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课练一课一练 7 折线统计图 (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面的信息资料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 水果店卖出各种水果的数量 B. 五年级各班做好事的件数
C. 水库某天水位涨落情况 D. 某工厂各个车间完成产品的件数
2.为了清楚地比较雷州市2021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最好选用( )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3.某地统计新冠肺炎发病情况,要求既能反应出每天患病人数的多少,又能反映患病人数变化的情况和趋势,最好选用( )。
A. 复试统计表 B. 单式统计表 C. 条形统计图 D. 折线统计图
4.如图是端午节小丽爸爸开车带她去文化宫图书馆看书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他们在图书馆停留了( )分。
A. 4 B. 30 C. 70 D. 100
5.要反映某地气温变化的情况,我们一般采用( )。
A. 统计表 B. 条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
二、填空题
6.为了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做量与总共量之间的关系,应绘制 统计图,做数的增减变化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为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应绘制 统计图.
7.折线统计图分为 和 两种。
8.要反映甲乙两个服装厂每月销售变化趋势,应选用 统计图。
9.要统计班上6名同学的身高情况可以用 统计图;要统计笑笑和淘气1~5年级的身高变化情况要用 统计图。
10.聪聪每天坚持练习跳绳。下面是他近五天"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表: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个数 145 150 160 155 165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如果用统计图来反映聪聪五天跳绳成绩的变化情况,选用 统计图最合适。
11.如图是六年级两个班同学8~12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统计图,六(1)班8~12月平均每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________人.
12.折线统计图分为________折线统计图和________折线统计图。
三、计算题
13.直接写出得数。
- = + = + = 1- =
- = + = + = - =
14.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 + + (2) -( + ) (3) - + -
15.解方程。
(1)x- = (2) +x= (3) -x=
四、解答题
16.“志愿者"是指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报酬的人。某小区今年上半年志愿者报名人数统计如下:(单位:人)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四月份 五月份 六月份
18岁至40岁 12 8 24 37 42 78
40岁以上 14 12 22 36 53 65
(1)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复式折线统计图。(注意补充图例)
(2)上图中,18岁至40岁的报名者在 月一 月人数增加最多,上半年 月份报名人数达到最高值。
(3)结合这个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下来。
17.下图是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情况。
(1)图上可以看出 车先出发, 小时后 车出发,乙车在 时第一次追上甲车。
(2)前100千米, 车的速度快,最后50千米, 车的速度快。
(3)从A地到B地,甲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8.下表是张凯同学从出生到八岁的身高情况统计表
年龄(岁) 出生 1 2 3 4 5 6 7 8
身高(cm) 52 73 85 93 101 108 115 120 127
(1)要表示张凯身高变化情况,选择 统计图比较合适。
(2)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3)预测一下,张凯9岁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
19.小明1分钟跳绳训练成绩统计图。
(1)图中纵轴上每一小格表示________次。
(2)小明第________天成绩最低,是________次,第________天的成绩最高,是________次。
(3)你分析小明的训练成绩情况。
20.下面是甲、乙两名射击队员连续射击成绩的统计图。
(1)甲、乙两人六次射击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如果要从两人中选一人参加比赛,你觉得选谁合适?写出你的想法。
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B
3. D
4. C
5. C
二、填空题
6. 扇形;折线;条形
7. 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8. 复式折线
9. 条形;复式折线
10. 155;折线
11. 13
12. 单式;复式
三、计算题
13. - = + = + = 1- =
- = + = + = - =
14. (1) + +
= + +
=2
(2) -( + )
= - -
= -
=
(3) - + -
=( + )-( + )
= -
=
15. (1) x-=
解:x=+
x=
(2) +x=
解:x=-
x=
(3) -x=
解:-x+x=+x
+x=
x=-
x=
四、解答题
16. (1)解:
(2)五;六;六
(3)解:想法:志愿者人数越来越多,大家都愿意加入志愿者团体帮助他人。
17. (1)甲;1;乙;9
(2)乙;甲
(3)解:250÷4=62.5(千米)
答:甲车平均每小时行62.5千米。
18. (1)折线
(2)
(3)解:张凯9岁的身高大约是135厘米。
19. (1)2
(2)1;152;10;167
(3)解:小明训练过程中,成绩整体呈上升趋势。
20. (1)解:甲:
(8+9+10+9+8+10)÷6
=54÷6
=9(环)
乙:(9+8+8+9+10+10)÷6
=54÷6
=9(环)
答:甲、乙两人六次射击的平均成绩都是9环。
(2)解:我觉得选乙合适,因为乙的成绩稳步上升。
(
第
1
页
共
1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