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生物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整理的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相关物质,Ⅰ、Ⅱ、Ⅲ、Ⅳ表示相关系统,甲、乙、丙、丁表示四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种液体所含的物质种类和含量有差别,其中乙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当吃的食物过咸时,在垂体释放的激素作用下,B过程会减弱
C.给病人输入的NaCl会按照体液中甲、乙、丙、丁的含量比进入各种体液
D.口服药物后,药物分子发挥作用离不开Ⅰ、Ⅳ系统的作用
2.如图是人体内部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针刺采血时患者虽感觉到疼痛,但是没有缩手,是因为此时没有分级调节
B.针扎刺激手指皮肤后,a 神经元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
C.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低级中枢
D.在针扎刺激手指皮肤后肌肉收缩的过程中,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方向是双向的,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某研究人员发现: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传出神经)后可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同时心脏活动加速;如果将自尾巴回流的静脉结扎,再刺激该交感神经能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但心脏活动不加速。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可由静脉回流至心脏
B.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尾巴上的毛竖立的过程不属于反射
C.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尾巴上的毛竖立过程中没有发生胞吐现象
D.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需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4. 任氏液是一种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另外还含钾离子、钙离子等其它离子。在任氏液中培养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微电极插入神经细胞,可记录该细胞的动作电位,如图所示,a、b、c、d为曲线上的点。研究小组进行下述两个实验,实验一:在任氏液中加入四乙胺(一种阻遏钾离子通道的麻醉药物);实验二:降低任氏液中钠离子浓度,其它条件不变。两实验均测定动作电位的发生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一获得的动作电位,从c到d速度减慢
B.实验一中,膜内外两侧均不会产生局部电流
C.实验二获得的动作电位,c点膜电位会降低
D.实验二中,有可能检测不到动作电位产生
5.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及其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B . 大脑可以通过神经随意支配四肢运动,但不能随意支配内脏或腺体活动
C .自主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协同支配膀胱活动
6.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分级调节及其人脑的高级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躯体各部分运动功能在大脑皮层的第一运动区都有代表区,而且皮层代表区的范围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有关
B.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反射进行的
C.大脑皮层S区受损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D.大多数人左半球负责形象思维,右半球负责逻辑思维
7.新冠病毒肆虐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影响,研发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腺病毒载体疫苗属于基因T程疫苗,它只需搭载新冠病毒核酸片段,在体内翻译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我们的免疫系统发现刺突蛋白后会启动免疫应答。而传统的“灭活病毒疫苗”需要灭活使病毒失去致病能力。如图是注射两类疫苗引发人体产生免疫效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⑤代表不同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物质A为细胞因子,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①、②、③、④
B.刚感染过腺病毒的人群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可能会降低疫苗免疫预防效果
C.新冠病毒感染免疫预防人群时,会直接刺激②和③迅速发生二次免疫反应
D.“新冠肺炎”病毒侵入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变短,靶细胞发生细胞坏死
8.免疫系统的功能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免疫系统疾病多半与不正确的生活方式有关,找出影响健康的因素并努力去克服和避免它,才是防治的根本途径。如过度的精神压力、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均衡、缺乏运动、接触环境中的有毒物质、滥用酒精和吸烟等。关于免疫疾病说法正确的是 ( )
A.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B.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时,对自身成分产生的免疫应答
C.过敏反应是由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存在免疫缺陷而导致的组织损伤或者功能紊乱
D.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
9.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记录实验兔的正常尿量a(单位:滴/分钟),然后在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3mL,记录尿量b;待尿量恢复正常后,耳缘静脉注射10%葡萄糖溶液20mL,再次记录尿量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尿量b小于a,是因为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兔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B.若尿量c小于a,是由于兔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的
C.C处理后,若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增加
D.被麻醉的实验兔只能通过体液调节维持水盐平衡
10. 在一定范围内,胚芽鞘切段的伸长与生长素浓度呈正相关。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 mm),分别浸入6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测量切段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mg/L还是10mg/L,可将待测样液适当稀释,重复上述实验
