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1章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材(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1章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材(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3 06:5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1章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材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共20分)
1. “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人类头发丝直径的六百分之一,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它的直径大约为
A. 分米 B. 厘米 C. 毫米 D. 微米
2. 关于测量物理量时,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 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C. 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出现误差
D. 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
3. 下列各个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 秒的是
A. 人脉搏跳动一次 B. 人眼睛迅速一眨
C. 人安静呼吸一次 D. 人打一个哈欠
4. 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时,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 排除实验的偶然性对结果的影响
B. 减小由于估读而产生的误差
C. 避免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错误
D. 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5. 如图所示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8分)
6.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或“”),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
7. 如图所示,物体 的长度为 .
8. 某同学测得自己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为 次,由此。他计算出自已每次脉搏的时间是 秒。在走楼梯时,他用脉搏作计时具。测得从二楼到三楼的脉搏次数为 次,那么该同学走楼梯时所用的时间大约为 秒。
9. 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填“”或“”),物体的长度为 。
10. 图中木块的长度是 ,小明跑 时停表从 走到如图所示位置,他 跑的成绩是 。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人的头发丝直径约 ,
已知“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接近人的头发丝粗细的 ,
所以病毒直径在 左右。
2. D
【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
【解析】解: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等只是减小误差的方法;
测量方法正确,不会出现错误,但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故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的定义,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了解。
3. A
4. B
【解析】一般情况下,减小误差的方法是: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的仪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是为了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5. D
【解析】硬币的下面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A不正确;
三角板的直角边没有与刻度尺对齐,无法读数,B不正确;
无法确定硬币直径的位置,零刻线也未对齐,C不正确;
借助两块三角板卡住硬币,且一端对齐,能测出直径,D正确。
第二部分
6. ;
【解析】①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选 ;
②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 ,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 。
7. 3.40
【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 ,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 ,
则物体 的长度 .
8. ;
9. ;
10. ;
【解析】由图知:
① 刻度尺上 之间有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木块左端与 对齐,右端在 和 中间,估读为 ,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
② 小盘的分度值是 ,指针在 和 之间,略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 ,而大盘指针在 ,因此秒表读数为 。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