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全物理 期中测试2
一、单项选择题(共9小题;共36分)
1. 如图所示的电路,要使两个小灯泡 、 串联,应
A. 断开开关 、 ,闭合开关 B. 断开开关 、 ,闭合开关
C. 断开开关 ,闭合开关 、 D. 断开开关 ,闭合开关 、
2. 下列物体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 橡胶棒 B. 塑料尺 C. 干木棒 D. 一元硬币
3.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A. 一定带正电荷 B. 一定带负电荷 C. 可能带负电荷 D. 可能带正电荷
4. 电冰箱的压缩机(电动机)是由温控开关控制的,冷藏室中的照明灯是由冰箱门控制的(开门灯亮、关门灯灭)。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上述特点的是
A. B.
C. D.
5.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电阻 和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 B. C. D.
6.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 ,小灯泡 、 均不发光,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流表示数为零。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造成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A. 灯泡 断路 B. 灯泡 短路 C. 灯泡 断路 D. 灯泡 短路
7.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当滑片 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灯泡 变亮 B. 电压表 示数变大
C. 电流表 示数变小 D. 电流表 示数变大
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向左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
B.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 电路中的总电压变小
9. 在测量未知电阻 阻值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稳压电源(电压未知)、电流表、电压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 等。现有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电路,在不拆改电路的前提下,能够测量出待测电阻 阻值的电路是
A. B.
C. D.
二、双项选择题(共2小题;共8分)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B. 有电源就有电流
C.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方向
D. 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和自由电子实际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11. 关于电流的形成及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B. 正电荷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C. 只有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三、多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1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在某一端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电流表的示数为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在另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变化了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阻 的阻值可能为
B.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可能为
C. 电阻 阻值可能为
D.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可能为
四、实验题(共5小题;共42分)
13. 我们知道,测量时总存在误差,通常将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叫做绝对误差。初中电学实验中所用电流表的准确度等级一般是 级的。 级电流表的含义是,用该电流表测量时的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满刻度值的 。下表给出了用 级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与百分误差(即最大绝对误差与电流表读数之比的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1)上表中的最后一空处相应的百分误差应是 。
(2)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大,百分误差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3)如果用准确度等级是 级的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求百分误差小于 。则该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应大于满刻度的 。
14.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板上固定着四根金属丝 、 、 、 ,它们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直径如表所示,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1)实验中把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电流表的示数越大则反映出所接入的电阻丝的阻值越 (选填“大”或“小”)。
(2)一次把 、 跟 和 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小明所探究的问题是: 。
(3)一次把 、 跟 和 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小明所探究的问题是: 。
(4)一次把 、 跟 和 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小明所探究的问题是: 。
15. 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在该电路中,电流表测 的电流;要测量 的电流,只需要改动一根导线即可,请你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画出正确的导线。
(2)正确连接好电路后,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 的电流为 。
(3)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后,除了得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外,还发现各支路电流相等,请你对他的设计方案提出评价意见: 。
16. 某同学采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 的阻值。
(1)按图 甲连接电路时,应先 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移到阻值最大处。
(2)闭合开关后,发现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你认为电路连接中存在的错误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电阻 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在第三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
(4)根据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定值电阻 的阻值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将电阻 换成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发现几次实验中,所测小灯泡的电阻值相差较大,原因可能是 。
