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玉门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 “研课标读教材”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题(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玉门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 “研课标读教材”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题(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23 11:4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玉门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 “研课标读教材”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地理试题(二)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50分)
2020年11月24日,我国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并于12月17日带着月壤返回地球。完成1~2题
1.下了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
A.可观测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银河系-木星-地月系
2.“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着陆后( )
A.成为了地球的独立卫星 B.成为了宇宙中的独立天体
C.能拍摄到极光现象 D.处在最低一级天体系统中
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20.5光年外的太空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颇为相似的行星,并认为这颗行星上“可能孕育生命”。据此完成3~4题。
3.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主要包括( )
①有液态水的存在 ②有适宜的温度 ③存在大气层 ④宇宙环境安全稳定
A. 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②③ D.①③④
4.地球上有适宜(平均温度15℃)的温度,主要取决于( )
A.太阳光照稳定 B. 原始海洋的演化
C.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D. 日地距离适中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以其稳定的光热条件,给地球带来了勃勃生机。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来自太阳内部核裂变 B.是大气运动、水循环的动力
C.直接或间接为地球提供能源 D.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能量
6.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水循环 B. 岩石风化 C.刮风下雨 D.岩浆活动
下图为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 )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济南比哈尔滨少
C.重庆小于1200kw·h/m D.平原比高原地区丰富
8.造成重庆和拉萨太阳辐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天气状况②日照时间 ③海拔高度 ④海陆差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ME是另一种太阳活动—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系内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能量释放过程,一次爆发可释放极为巨大的能量和太阳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流。据此完成9~10各题。
9.下列该学生关于日冕层的笔记,有误的是( )
A.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 B.与光球层、色球层组成了太阳的大气层
C.温度远远高于地球表层 D.日冕层上温度偏低的区域即为太阳黑子
10.关于日冕物质抛射,下列说法最不可信的是( )
A.美国阿拉斯加观测到极光现象 B.大西洋的货轮磁力导航设备失灵
C.肉眼无法直接观测到 D.火山喷发
下图为地球表层各圈层关联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对图中数字②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描述正确的是( )
A.没有生物 B.是个无机圈层
C.主要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D.厚度很薄
12.③圈层的主要特点为( )
A.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B.单独占有空间
C.连续但不规则 D.由坚硬岩石组成
自2020年11月7日,在福建省上杭县陆续发现了晚白垩纪恐龙足迹群化石。这次发现对研究晚白垩纪的古环境、古生态以及该时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和演化具有重要价值。据此,回答13~14小题。
13.恐龙繁生的地质年代是( )
A.太古代 B.元古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4.地质学上,常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下列有关地层与环境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红色岩层指示还原环境 B.黑色页岩指示氧化环境
C.破碎贝壳指示陆地环境 D.珊瑚化石指示浅海环境
地貌的塑造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外力作用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形式,不同地区,主导外力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5~16题。
15.河流阶地是指河谷两侧洪水时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河流的堆积 B.河流摆动与堆积
C.河流的侵蚀 D.河流侵蚀与堆积
16.牛轭湖一般分布于( )
A.河流中上游的山区 B.河流下游的三角洲
C.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D.河流上游的河谷阶地
图2~5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17~19题。
17.图中属于典型的侵蚀地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形成④图中地貌的主要外力是( )
A.风力 B.流水 C.冰川 D.岩浆
19. ③图中地貌最主要的成因是( )
A.物理风化 B.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侵蚀
下图为冰川地貌素描图。读图,完成20~21各题。
20.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地貌分别是( )
