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4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同步检测
一、多选题
1.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巧妙地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第一次在实验室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图为实验装置简图,M为竖直线状光源,N和O均为有狭缝的遮光屏,P为像屏.现有四种刻有不同狭缝的遮光屏,实验时正确的选择是( )
A.N应选用遮光屏1
B.N应选用遮光屏3
C.O应选用遮光屏2
D.O应选用遮光屏4
2.如图所示,直线OO′与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垂直且与其上表面交于N点,a、b为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分别以45°的入射角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入射点A、B到N点的距离相等,经折射后两束光相交于图中的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C.同时增大入射角(始终小于90°),则a光在下表面先发生全反射
D.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的干涉条纹宽
3.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上单缝和双缝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
C.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条亮纹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
D.屏上的干涉条纹与双缝垂直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
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C.介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D.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
E.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相邻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5.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哪一些是正确的( )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上单缝和双缝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
C.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条亮纹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Δx=
D.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
二、单选题
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横波的纵波都能发生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B.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
C.麦克斯韦预言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变为红光,则条纹间距将变窄
三、实验题
7.(1)如图甲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 某同学利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测一单色光的波长。 已知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一亮条纹的中心对齐,并将该条纹记为第一亮条纹,其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示数x1=_________mm。 然后调节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n亮条纹的中心对齐,测出第n亮条纹示数为x2.,由以上数据可求得该光的波长表达式_________(用题中的符号表示)。
(2)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__________。
A.将光屏移近双缝
B.改换间距更小的双缝
C.将光源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
D.更换滤光片,使通过单缝的光波长更长
8.“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某同学经过粗略的调试后,出现了干涉图样,但不够清晰明亮,则他需要调节装置中的一个部件是__________(选填“C”、“D”、“E”、“F”)。
(2)如图(乙)所示,移动测量头上的手轮,分划线对准靠近最左边的第1条明条纹中心,如图(丙)所示为此时游标卡尺的读数x1,继续转动手轮,把分划线向右边移动,直到为对准第7条明条纹中心,此时游标卡尺的读数x7。则游标卡尺的读数__________mm。已知双缝间距离为d,双缝到毛玻璃屏间距离为L,则单色光波长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字母d、L、x1、x7表示)。
(3)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__________。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使用间距更大的双缝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将红色滤光片换成绿色滤光片
9.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接通电源,规范操作后,在目镜中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
(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数量,该同学可(____)
A.将透镜向单缝靠近
B.使用间距更大的双缝
C.将单缝向靠近双缝方向移动
D.将毛玻璃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2)测量中,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一条亮纹的中心时,游标卡尺的游尺位置如图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_cm。
(3)该同学已测出图中装置中单缝、双缝、毛玻璃、目镜之间的距离分别为L1、L2、L3,又测出她记录的第1条亮条纹中心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的距离为△x,若双缝间距为d,则计算该单色光波长的表达式为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4)只将单色红光源换成单色蓝光源,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数量会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0.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双缝干涉图样。图中①是光源,②是滤光片,③是单缝,④是带有双缝的遮光筒,⑤是光屏。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mm,用的是蓝色滤光片,从右侧目镜中可以看到蓝色干涉条纹。
(1)下列操作能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距离的是__________。
A.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B.把单缝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蓝色滤光片改成红色滤光片D.把光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2)转动测量头的手轮,先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x1=_____mm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相邻两亮条纹的间距是_______mm。
(3)如果已经量得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是1200mm,则待测光的波长是_________m。(取三位有效数字)
11.“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
①如图乙所示,移动测量头上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向右移动对准第4条亮纹的中心,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2如图丙所示,则读数________mm;
②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计算波长的公式λ=________;(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③在此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
B.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条纹
C.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仍将呈现等间距的条纹
D.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仍将呈现等间距的条纹
12.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1),并选用缝间距为d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毛玻璃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为L。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发出白光。
(1)组装仪器时,若将单缝和双缝均沿竖直方向分别固定在a处和b处,则______。
A.可观察到水平方向的干涉条纹B.可观察到竖直方向的干涉条纹
C.看不到干涉现象
(2)若取下红色滤光片,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则在目镜中__________。
A.观察不到干涉条纹B.可观察到明暗相向的白条纹
C.可观察到彩色条纹
(3)分划板刻线在某条明条纹位置时游标卡尺如图3所示,则其读数为__________mm。
13.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用图甲装置测量红光的波长:
(1)图甲中标示的器材“A”应为_________;
(2)图乙中测量头的读数为__________mm;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
A.先调节光源高度,观察到光束沿遮光筒的轴线传播后再装上测量头
B.接通电源前把输出电压调到小灯泡额定的电压
C.测量某亮条纹位置时,目镜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该亮纹边缘重合
(4)下列图示中条纹间距表示正确是______。
A.B.C.D.
