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3 08:0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比甲运动得快
B.在末乙追上甲
C.在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远
2.以1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某时刻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a=5m/s2,则经过3s时间汽车的速度为(  )
A.1m/s B.5m/s C.0 D.-5m/s
3.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以90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65m的距离内被刹住;以54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7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负加速度都相同,则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
A.0.4s B.0.6s C.0.8s D.1.0s
4.图示是一质点由静止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的x-v2图像,关于该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D.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
5.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5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下面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在0~10 内的速度方向和40s~50 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 m/s
C.汽车在50 s末的速度为零
D.在0~50 s内汽车行驶的总位移为950 m
6.汽车以36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从关闭发动机后开始计时,第2s内汽车的位移为4m,则4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
A.8m B.12.5m C.37.5m D.72m
7.高速公路的ETC电子收费系统如图所示,ETC通道的长度是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某汽车以18km/h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ETC天线用了0.3s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汽车刚好没有撞杆。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7s,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该ETC通道的长度约为(  )
A.4.2m B.6.0m C.7.5m D.9.6m
8.如图所示,可看作质点的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此时相距s=6m,物体A以vA=5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m/s,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
A.7s B.6.2s C.6s D.8.2s
9.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t=0时其速度大小为1m/s,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a-t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时间内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位移大于12m D.物体的位移小于12m
10.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P、Q两个物体在时经过同一个位置,它们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内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在内两物体逐渐远离
C.在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
D.在时,两物体相遇
11.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部署ETC推广安装。如图是小车分别经过收费站的人工通道和ETC通道的v-t图,已知小车加速、减速时加速度大小均为a,小车通过两种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到原速度所行驶的距离一样,则与走人工通道相比,走ETC通道节省的时间为(  )
A. B. C. D.
12.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大小为A,t0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在0~t0时间内,质点发生的位移是( )
A. B. C.-At0 D.At0
1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实验中下列措施必要的是(  )
A.打点计时器接交流电源 B.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C.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D.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14.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下列关于汽车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为 B.初速度为40 m/s
C.经10s后停下来 D.6s后位移为50m
15.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10~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t=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二、填空题(共4题)
16.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要求在紧急刹车时能在4m的距离内停下来,刹车时的加速度的大小至少是_________m/s2。
17.一汽车刹车过程中位移和时间关系为,那么汽车开始刹车和的位移比为__________。
18.“加速度的变化率”会影响乘客乘车的舒适度。从运动学角度来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其单位为______;某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6m/s,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4s末速度的大小为______m/s。
19.实验中,如左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标出来。(该题数据计算小数点后均保留1位)
(1)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__运动。
(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D=3.90m/s,vC=2.64m/s,vB=1.38m/s。在如图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___________,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___。
(3)求出A点的速度vA=___________m/s。
三、综合题(共4题)
20.潜艇部队经常开展鱼雷攻击敌方舰艇演练。某次演习的简化模型为:敌舰沿直线MN匀速航行,潜艇隐蔽在Q点不动,Q到MN的距离QO=2000m。当敌舰到达距离O点800 m的A点时,潜艇沿QO方向发射一枚鱼雷,正好在O点击中敌舰。敌舰因受鱼雷攻击,速度突然减为原来的一半,且立刻沿原运动方向做匀加速运动逃逸。100s后潜艇沿QB方向发射第二枚鱼雷,鱼雷在B点再次击中敌舰。测得OB=1500 m,不考虑海水速度的影响,潜艇和敌舰可视为质点,鱼雷的速度大小恒为25 m/s。求:
(1)敌舰第一次被击中前的速度;
(2)鱼雷由Q至B经历的时间;
(3)敌舰逃逸时的加速度大小。
21.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
(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及8s内的平均速度。
22.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需要停车的危险信号,司机立即采取刹车措施,已知司机反应时间为0.2s。该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求:
(1)在司机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位移为多少?
(2)从刹车开始经过5s时汽车前进的距离?
23.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画出该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内,,内,,故A错误;
B.根据图象中图形所包围的面积知内,位移为
所以第末乙没有追上甲,故B错误;
C.在内,甲的位移为
两者位移相等,时间也相等,则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
D.4s末乙追上甲,由上面分析可知距出发点20m远,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汽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a=-5m/s2,根据v=v0+at得汽车速度减为0所用的时间为
经过3s时间汽车的速度为0
故选C。
3.B
【详解】
,,由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反应时间内车的位移为,刹车过程中的位移为,全过程中车的位移为x,有:
可得,全过程中车的位移为x
得方程
解得
4.B
【详解】
由题图可知位移x与v2的关系式可写为
(k>0)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关系式为
通过对比两式可知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故选B。
5.B
【详解】
ABC.由图线可知,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了10s,然后匀速运动30s后,以10m/s2的加速度做减速运动10s;所以汽车在10s末速度最大
汽车在50s末的速度为
方向与0~10s内的速度方向相同;
选项AC错误,B正确;
D.汽车在0-10s内的位移为
在10-40s内的位移为
在40-50s内的位移
所以在0~50s内汽车行驶的总位移为850m,选项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
汽车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
即为1.5s末的速度,由速度公式得

