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光现象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培优(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峰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实像是放大的
B.若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随着蜡烛的燃烧,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
C.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得到放大清晰的烛焰像
D.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2.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仍然是一种会聚现象
3.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B.如果是近视眼,应当用凹透镜加以矫正
C.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4.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雨后彩虹 C.水中倒影 D.海市蜃楼
5.如图所示是用放大镜观察一只蚂蚁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蚂蚁的像是实像 B.蚂蚁的像是虚像
C.物距大于一倍焦距 D.放大镜靠近蚂蚁时,所成的像变大
6.为了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将一束单色光从玻璃槽的外侧由左侧倾斜向上射入盐水中,但光在盐水中并不是沿着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这是由于( )
A.光从空气到玻璃发生了折射
B.盐水不均匀使光发生了弯曲
C.光发生了色散
D.光从玻璃到盐水发生了折射
7.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智能配送机器人被广泛使用,智能机器人主要是通过摄像头完成人脸识别、录入取货码和扫描收款二维码。如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工作,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是光源
B.机器人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远离摄像头
D.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二、填空题
8.线与平面镜成90 角入射,若入射光线不变,镜面旋转20°,那么,此时的入射角是______,反射角是______,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间的夹角是______,光线改变______。
9.如图是小明和爷爷在河中叉鱼的情景,小明在船上看到河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要____________(选填“深”或“浅”)些,这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____________的缘故。
10.人脸识别技术已在火车站、机场安检有广泛应用,微信、支付宝也可刷脸支付,使现代出行、生活更加便捷,“刷脸”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________透镜,面部经摄像头成________立、缩小的________像。
11.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月球或地球的位置,当发生日食现象时,______(选填“A”或“B”)是月球的位置,日食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12.卓玛身高1.5米,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现象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为 _____m;镜子中像的高度是_____m;当她向镜子走近1m时,像到她的距离为 _____m。
13.晚上成都兴隆湖灯光亮起,岸上实景与湖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若水深10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3m,则该彩灯“倒影”距水面______m;若河水再上涨0.5m,彩灯在湖水中“倒影”距彩灯的距离为______m。
14.如图中一杯水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束光方向不变地从右边斜射向水面,若把杯子左端稍稍抬高,待水面平静后,这束光的入射角___________,折射角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大小为______;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
16.张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当把物体从距凸透镜6cm处移动到7.5cm处的过程中,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17.如图所示,根据入射光和折射光,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符号。
18.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到水面的光线,画出其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9.图中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填入适当的透镜。
20.如图所示,室内有一点A,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完成作图:
(1)A处为光源,试画出A能够照亮室外的范围;
(2)A处为人眼,试画出人眼能够观察到室外景物的范围。
四、实验题
21.如图是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在此实验中: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小明最好选用 _____(填“平面镜”、“薄透明玻璃板”或“厚透明玻璃板”)来进行实验。
(2)实验中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____关系。
(3)小明在实验中,发现看不清棋子的像,这时,可以用手电筒照亮 _____(填“A一侧”或“B一侧”)。
(4)当棋子A远离玻璃板时,棋子A的像的大小 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在棋子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_____(填“能”或“不能”)呈现出像。
(5)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棋子B一侧翻转90°,则在此翻转过程中,棋子A顶端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 _____。
22.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甲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如乙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___。当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
(3)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______透镜,将光屏_____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五、计算题
23.2021年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天问一号”从地球到火星共用了200多天,平均每天运行30万公里。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3×108m/s,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340m/s。
(1)“天问一号”每天平均运行30万公里,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谁更快?
(2)“天问一号”以每天平均运行30万公里的速度,200天运行的距离,光在真空中需要传播多长时间?
24.科学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测量距离,现在利用激光测距仪发出一束激光射向月球,大约经历了2.54 s接收到反射光(已知光传播的速度是3×108 m/s),试问:
(1)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2)我国最新研制的超级高铁时速高达600 km/h,如果该超级高铁以最高时速不停地跑,它需要多少小时才能跑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25.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在人造地球卫星测控、大地测量等方面;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束,测出激光往返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所测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现在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月、地之间的距离,精度可以达到±10cm。已知一束激光测距仪发出并射向月球,大约经过2.56s反射回来,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B
6.B
7.C
8.20° 20° 40° 140°
9.浅 折射
10.凸 倒 实
11.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2.反射 3 1.5 4
13.13 25
14.不变 不变
15.120° 37°
16.8 变大
17.
18.
19.
20.
