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光电效应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C.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波动性 D.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2.科学研究证明,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假设光子与电子碰撞前的波长为λ,碰撞后的波长为λ′,则碰撞过程中( )
A.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 B.能量不守恒,动量不守恒,且λ=λ′
C.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 D.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
3.如图甲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频率不同的大量光子,将其中频率最高的光子照射到某光电管的阴极K上,测得电路中电流随光电管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跃迁时共发出4种频率的光
B.该光电管阴极K的逸出功为
C.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跃迁放出的光子中有3种频率的光子可以使该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
4.用光照射某种金属,金属表面有电子逸出。若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则( )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保持不变
C.可能无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 D.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不变
5.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小明同学用同一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在甲、乙、丙三种光的照射下得到了三条电流表与电压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b)所示。则正确的是( )
A.乙光的频率大于甲光的频率
B.甲光的波长小于丙光的波长
C.丙光的光子能量小于甲光的光子能量
D.乙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6.图甲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图乙是用、、光照射光电管得到的图线,、表示遏止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频率小于光的频率
B.光的强度大于光的强度
C.光照射时的逸出功小于光的照射时的逸出功
D.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光电流一直会增加
7.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开关闭合后,当用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流表有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让滑片P向D端移动,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增大
B.增加该单色光的强度,电流表示数一定增大
C.改用波长大于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电流表一定有示数
D.改用波长小于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阴极K的逸出功变大
8.如图所示,K是光电管M中逸出功为W的碱金属,G是灵敏电流计,S是双刀双掷开关;若入射光的频率为,电子电量为-e,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当时,灵敏电流计G中一定有电流通过
B.若,当时,灵敏电流计G示数为零
C.若,当S接a和b且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右滑动时,灵敏电流计G中的电流会增大
D.若,当S接c和d且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右滑动时,灵敏电流计G中的电流一定会增大
9.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了入射光频率v与遏止电压Uc的关系如图所示。该直线的斜率为k,截距为b,电子电荷量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所用金属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
B.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ke
C.若换另外一种金属实验,则k会发生变化
D.若换另外一种金属实验,则b不会发生变化
10.图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现象时,由甲、乙、丙三种光照射同一光电管所得的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端所加电压U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 )
A.甲、乙、丙三种光的频率互不相同
B.甲、乙两种光的频率相同,乙光的强度大于甲光的强度
C.丙光的频率大于甲光的频率,其强度一定大于甲光的强度
D.丙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其强度可能小于乙光的强度
11.如图所示,利用光照强度一定、波长为的黄光照射K,电路中的饱和光电流为,已知K的金属材料逸出功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改用红光照射K,电路中一定也产生光电流
B.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
C.从K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
D.若增大该黄光的光照强度,则电路中的饱和光电流一定大于
12.某同学用某一金属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测得该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则( )
A.图甲中电极A为光电管的阴极
B.探究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关系时,电源的左侧是正极
C.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13.用强度相同的黄光和紫光分别照射同一种金属,都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用黄光照射时该金属的逸出功小,用紫光照射时该金属的逸出功大
B.用黄光照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用紫光照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
C.用黄光照时,逸出的光电子所需时间短,用紫光照时,逸出的光电子所需时间长
D.用两种光照时,产生的光电流强度相同
14.图甲是探究“光电效应”实验电路图,光电管遏止电压UC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的频率不同,遏止电压UC相同
B.入射光的频率不同,光照强度不同,UC-图像的斜率相同
C.图甲所示电路中,当电压增大到一定数值时,电流计将达到饱和电流
D.只要入射光的光照强度相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一定相同
15.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代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 )
A.a可能是红光,b可能是紫光,在a、b之间形成彩色光带
B.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b光
C.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若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则一定是a光
D.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起光电效应,则a光一定也能
二、填空题(共4题)
16.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__________提出了光的波动说,但由于__________支持微粒说,因而微粒说长期占着主导地位,19世纪观察到了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波动说才得到了公认,后来又发现了__________,证实光具有粒子性,因而光具有__________.
17.用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已知单色光的频率为,金属的逸出功为W,普朗克常数为h,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达式______。
18.光电效应方程的理解
(1)E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_______和_____有关;
(2)若Ek=0,则_______,此时的ν即为金属的_______。
19.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现用发出紫外线的弧光灯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
(1)锌板带的是______电荷,请解释锌板带电的原因;______
(2)将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验电器指针偏角会发生什么变化?______
(3)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改用强度更大的弧光灯或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灯照射锌板,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怎样的?______
三、综合题(共4题)
20.分别用λ和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是多大?
