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1课 歌舞曲《金孔雀轻轻跳》 花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1课 歌舞曲《金孔雀轻轻跳》 花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1-22 19:3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30分钟)
三、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
四、教学目的:
1、通过表演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使学生能够理解本课的主题——美丽的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用优美、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本曲。
3、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初步了解傣族音乐与风俗,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六、分析:
1.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浓郁傣族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结构,五声宫调式。曲调清新优美,旋律自然流畅,多以三、五度进行,配以 ×× ××│×-│为主的节奏,好像傣家小朋友与小孔雀一起跳起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热情地讴歌了傣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如同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2.经过一年多的在校学习,学生在乐理上有一点点的基础。但之前学过的曲子,连音很少。在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中,连音较多,容易唱错。
七、教学重点: 1.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了解傣族的风情; 2.启发学生初步用优美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3.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本曲。
八、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初步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2.连音线与延音线的唱法区别。3.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
九、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跟老师一起随着傣族特色的舞步节奏,进入音乐课堂。(3分钟)
(二)讲授新课:由动作引出美丽的动物——孔雀,进而讲解傣族的民俗风情,进而引出课题。
1、介绍傣族风情习俗:讲解歌词(3分钟) (多媒体播放云南傣乡的风情图片:傣家的竹楼、泼水节、傣族的吉祥物孔雀等。教师为学生演奏葫芦丝,让学生感受浓浓的傣家风情)
2、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① 逐句教唱发现难点,攻克难点。
突破难点:讲解连音线和延音线怎么唱准确,通过加谐音字练习到去掉所加的字攻克难点。先跟着老师的节奏朗读一遍歌词再逐句教唱。(3分钟)
②老师范唱一遍歌曲,让学生伸出手为旋律伴奏(清唱《金孔雀轻轻跳》,出示歌词,老师引导学生伸出手跟着节拍帮老师伴奏,唱第一遍歌词的时候全部以击掌练习为主,唱第二遍歌词的时候老师引导强拍击掌,弱拍点手心)(3分钟)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是二拍子的,我想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告诉老师二拍子有什么特点?同学们有没有注意看老师拍掌很重,点手心很轻啊!注意重轻的区别,所以二拍子的节奏特征是强弱的对比。 (2分钟)
师:小朋友们伴奏得真好,老师相信你们唱得一定更好听。来,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唱一唱,好吗?听音乐,小声跟唱,最后放声跟唱。 (唱歌前老师提示学生挺胸、收腹,嘴打开;强调歌唱的姿势) (1分钟)
③纠正错误(2分钟)
要求:老师唱一句,学生重复一句。老师唱的时候要认真听,不可盲目乱唱。
④完整演唱(1分钟)(老师为大家伴舞)
3、学跳傣族舞蹈,深入体验:
①播放《金孔雀轻轻跳》伴奏学生演唱,老师随音乐起舞,为学生展示傣族舞蹈。(3分钟)
②学习傣族舞蹈动作: (5分钟)
《金孔雀轻轻跳》中的孔雀开屏动作
孔雀开屏 做法:双脚原地小碎步,双手由身体两侧从上向下滑落提起至头上方手背相靠,然后由上向下打开至侧平举的位置。一小节上举,第二小节停顿,第三、四小节分三段下落模仿孔雀开屏。 口令:1233456778
(三)课堂延伸:出示幻灯片讲壮族的节日“三月三”,傣族的“泼水节”的盛况。(2分钟)
(四)课堂小结:(1分钟) 这节课认识了孔雀,而且也用甜美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来表现了小孔雀(引导学生要保护环境,让动物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爱护动物,不滥杀滥捕动物,更不能吃国家保护的珍惜野生动物)我们应该爱护动物。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再见!
(学生唱着歌,跳着舞,离开教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