则
则
则两碎块的水平位移之比为1:2,而从爆炸开始抛出到落地的位移之比不等于1:2,选项A错误;
B.设两碎片落地时间均为t,由题意可知
解得
t=4s
爆炸物的爆炸点离地面高度为
选项B正确;
CD.爆炸后质量大的碎块的水平位移
质量小的碎块的水平位移
爆炸后两碎块落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40m+680m=1020m
质量大的碎块的初速度为
选项CD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
A.整个过程中系统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所以动量守恒,但木块C与B端碰撞后被橡皮泥粘住,属于非弹性碰撞,会损失机械能,所以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B.从细线烧断到C与B碰撞前瞬间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任意时刻小车的速度大小v车和木块C的速度大小vC满足
所以当木块的速度最大时,小车的速度也达到最大,故B错误;
C.根据B项分析可知,从细线烧断到C与B碰撞前瞬间的过程中,木块C和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满足
设从细线烧断后经时间t,C与B碰撞,这段时间内C和小车的位移大小分别为
二者的相对位移大小为
解得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为
故C错误;
D.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整个系统的末动量一定等于初动量,所以最终小车与木块速度都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12.B
【分析】
爆竹爆炸瞬间,木块获得的瞬时速度v可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求得.爆竹爆炸过程中,内力远大于外力,爆竹与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求出爆竹获得的速度,即可由运动学公式求得最大高度.
【详解】
爆竹爆炸瞬间,设木块获得的瞬时速度v,可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f-Mg=Ma,解得:a═1.6m/s2,则v==0.4m/s.爆竹爆炸过程中,爆竹木块系统动量守恒,则Mv-mv0=0.得;故爆竹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故选B.
13.B
【详解】
AB.甲、乙和两车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系统的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可得甲、乙两车运动中速度之比为
故A正确,B错误;
CD.设甲车和乙车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有
,
又
联立解得
,
故C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14.A
【详解】
由题意知,到达最高点时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为v。因烟花所受的重力远小于内部爆炸力,故在爆炸的短时间内系统动量守恒。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向前一块的速度大小为v1,向后一块速度大小为v2,故有
又因为爆炸后两块做平抛运动,落地时水平位移大小相等,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
联立方程,解得
故选A。
15.D
【详解】
AB.水平投出物资的瞬间,物资和热气球水平方向满足动量守恒,设热气球获得的速度为v1,以向右为正方向,可得
解得
投出物资前,据平衡条件可得,热气球所受浮力为
投出物资后,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热气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上,故热气球做类平抛运动,即匀加速曲线运动,A错误;
B.投出物资后热气球和物资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仍为零,系统动量守恒,B错误;
CD.物资做平抛运动,可得
热气球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有
竖直方向有
物资落地时与热气球的距离为
联立解得
C错误,D正确。
故选D。
16.3m/s
【详解】
设炮身反冲速度大小为v1,规定炮弹原来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炮车和炮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则;
17.0.25 不守恒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不计水的阻力,人和船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人前进方向为正,所以有:,带入数据得,若人向上跳起,人船系统在竖直方向上合外力不为零,故其动量不守恒,
考点: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
18.
【详解】
[1].设人走动时船的速度大小为v,人的速度大小为,人从船尾走到船头所用时间为t.取船的速度为正方向.则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则得
解得渔船的质量
.
19.保证滑块做平抛运动 相等
【详解】
(1)[1]实验前,用水平仪先将光滑操作台的台面调为水平。其目的为保证滑块做平抛运动;
(2)[2]根据 ,滑块A、B都离开桌面后,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3)[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解得
(4)[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解得
20.(1) v=3m/s (2)
【详解】
(1)设炮弹的速度v0、炮车后退的速度大小为v,弹和车的质量分别为m、M,由于内力远大于外力,由动量守恒得:Mv-mv0=0
解得:v=3m/s
(2)设炮车后退中受到的阻力为f、位移为x,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f=9000N
阻力与其重力的比值:
21.(1) ;(2)
【详解】
(1)当小球滑到滑槽底部时,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有
系统机械能守恒,有
解得
(2)当小球滑到最左端时,滑槽运动的距离最大,则有
,
解得
22.(1)4m/s,0.25m;(2);(3)2m/s,方向水平向左
【详解】
(1)设两滑块碰撞前滑块1的速度为v1,甲、乙两车的速度为v2,甲、乙车整体和滑块1在滑块下滑过程中,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及能量守恒可得
解得
,
滑块1从圆弧A端下滑时,甲、乙车整体和滑块1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代入数据求得
L=0.25m
(2)根据滑块1与滑块2质量相等发生弹性碰撞,速度交换,所以滑块2的速度
之后甲、乙车分离,滑块2与乙车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达到共速时弹簧最短
由m与M动量守恒和总能量守恒
设发热为Q,则有
代入数据求得
(3)滑块2与乙车分离时又经过一次粗糙面,系统机械能减少Q,设滑块离开乙车时对地速度为,乙车速度为,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由能量守恒
代入数据求得
(不合题意,舍去),
即滑块2最终离开乙车时的速度为2m/s,方向水平向左。
23.(1) 15m ; (2) 9m
【详解】
(1)(2)船和人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以人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人从船头走到船尾,设人相对于地面的位移大小为s1,船相对于地面的位移大小为s2,则
即
又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