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下化学 第9章 第3节 溶解度 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共12分)
1. 在一定温度下,向 克 饱和溶液中加入 克 。则溶液的质量是
A. B. C. D. 无法判断
2. 对“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A. 时,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 硝酸钾
B. 在 水中溶解 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C. 时, 水中溶解 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D. 时, 硝酸钾被水溶解
3. 为了使二氧化硫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大压强②增加水量③减小压强④升高温度⑤降低温度
A. ①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⑤
4. “天气瓶”是一个瓶内晶体可发生变化的装饰品。“天气瓶”内的液体主要成分是:
①硝酸钾、氯化铵和水的混合溶液
②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樟脑的酒精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为多种
B. 樟脑的酒精溶液中酒精是溶剂
C. 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含义是指每 的溶剂中,溶质是
D. “天气瓶”中晶体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
5. 夏天,小亮从冰箱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 ,放在室内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 。下列小亮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时,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室温下,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 蔗糖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D. 溶液的浓度大于 溶液的浓度
6. 已知 物质与 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时, 水中最多溶解 物质, 时, 水中最多溶解 物质,则 时 与 的溶解度相比是
A. B. C. D. 无法比较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6分)
7. 如图 所示是 、 、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点的含义是 。
(2) 时,将 物质放入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 )
(3)将 时, 、 、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解析】一定温度下,向 克 饱和溶液中加入的 克 不会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溶液的质量不变,A 符合题意。
2. C
【解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在 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所需的固体的质量。对“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时, 水中溶解 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答案选C。
3. A
4. C
5. A
6. C
【解析】 时, 水中最多溶解 物质,则 时, 物质的溶解度为 克; 时, 水中最多溶解 物质,则 时, 物质的溶解度为 ,因 物质与 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在 时, 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 克,所以 时 与 的溶解度相比 。故选:C。
第二部分
7. (1) 时, 、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
【解析】 时, 物质的溶解度为 ,即 水中最多溶解 的 物质,则 水中最多溶解 该物质,所得的溶液质量分数为:。
(3)
【解析】 时, 、 、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因为降温后 的溶解度大于 , 会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还是最小。
第1页(共1 页)北京课改版九下化学 第9章 第1节 认识溶液 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共10分)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 不锈钢 B. 氧化汞 C. 黄铜 D. 生铁
2. 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B.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 用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 用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3. 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 用肥皂液洗衣服上的油污 D. 用沐浴露洗澡
4. 下列哪项属于有两种以上溶质的溶液
A. 花生油及牛奶倒入水中 B. 空气
C. 木炭及氧化铜放入水中 D. 蔗糖加入水中
5. 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衣服上不慎沾上碘,可用汽油擦洗
B.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D. 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二、填空题(共1小题;共4分)
6. 当不溶于水的植物油跟水放在一起振荡,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叫 。静置后,植物油的小颗粒会 。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A
3. A
【解析】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原理,汽油能溶解油污。
4. B
5. C
第二部分
6. 乳浊液;分离上浮
第1页(共1 页)北京课改版九下化学 第9章 第2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共4小题;共8分)
1. 室温时,分别向盛有 水的 、 两个烧杯中加入 、 硫酸铜均全部溶解,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烧杯中溶液的颜色浅,溶质质量分数大
B. 烧杯中溶液的颜色深,溶质质量分数小
C. 烧杯中溶液的颜色深,溶质质量分数大
D. 烧杯中溶液的颜色浅,溶质质量分数小
2. 关于 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中溶有 氯化钠
B. 将 氯化钠溶于 水中,可制得该溶液
C. 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
D. 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
3. 化学实验室现有 的浓硫酸,但是在实验中同学们需要用到稀硫酸。要把 质量分数为 、密度为 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 的稀硫酸,需加水的体积为
A. B. C. D.
4. 现用 的浓硫酸配制 的稀硫酸,需水的质量为
A. B. C. D.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分别向盛有 水的 、 两个烧杯中加入 、 硫酸铜均全部溶解, 中含有的溶质少,溶液颜色浅,溶质质量分数小; 中含有的溶质多,溶液颜色深,溶质质量分数大。
2. B
【解析】 水中溶有 氯化钠,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 ,故A错误;将 氯化钠溶于 水中,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 ,可制得该溶液,故B正确;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 ,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 ,故C错误;若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 ,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 ,故D错误。
3. D
【解析】设需加水的质量为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 ,,即 。
4. C
【解析】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浓硫酸质量为 ,则
,
加入水的质量 稀硫酸的质量 浓硫酸的质量 。
故选:C。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