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光第6节光的偏振激光基础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光第6节光的偏振激光基础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3 07:3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光 第6节 光的偏振 激光 基础训练
一、多选题
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
B.照相机镜头在阳光下呈现淡紫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C.偏振光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
D.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方向性好的特点
2.最近几年,激光因其多种独特属性被广泛应用到工业、医疗、商业、科研、信息和军事等领域中。关于激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光平行度好,可以用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B.激光相干性好,任何两束激光都能发生干涉
C.激光是人工制造的,是原子受激辐射的光,不是偏振光
D.激光全息照相是利用光的干涉记录物体三维图像的信息
3.激光具有相干性好、平行度好、亮度高等特点,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面关于激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光是纵波
B.频率相同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长不相同
C.两束频率不同的激光能产生干涉现象
D.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波是横波
B.机械波和电磁波一样,从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变短
C.白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紫光的传播方向改变量最大
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E.在白织灯的照射下从两块捏紧的玻璃板表面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根长为L的长杆相对观察者以速度v运动时,观察者测得的长度为
B.光的偏振现象说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C.无线电波的发射能力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发射能力越弱
D.一个单摆在海平面上的振动周期为T,那么将其放在某高山之巅,其振动周期一定大
E.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在地面附近,如果L→∞,则其周期T→∞
F.利用红外摄影可以不受天气(阴雨,大雾等)的影响,因为红外线比可见光波长长,更容易绕过障碍物
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B.当人向一个固定的声源跑去,人听到的音调变低了
C.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强度大等特点
D.挑水时为了防止水从水桶中荡出,可以加快或减慢走路的步频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E.观察者与波源相互远离时接收到波的频率与波源频率相同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B.电磁波谱中γ射线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C.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在光导纤维内传送信息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二、单选题
8.美国科研人员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猜测.在爱因斯坦的描述中,有质量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时空发生扭曲,物体质量越大,时空就扭曲的越厉害.当有质量的两物体加速旋转的时候,他们周围的时空会发生起伏,震颤,波浪…….这种“时空扰动”以波(涟漪)的形式向外传播,这就是引力波.其实只要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就会产生引力波,不同方式产生的引力波的波长是不一样的.
引力波是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扰动,是横波.引力波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极度微弱,因此它的衰减也是极度缓慢的.引力波的发现为我们打开了研究宇宙的全新窗口,引力波携带着与电磁波截然不同的信息,将为我们揭示宇宙新的奥秘.根据上述材料做下列推断,其中一定错误的是
A.引力波应该能产生偏振现象
B.引力波应该携带着波源的信息
C.引力波应该只能由加速旋转的物体产生
D.引力波的传播速度非常大
9.下列关于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
B.光导纤维传递信号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C.太阳光下的肥皂泡呈现出彩色条纹,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D.半径较大的凸透镜的弯曲表面向下放在另一块平板玻璃上,让光从上方射入,能看到亮暗相间的同心圆,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10.在演示双缝干涉的实验时,常用激光作光源,这主要是应用激光的什么特性(  )
A.亮度高 B.平行性好 C.单色性好 D.波动性好
11.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先消失
B.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长小于b光波长
C.a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光不能发生偏振现象
D.a光在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产生的彩色条纹是由于折射造成的
C.在单缝衍射实验中,缝越宽得到的中央亮条纹也越宽
D.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越容易绕过障碍物,便于远距离传播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医院中用于体检的“B超”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原理
B.地面上的人观察在宇宙中高速飞行的飞船中的时钟变快
C.照相机镜头的偏振滤光片可使水下影像清晰
D.鸣笛汽车驶近路人的过程中,路人听到的声波频率与波源相比增大
14.夜晚,汽车前灯发出的强光将迎面驶来的汽车司机照射得睁不开眼。若考虑将汽车前灯玻璃改用偏振玻璃,同时汽车前窗玻璃也采用偏振玻璃,其偏振化方向正好与灯光的振动方向垂直,但还要能看清自己车灯发出的光照亮的物体。假设所有的汽车前窗和前灯玻璃均按同一要求设计,如下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前窗玻璃的偏振化方向是竖直的,车灯玻璃的偏振化方向是水平的
B.前窗玻璃和车灯玻璃的偏振化方向都是斜向右上45°
C.前窗玻璃的偏振化方向是斜向右上45°,车灯玻璃的偏振化方向是斜向左上45°
D.前窗玻璃的偏振化方向是竖直的,车灯玻璃的偏振化方向是竖直的
15.激光具有相干性好,平行度好、亮度高等特点,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面关于激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光是纵波
B.频率相同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长相同
C.两束频率不同的激光能产生干涉现象
D.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B.机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的频率无关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光在玻璃、水面、木质桌面等表面反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入射角变化时偏振的程度也有变化
B.向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波速变化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俗称“彩超”
