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光第5节光的衍射基础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光第5节光的衍射基础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3 03:2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光 第5节 光的衍射 基础训练
一、多选题
1.光纤通信采用的光导纤维由内芯和外套组成,如图所示,一复色光以入射角射入光导纤维后分为a,b两束单色光,a,b两单色光在内芯和外套界面多次全反射后从光导纤维另一端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空气射入光导纤维,a光、b光的波长都变短
B.内芯折射率小于外套的折射
C.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
D.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2.一群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发出的光以入射角θ照射到一块玻璃三棱镜上,经三棱镜后又照射到一块金属板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光的偏折程度大,c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最大,增大入射角θ则c光先消失
B.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上,从n=3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最窄
C.入射光经玻璃三棱镜后会分成三束光线,从n=3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是光线c
D.若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的光子比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在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大
3.关于光的衍射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红暗相间的直条纹
B.白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红暗相间的直条纹
C.白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彩色条纹
D.光照到不透明小圆盘上出现泊松亮斑,说明发生了衍射
4.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做甲、乙两种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获得的双缝干涉条纹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甲光的频率比乙光的高
B.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C.对同一种介质,甲光的折射率小于乙光的折射率
D.从同种介质射向空气,甲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甲乙小于乙光
E.遇到同一障碍物,甲光比乙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传输信号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D.X射线比无线电波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E.刮胡须的刀片的影子边缘模糊不清是光的衍射现象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管光源与观察者是否存在相对运动,观察者观察到的光速是不变的
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D.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
E.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声波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7.关于下列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幅图表示很大的中间有小圆孔的不透明挡板的衍射图样
B.第二幅图竖直肥皂膜上观察到的干涉图样
C.第三幅图利用薄膜干涉检查样品的平整度
D.第四幅图由可知当驱动力的频率f跟固有频率f0相差越大,振幅越大
8.关于衍射光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衍射光栅是由许多等宽度的狭缝组成的
B.衍射光栅分为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两类
C.透射光栅中有刻痕的部分相当于透光的狭缝
D.透射光栅中未刻痕的部分相当于透光的狭缝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B.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通过细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属于光的衍射现象
D.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增大光屏到双缝间距离,可观察到干涉条纹间距变小
E.当偏振光通过受力的塑料或玻璃时,偏振化方向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可用来检测应力的分布情况
10.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甲图中电视机的遥控器是通过紫外线进行控制的
B.乙图的光纤通讯是利用全反射原理,其保密性比无线电波好
C.丙图中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
D.丁图为双缝干涉实验,若仅增大入射光的波长,则屏上相邻的亮条纹间距变小
11.关于电磁波发光的波动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发出的光相遇时会发生干涉
B.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
C.交通警示灯选用红色是因为红光更容易穿透云雾烟尘
D.根据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E.光纤通信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二、单选题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B.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C.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小
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要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13.在5G技术领域,华为绝对是领跑者。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5G使用的电磁波是横波
B.4G使用的电磁波是纵波
C.5G使用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4G的快
D.5G使用的电磁波比4G的更容易绕过障碍物
14.以下现象不属于干涉的是(  )
A.白光经过杨氏双缝得到彩色图样
B.白光照射肥皂膜呈现彩色图样
C.白光经过三棱镜得到彩色图样
D.白光照射水面油膜呈现彩色图样
15.关于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
B.单色光的双缝干涉条纹是明暗相间等间距的条纹
C.在太阳光下看肥皂泡是彩色的,该现象是光的衍射现象
D.液晶显示用到了偏振光
16.在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中,通过紧靠眼睛的卡尺测脚形成的约0.5mm宽的狭缝,并隔着红色滤光玻璃,观看远处与狭缝平行的线状白炽灯丝时,若将狭缝的宽度逐渐缩小(但并不完全闭合),看到的衍射条纹及其变化是(  )
A.间隔均匀的彩色条纹,条纹间隔逐渐变窄
B.间隔不均匀的彩色条纹,条纹间隔逐渐变宽
C.间隔不均匀的红黑相间条纹,条纹间隔逐渐变宽
D.间隔均匀的红黑相间条纹,条纹间隔逐渐变窄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与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只由介质决定的
B.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发生了光的全反射
C.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时,不会发生衍射现象
