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力 重力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力 重力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3 08: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力 重力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和弹力是矢量,位移和路程是标量
B.物体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C.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D.重力和摩擦力都属于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的电磁相互作用
3.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形变的物体必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必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三要素
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4.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视为质点)在一条竖直线上。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B.这件艺术品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C.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D.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但不一定在物体上
5.下列几种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手拉弹簧,弹簧对手也有力的作用
B.打排球时,用力猛击排球,手会感到痛是因为空气阻力太大
C.用绳子系着水桶,手提拉绳子时,手受到力,施力物体是绳子
D.运动员举起杠铃后,受到杠铃的压力作用
6.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B.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但形状规则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用一根细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D.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7.如图所示,两辆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无关
D.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8.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B.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必定与几何中心重合
C.重心总是在物体上
D.重心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点
9.在老班的邀请下,通宵上网的某君的父母不远万里来到三中,一阵暴风雨后,妈妈心疼,爸爸手痛,某君全身都痛;,上述有关力学知识,下面最合适的是
A.力的作用效果只跟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只有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力 D.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
10.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单位“牛顿”是国际基本单位
B.人推车时,人只是施力物体而不是受力物体
C.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D.两个物体间有力作用时,这两个物体间一定要接触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可见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B.只要确定了力的大小和方向,那么这个力就完全确定了
C.作某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不同,那么表示这个力的线段的长度也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
D.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杆秤来测量力
1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
B.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纬度时所受的重力一般都不相同
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D.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13.关于重力的大小及重心的位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B.重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且作用在重心上的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1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C.只施力而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D.只要力的大小、方向相同,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15.下列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B.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C.用一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D.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
二、填空题(共4题)
16.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在左端截去20cm,其重心向______移动_____cm,若重心向左移动了4cm,则需要在______端截去____cm..
17.用弹簧秤竖直悬挂一个静止的小球,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等于________,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18.据报道,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已于2014年6月12日在南美洲国家巴西举行,共有32支球队参赛,这是世界盛会。根据FIFA标准,比赛用足球的质量应控制在420-445克之间。若巴西世界杯上一只足球的质量为440克,其重力约为_____牛顿。
19.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_______
三、综合题(共4题)
20.回忆初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力具有哪些性质?
21.分别画出图甲、乙中小球、丙中杆的受力示意图。(甲中小球用细绳挂在光滑的墙壁上,乙中小球用细绳拴着静止在桌角上,丙中杆一端放在光滑的半球形碗中,另一端靠在墙壁上)
22.请阅读如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每个物体都可视为由若干个质点构成。一个物体的重心是物体内各质点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对于质量均匀的线状物体,沿线状方向建立一轮坐标系,若重心坐标为,则满足:
其中,、代表第n个质点的质量和位置坐标。
材料2:放在水平桌面边缘的物体,可允许其部分伸出桌外面能保持平衡。前提条件是:物体的重心必须在桌子的正上方。
题目: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形状一样、质量分布均匀的薄木条,长都为L,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2m、3m,水平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墙面与桌边平行。A木条放在B上,右端相对B右端有伸出;B木条放在C上,右端相对C右端有伸出。建立以桌边O为原点,水平向右的坐标系,根据材料1和2分析。
(1)A、B两木条的重心距B左端多远?
(2)为保证三木条不翻倒,木条C伸出桌边的长度不能超过多少?
23.如图所示,某人在A点用与水平方向成45°、大小为60N的力斜向左上方拉小车,请作出该力的图示。
参考答案
1.A
【详解】
①②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故①正确、②错误;
③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③正确;
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车对马也一定有拉力,故④错误
故选A.