17. 小明做“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
(1)请你帮助小明画出实验电路图。
(2)小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 为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请你在如图的方格中建立有关坐标轴并制定其标度,把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②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数据有一组数据 (填数据序号)是需要处理的,判断的依据是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对这组数据应采用的处理方式是 (选填字母序号)。
A、将此数据点改为跟其他数据点规律相同后,做出图象
B、利用其他数据点将图象做出后,将此数据点改画到图象上
C、将此数据点和其他数据点一起做出图象
D、将此数据点剔除后,利用其他数据点做出图象
五、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共8分)
18. 请阅读《古代对电的认识》,回答文后问题。
古代对电的认识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 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电”的形声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了加雨字偏旁的“电”字。《淮南子 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明代刘基说得更为明确:“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
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西晋张华记述了梳子、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中的“阴”指负电荷,“阳”指正电荷,云层带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电荷发生转移,这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 。
(2)“电火烧塔下佛面”是因为佛面的金属膜属于 ,强大的放电电流通过佛面的金属膜,金属膜被熔化。“而窗户不异也”是因为窗户为木制,木头属于 ,所以仍保持原样。(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3)“随梳”是指(头发)随着梳子(飘起),“随梳”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二者带上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六、计算题(共2小题;共26分)
19. 如图甲电路,电源电压 保持不变, 和 为定值电阻, 为滑动变阻器。开关 闭合、 断开、 置于 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 的示数与电流表 的示数关系图线如图乙的 所示;开关 和 闭合、 置于 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 的示数与电流表 的示数关系图线如图乙的 所示。
请画出该题的各个等效电路图。求。
(1)电阻 的阻值。
(2)电源电压 和电阻 的阻值。
20. 热敏电阻是敏感元件的一类,广泛应用于控制电路中,其阻值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流表是小量程电流表,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电压表的量程为 ,滑动变阻器 铭牌上标有“”字样, 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 ,若把该电路放在温度为 \( 10\ {\rm ^\circ C} \) 的环境中,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左端,此时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 。求:
(1)电源的电压。
(2)若环境温度为 \( 40\ {\rm ^\circ C} \) 时,要保证整个电路元件的安全,滑动变阻器可以调节的范围。
(3)图甲电路可以安全正常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要使两个小灯泡 、 串联,电流应从正极出发依次经过灯泡 、 、 回到电源负极,因此应断开开关 、 ,闭合开关 。
2. D
【解析】橡胶棒、塑料尺、干木棒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ABC不符合题意;
一元硬币属于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D符合题意。
3. C
【解析】由题图知乙、丙相互排斥,说明乙,丙一定带同种电荷,已知丙带正电荷,则乙一定也带正电荷;题图中甲、乙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甲可能带负电荷或不带电。故选C。
4. D
【解析】由题意可知:灯和压缩机是并联关系,且各自的支路有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上没有开关。
5. A
6. C
7. C
【解析】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 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 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电压表 测量的是支路两端的电压,也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故B错误;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对灯泡所在支路无影响,灯泡的电流和电压都不变,故电流表 示数不变,灯泡的亮度不变,故A、D错误;当滑片 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减小,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 示数变小,故C正确。
8. B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和滑动变阻器 组成串联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向左滑动时,它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减小,故A不正确;
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则定值电阻 两端分得的电压增大,则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B正确;
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则由 可知,电路中电流增大,则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故C不正确;
电路中的总电压保持不变,故D不正确。
9. C
【解析】A项中,电流表能测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又已知电阻 的阻值,则可计算出 两端的电压,不能测出 的电阻值,故A不正确;
B项中, 、 闭合时,仅能用电压表测出 两端的电压,又已知 的电阻,这些条件无法测出 的电阻值,故B不正确;
C项中,当只闭合开关 时,可测出通过 的电流为 ,再次闭合 时,此时 和 并联,电流表测的是干路电流 ,则通过 的电流为 ,又由于 ,则可计算出 的电阻为 ,故C正确;
D项中,闭合 、 时,电阻 被短路,电流表测通过 的电流,则只有 接入电路中,则只可求出电源电压,故D不正确,故选C。
第二部分
10. A, D
11. A, D
【解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形成电流的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第三部分
12. B, C, D
【解析】由题意可知,此题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
第一种情况,由图可知,闭合开关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在某一端点(左端)时,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 ,电压表的示数为 ,即为电源电压,电流表的示数为 ;则电阻 的阻值 ,闭合开关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在另一端点(右端)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 两端电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与原来相比电路总电阻变大,则电流表示数减小了 ,此时的电流为 ,则电阻 ,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其两端的电压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