14.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从目镜中观察到干涉条纹,若想使干涉条纹更宽一些,可以_______(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减小单缝与双缝之间的距离
B.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做实验
C.换用频率更大的单色光做实验
D.增大光源的光照强度
(2)若双缝的间距为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转动测量头的手轮当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时读数为x1,对准第5条亮纹的中心时读数为x2。写出计算波长的表达式λ=_______(利用给出的字母表示)。
(3)若已知双缝间距d=2.0×10-4m,双缝到屏的距离l=0.9m,x1=2.000mm,x2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x2=_______mm。
(4)根据已知数据和测得的数据,求解得到该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C
【详解】
单缝衍射条纹宽度是中央亮纹最宽,双缝干涉的图线是明暗相间的条纹,条纹间距等宽,是双缝干涉.因此要先通过单缝后照到双缝上,形成相干光源,则N应选用遮光屏1,O应选用遮光屏2;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
2.BD
【解析】所有单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都是c=3×108 m/s,选项A错误;在玻璃砖的上表面,a、b两束光的入射角相等,根据题图由几何知识可知,a光的折射角大,由折射定律n=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由v=知,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选项B正确;a光射到玻璃砖的下表面时,其入射角等于在上表面的折射角,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知,a光一定会从下表面射出,不可能发生全反射,选项C错误;a光的折射率小,频率小,波长长,由公式Δx=λ知,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的干涉条纹宽,选项D正确;故选BD.
点睛:根据光路图正确判断光的折射率大小,然后根据折射率、波长、频率、光速等之间的关系进行求解,这些知识点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平时要加强练习.
3.BC
【详解】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不应放上单缝和双缝,故A错误;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故B正确;
C.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条亮纹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
故C正确;
D.屏上的干涉条纹与双缝平行,故D错误。
故选BC。
4.BCD
【分析】
介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波速公式v=λf适用于一切波.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横波.
【详解】
A、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横波;故A不正确.
B、干涉和衍射是波的特有性质,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故B正确.
C、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在波源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振动周期都等于波的振动周期;故C正确.
D、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v=λf适用于一切波,对电磁波也适用;故D正确.
E、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由于波长变大,故条纹间距变大;故E错误.
故选BCD.
【点睛】
本题考查对波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要知道质点振动的周期和频率就等于波的周期与频率,明确机械波与电磁波的共性和区别.
5.BC
【详解】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不需放单缝和双缝.故A错误;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故B正确;
C.n条亮纹之间有n-1个间距,相邻条纹的间距
△x=
故C正确;
D.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根据
可知,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应采用波长大于黄光的红或橙光,不可以改用波长比黄光短的蓝光作为入射光,选项D错误;
故选BC。
【点睛】
本题关键是明确“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要会使用双缝干涉的条纹宽度的公式;
6.B
【详解】
横波和纵波都能发生干涉、衍射,但是只有横波能发生偏振现象,纵波不能发生偏振现象,选项A错误; 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选项B正确;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C错误;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变为红光,因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根据可知,条纹间距变宽,选项D错误;故选B.
