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固体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胜利完成月球采样任务并返回地球。探测器上装有用石英制成的传感器,石英是单晶体,其受压时表面会产生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石英晶体( )
A.没有确定的熔点
B.具有各向同性的性质
C.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D.能够把力学量转换为电学量
2.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固体背面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b)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则( )
A.甲、乙是非晶体,丙是晶体 B.甲、丙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C.甲、丙是多晶体,乙是晶体 D.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丙是单晶体
3.在图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蜡,由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B.甲、乙为晶体,丙是非晶体
C.甲、丙为非晶体,乙是晶体
D.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B.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单晶体
C.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气体的密度,可以估算出理想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D.一锅水中撒些胡椒粉,加热时发现胡椒粉在翻滚,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5.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B.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一定是各向异性的
C.非晶体不可能转化为晶体
D.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6.玻璃的出现和使用在人类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非晶体。关于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B.分子在空间上周期性排列
C.沿不同方向的导热性能不同 D.没有固定的熔点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花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温度都相同,在不计分子势能的情况下,氢气的内能较大
C.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甲物体内分子的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内分子的平均速率大
D.不显示各向异性的物体一定是非晶体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同性
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D.天然存在的液晶并不多,多数液晶是人工合成的
9.下列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B.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C.晶体微粒具有一定的空间点阵,晶体微粒总保持静止状态
D.布朗运动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是热运动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B.即使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也不会停止
C.将一块晶体敲碎,得到的小颗粒也是晶体
D.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11.辨别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比较可靠的方法是( )
A.从外形来判断
B.从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判断
C.从导电性能来判断
D.从是否具有确定的熔点来判断
12.下列图象中属于玻璃凝固的是( )
A. B. C. D.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气体压强大小取决于气体分子数密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
B.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小颗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常见的金属是非晶体
D.气体实验定律对饱和汽也适用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的物理性质都具有各向异性
B.因为石英是晶体,所以用石英制成的玻璃也是晶体
C.晶体熔化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因此其内能不变
D.云母片导热性能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按一定的规则排列
15.某球形固体物质,其各向导热性能相同,则该物质( )
A.一定是非晶体
B.可能具有确定的熔点
C.一定是单晶体,因为它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D.一定不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
二、填空题(共4题)
1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所有晶体都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____)
(2)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____)
(3)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____)
(4)同一种物质只能形成一种晶体。(____)
(5)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____)
17.如图所示是一平面上晶体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图中三条等长线AB、AC、AD上物质微粒的数目均_____(填“相同”取“不同”),由此得出晶体具有______的性质(填“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
18.(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力可能减小
B.具有各向同性的物体一定是非晶体
C.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D.实际气体的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足够大(大于)时都可以看做是理想气体
(2)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配制的油酸溶液中纯油酸与溶液体积之比为1︰500,1mL该溶液可滴250滴,那么一滴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mL,所以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________cm3.若实验中测得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请根据所给数据通过计算填写出表中空白处③______、④_______的数值(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19.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王芳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
(2)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
(3)当该晶体在第7min时,它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液”“固液共存”)
三、综合题(共4题)
20.下列物质中,哪些是单晶体?哪些是多晶体?哪些是非晶体?
石英、雪花、铁、沥青、食盐、橡胶、硅、单晶锗、玻璃、明矾、松香、石墨、硫酸铜、金刚石
21.某人为了检验一块薄片物质是否为晶体,做了一个实验。他以薄片的正中央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两个坐标轴上分别取两点和,使和到点的距离相等。在和上分别固定一个测温元件,再把一个针状热源放在点,发现点和点的温度在缓慢升高,但两点温度的高低没有差异。于是得出结论:这块薄片是非晶体。
请说明:以上结论科学吗?为什么?
22.如图所示是常见的灯饰水晶球。通过其外形,你能判断出其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有什么方法可以进一步验证你的判断?