D.人们眯起眼睛看灯丝时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图样
18.下列关于光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雨后看到的彩虹属于全反射现象 B.汽车的尾灯利用的是光的色散
C.露珠上的彩色条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 D.树荫中看到的亮斑是光的折射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色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光的传播速度越小
B.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蓝光比红光更容易发生全反射
C.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中,蓝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红光的大
D.两束频率不同的光,可以产生干涉现象
20.如图,a和b 都是厚度均匀的平玻璃板,它们之间的夹角为φ,一细光束以入射角θ从P点射入,θ > φ,已知此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则当光束透过b板后
A.传播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向左偏转φ角
B.传播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向右偏转φ角
C.红光在蓝光的左边
D.红光在蓝光的右边
21.关于生活中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折射原理
B.平静湖面上的“倒影”,是因为光发生了全反射
C.透过窗玻璃看到窗外的树,是因为光发生了偏振
D.透过用两支铅笔夹成的狭缝看日光灯,看到彩色条纹,是因为光发生了衍射
22.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用绿光得到一个干涉图样,若要使其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变宽,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增大S1与S2的间距
B.使光源发出的光更强一些
C.将绿光换为红光
D.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
23.我国已进入5G新时代,所谓5G是指第五代通倌技术,采用3300-5000HZ频段的无线电波。现行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其频段范围是1880-2635MHZ。5G相比4G技术而言,其数据传输速度提升了数十倍,容量更大,时延大幅度缩短到1毫秒以内,为产业革命提供技术支撑。根据以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G和5G信号都不能发生偏振现象
B.4G信号和5G信号相遇能产生干涉现象
C.4G信号比5G信号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4G信号比5G信号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更小
24.一束激光照在一个很小的圆盘上,在屏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图样,在影的中心有一个亮斑,这就是著名的“泊松亮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盘中心有个小孔,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B.圆盘中心是不透光的,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C.圆盘中心有个小孔,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D.圆盘中心是不透光的,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三、实验题
25.细丝和单缝有相似的衍射图样.在相同条件下,小明用激光束分别垂直照射两种不同直径的细丝Ⅰ和细丝Ⅱ,在光屏上形成的衍射图样如图1中a和b所示.已知细丝Ⅰ的直径为,现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细丝Ⅱ的直径,如图2所示,细丝Ⅱ的直径为______图1中的______填“a”或“b”是细丝Ⅱ的衍射图样.
四、填空题
26.两列振动方向、___________及其他振动情况相同的波叠加后将发生干涉现象。而波能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能观察到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与___________相比差不多或更小。
27.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半球形玻璃砖底面中心O点,经折射后分成a、b两束光.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B.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C.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进行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28.如图所示,将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水平射向凹透镜中心,经过凹透镜扩束后,变粗的激光正射到悬挂在针尖下方的小钢珠上,用光屏在小钢珠后方接收图像,屏上出现的图样如右图,这是光的____图样,该实验说明光具有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C
【详解】
A.从空气射入光导纤维,传播速度变小,频率不变,则根据
可知,a光、b光的波长都变短,选项A正确;
B.发生全反射的必要条件是:光必须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即从折射率大的介质射入折射率小的介质,所以当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时,光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才能发生全反射,故B错误;
C.由图可知,b光的偏折程度比a光大,可知b光的折射率较大,频率较大,波长较短,根据
可知,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选项C正确;
D.因a光波长较大,则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选项D错误。
故选AC。
2.BCD
【详解】
A.根据折射率定义公式
三束光线入射角相同,光线c对应的折射角较小,因此折射率最大,偏折程度最大,即
若增大入射角,在第二折射面上,则三束光线的入射角减小,根据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才能发生光的全反射,故A错误;
B.根据
可知,频率最大的光,波长最短,因此条纹间距最小,故B正确;
C.一群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发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因此入射光经玻璃三棱镜后会分成三束光线。从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频率最大,则折射率最大,偏折最厉害,因此为光线c,故C正确;
D.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放出的光子频率比从能级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的频率小,因此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放出的光子比从能级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在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大,故D正确。
故选BCD。
3.ACD
【详解】
A.单色光照到单缝上产生的衍射图样是亮暗相间的直条纹,选项A正确;
BC.白光的衍射图样是彩色条纹,选项B错误,C正确;
D.光照到不透明圆盘上,在其阴影中心出现光点,是衍射现象,故D正确;
故选ACD。
4.BCE
【详解】
A.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可知,在相同的条件下,与成正比,甲光的条纹间距大,可知甲光的波长比乙光的波长大,则甲光的频率比乙光的低,故A错误;
B.甲光的波长长,甲光折射率小,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大,即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故B正确;
C.波长越长,在同一种介质中,折射率越小,所以甲光的折射率小于乙光的折射率,故C正确;