B.由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抑制生长
C.由实验结果可知,促进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生长素浓度范围在0.1~10 mg/L
D.本实验中温度、处理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11.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活动,下列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其中合理的是( )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直接忽略,不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在统计丰富度时,采用了取样器取样法和目测估计法
C.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
D.一些有较强活动能力的土壤小动物,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12.小麦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为了解决秸秆降解难题某科研团队在山东省将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切割成小段,于6月下旬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翻耕土埋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此过程未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等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延迟60天,则最终秸秆残留量均高于图中数据
D.由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型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型微生物
13.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植物生长时,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B.图甲所示群落的演替全过程在不受人类的干扰下可以发生在任何陆地区域
C.若图乙表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有机物总量)组成,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来自该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D.若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E主要为细菌和真菌
14. 某农场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其中a2和b2分别为第二、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和d2为投入饲料含有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作为动力,使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往复循环
B.图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3+d1的一部分
C.流经该农场的总能量为第一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
D.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a1+a2+a3)×100%
15.某研究性小组对学校附近鱼塘中5种不同的生物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见下表。请据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代表字母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 千克体重汞含量
A 鲇鱼 小鱼 78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25
C 小球藻 / 3
D 小鱼 水蚤 10
E 水蚤 小球藻 5
A.鱼塘中A、B、C、D、E的总和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河蚌与小鱼之间是竞争关系
B. 5种生物形成了3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C→E→D→A
C.农田中的化肥被雨水冲入池塘后,会使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大量繁殖,从而使水蚤、河蚌、鱼的数量增多
D. 5种生物中,小球藻所含的能量最少,鲇鱼富集的重金属最多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热习服(热适应)是指机体长期、反复地暴露于热环境下时,出现的一系列可逆的适应性反应。在34℃、相对湿度为89%的环境下,未热习服和已热习服的人直肠温度和出汗率随运动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都会增多
B.未热习服的人运动时直肠温度快速上升与出汗较少关系不大
C.已热习服的人运动时汗腺分泌加快,有利于降低体温
D.经热习服训练后,大脑皮层调节体温稳定的能力会增强
17.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与人体肥胖有关的蛋白质类激素。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已知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兴奋、B抑制;图2为图1中某局部模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瘦素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体液运输至下丘脑
B.图2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引起③的抑制时,③处的膜电位无变化
C.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A、B分别兴奋、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
D.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仍可能导致肥胖
18.下图甲、乙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甲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则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B.细胞内外各种类型受体其结构都具有特异性,图乙中的雄激素能被定向运送到靶细胞处
C.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机制不同
D.雄激素通过与靶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来调节细胞代谢
19.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由于天敌、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20.某自然保护区处于慢慢恢复阶段,人工投入了较多的物质和能量。为了解该自然保护区生物的生存情况,科研机构对各营养级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数据如下图所示(单位:103KJ/(m2·a)):
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 甲 未被利用的能量 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生产者 1210 256 2933 868 —
初级消费者 252 88 564 A 192
次级消费者 63 23 B 19 68
