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4章 压强与浮力 能力提升(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4章 压强与浮力 能力提升(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3 06:3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4章 压强与浮力 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共28分)
1. 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现有一艘船从上游往下游行驶通过船闸,如图所示。请你指出船通过船闸的顺序
A. ③④②① B. ①③④② C. ①②③④ D. ③①②④
2.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安全锤的锤头做得很尖
B.
切果器的刀片很薄
C.
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
D.
拎菜器的把手较宽
3. 小慧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实验,这些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B.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 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 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4. 如图所示,将一小球浸没在水中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浮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B. 悬浮状态下,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 若小球下沉,说明小球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D. 若小球上浮,说明小球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5. 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B.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C.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D.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6. 科技小组的同学用 打印机制作了四种模型,分别固定在支架上,放置于电子秤上,如图所示,用吹风机相同挡位正对模型从右向左水平吹风,其中电子秤示数可能明显减小的是
A. B.
C. D.
7. 一个质量为 、体积为 的物体放入酒精( )中,物体静止时,物体在酒精中的体积与物体总体积的比值为
A. B. C. D.
二、双项选择题(共3小题;共12分)
8. 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则 大于
B.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则 大于
C. 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则 小于
D. 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则 大于
9.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均为 ,容器内盛有相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将两个密度不同、体积均为 的实心柱体 、 分别竖直放入甲、乙容器中(水未溢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如表所示, 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容器受到的重力为
B. 受到的浮力小于 受到的重力
C. 受到的浮力为
D. 受到的重力为
10.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与物体 连接,现向容器内注水,当水的深度为 时,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此时物体 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已知物体 体积为 ,容器内部底面积为 ,水的密度为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物体 受到的重力
B.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C. 物体 的密度为
D. 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 浸没水中,则弹簧对 的拉力
三、多项选择题(共2小题;共8分)
11. 小明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丙图探究的问题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
B. 探究过程用到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C. 通过观察海绵凹陷程度判断压力作用效果
D. 探究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都有关
12. 小华学习浮力知识时,他使用弹簧测力计、细线、正方体物体 、柱形容器、水和盐水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甲、乙可知,物体 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为
B. 由图甲、乙、丁可知,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C. 由图甲、乙、丙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D. 若将物体 从图丁中的盐水中取出,则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减小
四、填空题(共2小题;共12分)
13. 由于空气也要受到 ,且具有 ,所以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要产生 作用,我们把它称为大气压强。
14. 如图甲所示,吸管 插入杯中,吸管 管口贴在 管上端。往 管中吹气, 管中水面将上升,这是因为 管口处气体压强变 。如图乙是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的实验装置,将金属盒向下移动,观察到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 变大,表明金属盒所在处水的压强变 ,说明了液体内部压强与 有关。
五、实验题(共8小题;共64分)
15. 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电扇扇叶转动,台秤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
(2)装满水的杯子用塑料片盖住杯口后倒置过来,如图乙所示,杯中的水不会流出,这个现象证明了 存在。
16. 为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如图甲所示,小华将透明塑料瓶底部剪去,蒙上橡皮膜并扎紧。
(1)将瓶压入水中,橡皮膜向内凹,如乙图所示,说明水对橡皮膜有压强;将瓶向下压,橡皮膜内凹的程度变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2)接着将某液体缓慢倒入瓶中,当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仍向内凹,如丙图所示,说明倒入液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3)将甲图中装置倒置,然后在瓶口紧密连接一根无色透明胶管,并灌注红墨水,如丁图所示。使胶管内液面高于橡皮膜,将塑料瓶蒙橡皮膜的一端朝各个方向放置,橡皮膜都向外凸,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
(4)使装置保持丁图所示位置不变,在橡皮膜上戳个洞,会有部分液体从洞口流出,最后稳定时,塑料瓶和胶管里的液面相平,此时塑料瓶与胶管构成一个 。
17.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有挂钩的圆柱体、装有适量水和待测液体的烧杯,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和每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甲、乙可知:乙图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为 。
(2)通过图中数据可知:待测液体的密度是 (取 )。
18. 为了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小明选用如图所示的圆柱体 ()、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烧杯进行实验。