C.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
D.照相机的镜头涂有一层增透膜,其厚度应为入射光在空气中波长的
18.激光测距雷达是一种可以用来测距的装置,激光可以用来进行精确测距是由于激光(  )
A.具有高度的相干性 B.平行度好 C.亮度高 D.单色性好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
B.X射线和射线的波长比较短,穿透力比较弱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衍射的结果
D.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可使景物清晰
20.下列哪些现象或者效应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
A.偏振现象 B.干涉现象
C.康普顿效应 D.衍射现象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色和蓝色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长可能相同
B.电磁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垂直
C.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是为了增强玻璃表面的反射光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22.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 )
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
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是偏振光
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滤光片可以使景像更清
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
2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光导纤维丝的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小
C.泊松亮斑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的偏振证明光是纵波
D.在水中的潜水员斜向上看岸边物体时,看到的物体的像将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低
24.如图所示,A、B为两偏振片,一束自然光沿OO′方向射向A,此时在光屏C上透射光的强度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A、B的透振方向垂直
B.将A绕OO′轴旋转时,屏上透射光的强度几乎为零
C.将B绕OO′轴旋转时,屏上透射光的强度几乎为零
D.将A、B同时绕OO′轴反方向旋转时,屏上透射光的强度几乎为零
25.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物理学家高琨,以表彰他在光纤通信研究中的突出贡献。光纤通信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以下物理现象或实验与光导纤维传播信号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三、解答题
26.激光有以下特点:频率单一、相干性好、方向性好,可在很小空间、很短时间内集中大量能量,所以亮度高。全息照相、激光雷达、切割金属各是应用了激光的什么特性
27.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下述情况能否在光屏E上看到干涉条纹?简单说明理由。
(1)在单色自然光源S后加一偏振片P;
(2)在缝、后分别加偏振片、,与透振方向垂直。
28.一张光盘可以记录几亿个字节,其信息量相当于几千本十多万字的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光盘上记录信息的轨道可以做得很密,的宽度至少可以容纳650条轨道。这是应用了激光的什么特性?
四、填空题
29.纳米科技是跨世纪新科技,将激光束宽度聚焦到纳米范围,可修复人体已损坏的器官,也可对DNA分子进行超微型基因修复。这是利用了激光的(______)。
A.单色性 B.方向性好 C.高能量 D.偏振性
纳米科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个新层次,等于(______)。
A. B. C. D.
30.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大小分别为3m/s和4m/s,若它们向同一方向运动,则1min后它们间的距离为________m,若它们向相反方向运动,则1min后它们间的距离为________m。
3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
B.夜间观看到天边星座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C.照相机镜头涂有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
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E.水中和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一部分射到其界面上的光发生了全反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B
【详解】
A.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时,是让携带声音信号的光在光导纤维中进行全反射,从而向前传播的,选项A正确;
B.照相机镜头在阳光下呈现淡紫色是薄膜干涉现象,故选项B正确;
C.偏振光只能是横波,不可能是纵波,故选项C错误;
D.激光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的频率相同的特点,进行叠加干涉而形成的,不是利用了激光方向性好的特点,故选项D错误。
故选AB。
2.AD
【详解】
A.激光平行度好,易直线传播,故可以用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A正确;
B.激光相干性好,只有频率相同的两束激光才会发生干涉,B错误;
C.激光是人造光,也是偏振光,C错误;
D.激光全息照相是利用光的干涉记录物体三维图像的信息,D正确;
故选AD。
3.BD
【详解】
A.激光属于电磁波, 电磁波为横波,故A错误;
B.频率相同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频率不变,但波速不同,由
知,波长也不同,真空中波长最长,其他介质中波长小于真空中波长,故B正确;
C.波产生干涉的前提条件是频率相同,两束频率不同的激光不能产生干涉现象,故C错误;
D.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故D正确。
故选BD。
4.ACE
【详解】
A. 光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波是横波,故A正确;
B. 机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波速变大,波长变长,而电磁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波速变小,波长变短,故B错误;
C. 可见光通过三棱镜后,传播方向改变最大的紫色的光,红光改变最小。在光的色散中,对于同一种介质,光的频率越大,介质对其的折射率就越大。而折射率越大,光的折射角就越小,偏转程度就越大。由于可见光中紫光的频率最大,所以紫色的光线的折射角最小,偏转最大,故C正确;
D. 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消除玻璃反射的偏振光。故D错误;
E. 在白炽灯的照射下从两块捏紧的玻璃板表面看到彩色条纹,是薄膜干涉。故E正确。
故选:ACE。
5.ADF
【解析】
【详解】
A.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长度的相对性,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小,观测者看到的杆长为
故A正确;
B.光的偏振现象只能证明光是一种横波,故B错误;
C.无线电波的发射能力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发射能力越强;要想有效的发射电磁波,除了需要足够高的振荡频率外,电场和磁场还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即开放电路,故C错误;
D.高山之巅的重力加速度g相对地面较小,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知,将单摆放到高山之巅的振动周期变大,故D正确;
E.在地面附近,单摆的周期公式为,如果,重力加速度g将发生变化,不满足单摆的理想条件,故E错误;
F.因为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更长,更容易绕过障碍物发生衍射,所以利用红外摄影可以不受天气(阴雨,大雾等)的影响,故F正确。
故选ADF.