三级消费者 18 C 10 —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自然保护区的结构由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
B.流入该自然保护区的总能量为5267×103KJ/(m2·a)
C.表中“甲”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的数值为119,“C”的数值为3
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7%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冠心病是指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前区疼痛,导致心率加快,可通过受体阻断药来治疗。预防冠心病,要注意低脂饮食。
(1)研究发现,高血脂沉积在损伤内皮下形成斑块,斑块长大甚至破裂,使血管完全堵塞导致心梗,产生胸痛感甚至心搏骤停,产生胸痛感的中枢位于________。心率活动的调节如图示,属于_________调节方式。NE是_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
(2)为证实神经一心肌突触传递的是化学信号进行如下实验:取蛙保持活性的心脏A和 B,并切除心脏B的副交感神经,将二者置于相同的营养液中;刺激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后,其心率变化是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取适量心脏A的营养液注入心脏B的营养液中,推测心脏B心率变化是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
(3)受体阻断药可选择性结合受体,阻止相应信号的作用。现以狗为实验对象,据图选择作用于心肌细胞的受体阻断药(假定给药过程不影响心率),通过检测心率证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率的调节具有拮抗作用。
实验思路: 取甲、乙两组狗,先测定正常安静状态下的心率,然后甲组用____________处理,乙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再分别检测心率进行比较。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每空1分,共10分)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1)下丘脑调节胰岛素的分泌过程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长期高糖饮食导致的血糖浓度持续偏高,可能诱发糖尿病,患者的尿量会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健康人体的血糖浓度降低调节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________。
(2)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示意图。结合图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的有_____(填下列字母)。
a.体内产生蛋白M 抗体
b.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
c.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
(3)据研究,高糖引起的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是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受损的重要原因。科研人员欲探索红景天苷联合胰岛素对高糖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和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实验选择新生大鼠的海马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取含有等量细胞的细胞悬液1mL加入细胞培养板中,定期更换培养基。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海马神经元凋亡率%
1 正常对照组 12.17
2 高糖组 20.64
3 胰岛素组 10.42
4 红景天苷组 13.08
5 红景天苷联合胰岛素组 7.42
①表中培养基中需要添加葡萄糖创造高糖环境的组别有___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红景天苷对高糖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________作用。
(4)高盐饮食、饮酒等也是危害身体健康的不良方式。研究发现,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据此推测人体过量饮酒后尿量会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为验证乙醇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影响尿量,研究小组将若干实验大鼠随机均分成两组,甲组大鼠灌胃适量乙醇溶液,乙组大鼠灌胃等量蒸馏水,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差异,请评价该实验方案_____(填“是”或“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常伴随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由于脂肪分解,酮体积累造成的。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图1为哺乳动物胃液分泌的调节,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一体液调节共同调控;图2是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①~⑥是与免疫有关的细胞,a~c表示物质。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1可知,胃泌素通过___________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___________。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第_____道防线。
(2)图2中细胞①是____________细胞,细胞③可由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名称)分裂分化而来。除了上图2体现的功能外,免疫系统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功能。
(3)下列有关免疫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有________。
A.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B.骨折后植入人体内的钢板可成为抗原
C.青霉素能杀菌和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4)当新冠肺炎病毒突破机体的前两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的“部队”会通过特殊的方式来保证针对该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其中体液免疫主要依靠两个信号来实现,而细胞免疫则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5)“白肺”出现的原因是新冠病毒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细胞,_________ 对这些被感染的细胞进行攻击,使其裂解死亡,造成肺部纤维化。专家建议给这些重症患者注射糖皮质激素以降低其免疫力,以缓解免疫系统对肺部细胞的破坏。专家呼吁民众面对疫情要保持情绪平稳,不能恐慌,其原因是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免疫能力下降,增加患病概率。请结合题意及下图简单分析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使免疫功能下降的机制:_____。
