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 “研课标读教材”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地理试题(一)
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带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下图是“嫦娥四号”运行轨道和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天体系统属于河外星系
B.图中天体系统和太阳系的级别相同
C.“嫦娥四号”不是天体
D.图中天体系统是目前级别最低的
2.“嫦娥四号”在奔月途中和着陆在月球上工作的过程中,受宇宙环境的影响( )
A.高温影响飞行速度 B.极光影响飞行方向
C.昼夜温差大影响设备运转 D.月球夜晚设备无法用电
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落成启用(如图)。“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3、4题。
3.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4.科学家们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如( )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有固体表面 ③有昼夜更替现象
④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⑤有液态水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①⑤
日偏食,是指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被月球部分遮住的天文现象。2019年1月6日,中国迎来了本年第一场日偏食,下图为山东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日偏食发生过程中拍摄的一组图片,据此完成5、6题。
5.日偏食发生时,地月位置关系(白色为光照面)应为下图中的( )
6.日偏食景观图中的太阳为 (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日核
“金乌”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神鸟。古籍《毛诗》曰:乌在日中,从天,以昭孝也。下图为汉代石刻“日中三足乌”图。读图,回答7、8题。
7.古代中国人对“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看到的某一种太阳活动,其最有可能是 (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8.科学研究表明,鸟类起源于距今1.5亿年前,这个时间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的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太古代
印度尼西亚度假胜地巴厘岛上的阿贡火山于2018年1月15日再次喷发,火山灰直冲天空2 500 m高处。读阿贡火山喷发示意图,完成9、10题。
9.火山喷发物来自 ( )
A.地壳 B.岩石圈 C.软流层 D.内核
10.本次火山喷发,影响到的圈层有 ( )
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岩石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下图,完成11~13题。
1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圈层②是 ( )
A.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岩石圈
12.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
A.连续但不规则
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是最活跃的圈层
13.关于图示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B.各圈层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冰川作用 B.海浪作用 C.流水作用 D.风力作用
15.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 ( )
A.甲—侵蚀作用、乙—堆积作用 B.甲—侵蚀作用、乙—侵蚀作用
C.甲—堆积作用、乙—堆积作用 D.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
图1为2014-201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图,图2为2014-201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云南滑坡和泥石流 ( )
A.西部多发与地势起伏有关 B.东部次数少,因为处于喀斯特地貌区
C.与降水的季节分配并不一致 D.冬季几乎没有,主要原因是河流断流
17.应对此类灾害,当地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危险地带居民点搬迁 ②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 ③加强监测和预警
④修建大型水库,调节径流 ⑤规划穿山隧道,改善交通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⑤
下图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的景观,据此完成18、19题。
18.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流水侵蚀 B.流水溶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19.与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环境是 ( )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C.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
D.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下列旅游景观与图示地貌类似的是 ( )
A.长江三峡 B.桂林山水
C.黄山怪石 D.天涯海角
21.从图中看,最有利于该地貌形成的条件是 ( )
A.植被覆盖率低 B.土质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
C.气候炎热干燥 D.可溶性岩石广布
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读某地钙华梯田景观图,完成22、23题。
22.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类型按成因属于 ( )
A.石灰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3.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风力堆积 B.流水堆积 C.冰川堆积 D.海浪堆积
如图为四川省第二高峰四姑娘山主峰幺妹峰,海拔6250米,发育有现代山岳冰川,幺妹峰壁立千仞,多角峰、刃脊。据此完成24、25题。
24.幺妹峰为 ( )
A.冰川地貌 B.火山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丹霞地貌
25.幺妹峰顶部角峰、刃脊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
A.冰川堆积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 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 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2)若该模式图示意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三叶虫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代。(2分)
(3)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____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
(4)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曲线③代表的是 面。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生命起源于前寒武纪,前寒武纪包括 宙、 宙和 宙(3分)
(2)简述海洋动物向陆地动物进化的过程,并说明进化的理由。(4分)
(3)指出两个主要的成煤时期,简要说明当时的地球环境特征。(3分)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洪积扇是河流侵蚀沟床、沟坡,将大量的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坡低平地带,因流速减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而迅速堆积形成扇状堆积体。如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1)指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原因。(4分)
(2)甲地洪积扇与其他洪积扇相比堆积物中砾石较少,说明原因。(4分)
(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小江流域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干流沿断裂带发育,泥石流灾害频繁,有“泥石流自然博物馆”之称(图1)。2018年某地质队在小江干流某处选取横向剖面(图2),沿剖面自西向东选择甲、乙、丙、丁四地垂直向下钻探,获得了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的有关数据(下表)。该地质队考察中发现,当地人利用人工阶梯改造河床微地貌形态,使河道纵向呈现一系列阶梯状,形成“人工阶梯-深潭系统”,该系统有效地减少了泥石流灾害,并改善了生态环境。
地点 甲 乙 丙 丁
海拔/米 2 500 1 500 1 500 2 500
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米 1 500 750 0 1 250
(1)请在下图中标注甲、乙、丙、丁四个勘探点的位置,并绘制沉积岩层在地下的分布示意图。(4分)
(2)解析小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地形和地质原因。(4分)
(3)说明“人工阶梯—深潭系统”减少泥石流灾害的作用原理。(4分)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地表每时每刻都受到外力作用的雕塑,风力、流水等外力在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地貌景观。
(1)写出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2分)
(2)推测图示景观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4分)
(3)说出该景观的地貌类型名称并简述其形成过程。(4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2分)
1—5DCDDA 6-10AABCD 11-15AABCA 16-20ACDCB 21-25DCBAB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1)土星 地球(2分)
(2)古生(2分)
(3)日冕 (太阳)黑子(2分)
(4)地壳 古登堡(2分)
27.(1)冥古 太古 元古(3分)
(2)过程:海洋动物先进化为两栖动物,再进化为陆地爬行动物。(2分)
理由:海洋面积缩小,陆地面积扩大;气候变得干旱,水资源短缺。(2分)
(3)古生代和中生代。地球处于温暖湿润时期。(3分)
28.(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河流、沟谷众多,流水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4分)
(2)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4分)
(3)砾石多,土层浅薄(土壤贫瘠).(2分)
29.(1)绘图分值说明:甲、乙、丙、丁位置正确,对应沉积层位置正确,能够正确表明断层。(4分)
(2)小江流域地处山区,多沟谷,地势起伏较大;断裂发育,地质不稳定,岩石破碎,导致泥石流灾害多发。(4分)
(3)该系统可降低水流速度,减轻流水对沟谷的侵蚀;阻挡、沉积沙石,使水沙(石)分离,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4分)
30. (1)风力的搬运和堆积作用。(2分)
(2)气候干旱,风力强劲,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4分)
(3)风力的堆积地貌(沙丘)。干旱地区,在风力挟带大量沙粒运行的过程中,当风速减小或遇到阻碍时,搬运能力减弱,沙粒逐渐沉积形成沙丘。(4分)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