21.太阳的辐射功率(太阳每秒辐射的能量)为,已知射到大气层的太阳能只有到达地面,另有被大气层吸收和反射,而未到达地面。若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可视为垂直于地球表面,把太阳光看成是频率为的单色光,求地球表面上的面积每秒接收到多少个光子。已知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最后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研究光电效应。首先,该同学用频率为v1的光照射光电管,此时表中有电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μA示数恰好变为0,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1。然后,再用频率为v2的光照射光电管,同样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恰好变为0,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2。已知电子的电荷量大小为e,请根据以上实验步骤∶
(1)推导普朗克常量实验测定值h;
(2)求阴极K金属的极限频率vc;
(3)若阴极材料的极限频率为v0,用频率为v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势差为UAK=U0>0,求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
23.铝的逸出功是3.0eV,现在用波长为300nm的光照射铝的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其中普朗克常量,电子的电荷量为。求:
(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金属铝的遏止电压?
(3)铝的截止频率?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A正确;
B.电磁感应定律是法拉第发现的,B错误;
C.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C错误;
D.相对论和经典力学研究的领域不同,不能说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D错误.
2.C
【详解】
光子与电子的碰撞过程中,系统不受外力,也没有能量损失,故系统动量守恒,系统能量也守恒。
光子与电子碰撞后,电子能量增加,故光子能量减小,根据E=hv,光子的频率减小,
根据
知波长变长,即λ<λ′。
A. 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与上述结论不符,故A错误;
B. 能量不守恒,动量不守恒,且λ=λ′。与上述结论不符,故B错误;
C. 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与上述结论相符,故C正确;
D. 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与上述结论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A.跃迁发出频率不同的光子数共6种,即
A错误;
BC.由图甲可得频率最高的光子能量为,由图乙可得其遏止电压为,则有
解得
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是一次函数关系,不成正比,BC错误;
D.由跃迁至、跃迁至、跃迁至的三种光子能量大于逸出功,可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根据光电效应的规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加而增大,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则若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保持不变,但是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减小。
故选B。
5.A
【详解】
乙丙两个的遏止电压相等,且大于甲光的遏止电压,根据知乙丙两光照射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等,大于甲光照射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逸出功相等,知乙丙两光的频率相等,大于甲光的频率;所以乙丙两光的光子能量相等大于甲光的光子能量;甲光频率小于乙丙两光的频率,则甲光的波长大于乙丙两光的波长,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A
【详解】
A.根据
可知,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越大。从图象中看出,a光、c光的截止电压相等,所以a光、c光的频率相等,则它们的最大初动能也相等,而b光对应的截止电压最大,所以b光的频率最高,A正确;
B.a光的饱和光电流大于b光,单位时间内逸出a光的光电子数目较多,但是由于a光频率比b光小,则a光的光强不一定大于b光的光强,B错误;
C.金属的逸出功由金属本身决定,与所照射的光无关,C错误;
D.当电压增加使得光电流达到饱和电流后,再增加电压电流也不会增加,D错误。
故选A。
7.B
【详解】
A .只让滑片P向D端移动,A、K间电压增大,所加电压为正向电压,如果光电流达到饱和值,增加电压,电流表示数也不会增大,A错误;
B.只增加单色光强度,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多,光电流增大,B正确;
C.改用波长大于的光照射,光子的能量变小,可能不会发生光电效应,则不一定有光电流,选项C错误。
D.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无关,选项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
AB.由图可知,当开关S向上,电路接入反向的电压时,若,当时,光电子无法到达阳极A,所以灵敏电流计G示数为零,故A错误,B正确;
C.若,当S接a和b时,电路接入反向的电压,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右滑动时,反向电压增大,灵敏电流计G中的电流一定不会增大,故C错误;
D.当S接c和d电路接入正向的电压,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右滑动时正向电压增大,若光电流早已达到饱和,则灵敏电流计G中的电流不会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9.A
【详解】
A.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频率v与遏止电压Uc的关系是
式中W0为金属的逸出功
联立求解得
选项A正确;
B.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选项B错误;
C.若换另外一种金属实验,斜率k不变,选项C错误;
D.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同,极限频率不同,若换另外一种金属实验,则b会发生变化,选项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
A.根据图像上的遏制电压大小,可知甲、乙两种光的频率相同,丙光的频率大于甲光和乙光的频率,所以A项错误;