21.薄透明玻璃板 大小 A一侧 不变 不能
先变大后变小
22.10.0 同一高度 缩小 投影仪 靠近 远离
23.(1)天问一号;(2)200s
24.(1)3.81×105km;(2)635h
25.3.84×105k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八章光现象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培优(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由真空射入不均匀大气层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映明月”和“水浅”都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句中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2.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A.舞蹈演员,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家庭装修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
C.牙医借助平面看清牙齿的背面
D.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3.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
C.照相时,被照相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外
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4.中华上下五千年,古诗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句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
B.“楼台倒影入池塘”──光的折射
C.“掬水月在手”──平面镜成像
D.“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光的直线传播
5.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皮影戏中看到的是实像
②人不能看到虚像,人能看到实像
③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④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③
6.在下列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 B.树在地上的影子
C.地球上看到的日出 D.汽车后视镜中的景物
7.如图,教室里装有智能大屏,老师可以在屏幕上直接书写,大屏两侧装有普通板,老师也可以在两侧黑板上直接书写,上课时,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清屏幕上和黑板上的字,关于每位同学都能看到字的主要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黑板上的字发生了漫反射
B.屏幕上和黑板上的字都发生了漫反射
C.屏幕上的字发生了漫反射
D.屏幕上的字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上的字发生了漫反射
8.适合放在下图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 )
A. B. C. D.
9.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仍然是一种会聚现象
10.中华上下五千年,古诗文化源远流长,下列的诗句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光的反射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光的直线传播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光的折射
D.“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平面镜成像
二、填空题
11.如图中一杯水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束光方向不变地从右边斜射向水面,若把杯子左端稍稍抬高,待水面平静后,这束光的入射角___________,折射角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大小为______;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
13.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______、______、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在这七种颜色的光中,红、______、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14.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夜晚的星空时,能看见许多没有见过的美丽天体,该望远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______相似;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如动植物的细胞,显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与______相似(前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放大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刻度处,将蜡烛从如图所示位置,移到光具座刻度处,此时物距u满足__________(选填“”、“u<2f”、“”),需将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此成像的特点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原理相同;这时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16.如图所示,一束光AO斜射到平面镜M1,经M1、M2反射后,沿原路径OA反射回去,已知两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______。
17.物体在凸透镜左侧距透镜20 cm时,在右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当物体再靠近凸透镜5 cm时,则此时所成像的性质为倒立、_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
1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了自然中的美景,在我们能看到的各种色光中,红、__________和蓝称为光的三原色。日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多种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__________,它的成因是三棱镜对不同色光__________的程度不同。
19.如图,O是透镜的光心,来自于物体AB的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经过透镜后的光线过主光轴的一点。
(1)在图中①画出b经透镜后的光线;②标出右侧焦点F的位置;③标出物距u______;
(2)AB经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倒立”“正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______(选填“实”“虚”)像。
三、作图题
20.请画出发光体经过平面镜成的像。
21.画出凹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
22.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图甲中,牙医借助平面镜观察牙齿的背面。请在图乙中画出能反映此过程的光路图。
23.在图中,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她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2)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左侧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_眼镜。
(选填“近视”或“远视”)
(4)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________ 。
2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
(2)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65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小明将蜡烛移到光具座最左端,拿来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的左侧并靠近凸透镜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拿去眼镜,将光屏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又重新清晰了,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
26.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在探究活动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_。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
(3)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______。
(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______。
(5)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
27.1962年5月,美国马萨诸塞工学院把红宝石激光射向月球,大约2.6s后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激光讯号,求:
(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c = ____________m/s;
(2)请算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__________
28.用激光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2.7秒后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光速c=3×108m/s)问:
(1)月球距离地球多远?
(2)如果一辆赛车以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3)若夜晚时月亮在平静的湖水中成像,已知湖水深20米,则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29.如图所示,树上P处停着一只乌鸦,地上C处有一只小虫,乌鸦从树上的P点飞下来捉地上C点处的小虫,再飞到对面的篱笆墙上的Q点,已知P点的高度,Q点的高度,C点到A、B的路程分别是,,乌鸦完成这次捉虫任务的平均飞行速度为5m/s,不考虑乌鸦捉虫消耗的时间。
(1)求乌鸦完成这次捉虫任务所需的时间;
(2)若将AB看成一个平面镜,则小虫爬到什么位置时,乌鸦飞行的路程最短 请你根据学过的光学知识为乌鸦设计一条最短的飞行路线并在图中标出,同时证明该路线最短。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D
6.C
7.A
8.B
9.D
10.B
11.不变 不变
12.120° 37°
13.蓝 靛 色散 绿
14.照相机 放大镜 虚
15. 左 倒立 缩小 能
16.60°
17.10 放大
18.绿 色散 折射
19.
倒立 缩小 实
20.
21.
22.
23.
24.倒立 缩小 B 远视 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等
25.放大 缩小 光在折射过程中光路可逆 靠近 前方
26.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完全相同 没有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像与物大小相等 不变
27.3×108 3.9×105
28.(1)4.05×108m;(2)810h;(3)4.05×108m.
