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摸角、找角、折角和数角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知。
3、以活动角为载体,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发现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与角的边长无关。
教学重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判断角。
教学难点:感知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
教学准备:课件、大三角板、小三角板每生一副、彩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那到底什么是角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意图】通过猜图形游戏,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角
1、找角
出示校园情境图让学生找角,伸手指一指,角到底藏在哪?
(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角的具体位置。如果学生指不出角的正确位置,师说:“其实在我们数学里,规范的角是这样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之闪烁物体的角,并抽象出角的图形。观察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点?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形。
2、摸角
出示大三角板,让学生摸角。感受角的顶点和边有什么特点?
小结:说明角的顶点是尖的,角的边是直的、平的。
3、找生活中的角
找一找教室里的角,并指出你找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的位置。
(找的不对的要给予指导)
4、判断角
出示图形,让学生判断他们都是角吗?(平板判断题)不是角的要说明理由。
小结: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形是角。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辨一辩,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理解什么是角,角有什么特征,从而建立起表象。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角了,我们一起活动一下吧!课中操
(二)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活动角
让学生操作把活动角变大或变小,感受角是有大小的。
再把活动角的边边长变短感受边的长短和角的大小无关。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问:那与什么有关呢?(展示张口变大变小)带着学生用胳膊来比划张口大小,感知角的大小与张口大小有关。
小结: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2、折角
用一张纸折一个角,并标记出折出的角。
黑板贴几个学生折的角。拿出两个大小分明的角问: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再拿两个大小接近的问:这两个呢?在学生有争议的时候问:到底怎么比这两个角的大小?
教师操作如何比角的大小,让同桌比一比自己折的角。
【设计意图】在活动角、折角、比角的活动中,让学生发现角有大有小;在观察中让学生发现并明白: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设计意图】在认识角和知道角有大小的基础上,让学生数角,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认识角 (
顶点
边
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