(1)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将圆柱体 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②将圆柱体 下部的一格浸入水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③ ,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2)由 (选填“”或“”)可以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19. 某小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表示压强越大。他们的研究情况如图()()()()所示。[图()()()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且 ]。
(1)根据图 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2)根据图()()可验证: 。
(3)根据图()()可验证: 。
(4)若在图中 的容器内轻轻放入一木块,压强计指针偏转的角度会增大。(选填“()”“()”“()”或“()”)
20. 小明用装有沙子的带盖塑料瓶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
(1)小明列举了三个常识,分别做出了三个猜想,其中符合常识 的是猜想 (填序号)。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依次做了如下实验:
① 根据 、 、 的结果,可得猜想 是 (正确/错误)的;根据 、 、 的结果,可得猜想 是 (正确/错误)的。深入分析上述现象,可得:浮力大小与 有关,与浸入液体的深度 ;
② 接下来根据 、 和 (能/不能)对猜想 进行验证;
③ 为验证猜想 ,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瓶子中的沙子倒掉一些以减小物体密度。接着他仿照步骤 进行实验,发现此时测力计示数小于 ,便认为该猜想是正确的。小明在该实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是 。
21. 小黄实验小组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在使用压强计前,同学们发现 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
A.直接从 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 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3)小黄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小青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他们发现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小青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 小黄认为小青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 (选填“上移”或“下移”);
(4)小青用丁图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多选,选填字母即可);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
(5)根据()中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用题中字母和 表示)
22. 小芳在一端封闭的均匀圆玻璃管中装入适量的小铅丸,制成了一支密度计。密度计能在液体中竖直漂浮,如图所示,根据它在液体中浸入的深度可知这种液体的密度。小芳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如下:
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推导出密度计浸在纯水中的深度 的表达式。
b.根据 的表达式,测量出这支密度计自身的某些物理量,算出密度计在纯水中的深度,在管上画上纯水的密度值线 。
请你根据上述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设纯水密度为 ,装了铅丸的玻璃管总质量为 ,玻璃管底面直径为 。请用本题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步骤a中的表达式 ,根据表达式发现这种密度计的刻度是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2)若把密度计放在密度为 的酒精中,液面的位置在 刻度线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理由是 。
(3)为了提高该密度计的精确程度,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措施: 。
六、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共4分)
23. 请阅读《潜龙三号》并回答问题。
潜龙三号
年 月 号,我国最先进的无人无缆潜水器“潜龙三号”在南海成功首潜,它进入海面后以 的速度下潜到达设定的 深度后,开始按设计路径巡航测量。潜水器在海底航行里程 ,其间下潜最大深度达 。“潜龙三号”长 、高 、质量 ,外形像一条橘黄色的“胖鱼”,呈立扁鱼形,如图所示。别看它长得“萌”,但本领可不小。在深海复杂地形进行资源环境勘查时,具备微地貌成图探测、温盐深探测、浊度探测、海底照相等功能。小“胖鱼”的 个“鳍”是 个可旋转舵推进器,靠操控推进器可完成灵活前进后退、转动等动作;“尾巴”上安装的是磁力探测仪;“嘴巴”是前视声呐,可以将潜水器采集的声学数据转化为图象,用以识别障碍物和周边环境,随后在主控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自主转动和躲避,保障自身安全和正常作业。它的非回转体立扁鱼形设计,有利于减小垂直面的阻力,便于潜水器在复杂海底地形中垂直爬升,也可以增强水面航行能力。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潜龙三号”外观“立扁鱼形设计”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有利于减少垂直面的阻力,并增强其水面航行能力
B.可以增大“潜龙三号”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便于其在水中上浮
C.可以减少海中大型鱼类对“潜龙三号”的攻击
D.可以提高“潜龙三号”在深海中的抗压水平
(2)“潜龙三号”在上文记述的海底航行过程中,受到的海水的最大压强约为()
A.
B.
C.
D.
七、计算题(共2小题;共26分)
24. 水平桌面上放有如图所示的薄壁容器,容器内装有水,容器底面积为 ,根据图中信息,求:
(1) 点受到水的压强。
(2)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力。(,)
25. 如图,是一个太阳能淋浴器储水箱的示意图。主要由一个圆柱形金属水桶、一个压力传感开关和一个长方体 组成,其中长方体通过细绳与压力传感开关相连。
压力传感开关的作用是:当它受到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达到 时闭合,控制水泵从进水口开始向桶内注水,此时,水面刚好与长方体 的下表面相平,水桶内储水高度为 ;当它受到绳子的拉力等于 时断开,水泵停止向桶内注水,此时,水刚好浸没长方体 的上表面,水桶内储水高度为 。已知圆柱形水桶的底面积为 。求:( , )
(1)水泵开始注水时,水桶内储水的质量是多少
(2)水泵开始注水时,水对水桶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3)水泵停止向桶内注水时,长方体 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4)长方体 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因船从上游往下游行驶通过船闸,故正确的顺序应为③①②④。
2. D
【解析】A、B、C都是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都错误。选项D是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D正确。
3. A
【解析】A、由图可知,不能得到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故A错误;B、由图示可知,实验中的液体都是水,密度不变,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但压强相等,可得出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故B正确;C、由图示可知,实验中的液体都是盐水,密度不变,深度不同,压强不等,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正确;D、由图示可知,实验中的液体是盐水和水,密度不同,深度相同,压强不等,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故D正确;故选:A。
4. B
【解析】小球悬浮或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B正确;
小球上浮,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最终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A、D错误;
小球下沉,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小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C错误。
5. C
【解析】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外界的气压减小,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6. B
7. A
【解析】物体的密度 ,