6.CD
【详解】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A错误;
B.当人向一个固定的声源跑去,人与声源间距变小,则人听到的音调变高了,B错误;
C.激光的频率高,波长短,因此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强度大等特点,C正确;
D.挑水的人由于行走,使扁担和水桶上下振动,当扁担与水桶振动的固有频率等于人迈出的频率时,发生共振,结果水桶中的水溢出。挑水时为了防止水从水桶中荡出,可以加快或减慢走路的步频,D正确。
故选CD。
7.ACD
【详解】
试题分析:光的偏振现象说明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垂直,所以为光的横波,A正确;波长越长,越容易衍射,电磁波谱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是无线电波,故B错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小都相等,等于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C正确;在光导纤维内传送信息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D正确;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间距变小,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间距变大,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减小,E错误;
考点:考查了光的偏振,光的衍射,全反射,多普勒效应
8.C
【解析】
引力波是横波,故可以产生偏振现象,A正确;题中“引力波携带着与电磁波截然不同的信息,将为我们揭示宇宙新的奥秘”,故引力波应该携带着波源的信息,B正确;题中“其实只要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就会产生引力波,不同方式产生的引力波的波长是不一样的”可知,C错误;题中“引力波是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扰动”,故引力波的传播速度非常大,D正确.
9.C
【详解】
试题分析: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选项A正确;光导纤维传递信号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选项B正确;
太阳光下的肥皂泡呈现出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选项C错误;弯曲表面向下压在另一块平板玻璃上,让光从上方射入,能看到亮暗相间的同心圆,是由空气薄层上下表面反射,出现相同频率的光,进行相互叠加,这是光的干涉现象,选项D正确;故选C.
考点:光的偏振;光的干涉;
10.C
【详解】
频率相同的两束光相遇才能发生干涉,激光的单色性好,频率单一,通过双缝时能够得到两束相干光。
故选C。
11.D
【详解】
A.当增大入射角i时,两单色光在左侧界面的折射角增大,但在右侧界面的入射角均减小,故不会发生全反射,故A错误;
B.由题图知三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而同种介质对频率越大的光折射率越大,故
光在三棱镜中的波长

故B错误;
CD.由,得,偏振现象是横波所特有的,故a、b两光都能发生偏振现象,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
A.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光能发生偏振说明光是横波,A错误;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产生的彩色条纹是由于折射造成的,B正确;
C.在单缝衍射实验中,缝越窄得到的中央亮条纹越宽,C错误;
D.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越不容易发生衍射,越不容易绕过障碍物,不便于远距离传播,D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
A.医院中用于体检的“B超”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原理,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地面上的人观察在宇宙中高速飞行的飞船中的时钟变慢。B错误,符合题意;
C.照相机镜头的偏振滤光片可过滤水面的反射光,使水下影像清晰,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鸣笛汽车驶近路人的过程中,路人听到的声波频率与波源相比增大,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B
【详解】
如果透振方向是竖直的话,则会车时,两车的光不能叠加相消,也就是对方车辆的光仍要照到自己,感到眼花。若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和前灯玻璃的透振方向都是斜向右上45°,则对方车辆的光与自己前窗正好成90°,对方的光就通不过你的前窗射到你的眼,不会发生眼花,故选B。
15.D
【详解】
A.光是一种电磁波,属于横波;故A错误;
B.光的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频率相同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长不同;故B错误;
C.频率相同的光才能发生干涉现象;故C错误;
D.激光方向集中,也就是平行度好,可用于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故D正确.