2.B
【详解】
A. 重力和弹力是矢量,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故A错误;
B. 物体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几何形状和质量分布状况有关,故B正确;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系。两个力大小相等,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为万有引力相互作用,而摩擦力实质是电磁相互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3.D
【详解】
AB.力的作用效果使得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B正确;
C.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C正确;
D.力作用在物体上,形变和运动状态的变化不一定同时出现,例如两个物体相互挤压时,物体发生了形变,但运动状态仍然可以不变,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4.D
【详解】
A.物体是否受重力与是否运动没有关系,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因为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同,故 不同,故B错误;
C.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竖直处于平衡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故C错误;
D.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但不一定在物体上,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拉弹簧,弹簧对手也有力的作用,A正确;打排球时,用力猛击排球,手会感到痛是因为排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B错误;用绳子系着水桶,手提拉绳子时,绳子也会对手有拉力,所以手受到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C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所以运动员举起杠铃同时受到杠铃的压力作用,D正确.
6.C
【详解】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只是重力在作用效果上的作用点,重心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之外;
解:A、重心只有在作用效果上的一个点,该点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故A错误;
B、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如空心的球体重心在球心上,不在物体上,故B错误;
C、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用一根悬线竖直挂起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故C正确;
D、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D错误;
故选C.
7.A
【详解】
AB.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水平面垂直,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A正确,B错误;
C.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车(包括货物)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重心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C错误;
D.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D错误。
故选A。
8.A
【详解】
A.物体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选项A正确;
B.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及物体形状有关,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若质量分布不均匀,其重心不一定与几何中心重合,选项B错误;
C.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圆环状和空心状的物体的重心就不在物体上,选项C错误;
D.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不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点,选项D错误。
故选A。
9.B
【解析】
【详解】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选项A错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选项B正确;有形变的物体且接触能产生弹力,选项C错误;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如重力对物体的作用;但是不接触的物体不可以产生弹力,选项D错误;故选B.
10.C
【详解】
A.力的单位是“N”,该单位属于国际导出单位,故A错误;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推物体时人同时受到被推物体的反作用力,故B错误;
C.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簧测力计是依据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
D.两个物体间有力的作用时,这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相互接触,如重力,故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
试题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不可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所以A错.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因此要严格确定一个力还需指明起作用点,B错.杆秤是借助杠杆知识来测量重量的简易衡器,所以D不对.C的理解正确.
12.B
【详解】
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不是重力,故A错误;
B.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纬度时所受的重力一般都不相同,在两极最大,赤道最小,故B正确;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故C错误;
D.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故D错误。
故选B。
13.C
【详解】
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可以等于其所受的重力大小,但压力是弹力,重力是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两者从产生原因是不同的,故A错误;
BC.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不是物体本身的力,重力的大小由质量和重力加速度决定,故B错误,C正确;
D.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故D错误.
14.C
【详解】
A、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比如两个电荷之间的库仑力,故A错误.B、C、因为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所以力不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只有施力而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B错误,C正确.D、力的大小、方向相同,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就相同,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D错误.故选C.
15.B
【详解】
A.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力在其几何中心,A错误;
B.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B正确;
C.用一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受重力和拉力而平衡,根据平衡条件,两个力一定等值、方向、共线,重力作用线过重心,故拉力的作用线也过重心,C错误;
D.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两个因素有关,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内,也可能在物体外,如质量分布均匀的篮球,故D错误。
故选B。
16.右 10cm 右 8cm
【详解】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几何中心上,左端截去20cm 后,几何中心向右移动10cm;若使重心向左移动4cm,则需要在右端截去8cm.
17.重力 地球
【解析】
【详解】
用弹簧秤竖直悬挂一个静止的小球,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8.4.312
【详解】
由题意可知一只足球的质量为440g,则其重力约为
19.不变
【详解】
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总等于m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即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
20.物质性,相互相,方向性
【详解】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力的性质有:物质性,相互相,方向性
21.
【详解】
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22.(1);(2)
【详解】
(1)A、B两木条的重心距B左端为
(2)由题可知,伸出的长度为,的重心
的重心
的重心

解得
故不能超过.
23.
【详解】
确定标度为,在拉力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力的示意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