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标准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明的一天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标准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明的一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11-19 21:4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明的一天
教学背景
钟表在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可以说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时间的踪影,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有关钟表的知识,所以这节课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创设“小明的一天”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也为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步尝试搭建了一个平台。这一内容在设计我主要围绕三方面开展:第一,以学生喜爱的填充图画的方式导入,让学生认识钟表;第二,让学生动起来,将所学时间的新知识通过学具“拨一拨”这一动手操作巩固,学会认读钟表;第三,适时地渗透养珍惜时间的情感教育。
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老师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检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
教学方法
一年级的学生有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特有的特点,根据他们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与实践教学法还有游戏活动教学法进行。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初步认识钟面,认识分针和时针,会认读整时与半时。
2、过程方法:在动手操作和游戏中认识分针、时针、整时与半时
3、情感态度: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读整时与半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一幅还没有画完的画,画的名字叫做“钟面”(课件上出示一个大圆形) ,大家观察一下手上的学具钟面,快来告诉老师还有什么需要画上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自主从表象上认识钟面)
生1:有1-12的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圈。
(用课件在钟面上出示1-12个数字)
生2:有两条针
师:这两条针都一样的吗?
生2:一条长而且瘦 ,一条短而且胖
师: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而且瘦叫做“分针” ,短而且胖的叫做时针。(课件出示分针和时针)
总结:钟表上面有1—12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围成一圈:有两根针:分钟、时针。
师: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
(1)?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有关钟面的知识与同桌交流。
(2)请学生介绍时针和分针。师:你时怎么记得时针和分针的?
(3)用手势表示时针和分针
师提示:如果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别表示时针和分针,你会用哪个手指表示时针,哪个手指表示分针?
(用大拇指表示时针,食指表示分针)
二、 联系生活,认识整时、半时
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小明的画像),他的名字叫小明,和大家一样,也上一年级了。现在我们就去了解一下小明的时间安排,看一看“小明的一天”(揭示课题:小明的一天)。
1、认识整时:
(1)第一幅图:
师:哪个小朋友们能告诉大家,大屏幕上的钟面现在是几时了?小明在干什么?
生:小明是在6时起床的。(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并且教会学生用数学语言,用“几时”表示时间)
师:那你是怎么看出这个时间就是6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
师:请你们也在学具上拨出6时。
在黑板上贴上6时的钟表 读作:6时 写作:6:00
2、认识半时
师:图片上的钟表是几时,小明在干什么?
生:小明7时半去上学。
师:这个时候分针与时针在什么地方呢?(分针指向6,时针指这7和8的中间,过了7)
在钟表上贴上7时半的钟表 读作7时 写作:7:30(已经走过了30小格)
师:请你们也在学具上拨出7时半。
接下的4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并说说每个钟表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并且拨一拨。
3、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整时、半点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明在一天里都做了些什么,那你能给小明活动的这6个时间分分类吗?   学生各抒己见。   生1:按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来分为五类。   生2:可以分成两类,6时、8时、12时、下午4时为一类; 7时半、8时半为一类。   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鼓励。   师:按整时和半时来分,可以分成两类,6时、8时、12时、下午4时是整时,7时半、8时半是半点。(利用多媒体展示整时与半时的分类情况)
师:看着这些分类,谁能说说,整时的时候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半时的时候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
小组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组1:我们发现6时、8时、12时、下午4时分针都指着12;7时半、8时半分针都指着6。   组2:我们还有补充,6时、8时、12时、下午4时分针指着12,时针分别指向6,8,12,4;7时半、8时半分针指着6,时针分别在7和8,8和9的中间。
老师总结整时与半时的规律:整时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某一个数;半时分针总指向6,时针在两个数之间。
三、游戏巩固:
1、?你说我拨
让学生同桌一位说一位拨,然后说说是怎样拨的。
四、游戏活动,深化理解
2、? 游戏——开火车
(1)?发火车票:每人一张(三种不同时刻的火车票)
(2)??开火车:在歌曲《开火车》声中开火车。分别出示三种不同时刻出发的火车,让学生根据火车票上的时间,看谁能按时并准确地上火车。
四、概括总结。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时间老人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教学反思
反思本课的教学,在“认识钟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较为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1、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钟表的知识储备,也许这些认识是表象的,不系统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仍为学生学习“认识钟表”提供了经验基础。为此,课中我让学生“帮助”老师把钟面的图画填充完整,这不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填充对钟面有了进一步,有条理的认识。
2、创造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的机会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在“你说我拨”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同桌合作的形式,学生们都拿出学具钟,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在合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提高学生对时间的情感认知,学会时间的重要性。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现实有趣的情境结合起来,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前半堂的教学过于拖拉,耽误了不少时间,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有全部完成,今后在这方面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