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下化学 第11章 第1节 对酸碱的初步认识 同步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课改版九下化学 第11章 第1节 对酸碱的初步认识 同步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3 13:2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课改版九下化学 第11章 第1节 对酸碱的初步认识 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共14分)
1. 下列属于酸类物质的是
A. B. C. D.
2. 在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后,能看到的现象是
A. 液体中出现白色沉淀 B. 液体变红
C. 液体变蓝 D. 产生大量气泡
3. 一些物质的 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 柠檬汁 B. 橘子汁
C. 西瓜汁 D. 牙膏
4. 如图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及其近似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西瓜
B.
葡萄
C.
猕猴桃
D.
桔子
5. 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
A. 变红色 B. 变蓝色 C. 变无色 D. 不变色
6. 一些食物的近似 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
B. 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
C. 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
7. 硫酸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物质,能与许多物质反应。下列关于这些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可能是
B. 碱可以是可溶性的,也可以是难溶性的
C. 的类别:可能是盐或酸
D. 若 呈红色,指示剂不可能是酚酞
二、填空题(共1小题;共10分)
8.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来测定。检测时,用 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涂在 上,再把它与 比较,最接近的颜色所代表的数字就是该待测液的 。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36分)
9. 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 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10.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氢氧化钾溶液中入紫色石蕊试液时呈 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时呈 色。
(2)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时呈 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时呈 色。
1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二氧化碳是由 个碳元素和 个氧元素组成的。
(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构成的。
(3)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2. 取四种植物的花瓣,分别在研钵中加酒精研磨。各取少许,用稀酸或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表所示。
(1)不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花汁有 。
(2)玫瑰汁加入碱溶液后呈现的颜色是 。
13. 小林设计如下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如图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变红色, 色, 不变色 色。
(2)小林进行的 、 两项实验,说明了 。
(3)写出实验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B
3. D
【解析】橘子汁、柠檬汁和西瓜汁的 小于 ,显酸性;牙膏的 大于 ,显碱性。故选D。
4. C
【解析】由题干中四种物质的 可知,猕猴桃的 最小,因此其酸性最强。
5. B
【解析】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此溶液呈碱性,石蕊溶液遇碱性溶液会变蓝。
6. B
【解析】鸡蛋清显碱性,牛奶显酸性,B错误。
7. A
【解析】稀硫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A错误;
稀硫酸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某些碱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B正确;
稀硫酸能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C正确;
稀硫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D正确。
第二部分
8. 试纸;玻璃棒; 试纸;标准比色卡;
第三部分
9. (1)
(2)
(3) 不能;若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加入酚酞溶液也是无色的
10. (1) 蓝;红
(2) 红;无
11. (1)
(2)
(3)
(4)
12. (1) 万寿菊
(2) 绿色
13. (1) 不变;不变
【解析】稀硫酸是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水和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在 、 中纸花不变色。
(2) 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
【解析】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同学进行的 、 两项实验,说明了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
(3)
【解析】在实验 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