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机械波 章末综合检测卷 基础训练
一、多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受迫振动振幅最大的现象,叫共振
B.衍射和干涉都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能发生明显的衍射和干涉;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C.双缝间距和双缝到屏的距离一定时,波长越长,则条纹间距越大
D.同种物质中,不同波长的光波的传播速度一样,波长越短,波速越慢
E.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2.在O点有一波源,t=0时刻开始向上振动,形成向右传播的一列横波.t1=4 s时,距离O点为3 m的A点第一次达到波峰;t2=7 s时,距离O点为4 m的B点第一次达到波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横波的波长为2 m
B.该横波的周期为4 s
C.该横波的波速为1 m/s
D.距离O点为5 m的质点第一次开始向上振动的时刻为6 s末
3.一列简谐横波,在t=0.6s时刻的图像如图甲所示,此时,P、Q两质点的位移均为-1cm,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波速是16.67 m/s
C.从t=0.6s开始,紧接着的 t=0.6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10m
D.从t=0.6s开始,质点P比质点Q早0.6s回到平衡位置
4.如图所示,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计时时刻的图像如图实线所示,经过0.4s它的图像如图中虚线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横波的波长为3m
B.质点振动的最大周期为0.8s
C.该横波最小波速为5m/s
D.从计时时刻开始,x=2m处的质点比x=2.5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E.从计时时刻开始,x=2m处的质点比x=2.5m处的质点后回到平衡位置
5.a、b两平行细光束垂直射入直角三棱镜的 AB 面,对应的折射光束a′、b′如图所示,a、b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 光的折射率较大
B.a光的频率较大
C.用同样的双缝做双缝干涉实验,b 光产生的干涉条纹较宽
D.b 光束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
二、单选题
6.均匀介质中两波源S1、S2分别位于x轴上x1=0、x2=14m处,质点P位于x轴上xp=4m处,t=0时刻两波源同时开始由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振动周期均为T=0.1s,传播速度均为v=40m/s,波源S1的振幅为A1=2cm,波源S2的振幅为A2=3cm,则从t=0至t=0.35s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
A.12cm B.16cm C.24cm D.32cm
7.两列频率、振幅均相同的简谐波Ⅰ和Ⅱ分别从绳子的两端持续相向传播,在相遇区域发生了干涉,在相距0.48m的A、B间用频闪相机连续拍摄,依次获得1、2、3、4、5五个波形,如图所示,且1和5是同一振动周期内绳上各点位移都达到最大值时拍摄的波形。已知频闪时间间隔为0.1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谐波Ⅰ和Ⅱ的波长均为0.24m B.简谐波Ⅰ和Ⅱ的周期均为0.48s
C.绳上各点均做振幅相同的简谐运动 D.两波源到A点和C点的路程差之差的绝对值是0.48m
8.关于波的频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的频率与波速有关
B.波由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频率变大
C.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9.海浪从远海传向海岸.已知海浪的传播速度与海水的深度有关,海水越深,速度越大.一艘大船停泊在离岸较远处,振动的周期为8s.则
A.海浪拍打海岸的周期大于8s
B.海浪从远海传向海岸,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变大
C.悬挂在船上摆长为 l m 的单摆振动周期为8s
D.让船停泊在离海岸更近处,海浪通过船体的衍射现象更明显
10.手抓住绳的一端上下振动,产生沿绳传播的机械波,改变手的振动频率,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手的振动频率改变,绳波的波长逐渐增大
B.随着手的振动频率改变,绳波的波速逐渐增大
C.随着手的振动频率改变,绳波的波速逐渐减小
D.手的振动频率在逐渐增大
三、实验题
11.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精确测量密闭容器内液体的体积,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研究:如图所示,实验使用的长方体容器内部的底面积为,高为。在容器顶部镶嵌一个利用超声波测距离的传感器,该传感器测量时,默认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1)若传感器竖直向下发出超声波与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间隔为,可知容器内液面到顶部的距离为________,容器内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_;
(2)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传感器测量液面距顶部的高度与实际高度存在偏差,通过查资料发现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并获得下表中的数据。
温度 5 20 35 50
超声波速度 324 333 342 351 360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在环境温度为时超声波速度_________,若传感器测得液面距顶部的高度为,则实际液面距顶部的高度为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1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 =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介质中质点P、Q分别位于x = 2m、x = 4m处。从t = 0时刻开始计时,当t=3.5s时质点Q刚好第2次到达波峰。
(1)求波速。
(2)求质点P在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写出从t=0时刻开始平衡位置在4.5m处的质点N(N点没标出)的振动方程(不要求推导过程,初相位:)。
13.如图所示,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经过后,其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
()如果波是沿轴正方向传播的,且周期,则波的速度为多少.