,若把该物体放入密度为 的酒精中后,物体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则 ,即:,则 。
第二部分
8. B, D
【解析】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利用极限法,如果沿水平方向切去与甲相同的体积,则甲对地面的压力为零,乙对地面的压力不为零,所以,,A错误;
地面的压力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仍相等,因为 ,由 可知,,B正确;
对于柱体而言,它们对桌面的压强 。无论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还是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只与密度和高度的乘积有关。因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由图可知 ,则 ,即 。C错误,D正确。
9. B, D
10. A, D
第三部分
11. B, C, D
【解析】甲、丙图受力面积不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没有控制变量受力面积一定,不能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是否有关,故A错误;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故B正确;
海绵比较容易发生形变,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故C正确;
由图甲、乙可知,海绵的受力面积(等于桌子腿的底面积)是一定的,乙图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桌子和砝码的总重力)比较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大,说明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图乙、丙可知,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桌子和砝码的总重力)一定,乙图海绵的受力面积(等于桌子腿的底面积)比较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D正确。
故选:BCD。
12. A, C, D
【解析】由题图甲、乙可知,物体 受到的浮力为 ,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浮力等于物体下表面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而由题图乙知,物体 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零,所以物体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故A正确。题乙、丁两图中液体密度不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所以,由题图甲、乙、丁不能得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故B错误。题乙、丙两图中液体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根据 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所以,由题图甲、乙、丙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故C正确。物体在题图丁中受到的浮力为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物体对盐水的压力为 ,则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若将物体 从题图丁中的盐水中取出,盐水的重力不变,则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减小 ,故D正确。
第四部分
13. 重力作用;流动性;压强
14. 小;大;深度
【解析】往 管中轻轻吹气,可以看到 管中的水面上升,原因是往 管中吹气时,吸管 上方空气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管中的水有一个向上的压强差,所以 管中水面上升;将图乙中的金属盒逐渐向下移动,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第五部分
15. (1) 变小
(2) 大气压强
16. (1) 深度
【解析】瓶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橡皮膜向内凹的程度变大,可知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随着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2) 小于
【解析】将某液体倒入瓶中,当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仍向内凹,故内部液体产生的压强小于外部的水产生的压强,说明倒入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 压强
【解析】将塑料瓶蒙橡皮膜的一端朝向各个方向放置,橡皮膜都向外凸,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 连通器
【解析】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故在橡皮膜上戳个洞时,塑料瓶和胶管就构成了连通器。
17. (1)
【解析】乙图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
(2)
【解析】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 ,丙图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圆柱体排开待测液体的体积 ,
待测液体的密度 。
18. (1) 将圆柱体 下部的两格(或将圆柱体 全部)浸入水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
【解析】要验证的问题是“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自变量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要改变自变量,即改变圆柱体 浸入水中的体积,且圆柱体不能接触容器。要测量因变量即圆柱体所受的浮力,首先要测出圆柱体的重力,再分别测出两次圆柱体浸入水中时所受的拉力。
(2)
19. (1) (),()
(2) 在同种液体内,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3) 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4) ()
20. (1)
(2) ① 正确;错误;排开液体的体积;无关
② 能
③ 未测量出此时瓶子(含沙子)的重力
21. (1) B
(2) 增大;上窄下宽
(3) 上移
(4) BD
(5)
22. (1) ;不均匀
【解析】玻璃管底面直径为 ,则玻璃管的底面积 ,密度计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时,排开水的体积 ,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因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即 ,所以,,则 ;当密度计漂浮在密度为 的液体中时,因密度计始终漂浮,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即 ,整理可得 ,由表达式可知, 和 是反比例函数,所以这种密度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2) 上方;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相同,液体密度变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解析】因 ,所以,由 可知,,则密度计放在酒精中时,液面的位置在 刻度线的上方;
(3) 用更细的玻璃管
【解析】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使简易密度计上两刻度之间的距离大一些,由 可知,要使 变大,减小 即可,即具体做法是:用更细的玻璃管做密度计。
第六部分
23. (1) A
【解析】流体阻力的大小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形状有关,立扁鱼形设计(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的受到的阻力较小,因此“潜龙三号”外观“立扁鱼形设计”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有利于减少垂直面的阻力,并增强其水面航行能力。
(2) C
【解析】最大深度 ,则受到的海水的最大压强 。
第七部分
24. (1)
【解析】由题意可知 点水的深度为:;则 点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2)
【解析】容器底深度的水的压强为:;由 可得,容器底面积受到的水的压力为:。
25. (1)
【解析】,由 得 。
(2)
【解析】。
(3)
【解析】当水桶内储水高度为 时,长方体 只受重力和拉力而静止,此时二力平衡,所以 ;
当水桶内储水高度为 ,对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此时 ,所以 。
(4)
【解析】由()可知 ,所以由 得 ;
由()可知,长方体 浸没时,,
由阿基米德原理 得 ,。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