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摩擦力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摩擦力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3 08:0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摩擦力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如图所示,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上静止,此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越粗糙,则摩擦力一定越大
B.握力越大,则摩擦力一定越大
C.握力越大,则瓶子从手中滑落就越困难
D.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握力大小无关
2.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总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B.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3.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长方木条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条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力F推木条,当木条经如图所示位置时,桌面对它的摩擦力(  )
A.大小为μmg B.大小为 μmg
C.大小为 μmg D.mg
4.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作用
C.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D.物体受到弹力的作用时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5.为了测量A、B两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四个实验方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当测力计读数稳定时,认为其读数即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则测力计测得的滑动摩擦力最准确的方案是(  )
A. B.
C. D.
6.水平地面上有一物体质量为3kg,以v=10m/s的速度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g=10m/s2,则物体在t=6s内的位移为( )
A.25m B.24 m C.28m D.60m
7.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力的性质可将力分为:重力、拉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B.在同一位置,重力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C.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一定随其长度的增加而增大
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8.一物体沿斜面的初速度为V0,减速上滑受力情况( )
A.重力,支持力,压力,下滑力
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
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9.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
B.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
C.摩擦 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
D.两物体之间的压力等于零时,这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一定等于零
10.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沿粗糙水平地面向右运动,一水平向左的力作用于物体上,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为(取(  )
A.,向左 B.,向右 C.,向左 D.,向右
11.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和它的几何中心是同一位置
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产生弹力作用
C.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D.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的时候,也可能产生摩擦力
13.小明将一辆后轮驱动的电动小汽车,按图示方法置于两个平板小车上,三者置于水平实验桌上.当小明用遥控器启动小车向前运动后,他看到两个平板小车也开始运动,下列标出平板小车的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14.用手向右拉毛刷,毛刷与桌面保持相对静止,则
A.手与毛刷间存在滑动摩擦力
B.手受到的摩擦力与刷毛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C.毛刷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
D.手与毛刷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
B.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C.摩擦力一定跟压力成正比
D.摩擦力总跟运动方向相反
二、填空题(共4题)
16.判断以下各个说法的正误,将判断结果用√×表示在相应题号前面的括号中
(______)(1)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______)(2)物体 A 对 B 的弹力,是 B 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______)(3)物体受到弹力的方向和它形变的方向相反
(______)(4)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______)(5)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17.水平地面上静止一铁块,重为200N,它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85N,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某人用水平力推它,
(1)若推力大小为50N,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
(2)若推力大小为83N,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
(3)若推力大小为100N,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
18.摩擦力的方向
(1)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______。可利用假设法判断,即假设接触面光滑,物体相对与它接触的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例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如图)
(2)静摩擦力的方向有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成______。
如图所示,用手握住一根竖直棒,若使手与棒一起沿不同方向匀速运动,棒所受的静摩擦力竖直向上,而手与棒的运动方向可以是任意的,所以Ff的方向与匀速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可成任意夹角。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______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______。
例如:如图所示,快速把B向右拉离的过程中,A相对B向左运动,摩擦力向右,A却相对地面向右运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反而相同。
19.实验桌上放有小木块、长木板、轻弹簧、毫米刻度尺、细线等,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实验,间接测量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甲将弹簧竖直悬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长度
(2)在图甲的基础上,将小木块挂在弹簧下端(如图乙),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长度__。
(3)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如图丙,用弹簧拉着小木块__(选填“水平匀速运动”或“水平加速运动” ,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
(4)根据上面的操作,可以得出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综合题(共4题)
20.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的物体,受到和的水平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与的方向相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设最大的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若只撤去,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只撤去,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1.(1)如图所示,用一轻弹簧竖直悬挂物体,现用力F=10.5N竖直向下拉物体,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由原长5cm伸长到7.2cm。若将力F改为竖直向上拉物体,大小不变,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由原长缩短到3cm。求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g取10N/kg)。
(2)用该轻质弹簧拉着一个重为2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6cm时,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多大?
(3)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撤去弹簧,而物体在水平面上能继续滑行,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22.一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木块重为10N,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为2.2N;
(1)用1.5N的水平力向右拉木块时,木块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2)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多大的水平拉力?
(3)用5N的水平力向右拉木块,一段时间后,突然拉力大小变为1.5N,方向与原来方向相反,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23.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对瓶子受力分析,可知竖直方向二力平衡,即摩擦力与重力等大反向。
故选D。
2.D
【详解】
AC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故其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故A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B.滑动摩擦力,故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则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故选A。
4.B
【详解】
A.当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相互挤压且有一定的相对运动趋势,则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故A错误;
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比如正在随着传送带上升的物体,物体就受到传送带的静摩擦力作用,故B正确;
C.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C错误;
D.物体受到弹力的作用时,不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有摩擦力时,一定存在弹力,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BD.实验时如果木块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不等于拉力,只有当弹簧秤拉动木块匀速运动时,拉力才与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但是不容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际操作不可行,故不是最佳方案,故ABD错误;
C.拉动木板时,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由于木块相对地面静止,则摩擦力与弹簧秤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实验时不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但是弹簧测力计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使读数更准确,故为最佳方案,故C正确.
故选C.
6.A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
设物体运动的总时间为t0,有
故6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故,故选A.
