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精练(含答案)
班级:_____姓名:______考号:_____分数:_____
一、阅读《草船借箭》节选,完成练习。(15分)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 https: / / baike. / doc / 4463813-4672535.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我真比不上他!”
《草船借箭》选自《__________》第________回,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___。(3分)
根据拼音,规范书写汉字。(3分)
cūn zhài nà hǎn chā mǎn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读音打“√”。(2分)
擂(léi lèi)台上两名队员正在激烈地比赛,围观的人群中不断有人擂(léi lèi)鼓助威。
3.“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 https: / / baike. / doc / 4463813-4672535.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借箭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景阳冈》节选,完成练习。(15分)
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一声响,跳出一只吊晴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纵身往上一扑,从半空里才窜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又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大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山冈也动,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着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六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景阳冈》选自《__________》第________回,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___。(3分)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迸出( ) 挣扎( ) 动弹不得( )
这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2分)
短文写到,老虎攻击武松的主要动作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原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松在打虎时,一开始就把哨棒打断了,这个细节有何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文中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如及时雨( )、浪里白条( )、豹子头( )、花和尚( )。(2分)
阅读《猴王出世》节选,完成练习。(15分)
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 水有多深 ”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 ”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石猴出世》是《________》的第一回,作者是明代的_________。(3分)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5分)
抓( )挠( ) 天( )地( ) 力( )神( )
“喜不自胜”的意思是___________,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
___________。
3.短文主要写了石猴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请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读过《西游记》吗?请写出《西游记》中的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和情节。(1+2=3分)
感兴趣的人物:____________
感兴趣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红楼春趣》节选,完成练习。(15分)
宝玉等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筝起在空中。一时风紧,众丫鬟都用娟子垫着手放。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吧。”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饺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说着,有丫头来清吃饭,大家方散。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_________长篇小说,又名《_______》,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9B%9B%E5%A4%A7%E5%90%8D%E8%91%97 / 8376 )之一。作者是清代的__________。(3分)
节选部分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豁喇喇”是一个拟声词。我们可以用“________”来形容雨声;我们可以用“________”来形容雷声;我们可以用“________”来形容风声。(3分)
“一时只有鸡蛋大小,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这句话很具体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2分)
联系上下文,为什么林黛玉要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飞走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有过放风筝的经历吗?说一说如何才能让风筝飞起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草船借箭》节选
1《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第46回,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3分)
2.根据拼音,规范书写汉字。(3分)
cūn zhài nà hǎn chā mǎn
3..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读音,打“√”。(2分)
擂(léi lèi√)台上两名队员正在激烈地比赛,围观的人群中不断有人擂(léi√ lèi)鼓助威。
4.“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处是什么?(2分)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箭的数量之多。
5.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 https: / / baike. / doc / 4463813-4672535.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2分)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 https: / / baike. / doc / 4463813-4672535.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6.诸葛亮借箭能成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3分)
答:①诸葛亮算准了曹操为人多疑,因此在雾天不敢冒然出兵。
②诸葛亮算准了天气,大雾为借箭提供了很好的掩护。
③诸葛亮算准了船返回时的航向,顺风顺水,曹操追不到。(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二、《景阳冈》节选
1.《景阳冈》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3分)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迸出(bèng) 挣扎(zhá) 动弹不得(tàn)
3.这段主要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2分)
4.短文写到,老虎攻击武松的主要动作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原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答: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
武松在打虎时,一开始就把哨棒打断了,这个细节有何妙处?(3分)
答:①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②为突出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做铺垫,突出他的神勇。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文中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如及时雨(宋江)、浪里白条(张顺)、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2分)
三、《猴王出世》节选
1.《石猴出世》是《西游记》的第一回,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3分)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5分)
抓(耳)挠(腮) 天(造)地(设) 力(倦)神(疲)
“喜不自胜”的意思是高兴的不能控制,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
喜出望外。(此空答案不唯一)
3.短文主要写了石猴探进花果山,成为美猴王的经过。(2分)
4.请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2分)
答:大意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怎么能行。
5.你读过《西游记》吗?请写出《西游记》中的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和情节。(1+2=3分)
感兴趣的人物:沙僧
感兴趣的情节:孙悟空大闹天宫。(此题答案不唯一)
四、《红楼春事》节选
1.《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9B%9B%E5%A4%A7%E5%90%8D%E8%91%97 / 8376 )之一。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3分)
2.节选部分主要写了宝玉和黛玉一行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2分)
3.“豁喇喇”是一个拟声词。我们可以用“哗啦啦”来形容雨声;我们可以用“轰隆隆”来形容雷声;我们可以用“呼呼”来形容风声。(3分)
4.“一时只有鸡蛋大小,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这句话很具体地写出了风筝随风而去,由近及远的情形。(2分)
5.联系上下文,为什么林黛玉要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飞走呢?(2分)
答:因为这叫“放晦气”,意为让风筝带走坏运气。林黛玉祈祷能让风筝带走病根。
6.你有过放风筝的经历吗?说一说如何才能让风筝飞起来。(3分)
答:有。首先要选择空旷的场地,其次要有风,然后要逆风奔跑,边跑边放线。(言之有理即可)
村 寨 呐 喊 插 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