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自由落体运动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自由落体运动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3 03:4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自由落体运动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空中M、N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的间距为 B.经过MN中点时速度为
C.经过MN所需时间为 D.经过MN的平均速度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和自由落体运动都是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没有什么意义
B.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C.平均速度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D.伽利略定义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时间等物理量
3.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就已经发现,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依据这一原理,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和位置的变化量都相同
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和位置的变化量都不同
C.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和位移差值都相同
D.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位移的差值可能不同
4.学习自由落体的知识后,艾悟理同学去测量耀斯考同学的反应时间。从艾悟理同学无初速度释放直尺(如图)到耀斯考同学抓住直尺,直尺下落的高度为20cm,估算可得耀斯考的反应时间为(  )
A.0.2s B.0.1s C.0.04s D.0.02s
5.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经 3s着地,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落地速度大小为20m/s B.最后1s的位移为20m
C.物体初始位置的高度为30m D.全程平均速度大小为15m/s
6.一小球从空中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 s内小球的位移为15 m B.前2 s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20 m/s
C.第2 s内小球的位移为10 m D.第2 s末小球的速度为20 m/s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研究某学生骑车返校的速度时可将其视为质点,而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时不可将其视为质点
B.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引入了“质点”的概念,是采用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C.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速度与下落的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D.时刻是指运动过程中的某一瞬间、对应着一个位置,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对应着一个运动过程.
8.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铁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已知小球的直径为0.5 cm,该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1.00×10-3 s,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光电门的距离为(  )
A.1 m B.1.25 m C.0.4 m D.1.5 m
9.气球以10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当它上升到离地175m的高处时,一重物从气球上掉落(g取10m/s2)(  )
A.重物需要经过7s才能落到地面
B.重物需要经过6s才能落到地面
C.重物到达地面时的速度50m/s
D.重物到达地面时的速度40m/s
10.从高度为125m的塔顶,先后落下a、b两球,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s,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
A.两球落地的时间差是1s
B.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离地高度为35m
C.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越来越大
D.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
11.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s,它们运动的v-t图像分别如图中直线甲、乙所示。则(  )
A.t=4s 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不相等
B.t=3s 时,两球高度差一定为20m
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D.甲、乙两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相等
12.身高的小明在篮板正下方原地竖直向上跳起,手指恰好能摸到篮板下沿,已知篮板下沿距离地面高度,小明双脚离地时速度约为(  )
A. B. C. D.
13.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4,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 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4
D.落地的时间之比是1:4
14.一个物体从屋檐自由落下,通过一个高为1.8m的窗户用了0.2s,g取10m/s2,则屋檐距窗户下沿的高度为( )
A.0.6m
B.5m
C.1.8m
D.3.5m
15.在真空中,将羽毛和硬币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并拍下频闪照片,下面频闪照片符合事实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4题)
16.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39.2m/s,这个物体下落的高度是___m,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是___s.()
17.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s到达地面,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为________m。
18.物体以初速度竖直上抛,经到达最高点,空气阻力不计,取。则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物体在内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__。
19.(1)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下图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从起始点O开始,将此后连续打出的7个点依次标为A、B、C、D…….该重物下落的加速度为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如图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0.54cm,已知闪光频率是30HZ,那么重力加速度g是_____m/s2,小球在A点时的竖直方向速度是_____m/s.
三、综合题(共4题)
20.纵跳测试仪是用来测试体能的一种仪器。人用力从垫板上竖直跳起,回落到垫板上,此时仪器上会显示跳起的最大高度,如果某人测量纵跳高度时,仪器示数为50cm,那么这个人的起跳初速度为多大?他在空中的时间有多长?
21.一个氢气球以8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从地面竖直上升,5 s末从气球上掉下一重物(忽略空气阻力,g=10 m/s2),则:
(1)此重物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多高处?
(2)此重物从气球上掉下后,经多长时间落回地面?
22.在离地125米处小球A由静止开始下落,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地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另一个小球B.(g=10 m/s2)
(1)若A、B两同时落地,求A球落地时间t和B球上抛的最大高度H;
(2)若A、B恰好在B上抛的最高点相遇,求B球上抛的初速度v0;
(3)若要保证B在上升阶段能与A相遇,则B球上抛的初速度v0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23.一个物体从某个高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它在第1s内的位移恰好等于它最后1s内位移的,求:
(1)第1s内下落的距离;
(2)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3)物体开始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C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MN间的平均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可得MN间运动时间
所以MN间的距离
故ACD错误;
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知,经过MN中点的速度
故B正确。
故选B。
2.B
【详解】
A.质点和自由落体运动都是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引入这个概念有意义,A错误;
B.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B正确;
C.平均速度运用了等效思想,C错误;
D.我们所学的概念,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是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但是时间不是伽利略首先建立的,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
根据可知,相同时间内的速度的变化量相同;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相同时间内位置变化量即位移不同,越往后相同时间内的位移越大;根据可知,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差值相同。
故选C。
4.A
【详解】
根据
可得反应时间为
故选A。
5.D
【详解】
A.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落地速度大小为
A错误;
B.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为
物体在前3s内的位移为
最后1s的位移为
B错误;
C.物体初始位置的高度为
C错误;
D.由上可知,全程的位移为45m,则全程平均速度大小为
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
A.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前2s内小球的位移:
选项A错误;
B.前2 s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选项B错误;
C.第2 s内小球的位移为
选项C错误;
D.第2s末小球的速度:
v2=gt2=10×2=20m/s
故D正确;
7.C
【详解】
A.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要把物体看作质点,就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如果运动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跟它所研究的问题相比可忽略不计,物体就可视为质点.
在研究某学生骑车返校的速度时,学生的形状和大小能忽略可将其视为质点;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时,学生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可将其视为质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引入了“质点”的概念,是采用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速度与下落的时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时刻是指运动过程中的某一瞬间、对应着一个位置,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对应着一个运动过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
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为
v===5 m/s
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
h==1.25m
故选B。
9.A
【详解】
取全过程为一整体进行研究,设从重物自气球上掉落计时,经时间t落地,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重物做竖直上抛运动,全过程的位移为,初速度为,加速度为,根据位移公式得
解得
,(另一解舍去)
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
负号表示速度方向向下,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故选A。
10.A
【详解】
A:两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塔顶到地面所用时间相等.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s,则两球落地的时间差是1s.故A项正确.
B:据可得,则a球从开始下落到地面所用时间.当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b球下落的距离,b球离地高度为.故B项错误.
C: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则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故C项错误.
D: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为,两球离地的高度差越来越大.故D项错误.
11.D
【详解】
A.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质点的位移,则知t=4s时,甲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为
乙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为
故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故A错误;
B.t=3s时,甲球通过的位移为
乙的位移为
两球位移之差等于20m,但两球初始的高度未知,故t=3s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不一定为20m,故B错误;
C.两球从不同的高度以同样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h是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可知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t不相等,故C错误;
D.由图知,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都是3s,故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
小明做竖直上抛运动,手指恰好能摸到篮板下沿,考虑手臂的长度,上升的高度为
由速度位移关系有
解得
故选B。
13.A
【详解】
AB.根据