A.冰斗、U形谷、角峰 B.U形谷、冰斗、角峰
C.冰斗、角峰、U形谷 D.角峰、冰斗、U形谷
21.有关图中地貌的描述,最贴切的是( )
A.③地貌属于分布在山岳冰川的沉积地貌
B.②地貌主要出现在两极地区的大陆冰川
C.①地貌的形态特点是高耸尖锐
D.该地貌遗迹大量分布在非洲和南美大陆
右图“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位于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拱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完成22~23小题。
22.“蓝窗”的形成过程中( )
A.海水沉积起主导作用 B.风力侵蚀起主导作用
C.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 D.流水侵蚀起主导作用
23.下列地貌与“蓝窗”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风蚀柱 B. 石笋 C.沙滩 D.海蚀崖
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防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见下图),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据此完成24~25题。
24.草方格沙障可以( )
A.黏合沙粒 B.吸取地下水 C.增加地表粗糙度 D.减少下渗
25.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
A.成土时间短 B.技术难度小 C.没有环境污染 D.资金投入少
二、填空题。(共12分)
读太阳系示意图,八大行星分别由A~H八个字母代替。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地球的是字母是 ,表示火星的字母是 。
(1)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轨道和________轨道之间。(行星名称)
(2)八大行星中巨行星是_____ ___、____ ____。(字母加名称)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 ______ __和_____ ___。
(4)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是__ ______。
三、填空题。(共10分)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A表示________波,其能在 (物质状态)物质中传播。
(2)b图中,M处称为________界面,是 _______和________(填写圈层名称)的分界面。
(3)在b图上N处,地震波B的传播速度________,该处称为________界面。
(4)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它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哪一圈层________。(填字母)
(5)一般认为地球磁场的形成与 (填字母)有关。
(6)岩石圈的范围包括了 。
四、解答题(共16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通过对2016年重庆东南部的酉阳县和武隆区以及重庆东北部的巫山县等3个县的12个比较典型的村庄调查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耕地撂荒情况严重。巫山县、酉阳县和武隆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都是以丘陵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生态脆弱,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下图分别为巫山县、酉阳县和武隆区分布示意图和四川盆地东部地貌景观图。
(1)分析三地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条件。(4分)
(2)从耕地资源的角度分析三地耕地撂荒的原因。(6分)
(3)为缓解三地的耕地撂荒现象,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五、解答题。(12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在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四大盆地中地势最高的。柴达木盆地属于高山高原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盆地内大风日数多,年降水量不足200mm。在盆地与昆仑山脉的过渡地带,源自昆仑山脉的河流和洪水将碎屑物质携带至山前。多年后这些区域地面被残留的粗大的砾石覆盖着,形成戈壁。
(1)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原因。(4分)
(2)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柴达木盆地边缘戈壁的形成过程。(4分)
(3)穿越柴达木盆地沙漠的公路,常受到风沙掩埋的威胁。为减少风沙灾害,你有何建议?(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单选题(共50分,每题2分)
1~5 CDBDA 6~10 DCADB 11~15 CACDD
16~20 CABCD 21~25 CBBDA
填空题(共12分,每空1分)
(1)C;D
(2)木星;火星之间
(3)E木星; F火星
(4)共面性、同向性
(5两级(2级),太阳系,太阳
(6)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
三、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1)横波;固态。
(2)莫霍界面,地壳,地幔。
(3)快速下降,古登堡界面
(4)D层。
(5)E
(6)岩石圈是指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岩石层(软流层以上地幔部分与地壳)。
四、解答题(共16分)
(1)有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季风气候区,湿热多雨,流水作用强。(4分)
(2)耕地破碎,各地块分布较远,交通不便;耕地地块面积小,难以实现机械化操作;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坡度大,不利于耕作;多喀斯特地貌,耕地土壤肥力低。(6分)(共四点,写出三点即可的6分)
(3)探索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在给予合理经济补偿情况下,由集体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展土地整理、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6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五、解答题(共12分)
(1)柴达木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4分)
(2)源自山脉的河流和洪水(或冰雪融水)将碎屑物质带至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和洪积扇;大风将冲(洪)积~扇表面的细小颗粒物吹走,留下粗大的砾石覆盖地表,形成戈壁。(4分)
(3)可以在公路两侧设立阻沙堆(高立式沙障);也可以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4分)
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