D.据全反射的临界角公式,可知,折射率越小,全反射的临界角越大,则甲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甲乙大于乙光,故D错误;
E.在障碍物的尺寸可以跟光的波长相比,甚至比光的波长还小的时候,衍射现象更明显,故遇到同一障碍物,甲光比乙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E正确。
故选BCE。
5.BCE
【详解】
A.光导纤维传输信号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故A错误;
B.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运用光的干涉现象,故B正确;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故C正确;
D.X射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则衍射现象不明显,故D错误;
E.刮胡须的刀片的影子边缘模糊不清是光的衍射现象,故E正确。
故选BCE。
【点评】
考查光的全反射、光的干涉、光的明显衍射现象等条件,掌握光的偏振意义。
6.ABE
【详解】
A.根据相对认原理可知,不管光源与观察者是否存在相对运动,观察者观察到的光速是不变的,故A正确;
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故B正确;
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故C错误;
D.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时,产生多普勒效应,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声源的频率,故D错误;
E.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属于声波的衍射。是因为声波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故E正确。
故选ABE。
7.ABC
【详解】
A.该图是用光照射很大的中间有小圆孔的不透明挡板时是明暗相间的衍射图样。故A正确;
B.薄膜干涉为前后两个面反射回来的光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故从肥皂薄膜的观察到水平干涉条纹,用复色光时出现彩色条纹;由重力作用,肥皂膜前后表面的厚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从而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密,故B正确;
C.利用薄膜干涉,由薄层空气的两表面反射光,频率相同,从而进行相互叠加,达到检查样品的平整度的目的,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当驱动力的频率f跟固有频率f0相同时,才出现共振现象,振幅才最大,跟固有频率f0相差越大,振幅越小,故D错误。
故选ABC。
8.ABD
【详解】
ACD.衍射光栅由一系列等距的平行刻痕或狭缝组成,刻痕处发生漫反射而不透光,未刻痕的部分相当于透光的狭缝, C错误AD正确;
B.衍射光栅可分为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两类,B正确。
故选ABD。
9.BCE
【详解】
A.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A错误;
B.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光通过不同的介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正确;
C.通过细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属于光的衍射现象,C正确;
D.根据公式可知增大光屏到双缝间距离L,可观察到干涉条纹间距增大,D错误;
E.因为偏振光只能让某一方向振动的光通过,所以当偏振光通过受力的塑料或玻璃时,偏振化方向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可用来检测应力的分布情况,E正确。
故选BCE。
10.BC
【详解】
A. 由于红外线波长长,衍射能力强,电视机的遥控器是通过红外线进行控制的,故A错误;
B.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由于发生全反射,没有信号逸出,其保密性比无线电波好.故B正确.
C. 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薄膜干涉现象.故C正确;
D.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增大入射光的波长,根据公式△x= ,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故D错误;
故选BC.
11.CDE
【详解】
A.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发出的光也有多种不同的频率,由干涉的条件可知,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发出的光相遇时,不一定会发生干涉,故A项错误;
B.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细小的水珠后,白光经水珠折射后分解成多种色光产生的,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项错误;
C.交通警示灯选用红灯是因为红光波长,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从而更容易穿透云雾烟尘,故C项正确;
D.由于波源与接收者的相对位移的改变,而导致接收频率的变化,称为多普勒效应,所以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D项正确;
E.光纤通信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E项正确。
故选CDE。
12.D
【详解】
A.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好的特点,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非均匀变化的磁场,而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所以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但不一定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紫色光,根据条纹间距公式
波长变短,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故C不符合题意;
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要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减弱反射光的强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A
【详解】
AB.电磁场从发生区域由近及远的传播称为电磁波,其传播方向与电场方向、磁场方向均是垂直的关系,故电磁波是横波,故A正确,B错误;
C.任何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光速。故C错误;
D.5G使用的电磁波频率大,波长短,不容易绕过障碍物。故D错误。
故选A。
14.C
【详解】
A.根据光的干涉定义可知白光经过杨氏双缝得到彩色图样是杨氏双缝干涉,故A错误;
B.由于重力的作用,肥皂膜形成了上薄下厚的薄膜,光线通过薄膜时频率不变,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薄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的叠加,白光照射肥皂膜呈现彩色图样是属于干涉现象,故B错误;
C.白光经过三棱镜得到彩色图样是光在折射时产生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属于薄膜干涉,故D错误;
故选C。
15.C
【详解】
A.泊松亮斑,光偏离原来的直线方向传播,是光的衍射现象,故A正确;
B.单色光的双缝干涉条纹是明暗相间等间距的条纹,故B正确;
C.在太阳光照射下,肥皂泡的表面会出现彩色条纹,这是薄膜干涉现象,故C错误;
D.液晶显示用到了偏振光,故D正确。
故选C。
16.C
【详解】
AB.因是观察光的衍射现象与干涉现象不同,条纹间隔不均匀,AB错误;
CD.当狭缝的宽度逐渐缩小时,衍射现象越来越明显,即条纹间隔逐渐变宽,C正确,D错误。
故选C。
17.B
【详解】
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只由介质决定,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选项A错误; 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发生了光的全反射,选项B正确; 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时,不会发生明线的衍射现象,选项C错误; 人们眯起眼睛看灯丝时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图样,选项D错误;故选B.