()如果波是沿轴负方向传播的,且周期满足,则波的速度为多少.
14.如图甲是某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图像,如图乙是A点的振动图像,试求:
(1)A点的振幅多大、此时振动的方向如何?
(2)该波的波长和振动频率;
(3)该波的波速的大小及方向如何?
15.取一根柔软的弹性绳,将绳的右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绳的左端自由,使绳处于水平伸直状态.从绳的端点开始用彩笔每隔0.50 m标记一个点,依次记为A、B、C、D……如图所示.现用振动装置拉着绳子的端点A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若A点起振方向向上,经0.1 s第一次达正向最大位移,此时C点恰好开始起振,则
①绳子形成的波是横波还是纵波?简要说明判断依据,并求波速为多大;
②从A开始振动,经多长时间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
③画出当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的波形图象.
五、填空题
16.如图所示,波源S不动,每秒发出30个完全波。如果观察者1 s内由位置A移到位置B,则 1 s内将接收到________个完全波;如果观察者1 s内由位置C移到位置D,则1 s内将接收到________个完全波。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CE
【详解】
A.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受迫振动振幅最大的现象,叫共振,A正确;
B.衍射和干涉都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和干涉;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明显的衍射需要波的波长大于(或差不多)障碍物的尺寸,稳定的干涉需要两列波的频率相同,B错误;
C.根据条纹间距公式可知双缝间距和双缝到屏的距离一定时,波长越长,则条纹间距越大,C正确;
D.同种物质中,不同波长的光波的传播速度不同,频率相同,根据可知波长越短,波速越慢,D错误;
E.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相同,E正确。
故选ACE。
2.BC
【详解】
设波速为v,周期为T,由题意得:t1=+=4 s t2=+T=7 s由以上两式得:v=1 m/s,T=4 s,B、C均正确,该波波长为λ=vT=4 m,A项错误;波传播5 m所用时间为t==5 s,所以t=5 s时,距离O点为5 m的质点开始振动且振动方向向上,D项错误.
3.AB
【详解】
试题分析:由乙图读出t=0.6s时刻质点A经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故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正确;由甲图读出该波的波长为λ=20m,由乙图周期为:T=1.2s,则波速为:.B正确.△t=0.6s=0.5T,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在一个周期内质点A通过的路程是4倍振幅,则经过△t=0.4s,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S=2A=2×2cm=4cm,C错误;图示时刻质点P沿y轴正方向,质点Q沿y轴负方向,所以质点P将比质点Q早回到平衡位置.将此图象与正弦曲线进行对比可知:P点的横坐标为xP=m,Q点的横坐标为xQ=m,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可知质点P比质点Q早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为:t=,D错误.
考点:横波的图象;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4.BCD
【详解】
A.由图象知,该横波的波长为λ=4m,故A错误;
B.由图象得
(n=0,1,2,...)
当n=0时周期T最大,为
故B正确;
C.根据知波速最小为
故C正确;
DE.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计时时刻开始,x=2.5m处的质点向上振动,故x=2m处的质点比x=2.5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故D正确,E错误。
故选BCD。
5.AD
【详解】
A、B项:由图可得,光束通过棱镜后b的偏折角大于a的偏折角,由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束的折射率,根据折射率越大,光的频率越高,故A正确,B错误;
C项:折射率越大,光的频率越高,波长越小,在相同的条件下,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而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较小,波长较长,则a光干涉条纹间距较宽,故C错误;
D项:由公式可知,由于b光的折射率大于a光的折射率,所以b 光束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故D正确.
6.B
【详解】
分析:两列波相遇时振动情况相同时振动加强,振动情况相反时振动减弱.同一介质里,波速是相同,则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解答:解:由振动周期均为T=0.1s,传播速度均为v=40m/s,则波长λ=vT=40×0.1m=4m.
