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简谐运动的描述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2简谐运动的描述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3 07:5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2 简谐运动的描述 同步检测
一、多选题
1.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 )
A.在第末,振子的速度最大且沿方向
B.在第末,振子的位移最大且沿方向
C.在第末,振子的加速度最大且沿方向
D.在0到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
2.如图所示为某弹簧振子在内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周期为,振幅为
B.第末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向的最大值
C.从第末到第末振子在做加速运动
D.第末振子的速度为正向的最大值
E.从0时刻开始经过,振子通过的路程是
3.如图所示,物体系在两弹簧之间,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和,且,,两弹簧均处于自然状态。现在向右拉动物体,然后释放,物体在B、C间振动,为平衡位置(不计阻力),设向右为正方向,物体相对点的位移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简谐运动, B.物体做简谐运动,
C.物体所受合力 D.物体所受合力
4.关于用打点计时器测重力加速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为使重物下落更接近自由落体,选质量大体积小的重物
B.为减小摩擦力的影响,纸带保持竖直释放,且选用电火花计时器
C.实验操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D.实验时,为使重物有足够大的下落空间,重物应靠近打点计时器释放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无关
B.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频率越低得到的条纹间距越宽
C.在纵波的传播方向上,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D.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全息照相利用了光的相干性
E.当观察者向静止的声源运动时,接收到的声音的频率变小
6.一个质点以O为中心做简谐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a、b、c、d表示质点在不同时刻的相应位置,且b、d关于平衡位置对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方程为
B.质点在位置b与位置d时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
C.质点从位置a到c和从位置b到d所用时间相等
D.质点从位置a到b和从b到c的平均速度相等
7.关于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的方向总指向平衡位置
B.加速度方向总和位移方向相反
C.物体振动到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外力一定等于零
D.若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余弦曲线,则物体做简谐运动
二、单选题
8.当一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上作简谐振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一定相同
B.振子从最低点向平衡位置运动过程中,弹簧弹力始终做负功
C.振子在从最低点向平衡位置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弹力和回复力
D.振子在平衡位置时,其动能最小,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9.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振子,分别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竖直天花板上、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现将三个物块拉离各自的平衡位置由静止释放,物块做简谐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一定相同
B.最大回复力一定相同
C.振动的周期一定相同
D.振动系统的能量一定相同
10.物体做简谐运动,振幅为0.4cm,周期为0.5s,计时开始时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它的位移公式是(  )
A. B.
C. D.
11.一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从振子经过某一位置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Δt=T/2,则在t时刻和(t+Δt)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
B.当振子的速度再次与零时刻的速度相同时,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C.当振子经过的路程为振幅的4倍时,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D.当振子再次经过此位置时,经过的时间是一个周期
12.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平衡位置O点附近作振动,关于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O→B→O→C→O完成一次全振动
B.从O点出发回到O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C.从B点出发再次回到B就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D.从C点出发再次回到C就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13.描述机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是(  )
A.振幅 B.周期 C.频率 D.回复力
14.质点作简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4s末速度位零,加速度负向最大
B.4s末振子的位移为
C.振动周期是5s,振幅是
D.1s末,振动物体的速度为正向最大
15.如图所示的弹簧振子,O点为它的平衡位置,当振子从A点运动到C点时,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  )
A.大小为OC,方向向左
B.大小为OC,方向向右
C.大小为AC,方向向左
D.大小为AC,方向向右
16.有一个在光滑水平面内的弹簧振子,第一次用力把弹簧压缩x后释放让它振动,第二次把弹簧压缩2x后释放让它振动,则先后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和振幅之比分别为(  )
A.1∶1 1∶1 B.1∶1 1∶2
C.1∶4 1∶4 D.1∶2 1∶2
三、解答题
17.一位游客在重庆长寿湖边欲乘游船体验美景,当日风浪较大,游船上下浮动。若把游船的上下浮动简化为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已知该简谐运动的振幅为,周期为。当游船上升到最高点时,甲板刚好与码头地面平齐。只要甲板与码头地面的高度差不超过,游客都能舒适地登船。现在以游船刚好上升到甲板与码头地面平齐为计时起点。求:
(1)游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
(2)在的时间里,游客能舒适地登船的总时间。
18.一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质点P在0.7 s出现第二次波峰,求:
(1)这列波的波速是多少?
(2)再经过多少时间质点R才能第一次到达波峰?
(3)这段时间里R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1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B=2kg的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一劲度系数为k=500N/m的轻质弹簧,下端与物体B相连,上端与一质量为mC=1.5kg的物体C相连,在C的上方放一物体D。弹簧呈竖直状态且整体静止不动。现在突然去掉物体D后,物体C就沿竖直方向上下做简谐运动,且当物体C竖直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物体B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g=10m/s2。试求:
(1)C沿竖直方向上下做简谐运动的振幅;
(2)物体D的质量。
20.一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为t=0时刻波形图。已知在t′=0.25s时刻,平衡位置在x=1.5 m处的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谷。求:
①简谐波传播的速度;
②质点P的振动方程。
21.弹簧振子从距离平衡位置5 cm处由静止释放,4 s内完成5次全振动。
(1)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幅为多少?振动周期为多少?频率多少Hz?