解得
汽车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
所以汽车4s内的位移等于2.5s内的位移,即为
故选B。
7.C
【详解】
18km/h=5m/s
汽车在前0.3s+0.7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x1=v0(t1+t2)=5×(0.3+0.7)m=5m
随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位移为
所以该ETC通道的长度为
L=x1+x2=7.5m
可见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B
【详解】
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m/s,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B刹车的时间为
B的位移为
A的位移为

即B在停下之后A再追上,设时间为t,有
解得
故选B。
9.C
【详解】
由图像可知,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减小,则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选项AB错误;物体在4s末的速度为,若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则4s内的位移为;因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则4s内的位移大于12m,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C.
10.B
【详解】
A、在内一个两物体速度均沿正方向,相同,故A错误;
B、内,P的速度大于Q的速度,距离变大,故B正确;
CD、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在 s内P物体的位移比Q的小,在2s时相等,故CD错误.
11.C
【详解】
若走人工通道,则
走ETC通道
由题意知
解得
则与走人工通道相比,走ETC通道节省的时间为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A
【详解】
a-t图象的面积表示0~t0时间内质点的速度变化量,即Δv=v-v0=A,即v0=-A,故质点在0~t0时间内的位移为x=v0t0=-At0,A项正确,B、C、D项错.
故选A.
13.C
【详解】
A.打点计时器接低压交流电源,选项A错误;
BD.本实验中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只要能让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即可,即只要摩擦力恒定即可,不需要平衡摩擦力,也不需要让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选项BD错误;
C.为了让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应使小车受力恒定沿直线运动,故应将细线与木板保持水平,选项C正确。
故选C。
14.D
【详解】
AB.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对比
可知初速度
v0=20m/s
加速度
a=-4m/s2
选项AB错误;
C.汽车停下来的时间
选项C错误;
D.6s时汽车已经停止运动,则
选项D正确。
故选D。
15.C
【详解】
A.在0-10 s内,乙车的速度一直比甲车大,两车应逐渐远离,则A错误;
B.在10-20 s内,甲车的速度一直比乙车大,两车逐渐靠近,则B错误;
C.在5-15 s内,两图象与坐标轴的面积相等,则两车的位移相等,则C正确;
D.在t=10 s时两车速度相等,相距最远,则D错误.
16.12.5m/s
【详解】
据题意可知,汽车的初速度为v0=36km/h=10m/s,由匀减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汽车刹车时要能在4m的距离内停下来,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所以汽车刹车时要能在4m的距离内停下来,刹车时的加速度的大小至少为12.5m/s2。
17.3∶4
【详解】
[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
可得,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为
故汽车的刹车时间为
汽车开始刹车的位移为
汽车开始刹车的位移为
那么汽车开始刹车和的位移比为3:4。
18.m/s3 16
【详解】
[1]“加速度的变化率”为单位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定义式为,故单位为m/s3。
[2]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物体做加速运动,图像与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4s内速度的增量
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6m/s,所以4s末的速度为16m/s。
19.匀加速直线 m/s 0.12m/s
【详解】
(1)[1]根据纸带知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为
即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相等,那么可以判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 [2]描点作图如图所示
[3]v-t图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
(3) [4]根据中间时间的速度等于初末速度和的一半得:

20.(1)10m/s;(2)100s;(3)0.25m/s2
【详解】
(1)鱼雷从Q到O经历的时间
敌舰被击中前的速度
(2)设第二枚鱼雷经过时间t2击中敌舰,则
(3)敌舰第一次被击中后瞬间的速度
敌舰被第一次击中后运动的时间
设敌舰的加速度为a,由

21.(1)-2m/s2;(2)1s;(3)25m,
【详解】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2)刹车总时间为
设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为t2,则
解得
(,舍去)
(3)因为刹车总时间为5s,所以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为刹车总距离,即
8s内的平均速度为
22.(1)4m;(2)40m
【详解】
(1)在司机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位移
(2)从刹车到停下的时间为
所以从刹车开始经过5s时汽车前进的距离等于从刹车开始经过4s时汽车前进的距离为
23.见解析
【详解】
由图像可知:物体在0~1s,从静止以4m/s2的加速度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
可求得1s末速度为4m/s;
在1s~2s,以-4m/s2的加速度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速度为0;
在2s~3s内物体加速度为0,速度也为0,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在3s~4s物体又以4m/s2的加速度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s末速度为4m/s;在0~4s内,物体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