B.甲、乙两种光的频率相同,根据甲光的饱和光电流大于乙光的饱和光电流,可知甲光的强度大于乙光的强度,B项错误;
CD.由于光的强度与光子的能量(频率)和光子数有关,而光子数与饱和光电流有关,丙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但是其饱和光电流小于乙光的饱和光电流,所以丙光的强度可能小于乙光的强度,可见C项错误,D项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A.红光的频率比黄光频率低,若改用红光照射K,电路中不一定会产生光电流,A错误;
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增加了A与K之间的电压,光电流可能会增加,但如果开始就达到了饱和光电流,则再增大A与K之间的电压,光电流也不会再增大,B错误;
C.在光电效应中,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C错误;
D.若增大该黄光的光照强度,光子数目增大,光电子数目会增多,饱和光电流会变大,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
A.光照射到阴极K上产生光电子,由此可知A板为光电管的阳极,故A错误;
B.探究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关系时,要在光电管上加反向电压,则电源的左侧是负极,故B错误;
CD.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
又因为
得
因此当遏制电压为零时
由此,结合图中数据可知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15×1014Hz,则该金属的逸出功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3.B
【详解】
A.强度相同的黄光和紫光分别照射同一种金属,均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知黄光和紫光的频率都大于金属的截止频率,但金属的逸出功与照射光的频率无关,故A错误;
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
,
某种金属的逸出功恒定不变,黄光的频率小,紫光的频率大,则紫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故B正确;
C.发生光电效应的时间极短,即逸出光电子在瞬间完成,与光的频率无关,故C错误;
D.光的强度
可知强度相同的黄光和紫光,因黄光的频率小,光子数n较多,理论上一个光子能被一个电子吸收变成光电子,由光电流大小:
可得,单位时间内黄光照射产生的光电子数n较多,其光电流较大,D错误;
故选B。
14.B
【详解】
A.根据可知入射光的频率不同,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又,所以有
可见入射光的频率不同,遏止电压UC不同,选项A错误;
B.由知UC-图像的斜率
与入射光的频率、光照强度无关,选项B正确;
C.图甲所示电路中,必须把电源正负极反接过来,才能用来验证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即当电压增大到一定数值时,电流计将达到饱和电流,选项C错误;
D.根据可知在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情况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与光照强度无关,选项D错误。
故选B。
15.D
【详解】
A.由光路可知,水对a光的偏折程度较大,则a光的折射率较大,a光频率较大,则a光可能是紫光,b光可能是红光,在a、b之间形成彩色光带,选项A错误;
B.根据
可知,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小于b光,选项B错误;
C.根据
可知,a光的临界角较小,则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则首先发生全反射的一定是a光,若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一定是b光,选项C错误;
D.因a光的频率大于b光频率,可知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起光电效应,则a光一定也能,选项D正确。
故选D。
16.惠更斯 牛顿 干涉 衍射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
【详解】
[1][2][3][4][5][6]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动说,但由于牛顿支持微粒说,因而微粒说长期占着主导地位,19世纪观察到了光的干涉、衍射现象,波动说才得到了公认,后来又发现了光电效应,证实光具有粒子性,因而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7.
【详解】
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已知单色光的频率为,金属的逸出功为W,普朗克常数为k,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则满足
18.金属的逸出功W0 光的频率ν hν=W0 截止频率νc
19.正 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有光电子射出,锌板失去电子带正电 验电器指针偏角将减小 见解析
【详解】
(1)[1][2]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有光电子射出,锌板失去电子带正电。
(2)[3]用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因中和导致锌板所带的正电变小,所以验电器指针偏角将减小。
(3)[4]改用强度更大的弧光灯照射锌板,入射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所以锌板所带的正电变多,验电器的指针偏角将增大;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红外线照射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所以指针不一定偏转。
20.
【详解】
由光电效应方程可得
由于
所以
21.个
【详解】
设想有一个以太阳中心为球心,以太阳到地球表面距离(近似等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半径的大球,这个大球面上单位面积每秒接收到辐射的功率为
式中为太阳的辐射功率,则地球表面上的面积每秒接收到的能量
设地球表面上的面积每秒接收到的光子数为,由于光子的能量为,则
个个
22.(1);(2);(3)
【详解】
(1)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
,
则有
联立解得
(2)由于
联立解得
(3)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
联立解得
23.(1);(2);(3)
【详解】
(1)频率
金属的逸出功为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
(2)遏止电压
(3)由逸出功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