29.(1)5m/s;(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八章光现象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培优(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丁
2.中华上下五千年,古诗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句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
B.“楼台倒影入池塘”──光的折射
C.“掬水月在手”──平面镜成像
D.“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光的直线传播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小孔成像 B.水面粼粼波光
C.手影的形成 D.日食的形成
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月食 B.日晷 C.水中山的倒影 D.立竿见影
5.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 B.25cm C.30cm D.50cm
6.为了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将一束单色光从玻璃槽的外侧由左侧倾斜向上射入盐水中,但光在盐水中并不是沿着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这是由于( )
A.光从空气到玻璃发生了折射
B.盐水不均匀使光发生了弯曲
C.光发生了色散
D.光从玻璃到盐水发生了折射
7.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
C.照相时,被照相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外
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8.“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提示板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解决演讲者因忘词需要低头看稿的尴尬,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如图所示,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提示板会看到( )
A. B. C. D.
二、填空题
9.图为研究_________ 的实验装置,其中ON为法线。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此现象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此现象还可以说明____________。若把此装置中的小门向后转动一角度,则在小门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这一现象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_________。
10.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头所成的是倒立、______的实像,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则图甲中,书本上的字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要使图乙中看到的字变小一些、他应该______。
11.北湖公园里有一座桥,桥下水深为 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3m,若湖水上涨0.2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______m,像的大小 ___________。
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范围应该为:___________;当光屏上出现放大像时,凸透镜物距u的范围 ___________;当把凸透镜当做放大镜用时,物距u满足的范围是:___________(选填“u<10cm”或“10m<u<20cm”或“u>20cm”)
13.晚上成都兴隆湖灯光亮起,岸上实景与湖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若水深10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3m,则该彩灯“倒影”距水面______m;若河水再上涨0.5m,彩灯在湖水中“倒影”距彩灯的距离为______m。
14.如图所示,一束与平面镜成6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是_________度,经平面镜反射后,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____度。若这束光线逐渐向法线靠拢直至与法线重合时,反射角变为___________度,此时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_____度。
15.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人都会出现“老花眼”的现象,若已经形成老花眼则应佩戴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辅助,这种透镜对平行光有_____作用。
16.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_______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_____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共享单车”低碳环保,便于出行,深受市民欢迎。假日期间,小强和爸爸决定骑单车外出游玩,取车时爸爸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共享单车”的二维码后自动开锁(如图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位于摄像头______(选填“一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以外”)。
三、作图题
18.如图所示,为青蛙“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A为青蛙的眼睛,请结合所学光学知识,用弧线表示出它能看到天空的范围。
19.已知点光源A和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在图中画出此平面镜的位置。
20.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21.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箭头在屏上所成的像(要求标出、)。
四、实验题
22.如图是小丽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使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为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___(选填“较薄”或“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一根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___;
(3)实验中小丽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和位置进行实验,这是为了_________(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4)实验中,小明正在观察蜡烛A的像,若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那么小明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5)如图2,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θ(θ<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_________。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12.00 24.00 倒立,放大,实像
2 16.00 16.00 倒立,等大,实像
3 20.00 13.33 倒立,缩小,实像
4 30.00 10.91 倒立,缩小,实像
(1)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cm;
(2)如图所示,点燃蜡烛,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镜(图中未画出),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眼镜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将光屏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适当距离;
(3)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
A.逐渐变大的圆形光斑 B.逐渐变小的圆形光斑 C.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
(4)小华将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左右移动光屏,找不到像。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过程是______ 。
五、计算题
24.身高1.70m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问:
(1)镜中的像与他相距多少m?
(2)若他再远离穿衣镜0.5m,镜中的像距离他多少m?
(3)如果他以1m/s的速度靠近穿衣镜,以他的像为参照物,则他靠近穿衣镜的速度是多少m/s?
25.如图甲所示,物体AB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请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倒立的实像的条件是u=2f;
(2)小明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实像时,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乙所示,求透镜的焦距f。
26.十月一日黄金周,小明全家从唐河乘坐K1321次列车去延安旅游,在火车上,小明利用手机查得唐河到延安铁路全长758 km,运行时刻如表所示。请完成以下问题:
(1)从唐河到延安该次列车的运行时间为多少小时?平均速度约为多少千米/时?(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利用手机上的测速软件,小明测得某一时刻列车运行速度如图所示,若列车一直按照这个速度行驶,从唐河只需多少小时即可到达延安?(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A
6.B
7.D
8.D
9.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0.缩小 小于1倍焦距 将凸透镜远离书本上的字
11.2.8 不变
12.u>20cm 10cm<u<20cm u<10cm
13.13 25
14.30 120 0 180
15.凸 会聚
16.漫 不能 在 显示光路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17.二倍焦距以外
18.
