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1章 5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材
一、单项选择题(共4小题;共16分)
1. 笛子发出悦耳的笛声,发声的物质是
A. 手指 B. 笛管中的空气柱
C. 笛管 D. 嘴唇
2. 下列选项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 空气 B. 真空 C. 大地 D. 水
3. 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 手指 B. 琴弦 C. 弦柱 D. 空气
4.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尽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 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 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 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入耳
D. 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6分)
5. 如图,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 间的通话,这表明 ;
(2)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6. 人们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时,伽利略通过图甲所示的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推理得到如下结论: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推理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中,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结论的
三、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3分)
7. 在常温情况下,在长为 的金属管 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 。请结合题意并根据下表中给出的数值,回答下面问题。
常温时声音在一些介质里的传播速度/
(1)常温时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 。
(2)常温时声音在金属管 中的传播速度是 。
(3)该金属管 可能是由 制成的。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任何声音都是靠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吹笛子时,管内的空气柱在震动。
2. B
3. B
【解析】手拨琴弦,琴弦由于振动而产生声音,所以声源是琴弦。
4. C
第二部分
5. (1) 固体可以传声
【解析】细棉线是固体,可以传声而且传声效果好.
(2) 阻止了棉线的振动,阻止了声音的传播
【解析】细线被捏住,阻止了棉线的振动,阻止了声音的传播.
6. 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弱。可以推理: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由此可以推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伽利略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发现当阻力越小时,小车速度减小得就越慢,由此推理出,如果阻力为零,小车的速度将不减小,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乙这个实验中,虽不能把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但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减少,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由此可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第三部分
7. (1)
(2)
(3) 钢铁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