7.B
【详解】
A、根据力的性质分类,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力、磁力,等等;根据力作用效果分类,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等;故A错误;
B、,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g数值相同,重力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B正确;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弹力大小随弹簧伸长的长度增大而增大,故C错误;
D、例如推放在地面上的箱子,地面是静止的,但是地面受到箱子对它的滑动摩擦力,故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说法是错误的,故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斜面减速上滑,则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向下的摩擦力;但没有向上运动的拉力,而下滑力是重力的一个沿着斜面的分力,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D
【详解】
A.运动物体也可能受静摩擦力,比如用手握着瓶子走路,瓶子受到手的静摩擦力,但对地是运动的,故A错误;
B.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例如:木块在地上滑动,地面静止,但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故B错误
C.静摩擦力大小一般与正压力是无关,故C错误;
D.两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的条件是:一直接接触;二相互挤压;三接触面粗糙,缺一不可;没有压力一定没有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
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水平向左。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1.A
【详解】
A.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而静摩擦力阻碍的是相对运动的趋势,故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故A正确;
B.根据弹簧弹力的表达式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可知:弹力不仅跟劲度系数有关,还跟伸长量或压缩量有关,故B错误;
C.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滑动摩擦力无关,故C错误;
D.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质量均匀分布的圆环,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但不在圆环上,故D错误。
故选A。
12.D
【详解】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和它的几何中心不一定重合,只有当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时,才能重合,故A错误;
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若发生形变,要恢复到原状会产生弹力作用,即一定有弹力。若没有形变,则没有弹力,故B错误;
C.相对运动的两物体之间如果没有弹力的产生,就没有摩擦力,故C错误;
D.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的时候,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则受到静摩擦力。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则没有静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
用遥控器启动小车向前运动,后轮是主动轮顺时针转动,所以左侧平板小车对后轮的摩擦力向右,后轮对左侧平板小车的摩擦力向左;前轮是从动轮,所以右侧平板小车对前轮的摩擦力向左,前轮对右侧平板小车的摩擦力向右.因此左侧小车向左运动,右侧小车向右运动.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14.C
【详解】
用手向右拉毛刷,毛刷相对桌面静止但产生了向右的运动趋势,桌面阻碍从而施加给毛刷向左的静摩擦力,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B
【详解】
人走路时,受到静摩擦力,但人是运动的,静摩擦力方向和人运动方向相同,AD错误;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一是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二是有弹力,故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B正确;滑动摩擦力和两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但静摩擦力不是,C错误.
16.× × × × ×
【详解】
(1)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发生形变,所以不一定产生弹力,故(1)错误;
(2)物体对的弹力,物体受到的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2)错误;
(3)物体受到的弹力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故(3)错误;
(4)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但可作为动力、也可作为阻力,如物体在传送带上向前滑动,故(4)错误;
(5)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比如:在地面上滑行的物体,地面受到是滑动摩擦力,故(5)错误。
17.50 83 80
【详解】
(1)推力为50N时,推力小于铁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铁块未被推动,仍然处于静止状态,铁块将受到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F=50N.
(2)推力为83N时,推力小于铁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铁块未被推动,仍然处于静止状态,铁块将受到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F=83N.
(3)推力为100N时,推力大于铁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铁块被推动,铁块将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FN=μG=0.4×200N=80N
18.相反 任意角度 相对运动方向 无关
19.8.70 水平匀速运动 0.44
【详解】
(2)[1]将小木块挂在弹簧下端(如图乙),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长度。
(3)[2]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如图丙,用弹簧拉着小木块水平匀速运动,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的拉力大小相等。
(4)[3]小木块竖直悬挂时,根据胡克定律有
用弹簧水平匀速拉小木块时,由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有
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联立得
20.(1)7N,方向水平向右;(2)6N,方向水平向左;(3)8N,方向水平向右。
【详解】
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为
fm=μG=8N
(1)由于
F1-F2=7N<fm
所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故有
f1=F1-F2=7N
方向水平向右。
(2)若只撤去F1,因为
F2=6N<fm
物体保持静止,故所受静摩擦力为
f2=F2=6N
方向水平向左;
(3)若只撤去F2,因为
F1=13N>fm
所以物体相对水平面向左滑动,故物体受的滑动摩擦力
f3=μG=8N
方向水平向右。
21.(1) ;;(2)30N;(3)20N
【详解】
(1)根据平衡条件可得,向下拉物体时有
向上拉物体时有
联立可得
(2)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摩擦力与弹簧弹力平衡,即
当弹簧的伸长量为6cm时,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
(3)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撤去弹簧,而物体在水平面上能继续滑行,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然是滑动摩擦力,则摩擦力的还是20N。
22.(1)向左;1.5N;(2)2.2N ;(3)2N,向左
【详解】
(1)用1.5N的水平力拉木块时,木块静止,木块受静摩擦力为1.5N,方向向左;
(2)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2.2N的水平拉力
(3)用5N的水平力向右拉木块,木块向右运动,滑动摩擦力为f=μN=μG=0.2×10=2N,方向向左;一段时间后,突然拉力大小变为1.5N,方向与原来方向相反,故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仍为2N,方向向左。
23.,
【详解】
B不运时,A相对B有向右的运动,故A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如图所示
AB均向右时,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则A相对于B有向左的运动,故A受到的摩擦力向右,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