19.
20.
21.
2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较薄 相等 寻找普遍规律 能 45度/45°
23.8.00 远离
C 移走光屏,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观察
24.(1)2m;(2)3m;(3)2m/s;
25.(1)物距等于像距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f=10.5cm
26.(1) 58.3 km/h (2) 6.3 h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八章光现象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培优(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小春同学去眼镜店配眼镜,商家采用了如下方法给她检查视力,请根据图中的数据找出正确选项( )
A.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 2.1 m B.小春距离她的像 5 m
C.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春 4.6 m D.小春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 2.1 m
2.根据表格数据可推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 )
次序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性质
1 24cm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0cm 倒立放大的实像
3 4cm 正立放大的虚像
A.4cm<f<24cm B.10cm<f<20cm
C.10cm<f<12cm D.4cm<f<20cm
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视力影响较大。如图所示是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学是( )
A.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4.如图,教室里装有智能大屏,老师可以在屏幕上直接书写,大屏两侧装有普通板,老师也可以在两侧黑板上直接书写,上课时,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清屏幕上和黑板上的字,关于每位同学都能看到字的主要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黑板上的字发生了漫反射
B.屏幕上和黑板上的字都发生了漫反射
C.屏幕上的字发生了漫反射
D.屏幕上的字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上的字发生了漫反射
5.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7.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B.如果是近视眼,应当用凹透镜加以矫正
C.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原理相同
B.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C.透镜不动,蜡烛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光屏能成实像且像逐渐变小
D.将近视眼镜靠近凸透镜左侧放置,适当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实像
二、填空题
9.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头所成的是倒立、______的实像,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则图甲中,书本上的字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要使图乙中看到的字变小一些、他应该______。
10.某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放大镜观察邮票,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是放大、_______立的虚像。
11.卓玛身高1.5米,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现象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为 _____m;镜子中像的高度是_____m;当她向镜子走近1m时,像到她的距离为 _____m。
12.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月球或地球的位置,当发生日食现象时,______(选填“A”或“B”)是月球的位置,日食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13.如图所示,一束光AO斜射到平面镜M1,经M1、M2反射后,沿原路径OA反射回去,已知两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______。
14.晚上成都兴隆湖灯光亮起,岸上实景与湖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若水深10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3m,则该彩灯“倒影”距水面______m;若河水再上涨0.5m,彩灯在湖水中“倒影”距彩灯的距离为______m。
15.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夜晚的星空时,能看见许多没有见过的美丽天体,该望远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______相似;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如动植物的细胞,显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与______相似(前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放大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6.如图所示的十字路口右侧楼房上镶嵌着面对正西南的大平板玻璃,有人从中看到一辆小车向西行驶到十字路口向左转弯,这辆车实际上是向______行驶,向______拐弯(两空都选填“东”、“南”、“西”或“北”)。
三、作图题
17.在图中画出物体AB的像。
18.如图所示,站在A点的人,看到水中的S点所成的像在S'位置,请作出由点S发出的光经过A点的光路。
19.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0.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P点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
21.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在探究活动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_。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
(3)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______。
(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______。
(5)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使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把蜡烛A放在平板玻璃前面的白纸上,小阳应在平板玻璃___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平板玻璃所成的像。
(3)他再用一支与蜡烛A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平板玻璃后面移动,直到从多个角度看上去都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判断蜡烛A的像与蜡烛A的大小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4)小阳若要继续利用上述器材探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
23.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的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点上(P是该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此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_____;
(3)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光屏向_________(靠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_________像(实/虚)。
五、计算题
24.一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投射到和它垂直的平面镜上,平面镜与地面距离为3米,如果把平面镜绕水平轴转过30°角,则地面上所成光点离光源多远?
25.如图光源S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通过A点,S、A距平面镜分别为10cm和20cm,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0cm。求:
⑴入射点的位置
⑵入射角的大小
26.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示意图仅供参考),探测船停在海面某处,发出的声波信号经2s被探测仪接收到。
(1)求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
(2)如果改为发射激光信号,求信号传至障碍物所需要的时间。已知激光在海水中的速度的为2×108m/s。(不考虑激光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A
5.B
6.C
7.B
8.D
9.缩小 小于1倍焦距 将凸透镜远离书本上的字
10.小于 正
11.反射 3 1.5 4
12.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3.60°
14.13 25
15.照相机 放大镜 虚
16.北 东
17.
18.
19.
20.
2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完全相同 没有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像与物大小相等 不变
2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前面 相等 蜡烛A和蜡烛B大小相同,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不可行 实验中不能改变物体的大小
23.10.0 c 投影仪 远离 实
24.5.196m
25.(1)入射点在距B点20厘米处;(2)45°
26.(1)1500m;(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