第二种情况,闭合开关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在某一端点(右端)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 两端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 ,电流表的示数为 ;则电阻 的阻值 ,闭合开关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在另一端点(左端)时,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即为电源电压(也是 两端电压);与原来相比电路总电阻变小,则电流表示数增大了 ,此时的电流为 ,则电阻 的阻值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在某一端点(右端)时,电路的总电阻 ,则由电阻的串联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故选BCD。
第四部分
13. (1)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电流表的读数与误差成反比,当电流为 时,误差为 ,所以当电流为 时,误差为 ;
(2) 越小
【解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电流的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大,百分误差越小;
(3) 三分之二
【解析】因为满刻度时,误差为 ,偏转的角度为满刻度的二分之一时,误差为 ,偏转的角度为满刻度的三分之一时,误差为 ,所以当误差为 时,偏转角的大于三分之二。
14. (1) 小
【解析】在实验中把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后记录对应电流表的示数,电流表的示数越大,则反映出所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阻值越小。
(2)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解析】当把 、 跟 和 的两端连接时,闭合开关,对比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电阻丝的大小,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 、 两根金属丝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只有材料不同,因此探究的是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3)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解析】当把 、 跟 和 的两端连接时,闭合开关,对比电流表示数,比较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由表格信息可知, 、 两根金属丝的材料和长度相同,只有横截面积不同,因此探究的是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4)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的关系
【解析】当把 、 跟 和 的两端连接时,闭合开关,对比电流表的示数,比较两根金属丝电阻大小,由表格信息可知, 、 两根金属丝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只有长度不同,因此探究的是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的关系。
15. (1) 干路;
【解析】由图可知,此时电流表接在干路中,测量的是干路的电流;要测量 的电流,则电流表应与 串联在支路中,如图:
(2)
【解析】由图可知,电流表量程为 ,分度值为 ,电流表示数为 。
(3) 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要换用不同的灯泡多次测量。所以,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选用的灯的规格相同(或实验次数太少)。
16. (1) 断开
【解析】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
(2) 电压表并联在了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解析】向左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结合现象“电压表示数变小”可推断,电路连接有错误,即电压表并联在了滑动变阻器两端。
(3)
【解析】由图乙可知,电流表分度值为 ,示数为 。
(4)
【解析】第三次测量的电阻值 ,为了减小误差取三次的平均值得 。
(5)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受温度影响
【解析】所测灯泡的电阻相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7. (1)
(2) ①
② ;跟其他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读取这组数据粗心所引起的(读数错误或者记录数据错误);D
第五部分
18. (1) 摩擦起电
【解析】云层与空气摩擦使电荷发生转移,这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作摩擦起电。
(2) 导体;绝缘体
【解析】佛面的金属膜属于导体,强大的电流通过佛面的金属膜,金属膜被熔化,而木制的窗户没有通过电流而保持原样,则说明木头是绝缘体。
(3) 异种
【解析】梳子和干燥的头发摩擦,二者带上了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于是出现了相互吸引的现象,头发随梳子飘动。
第六部分
19. (1) ;
【解析】开关 闭合、 断开、 置于 时,等效电路如图 所示;开关 和 闭合、 置于 时,等效电路如图 所示。
由图 知,开关 闭合、 断开、 置于 时,定值电阻 与变阻器 串联,电压表 测 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已知电压表 的示数与电流表 的示数关系图线如图乙的 所示,由图象 知,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所以这是定值电阻 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当电压为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由欧姆定律可得 的阻值:。
(2) ;
【解析】在图象 中,当电流为 时,对应的电压值:;
由图 知,开关 和 闭合、 置于 时,定值电阻 与变阻器 串联,电压表 测 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已知电压表 的示数与电流表 的示数关系图线如图乙的 所示,这是变阻器 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
由图象 知,当 时,电路中电流为 ,
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
图象 与图象 相交点电压和电流值相等,所以当 时,电路中电流为 ,
同理可得电源电压:
联立①②解得:,。
20. (1)
【解析】由图甲电路图可知,滑片在最左端时,只有热敏电阻接入电路,由图乙可知,温度为 \( 10\ {\rm ^\circ C} \) 时,热敏电阻阻值为 ,电源电压 ;
(2)
【解析】由图乙可知温度为 \( 40\ {\rm ^\circ C} \) 时,热敏电阻阻值为 ,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 ,电压表量程为 ,热敏电阻两端最小电压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 ,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为 ;
(3) \( 45\ {\rm ^\circ C} \)
【解析】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小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电源电压 ,电压表示数为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热敏电阻的最小阻值 ,由图乙可知其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为 \(45\ {\rm ^\circ C}\)。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