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3章 1 力 教材
一、单项选择题(共2小题;共8分)
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C. 只有接触的物体才有可能有力的作用
D.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这所示的实例中,主要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
篮球落到地面,被弹回
B.
用力压气球,气球变瘪了
C.
撑竿被跳高运动员压弯
D.
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二、多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3. 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有些特殊物体,只施力不受力
B. 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C. 鸡蛋向碗边一磕就破了,碗对鸡蛋的作用力等于鸡蛋对碗的作用力
D. 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而地球不会受到物体的吸引力
三、填空题(共1小题;共4分)
4. 如图所示,分别在 、 处用同样大的力推门,在 点推门效果更明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关。
四、作图题(共2小题;共26分)
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心)
(2)如图所示,小球在 、 之间来回摆动,请在图中作出小球在 位置时所受到的细绳拉力 和重力 的示意图。
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是手拉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重为 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画出木块离开弹簧后向右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五、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共26分)
7. 如图所示,直升机是一种以动力装置驱动的、旋翼作为主要升力和推进力来源,能垂直起落及前后、左右飞行的旋翼航空器。在直升机的螺旋桨旋转时,形成向下快速运动的气流,同时直升机获得向上的升力。
(1)直升机上升时需要的升力的施力物体是 。在太空中直升机能使用吗 (选填“能”或“不能”)。在太空中,通常用喷气式火箭作为运输工具,它的动力的施力物体是 ,随着向后喷气,火箭向前运动,这说明 。
(2)解答了上述问题后,同学们又联想到教室里的吊扇,并提出了如下问题:吊扇转动时比不转动时对天花板的拉力 (选填“大”或“小”)。请说明其中的原因: 。
8. 回答下列问题。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关。
(2)足球场上守门员将迎面滚过来的足球向着对方球门踢出,这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A
【解析】A、篮球落地后被弹起,篮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说明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 符合题意;
B、气球在人的压力下变瘪了,说明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撑杆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力拉弹簧,弹簧长度变大,形状发生改变,说明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第二部分
3. A, B, D
第三部分
4. ;作用点
【解析】分别在 、 处用同样大的力推门,力的作用点不同,根据生活经验,在 点推门效果更明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第四部分
5. (1)
【解析】因为物体相对斜面向上运动,故其摩擦力的方向与之相反,沿斜面向下。
(2)
【解析】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方向沿绳斜向上。
6. (1)
(2)
第五部分
7. (1) 空气;不能;喷出的气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直升机上升时,螺旋桨转动推动空气向下运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螺旋桨也会受到空气施加的一个向上的推力,这就是直升机赖以升空的“升力”。在太空中,由于没有空气,所以直升机失去了“升力”的施力物体,所以不能在太空中使用直升机。喷气式火箭上有“喷气助力”装置,该装置向后喷出气体,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火箭会获得一个向前的推力,所以能够向前运动。
(2) 小;吊扇转动时空气给它一个向上的力
【解析】吊扇转动时,推动空气向下运动,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所以我们会感觉到凉爽,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吊扇的扇叶会受到竖直向上的作用力,因此吊扇转动时对天花板的拉力要比吊扇不转动时的拉力小。
8. (1) 大小
(2) 运动状态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