18.C
【详解】
A.雨后在空气中有若干的小水滴,太阳光经过小水滴后能色散成七种色光,由此而产生彩虹现象,故A错误;
B.汽车尾灯为红色,是因为红光比其他可见光波长长,易发生衍射,故B错误;
C.露珠上的彩色条纹是阳光经过小水滴后能色散成七种色光即属于色散现象,故C正确;
D.光下茂密树荫中地面上的圆形亮斑是小孔成像,故D错误。
故选C。
19.A
【详解】
A.根据可知,可知单色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光的传播速度越小,故A正确;
B.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故B错误;
C.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可知,蓝光的波长小于红光的波长,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中,蓝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红光的小,故C错误;
D.根据光的干涉的条件可知,两束频率不同的光不能产生干涉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20.D
【解析】
从平板玻璃射出的光线和射向平板玻璃的光线平行,故当光束透过b板后传播方向不变.AB错误;由于红光的波长大于蓝光的波长,故红光的折射率小于蓝光的折射率,从a射出后红光在右边,同理从b板射出后蓝光向左端偏折更多,故当光束透过b板后红光在蓝光的右边,C错误D正确.
21.D
【详解】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沿直线传播原理,故A错误;
B.平静湖面上的“倒影”,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故B错误;
C.透过窗玻璃看到窗外的树,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透过用两支铅笔夹成的狭缝看日光灯,看到彩色条纹,是因为光发生了衍射,故D正确。
故选D。
22.C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条纹间距公式,可知通过增大,减小,即增大双缝到光屏的距离,用波长更长的光,或者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都可以增大条纹间距,结合选项可知C选项正确.
考点:光的干涉条纹.
23.C
【详解】
A.由于4G和5G信号都属于电磁波,均为横波,因此都能发生偏振现象,选项A错误;
B.4G信号和5G信号的频率不同,则它们相遇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选项B错误;
C.4G信号的频率更底,波长更长,故相比5G信号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选项C正确;
D.任何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为光速,即传播速度相同,选项D错误。
故选C。
24.B
【详解】
光线通过小圆盘,则会在屏上出现中心有亮斑,这就是著名的“泊松亮斑”,说明光线也偏离原来的直线方向传播,所以属于光的衍射,故B正确;故选B.
25.0.999; a;
【详解】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当细丝的直径越大时,衍射现象越不明显,由读数可知,细丝Ⅱ的直径大,由题目中图1可知,a图的衍射条纹间距较窄,因此图a是细丝Ⅱ的衍射图样;
故本题答案是:(1). 0.999; (2). a;
【点睛】
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可明确半导体细丝的直径大小;注意读数时需要估读;衍射条纹的宽度和亮度与细丝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亮度越弱,条纹的直径越窄;
26.频率 波长
【详解】
[1]两列振动方向、频率及其他振动情况相同的波叠加后将发生干涉现象;
[2]而波能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能观察到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狭缝等)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小。
27.BCE
【详解】
光线a的偏折程度小,根据折射定律公式 可知a光的折射率小;a光的频率小,根据,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较长,故AD错误,C正确;再根据公式,知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故B正确;光线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长,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故E正确。
故选BCE.
28.衍射 波动性
【详解】
[1][2]由题意可知,变粗的激光正射到悬挂在针尖下方的小钢珠上,用光屏在小钢珠后方接收图象,屏上出现的图样:中心有亮点,说明光线已偏离原来的直线方向传播,说明发生了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名师点睛】
光偏离原来的直线方向,继续向前传播,这是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