16.D
【详解】
A.电磁波本身就是物质,电磁波可以在介质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即电磁波可以不需要介质传播,故A错误;
B.机械波需要介质才能传播,则机械波在介质中都能传播,介质不一定是空气,故B错误;
C.根据声波的特点可知,其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声波是纵波,故C错误;
D.所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与光的频率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17.A
【详解】
A.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不同的入射角时,偏振的程度也有所不同,A正确;
B.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俗称“彩超”,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B错误;
C.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而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C错误;
D.当增透膜的厚度为入射光在增透膜中波长的时,从增透膜前后表面的反射光相互抵消,从而减少了反射,增加了透射,D错误。
故选A。
18.B
【详解】
激光测距雷达能够利用激光测量很远距离的目标是因为激光平行度好,传播很远的距离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
故选B。
19.D
【详解】
A.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不能再产生电场,从而不能产生电磁波,选项A错误;
B.X射线和射线的波长因其穿透能力强,常用于人体拍片和检查金属零件缺陷,选项B错误;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色散的结果,选项C错误;
D.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由于偏振片的作用,过滤反射光,可使景像清晰,选项D正确。
故选D。
20.C
【详解】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而不是纵波,A错误;
B.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错误;
C.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不仅仅具有能量,光还具有动量,说明光具有粒子性,C正确;
D.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D错误。
故选C。
21.C
【详解】
A.光速和介质有关,红色和蓝色的激光的频率不同,在同种介质中的波长是不同的,而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波长可能相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电磁波的特点可知,电磁波是横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垂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反射光属于偏振光,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是为了减弱玻璃表面的反射光,提高拍摄的效果,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D
【详解】
由光的偏振现象的知识可知A、B、C均反映了光的偏振特性,只有D选项是利用手指间的狭缝去观察光的衍射现象,故选D.
23.A
【分析】
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可以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光导纤维丝的工作原理是全反射,光要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光的偏振说明光是横波;利用光的折射可解决“视深”、“视高”这类问题.
【详解】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故A正确;
B.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通信手段,光纤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壳的大,故光线在内芯处发生全反射,故B错误;
C.泊松亮斑证明光具有波动性,而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不是纵波,故C错误;
D.物体的光斜射到水面上,由光发生折射的条件知,会发生折射现象,当光进入水中后靠近法线,射入潜水员眼睛,而潜水员认为光始终沿直线传播,逆着光的方向看上去而形成的虚像,所以比实际位置高,故D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干涉、折射等规律,较为简单.
24.D
【详解】
A.光是横波,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相互垂直,要使屏上透射光强度最大,AB的偏振方向一定是平行的,故A错误;
BC.只要将AB中的任意一个旋转,还有部分光透射到屏上,故BC错误;
D.将A、B同时绕OO′轴反方向旋转时,此时两偏振片垂直,屏上透射光的强度均达最弱,几乎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25.C
【详解】
光导纤维传播信号的原理是光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传播时发生了全反射。
A.是光的折射现象,不是全反射,故A错误;
B.是光的色散现象,折射原理,不是全反射,故B错误;
C.是全反射现象,故C正确;
D.是光的干涉现象,不是全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26.相干性好、亮度高、方向性好
【详解】
全息照相、激光雷达、切割金属分别应用了激光的相干性好、亮度高、方向性好的特性。
27.(1)能;(2)不能
【详解】
(1)到达、的光是从同一偏振光分解出来的,它们满足干涉条件,能看到干涉条纹;
(2)从、射出的光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不满足干涉条件,故光屏E被均匀照亮,无干涉条纹。
28.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
【详解】
激光的一个特点是平行度非常好,由于平行度好,激光可以会聚到很小的一点,让这一点照射到计算机的光盘上,就可以读出光盘上记录的信息,经过处理后还原成声音和图像,由于会聚点很小,所以光盘记录信息的密度很高,1mm的宽度至少可以容纳650条轨道。
29.BC C
【详解】
(1)[1]激光用于医疗卫生,修复人体器官及对DNA分子修复等,是因为激光有非常好的方向性和非常高的能量,AD错误,BC正确,故选BC。
[2]纳米是长度单位,波长经常用纳米作单位,,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0.60 420
【详解】
[1]若甲、乙的向同一方向运动,因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则1min后它们间的距离为:
m;
[2]若它们向相反方向运动,则1min后它们间的距离为:
m。
31.ACE
【解析】
A、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可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即波长λ增大,相邻条纹间距一定变大,故A正确;
B、夜间观看到天边星座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这是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的折射现象,B错误;
C、照相机镜头涂有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故C正确;
D、偏振片只能使振动方向与偏振片狭缝的方向相同的那一部分光透过,而沿其它方向振动的光不能通过,故减弱了透射光的强度,故D错误;
E、射到水中和玻璃中气泡的光在其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所以看起来特别明亮,E正确.
故选ACE.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