(2)4 s末振子的位移大小为多少?4 s内振子运动的路程为多少?
(3)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是使振子改为在距平衡位置2.5 cm处由静止释放,该振子的周期为多少?
22.在某介质中波源P、Q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它们相距d=12m,t=0时两者同时开始上下振动,P只振动了半个周期,Q连续振动,它们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时两波相遇,求:
(1)波源Q振动的表达式;
(2)P、Q之间第二次出现正向位移是0.7m的时刻.
23.简谐运动是我们研究过的一种典型运动方式。一个质点做机械振动,如果它的回复力与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而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就能判定它是简谐运动。如图所示,将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弹簧的两端固定,中间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此时两弹簧均处于原长。现将小球沿杆拉开一段距离后松开,小球以O为平衡位置往复运动。请你据此证明,小球所做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D
【详解】
A.由图知,振子运动的位移最大,速度为零,A错误;
B.在第5秒末,振子的位移为正向最大,说明振子的位移最大且沿+x方向,B错误;
C.在第5秒末,振子的位移最大,由
可知,加速度最大且沿-x方向,C正确;
D.由图知,振幅A=2cm,周期T=4s。则在0到5秒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
D正确。
故选CD。
2.BDE
【详解】
A.振幅是位移的最大值的大小,故振幅为8cm,而周期是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振动周期为4s,故A错误;
B.笫2s末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向的最大值,故B正确;
C.从第1s末到第2s末振子的位移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小,振子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
D.第3s末振子的位移为零,经过平衡位置故速度最大,且方向为正,故D正确;
E.从0时刻开始经过4s,振子通过的路程是4A=32cm,故E正确。
故选BDE。
3.AD
【详解】
物体相对点的位移为,则物体所受的合力
可见物体做的是简谐运动,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得
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4.ABCD
【解析】
试题分析:选择密度大、体积小的重物,释放纸带时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则受到的阻力较小,故AD正确;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摩擦产生的误差小,故选项B正确;实验操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便于减小实验误差,故选项C正确.
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名师点睛】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
5.ABD
【解析】
简谐运动的周期由振动系统内部因素决定,与振动幅度无关,故A正确;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同种条件下,波长越长的条纹间距越宽,根据,可知频率越低,波长越长,所以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频率越低得到的条纹间距越宽,故B正确;对于纵波,在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和波的传播速度不一致,故C错误;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全息照相利用了光的相干性,故D正确;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时,产生多普勒效应,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声源的频率.故E错误.所以ABD正确,CE错误.
6.A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象可得周期T=8s,故角速度,简谐运动方程为x=Asint,故A正确;x-t图象是正弦图象,故质点通过位置b时,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A,速度相同,故B错误;质点从位置a到c和从位置b到d所用的时间相等,均为2s,故C正确;质点从位置a到b和从b到c的过程中时间相同但位移大小不同,故平均速度不同,故D错误.
7.BD
【详解】
A.做简谐运动物体的位移方向总是背离平衡位置,故A错误;
B.物体做简谐振动时,回复力的方向都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简谐运动回复力满足
F= kx
加速度的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总与位移方向相反,故B正确;
C.物体振动到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为零,但所受合外力不一定等于零,故C错误;
D.根据简谐振动中位移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如果物体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图像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则物体做的是简谐运动,故D正确。
故选BD。
8.A
【详解】
A.振子在振动过程中,振子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一定相等,但方向不一定相同,故A正确;
B.振子从最低点向平衡位置运动过程中,弹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同向,故弹力做正功,故B错误;
C.振子在振动过程中的回复力由弹簧的弹力和振子的重力的合力提供,故C错误;
D.振子在振动过程中,只有重力与弹力做功,所以振子与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振子在平衡位置时,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但是弹性势能不是最大,故D错误;
9.C
【详解】
A.图中三者的振幅与三者偏离初状态的平衡位置有关,振幅不一定相同,A错误;
B.因为无法确定三者的振幅的大小,故无法确定三者的最大回复力,B错误;
C.根据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可知,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只与质量m和弹簧的劲度系数k有关,故振动周期一定相同,C正确;
D.振动系统的能量与振幅有关,由于三者的振幅大小不确定,故振动系统的能量无法确定,D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
由题意,时,振子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说明此时振子的位移是负向最大,在简谐振动的位移公式中,有

故位移公式为
故选B。
11.C
【解析】若△t=T/2,振子的位移大小相等,但弹簧的长度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当振子的速度再次与零时刻的速度相同时,可能振子通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点,经过的时间为不一定是一个周期。故B错误。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具有对称性,振子在一个周期内,经过的路程是4个振幅。故C正确。当振子再次经过此位置时,振子的位移相等,经过的时间不一定是一个周期。故D错误。故选C.
