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8课* 土地的誓言
1. [2021河北省邢台市期中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zhì tòng)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
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堂上,知道我的心是跳跃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fàn làn)着一种热情。我想起红布似的高梁,斑斓的山雕,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1)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①召唤( ) ②默契( )
(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zhì tòng) ②(fàn làn)
(3)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 应改为 ② 应改为
答案
1.(1)①zhào huàn ② mò qì
(2)①挚痛 ②泛滥
(3)①堂 膛 ②梁 粱
2. [2021江苏省镇江市月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 我走到哪里, 我睡得很沉, 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 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不管 还是 或者 总
B.不管 即使 或者 都
C.虽然 或者 还是 都
D.虽然 即使 还是 总
答案
2.B 选用关联词语时,应注意句子之间内在的逻辑性关系。本句是多重复句,第一空和第四空,应填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用“不管……都……”连接;第二空,“我睡得很沉”之前应填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用“即使”连接;第三空,“我睡得很沉”和“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是并列关系,用“或者”连接。故选B。
3.【答案示例】 (1)爱国名言展示会 爱国图片展览会(其他合理亦可)
3. [2021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期中]综合性学习及运用。
2021年2月19日,《解放军报》刊发了反映中印边境任务部队官兵卫国戍边先进事迹的综合性报道《英雄屹立喀喇昆仑》,5位卫国戍边官兵的英雄事迹随之公布,无数国人为英雄的事迹感动落泪。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报效祖国的热情,班级拟开展“致敬戍边英雄,立志报效祖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与。
(1)【我来策划】请你补写空余活动板块。
板块一:爱国人物故事会
板块二:爱国诗词朗诵会
板块三:
板块四:
答案
(2)【我来咏唱】请你仿照示例,用恰当的语言作答。
示例:祖国是什么 太阳说:“是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祖国是什么 松涛说:“是飞越群山的巍峨长城。”
祖国是什么 :“ 。”
答案
(2)示例一:星星说 是银光闪闪的盏盏华灯
示例二:白杨说 是戍边战士的挺拔身姿
示例三:青松说 是雄奇壮阔的千峰万仞
(任选其一作答即可,其他合理亦可)
(3)【我来主持】在“爱国诗词朗诵会”环节,如果你是主持人,王明同学朗诵完《黄河颂》,李硕同学接着要朗诵《土地的誓言》,请你拟写一段串词。(不超过100字)
答案
(3)示例一:一首《黄河颂》写尽了诗人对黄河的挚爱之情,接下来要朗诵的《土地的誓言》则让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们随着端木蕻良去感受他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倾听铮铮男儿对沦陷的故乡、苦难的祖国的爱的誓言。
示例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黄河颂》抒发了光未然对祖国最深沉的爱;接下来,我们再来聆听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重回战火纷飞的年代,去感受作者对故土那深深眷恋之情,欣赏他用生命吟唱的对祖国爱的诗篇。
[2019广西河池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3分)
故乡的密码
蔺丽燕
①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故乡是有密码的。
②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一年又一年,盐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深处,然后奋力地开出一朵朵硕大洁白的盐花。打捞上来的盐,堆积成山,像从苍穹飘落的云。
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湖而居的父辈,就靠着盐湖吃饭。很早以前,下盐湖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壮劳力。一辆毛驴车,一只铁耙,一把铁锹,一包干粮,一身使不完的力气,便是下湖人的所有。
④慢慢地,下湖人群里,有了妇女的身影。她们跟着自己的男人,在盐湖里打捞生活。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她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
⑤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庄稼地里。春雨滋润着扬花吐穗的麦子,夏风拂过玉米修长的叶子,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梨子上。一场薄雪过后,落尽叶子的杨柳、榆树,渐渐进入悠远的梦乡。
⑥这一片一片的庄稼地里,长过麦子、玉米和高粱,也长过辣椒、西瓜、胡萝卜和大白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咸涩的汗水,漫长的熬煎,从来都不会白费。只有劳动,辛勤的劳动,才会唤醒每一株庄稼,成就每一株庄稼。
⑦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枝繁叶茂的林间。麻雀、乌鸦、喜鹊,是乡村的常客。它们时而聚集,叽叽喳喳,像是开一场热闹非凡的辩论会;时而疏离,遗世独立,自成林间淡墨疏痕似的一笔点缀。
⑧花开花落,冬去春来。那些鸟儿,还在破晓的晨曦里醒来,还在渐近的黄昏里,驮着夕阳归去。它们的眼睛,没有沾染世俗的尘埃,它们的羽翅,没有背负繁芜的世事。可是人呢 终究被这庸常人间的风雨侵蚀,被不可抗拒的沧桑洗礼,在光阴的河流里,慢慢随水而逝,不见踪迹。
⑨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家里。栅栏边、庭院旁、吱吱呀呀的木门里、屋檐下、窗棂间、土炕上……一个个生命从这里步履矫健地走出,走向曲曲折折的远方。一缕缕炊烟在这里袅袅而上,流散在天际。炊烟里,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慈爱的母亲、沉默的父亲,有一碗又一碗充满烟火气息的羹与汤。
⑩从前,只是狭隘地以为,故乡就是迎接生命的那个地方。流光辗转,才慢慢懂得,故乡是有密码的,就像一个人的DNA,在肌理、在血液、在灵魂深处。
吮吸着故乡的乳汁,品咂着故乡的味道,回放着故乡模糊的面影,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故乡的密码,却与故乡遥隔了万水千山。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至④段的内容。(16个字以内)(2分)
答案
1.【答案示例】 介绍隐藏在盐湖下的故乡密码。(2分)
【解题思路】 细读指定段落,根据第②段的首句“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可知这几段介绍的是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的故乡密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2. 阅读下列语句,按句子后面括号内的要求作答。(6分)
(1)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梨子上。(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分析)(3分)
(2)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她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请简要分析两个加点词表达的意思是否完全相同)(3分)
答案
2.【答案示例】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些瓜果在夕阳下都镀上一层金色的情态,(1分)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爱之情。(1分)
(2)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1分)前者侧重表现雨靴因为长时间浸泡在盐水里的老化现象。(1分)后者侧重表现人因为过于操劳而显得苍老的样子。(1分)
【解题思路】 (1)细读句子可知,这句话把夕阳人格化,把它写得富于人的情态与思维,所以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句子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2)需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第一个“发白”形容的是雨靴,侧重于其颜色本身的变化。第二个“发白”形容的是黑发和额角的皱纹的变化,侧重于表现人的苍老,所以两者意思不尽相同。
3 .文章以“故乡的密码”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3.【答案示例】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故乡的风物比作“密码”,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充当线索,贯穿全文;(1分)点明中心,表达作者对家乡的喜爱和思念之情。(1分)
【解题思路】 结合文本内容可知,这个题目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故乡的风物比喻为“密码”,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它又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喜爱和思念之情。
4. 选文最后一句话说:“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请你结合前文,写出“我”“黯然神伤”的原因。(2分)
答案
4.【答案示例】 虽思念家乡,却因为距离遥远,不能回去。(2分)
【解题思路】 根据这句话前面的“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故乡的密码,却与故乡遥隔了万水千山”一句可知,远游的人虽然心中都有一个心心念念的故乡,但却与故乡远隔千山万水,不得回返,所以会“黯然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