7.0. 776-0. 779 BD
【详解】
(1)[1]示数x1=0.5mm+0.01mm×27.8=0.778mm;
[2]条纹间距
根据可知
(2)[3]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根据则:
A.将光屏移近双缝,则L减小, x减小,选项A错误;
B.改换间距更小的双缝,则d减小, x变大,选项B正确;
C.将光源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对 x无影响,选项C错误;
D.更换滤光片,使通过单缝的光波长更长,则 x变大,选项D正确。
故选BD。
8.E 0.30 BD
【详解】
(1)[1]某同学经过粗略的调试后,出现了干涉图样,但不够清晰明亮,则他需要调节装置中的拨杆E;
(2)[2]游标卡尺的读数x1=0.02mm×15=0.30mm。
[3]条纹间距
根据
则单色光波长的表达式为
(3)[4]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则应该减小条纹间距,则根据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对条纹间距无影响,选项A错误;
B.使用间距更大的双缝,可减小条纹间距,选项B正确;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即L变大,条纹间距变大,选项C错误;
D.将红色滤光片换成绿色滤光片,则波长减小,条纹间距减小,选项D正确。
故选BD。
9.B 1.07 增加
【详解】
(1)[1] A.透镜出射的光线为平行光,则移动透镜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A错误;
B.根据双缝干涉间距公式
增大双缝间距,则减小,则条纹数量增多,故B正确;
C.将单缝向双缝靠近,不影响间距,故C错误;
D.将屏远离双缝,则L增大,双缝干涉间距公式可知,增大,则条纹数量减少,故D错误。
故选B。
(2)[2]游标卡尺的精度为0.1mm,读数为
(3)[3]由题意可知
所以波长可解
(4)[4]换成蓝光后,频率增大,波长变小,则条纹间距变小,条纹数量增加。
10.C 2.331 2.609
【详解】
(1)[1]A.根据可知,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时,条纹间距变小,故A错误;
B.由上式可知,条纹间距与单双缝之间距离无关,故B错误;
C.将蓝色滤光片改成红色滤光片,波长变长,所以条纹间距变大,C正确;
D.由上式可知,把光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则条纹间距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2)[2]由图甲可读出
[3]由图乙可读出
则相邻亮条纹间距为
(3)[4]由
11. AB
【详解】
(1)[1] 测微器的读数x2
(2)[2]条纹间距
根据
解得
(3)[3]A.由于白光是复合光,故当光程差为紫光波长的整数倍的位置表现为紫色亮条纹,当光程差为红光波长的整数倍位置表现红色亮条纹,故屏上呈现明暗相间的彩色条纹,A正确;
B.用红光作为光源,当光程差为红光波长的整数倍是时表现红色亮条纹,当光程差为红光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呈现暗条纹,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间距相等的条纹,B正确;
C.两狭缝用不同的光照射,由于两列光的频率不同,所以是非相干光,故不会发生干涉现象,C错误;
D.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不能发生干涉现象而会发生单缝衍射现象,屏上出现中间宽,两侧窄,间距越来越大的衍射条纹,D错误。
故选AB。
12.B C 31.85
【详解】
(1)[1]因为该实验是双缝干涉实验,是单缝,是双缝,单缝是竖直放置,则双缝也需要竖直放置,观察到的是竖直方向的干涉条纹。故选B。
(2)[2]若取下红色滤光片,白光干涉条纹为彩色的。故选C。
(3)[3]此游标卡尺精度值为0.05mm,读数等于可动刻度读数与游标尺读数之和;故有
13.红光滤光片 4.695 AB C
【详解】
(1)[1]要得到红光,所以需要红光滤光片;
(2)[2]图乙中测量头的读数为
4.5mm+19.5×0.01mm=4.695mm
(3)[3]A.根据“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操作步骤可知,安装器材的过程中,先调节光源高度,观察到光束沿遮光筒的轴线传播后再安装单缝、双缝以及装上测量头,A正确;
B.若要小灯泡正常发光,则接通电源前把输出电压调到小灯泡额定的电压,B正确;
C.测量某亮条纹位置时,目镜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该亮纹的中心重合,C错误。
故选AB。
(4)[4]干涉条纹的宽度是指一个明条纹与一个暗条纹的宽度的和,为两个相邻的明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故图C是正确的,图ABD错误。
故选C。
14.B 8.257~8.259都对 348
【详解】
(1)[1] 根据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为
可知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对条纹间距无影响,故A错误;
B.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则d变小,条纹间距变宽,故B正确;
C.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小,条纹间距变窄,故C错误;
D.增大光源的光照强度,对条纹间距无影响,故D错误。
故选B。
(2)[2] 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时读数为x1,对准第5条亮纹的中心时读数为x2。则两个相邻明纹(或暗纹)间的距离
则单色光的波长
(3)[3]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4)[4] 根据已知数据和测得的数据,求解得到该单色光的波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