高度比为2:1,所以落地的速度比为.故A正确,B错误;
C.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g,与重力无关,故加速度之比为1:1,故C错误;
D.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可得
可得时间之比为;故D错误。
故选A。
14.B
【详解】
根据x=v0t+gt2得物体通过窗户上沿的速度为:
v0=(x gt2)/t=(1.8 ×10×0.04)/0.2m/s=8m/s,
则屋檐距离窗户上沿的高度为:h1=m=3.2m,
则屋檐距窗户下沿的高度为:h=h1+1.8m=5m.
故选B.
15.C
【详解】
在真空中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由于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根据
由于羽毛和硬币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故任意时刻都在同一高度,且是加速,故频闪间距不断变大。
故选C。
16.78.4 4
【详解】
由得:,由得:.
17.1275
【详解】
[1]. 设小球刚刚离开气球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则有:

代入数据得:
H=1275m
18.30m/s 25m
【详解】
[1]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设经t=3s到达最高点,有
解得
[2]根据公式
易知物体在内的位移大小为
19.9.6 9.72 0.648
【解析】
【详解】
(1)[1].设AB、BC、CD、DE、EF、FG的位移分别为x1、x2、x3、x4、x5、x6则 :
= =9.60m/s2
(2)[2].;在竖直方向上△y=gT2,所以
g==9.72m/s2.
[3].中间点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
vy==0.32m/s,

vyA=vy+gT=0.648m/s.
20.;
【详解】
忽略空气阻力,则人做竖直上抛运动,由题知,上升的最大高度h=50cm=0.5m,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
解得人起跳初速度为
人向上动的时间为
根据竖直上抛的运动特点可知,上升的时间与下落的时间相等,故人在空中的总时间为
21.(1) 180 m (2) 10 s
【详解】
(1)8s末时速度为m/s
上升的高度为m
之后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上升的高度为
m
上升的总高度为m
(2)继续上升的时间为 s
从最高点到落回地面需要的时间为
s
总时间为
22.(1)31.25 m (2)35.4 m/s (3)v0>35.4 m/s
【详解】
(1)A球落地的时间:,B球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的时间与下落的时间相等,所以下落的时间:,B球下落的高度:
,即B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是.
(2)若A、B恰好在B上抛的最高点相遇,设相遇的时间是,则A与B相遇时:
,,代入数据得:
所以:
(3)若要保证B在上升阶段能与A相遇,设相遇的时间是,则A与B相遇时:
,,代入数据得:.
23.(1)5m(2)2.5s(3)31.25m
【详解】
(1)第1s内下落的距离:
(2)最后1s内的位移:
则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为,即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可知末速度:
则物体在空中的时间:
(3)物体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
答:(1)第1s内下落的距离为5m;
(2)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2.5s;
(3)物体开始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为31.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