23.一电炉的功率P=200W,将质量m=240g的固体样品放在炉内,通电后的电炉内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设全部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全部被样品吸收,问:该固体样品的熔化热是多大?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晶体有确定的熔点,所以A错误;
B.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所以B错误;
C.单晶体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所以C错误;
D.单晶体能够把力学量转换为电学量,所以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ABCD.甲、丙有固定的熔点,乙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甲和丙为晶体,乙为非晶体,丙在导热性方面具有各向异性,所以丙是单晶体,甲不具备导热的各项异性,但可能在其他物理性质上具备各项异性,所以甲可能是单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由图甲、乙、丙可知,甲、乙各向同性,丙各向异性;由图丁可知,甲、丙有固定熔点,乙无固定熔点,所以甲、丙为晶体,乙为非晶体,其中甲为多晶体,丙为单晶体,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A.分子间距从无穷远处开始逐渐减小时,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A错误;
B.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只能说明食盐是晶体,但不能说明食盐是单晶体,B错误;
C.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气体的密度可得
因此可以估算出理想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C正确;
D.胡椒粉的翻滚并非是布朗运动,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外形是否规则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处理,A错误;
B.多晶体在物理性质上是各向同性的,B错误;
C.实验证明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C错误;
D.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有确定的熔点,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
由非晶体的特点可知,非晶体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不呈现空间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固体,它没有一定规则的外形,它的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上是相同的,即“各向同性”,它没有固定的熔点。
故选D。
7.B
【详解】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表面的固体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但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A错误;
B.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温度都相同,在不计分子势能的情况下,分子平均动能相同,但氢气的分子数多内能较大,B正确;
C.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甲物体分子平均动能比乙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甲物体分子平均速率不一定比乙物体分子平均速率大,还与分子的质量有关,C错误;
D.非晶体和多晶体均显示各向同性,故不显示各向异性的物体不一定是非晶体,还可以是多晶体;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
A.单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同性,A错误;
B.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B错误;
C.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不变,则分子平均动能一定不变,C错误;
D.天然存在的液晶并不多,多数液晶是人工合成的,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
ABD.热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物体的宏观运动无关,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热运动,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AD错误,B正确;
C.晶体微粒具有一定的空间点阵,晶体微粒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C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
A.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时,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势能减小,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时,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势能增大,故A符合题意;
B.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分子间就一直有热运动,因此水结成冰分子间的热运动也不会停止,故B不符题意;
C.将一块晶体敲碎不改变其性质,因此还是晶体,故C不符题意;
D.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是对的,如石墨和金刚石,故D不符题意。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11.D
【详解】
A、单晶体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多晶体和非晶体一样没有规则的外形,所以不能区分,故A错误.
B、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所以不能区分,故B错误.
C、单晶体中载流子遭受散射的几率小导电性好,多晶体、非晶体导电性都较差,所以不能区分,故C错误.
D、晶体不管是单晶体还是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能区分,故D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
玻璃是非晶体,熔化或凝固的过程温度要不断变化.
A、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A符合题意.
B、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A
【详解】
A.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宏观上由体积和温度决定,微观上取决于气体分子数密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选项A正确;
B.布朗运动是花粉小颗粒的运动,反应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B错误;
C.常见的金属是晶体,选项C错误;
D.气体实验定律适用理想气体,饱和汽不是理想气体,故不适用,选项D错误。
故选A。
14.D
【详解】
A.晶体包括单晶体和多晶体,其中多晶体没有各向异性,故A错误;
B.玻璃为非晶体,故B错误;
C.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但仍在吸热,所以其内能在增大,故C错误;
D.由于云母片的微粒在空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故其导热性能各向异性,故D正确。
故选D。
15.B
【详解】
AD.因为单晶体只是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另外某些物理性质却具有各向同性,故选项A、D错误;
B.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故选项B正确;
C.物体外形是否规则不是判断是否是单晶体的依据,应该说,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天生”的,而多晶体和非晶体也可以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当然,这只能是“后天 ”人为加工的,故C选项错误。
故选B。
16.错误 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17.不同 各向异性
【详解】
三条等长线AB、AC、AD上物质微粒的数目不同,则晶体沿各个方向的导热、导电性能等等都不同,表现为各向异性.
