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溶液》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酒精 B.蔗糖 C.植物油 D.二氧化碳
2、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下列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
B.生理盐水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钠分子
C.生理盐水是一种混合物
D.各部分一样咸体现了溶液成分的均一性
3、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
A.牛奶、洁净的空气、白酒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新鲜的血液、肥皂水、碘酒
D.盐水、泥浆、汽水
4、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变瘪,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氢氧化钠和水②固体硝酸铵和水③固体氯化钠和水④面粉和水
A.①②③④ B.只有① C.只有② D.只有④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多
B.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C.可用活性炭来降低水的硬度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
6、化学就在身边,下列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元素
B.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实验桌上
C.用汽油洗去油污是汽油能溶解油污
D.校医室使用的消毒液碘酒中的溶剂是酒
7、对所学知识及时总结是一种好习惯,某同学总结的下列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下列关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0g氯化钠溶液中溶解了10g氯化钠
B.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10
C.溶液中氯化钠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9
D.将10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配成的溶液
9、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 )
A.咸菜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有一层“白霜”
B.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D.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
10、t℃时,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一定变大 B.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溶剂质量一定变小 D.溶液质量一定变大
11、下列有关氯化钠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基本不变
B.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氯离子、水分子
C.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室温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12、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10℃、T1℃、T2℃、T3℃不同温度的水各100g,分别向其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T3℃
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g/100g水
C.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四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d
13、化学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常温下,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C.常温下,1g铁钉与1g硫酸铜溶液完全反应得到的溶液质量为2g
D.常温下,1%的稀硫酸和1%的稀硫酸等质量的混合,得到2%的稀硫酸
1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是20%
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
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15、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量取、计算、溶解、装瓶、贴签
B.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
C.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若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二、填空题:
16、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证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 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 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4)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实例: .
(5)某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是一种.实例: .
17、如图1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2)t2℃时,将40g的a物质放入75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 g。
(3)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 c>a=b B a=b>c C a>b>c D b.>a>c
(4)如图有A、B、C三支试管放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如图2所示),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浓硫酸,观察A中的现象是 ,一定处于饱和状态是的 试管。
18、小明要用1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如图是他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水的质量为 g。
(2)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 (选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
(3)指出图中的一处操作错误: .若按③所示的方法取水,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10%。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第二步的操作名称是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如果用4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该溶液,需要40%的氢氧化钠溶液 g,需加水 g。
(6)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的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所用的烧杯内壁有水珠
19、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也是生命的源泉。
①自来水厂生产过程中常用到液氯,其作用是 。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③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室温下,打开可乐瓶盖后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 。
④向20℃时100g水中加入20g硝酸钾进行下列实验(如图1),a-e表示所得溶液编号,其溶解度曲线如图2。
Ⅰ.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c是硝酸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Ⅱ.图1中的实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有 (填溶液编号)。
Ⅲ.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原因是 。
三、计算题:
20、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有一种过氧乙酸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5%,请填空。
(1)100g该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 ,水的质量为 。
(2)若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溶液,需加入蒸馏水多少克?(请写出具体计算步骤)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C 5、B 6、D 7、C 8、A 9、D 10、B
11、D 12、D 13、B 14、D 15、B
二、填空题:
16、答案:(1)高锰酸钾;
(2)蒸馏水;
(3)氯化氢气体或酒精;
(4)酒精;
(5)汽水中有柠檬酸、蔗糖等溶质(合理答案均可).
17、答案:(1)c<b<a。
(2)112.5。
(3)D。
(4)固体继续溶解;C。
18、(1)10;90;
(2)100mL;
(3)图③中仰视刻度(或图①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4)④①③⑤②;溶解;搅拌,加速物质溶解;
(5)25;75;
(6)AD;
(7)25%。
19、答案:①杀菌消毒;
②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③减小;
④Ⅰ.31.6g;不饱和;150;
Ⅱ.b和e;
Ⅲ.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氯化钠大。
三、计算题:
20、解:(1)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100g×15%=15g,水的质量为100g-15g=85g;故答案为:15g;85g;
(2)设需要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x,则:
100g×15%=(100g+x)×10%
x=50g
答:需加入蒸馏水5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