12.B
【详解】
A.弹簧振子从O点开始向右运动,到再次到O点向右运动,即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A正确;
B.从O点出发回到O点,可能为半个周期,B错误;
C.从B点出发到再次回到B点,即即为一次全振动 ,C正确;
D.从C点出发到再次回到C点,即即为一次全振动 ,D正确。
故选B。
13.A
【详解】
A.机械振动的振幅是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所以A正确;
BC.周期是振动的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而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表示振动的快慢,所以BC错误:
D.回复力能使振动物体返回平衡位置,不表示振动的强弱,所以D错误;
故选A。
14.A
【详解】
A.4s末质点的位移为正向最大,速度位零,根据知,加速度为负向最大,故A正确;
B.振动图象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图知,4s末质点的位移为0.02m,故B错误;
C.由图知,振动周期为
振幅为
故C错误;
D.1s末图象切线斜率为负值,说明速度为负向,且最大,故D错误;
故选A。
15.B
【详解】
振动位移的方向总是由平衡位置指向物体所在位置,其大小等于平衡位置到物体所在位置的距离,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6.B
【详解】
弹簧的压缩量即为振子振动过程中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即振幅,故振幅之比为1∶2,而对同一振动系统,其周期与振幅无关,则周期之比为1∶1,振动周期由振动系统的性质决定,与振幅无关。
故选B。
17.(1)(m);(2)
【详解】
(1)由于从最高点开始计时,设游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为
其中

联立解得
(2)当时,代入上式可解得
故一个内游客有时间可以舒适登船,由于
内游客可以舒适登船的总时间为。
18.(1)10 m/s;(2)0.7s;(3)6cm
【详解】
(1)因为P点两次出现波峰的最短时间是0.4s,所以这列波的周期T=0.4s;由波速公式得
(2)由t=0时刻到R第一次出现波峰,波移动的距离

(3)在上述时间内,波传到R处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周期,即0.4s,所以R处质点实际振动时间
t1=0.7s-0.4s=0.3s
因此R通过的路程为一个周期完整路程的四分之三,即
19.(1)0.07m;(2)3.5kg
【详解】
(1)设物体D的质量为mD。物体D放上之前:设弹簧的压缩量为x1,对物体C,有
mCg=kx1 ①
解得
x1=0.03m
物体D放上之后:设弹簧又压缩了x2,对物体C和D整体,有
(mC+mD)g=kx1+ kx2 ②
当物体C运动到最高点时,设弹簧的伸长量为x3,对物体B,有
mBg=kx3 ③
解得
x3=0.04m
设物体C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振幅A,由简谐运动规律知
A= x1+ x3=0.03+0.04=0.07m
x2 = A=0.07m
把x2代入②得
mD=3.5kg
20.①10m/s,②cm。
【详解】
当t=0时刻x=-1m处是波谷,传到P点时,P质点恰好第一次运动到波谷
波传播的距离:
x=1m +1.5m =2.5m
则波速:
m/s
由图知:=4m,根据数学关系知波函数:
(cm)
将x(P)=1.5m代入波函数得出P点位移为:
cm
质点P振动方程的表达式为:
其中A=20cm,s
所以:
当t=0时:
cm
所以:
则质点P的初相位为
所以质点P的振动方程为:
cm。
21.(1)5 0.8 1.25 (2)5 cm 100 cm (3)0.8 s
【详解】
(1)根据题意,振子从距离平衡位置5 cm处由静止释放,说明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5 cm,即振幅为5 cm.振子在4 s内完成5次全振动.则T=0.8 s,又因为f=1/T得f=1.25 Hz.
(2)4 s内完成5次全振动,即振子又回到原来的初始点,因而位移大小为5 cm,振子一次全振动的路程为20 cm,则5次全振动的路程为s=100 cm.
(3)弹簧振子的周期是由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子质量决定的,其固有周期与振幅大小无关,故周期仍为0.8 s.
22.(1);(2);
【解析】
(1)由图乙可知,质点Q的振动周期为1s,则角速度为
波源Q振动的表达式为:,

(2)由于介质相同,所以两列波的波速相同,相遇经过的距离均为6m,因此波速大小为
其中P波宽度为:
Q波波长为
时刻P波的波峰和Q波的第二个波峰相距
解得:
23.见解析
【详解】
若小球向右偏离的位移为x,选取向右为正方向,由胡克定律可得,小球受到的合外力
由于k1和k2都是常数,所以小球受到的合外力与位移成正比,小球做简谐振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