18.AD
【解析】
(1)
①图1是分子之间的作用力(F)和距离(L)图示,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当分子间距离一定(L=L0)的时候,分之间既不是引力也不是斥力,即分子间力为零(0),当分子间距离L小于L0 (L<L0)时,分子之间表现的是斥力,斥力在增大;而当分之间距离L大于L0 (L>L0)时,分子之间表现的是引力,引力在增大;因此可知,若分子之间距离大于L0 时,当分之间距离减小时,则引力在减小;若分子之间距离小于L0 时,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则斥力在增大.因此,A正确.
②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现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固体称为非晶体.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长程有序,并成周期性重复排列.晶体有各向异性,非晶体则是各向同性,且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的各向同性指的就是其内部分子、原子的结构排列相同,若当非晶体的结构遭到破坏后,则非晶体也可能便成晶体.因此,B错.
③布朗运动要说明的是:液体中的微小颗粒在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运动;而分子热运动指的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因此,把布朗运动认为就是分子热运动是不对的,所以C错.(布朗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这才是正确的)
④从微观角度来看理想气体是指:分子本身的体积和分子间的作用力都可以忽略不计的气体,称为是理想气体.而理想气体的性质:1.分子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可以忽略不计;2.分子之间没有相互吸引力;3.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壁之间发生的碰撞不造成动能损失; 4.在容器中,在未碰撞时考虑为作匀速运动,气体分子碰撞时发生速度交换,无动能损失;5.理想气体的内能是分子动能之和.从上面可知,当实际气体的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足够大(大于)时,则分子间的体积不仅可以忽略不计,也就不存在有相互吸引的力,由此可知D正确.
(2)解:
①根据题意可知,1mL该溶液可滴250滴,设一滴溶液的体积为V1,则有一滴溶液的体积V1==4×10-3 ml .
②由于配制的油酸溶液中纯油酸与溶液体积比为1︰500(V0/V=1/500),而一滴溶液的体积为4×10-3 ml,所以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V2= V0×V1/V=1×4×10-3 ml/500=8×10-6 ml=8×10-6 cm3 .
③根据题意,当一滴油酸溶液形成的油膜面积S=563cm2时,则油酸分子的直径d=V/d=8×10-6 cm3 /563cm2 ≈1.4×10-8cm.
④根据题意,油酸分子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的直径分别为d1=1.5×10-8cm,d2=1.6×10-8cm,d3=1.4×10-8cm,;则油酸分子三次的平均值d= d1 + d2 + d3/3=1.5×10-8cm + 1.6×10-8cm + 1.4×10-8cm=1.5×10-8cm =1.5×10-10m.
19.海波 48 固液共存
【详解】
(1)[1]由表格可知,在加热熔化过程中,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为晶体,而石蜡没有,为非晶体。
(2)[2]由表格可知,海波的熔点为48℃。
(3)[3]由表格可知,晶体在第4min到9min均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20.属于单晶体的是:石英、雪花、食盐、硅、单晶锗、明矾、硫酸铜、金刚石;属于多晶体的是:铁、石墨;属于非晶体的是:沥青、橡胶、玻璃、松香
【详解】
属于单晶体的是:石英、雪花、食盐、硅、单晶锗、明矾、硫酸铜、金刚石
属于多晶体的是:铁、石墨
属于非晶体的是:沥青、橡胶、玻璃、松香
21.不科学,见解析
【详解】
不科学。该物质薄片不一定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此外,两个特定方向上的同性,并不能说明各个方向都同性。
22.简单观察灯饰水晶发现其外观规则,故可初步判断为晶体,可以进一步验证,加热水晶球使其熔化并记录温度,看是否有确定的熔点,有则为晶体
【详解】
简单观察灯饰水晶发现其外观规则,故可初步判断为晶体,可以进一步验证,加热水晶球使其熔化并记录温度,看是否有确定的熔点,有则为晶体。
23.
【详解】
熔化时温度不变,从图像直接得到熔点为 ;从图像得到熔化时间约为2min=120s,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