24.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番茄果实发育受多种植物激素影响,市场上销售的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如生长素类、乙烯利(乙烯类)等物质,如果处理得当,对人体危害并不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相比,它具有______________的优点。在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较低,适合采用______________法处理插条。
(2)研究者发现未授粉及授粉8天后番茄的子房发育情况差异显著(图1所示),结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推断,授粉后子房发育为果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测授粉与未授粉番茄雌蕊产生乙烯的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图1和图2推测乙烯对子房发育具有______作用。在子房发育为果实的过程中,生长素和乙烯表现为______关系。
(4)为证实乙烯对子房发育的作用,以野生型番茄为材料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请完善表格中的实验处理。
授粉情况 授粉 未授粉 授粉 未授粉
实验处理 施加清水 施加Ⅰ 施加Ⅱ 施加Ⅲ
子房是否发育为果实 是 否 否 是
表中Ⅰ~Ⅲ处所需的试剂应分别选用______(填选项前字母)。实验结果支持上述推测。
A.清水 B.生长素 C.生长素运输抑制剂
D.乙烯利 E.乙烯受体抑制剂
(5)研究还发现野生型番茄授粉后子房内赤霉素(GA)含量升高。为研究GA和乙烯对果实发育的影响,以野生型番茄和乙烯受体功能丧失的突变体S为材料进行实验,相关处理及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结果表明G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未授粉情况下,S突变体比野生型体内GA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高,由此推测未授粉的S突变体子房可发育为果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6分)(一)海南多地大力发展农家乐,构建旅游与生态并举的生态农业。池塘养鱼垂钓,水稻长势喜人,农民进行除草、治虫、施肥等生产活动。根据生态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池塘中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的_____不同有密切相关。
(2)从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图1中该种群数量在a到d的增长曲线呈_____型,e点的种群数量比d点的种群数量_____(填“多”或“少”)。图2中所示组成成分与____________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考虑其他捕食者,松毛虫同化的能量也不会全部流向灰喜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随着游客增多,有些废弃物和垃圾进入池塘,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它的基础是_____。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二)近年来,烟台地区苹果种植户开始发展生态果园模式,如下图一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来看,食用菌属于_________。该生态系统建立过程中自然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这说明设计者在建设该生态系统时利用了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
(2)果树开花期,果农利用一种小型蜜蜂传粉,蜜蜂传粉时相互通过跳摆尾舞或震动翅膀发出嗡嗡声来进行交流,从信息类型来看,上述信息分别属于_________。花天牛以果树的花和叶为食,肿腿蜂可以将卵产在天牛幼虫的体表,吸取幼虫的营养,肿腿蜂和花天牛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鸡鸭等家禽的存在既有助于消除杂草,控制虫害,又可以为果树提供粪肥,假设家禽的能量4/5来自杂草,1/5来自害虫,那么家禽每增加2kg,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____kg。
(4)图二是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1 ),其中进入A的能量表示该营养级的摄入量,据图分析,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___。
夏津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测试答案
1-5 DCCBD 6-10 BBDDA 11-15 CDDCB
16.AC 17.ACD 18.ACD 19.ACD 20.CD
21.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
【答案】(1)大脑皮层 神经一体液 兴奋性 (2)减慢 减慢
(3)(甲组)适量M3受体阻断药 (乙组)等量α和β型受体阻断药 甲组心率升高,乙组心率降低(2分,每点1分)。(注意两个空的答案顺序可以颠倒,但是“M3受体阻断药处理必须对应的实验结果是心率升高”、“等量α和β型受体阻断药处理必须对应的实验结果是心率降低”)
22. (每空1分,共10分)
【答案】(1)不属于 增加 肝脏 (2) a、b
(3)2、3、4、5 抑制
(4)增加 否 只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差异,没有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不能证明乙醇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影响尿量)(或写出“应该同时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抗利尿激素的含量”的意思也对)
(5)细胞不能正常利用葡萄糖,靠分解脂肪供能,造成酮体积累
23.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
【答案】(1)体液 神经递质 一
(2)辅助性T细胞 B细胞和记忆B细胞(或记忆细胞也对,缺一不给分,必须答全,错别字不给分) 免疫自稳、免疫监视(缺一不给分,必须答全,错别字不给分) (3)ABC
(4)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分子的特异性变化
(5)细胞毒性T细胞 神经递质(或乙酰胆碱)减少(或“神经递质含量异常”,没有答出“减少”也给分,1分);糖皮质激素增多(必须答出“增多”才给分,1分)。
24.(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
【答案】(1)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浸泡 (2)授粉后产生种子,发育中的种子产生生长素促进子房的发育 (3)抑制 拮抗(或相抗衡)
(4)ADE (5)促进果实发育 突变体S乙烯受体功能丧失,导致乙烯对GA合成的抑制作用减弱,GA合成量升高,促进果实发育(2分)
25.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6分)
【答案】(一)(1)光照强度 (2)调整能量流动关系(或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答半句不给分)
(3)S 少 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还有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未利用(2分,答全得2分,不全得1分) (4)负反馈调节 间接
(二)(1)生产者(果树、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分解者 整体
(2)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 寄生 (3)18 (4)30 J·cm-2·a-1 (不带单位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