而t=0时刻两波源同时开始由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所以当波源S2传播到P时(用时2.5T),波源S1使得P点已振动1.5T,即通过的路程为12cm,
当波源S1的波峰传播到质点P时,波源S2的波谷也传到P点,所以正好相互减弱.故在从t=0至t=0.35s内的最后0.1s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4cm,因此t=0至t=0.35s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16cm.
故选B
7.D
【详解】
A.简谐波Ⅰ和Ⅱ的波长均为0.48m,选项A错误;
B.从波形1到波形5经历的时间为,则
可得简谐波Ⅰ和Ⅱ的周期均为
T=0.96s
选项B错误;
C.绳上各点中加强点和减弱点振幅不相同,选项C错误;
D.AC两点均为振动减弱点,则两波源到两点的距离只差分别为和,则 两波源到A点和C点的路程差之差的绝对值是
选项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AC.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故C正确A错误
B.波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因为由波源决定,B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D错误
9.C
【详解】
A.海浪的机械振动频率不变,即海浪拍打海岸的周期与振动周期相同为8s,A错误;
B.根据
得,海浪的波长
离海岸越近,波长越小,即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变小,B错误;
C.悬挂在船上的单摆振动属于受迫振动,其振动频率决定于驱动力频率,与固有频率无关, C正确;
D.机械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差不多,离海岸更近时,海浪波长变小,故衍射现象不如较远处明显,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由图可知随着手的振动频率改变,绳波的波长逐渐减小,但由于传播介质不变,所以波速不变,根据
可知手的振动频率逐渐增大,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0.255 0.745 354 0.501
【详解】
(1)[1]超声波传到液面时的时间
则距离
[2]容器内液体的体积
.
(2)[3]由题表中数据可知,温度每增加15℃,速度增加,则可知,温度每增加1℃,速度增加量
所以,当温度为40℃时,速度
[4]根据测量原理可知
而实际液面距顶部的高度
联立解得
12.(1)2m/s;(2)2m;(3)
【详解】
(1)根据波形图得到波长λ=4m,t = 0时刻,质点Q正向下运动,从t = 0时刻开始计时,当t = 3.5s时质点Q刚好第2次到达波峰,故有
解得
故波速为 :
(2)质点P在5s时间内运动的周期数
所以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
(3)t = 0时刻,质点N正在向下运动,振幅为 A = 0.2m,角速度为
故质点N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13.() ()
【详解】
【分析】该波的周期T大于0.5s,波在0.5s内传播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由图象得到波传播的距离,根据求解波速;当波向左传播时,传播的最短距离是波长,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求出周期表达式,再结合条件:0.3s<T<0.5s,求出周期,即可求得波速;
解:()由图知,该波的波长:,由于该波的周期大于,则波在内传播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由图象得到波向右传播的距离为:
故波速为:
()如果波是沿轴负方向传播的,根据波形平移法可得:
,
则得
当时,周期满足,则得
波速为.
14.(1)5cm,振动的方向向上;(2)8m, 25HZ;(3)200m/s ,沿x轴负向传播
【详解】
(1)由波的图像可知,A点的振幅为
根据图乙,此时振动的方向向上;
(2)该波的波长为8m, 振动频率为
(2)该波的波速的大小
由振动图线及波的图线可知,波沿x轴负向传播。
15.①横波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10 m/s ;②0.75 s ;③
【详解】
①绳子形成的波是横波.因为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由题意知,波的周期 T=0.4 s,波长为 λ=4m,所以波速
②从A开始振动,设经过时间t1,J点开始起振方向向上,
振动从A传到J所用时间为
设J点向上起振后经t2时间第一次到负向最大位移,则
所以所求时间
t=t1+t2=0.75 s
③当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波形图象如图所示
16.31 28
【详解】
如果观察者在A点不动,观察者每秒将接收到30个完全波,由于观察者1 s内由位置A移到位置B(恰好为一个波长)将多接收一个完全波,所以1 s内观察者将接收到31个完全波。同理,如果观察者1 s内由位置C移到位置D,每秒将少接收到2个完全波,故接收28个完全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