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明确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认识到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探究的方式,找出身边的不良生活方式,提出建议,意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辨别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
理解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找出身边的不良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观念。
健康的定义:
传统的健康观——无病及健康,现代人们的健康观是整体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光是躯体没有疾病,
是一个人在身体,心里,社会适应、达到 一 个相对健康的状态,才叫健康”。
思考:想想自己身边的家人,朋友,还有自己,同学是不是都很健康,为什么?部分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可能导致得病的因素有哪些?
上图为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利用阶梯式监测方法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监测结果。
结论:通过上图得出缺乏锻炼、吸烟、酗酒以及肥胖是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这些都属于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1、长期的饮水不足。
2、长期不吃早餐。
3、晚餐太过丰盛或时间太晚。
4、吃饭速度过快。
5、为了苗条的身材,拿水果当主食。
6、长期饮酒。
7、常吃油炸食品。
8、饭后吸烟。
9、过量饮用咖啡。
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有:
(1) 饮食不均衡,三餐无规律。
(2) 缺乏体育锻炼。
(3) 超时、超负荷工作,不注意休息。
(4) 熬夜,不能保证睡眠时间。
(5)不良性格因素。
(6)利欲熏心,贪得无厌。
(7)心胸狭窄,自私自利,患得患失。
(8)不与人交流。
(9)忽视保健,不主动进行健康体检。
(10)不讲究卫生。
(20)常坐不动。
(21)面对电脑过久。
世界卫生组织在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度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
不吸烟、少饮酒、远离毒品。
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
避免长时间上网、看电视。
小结: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关系到人的一生的健康,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布置作业:
背景图是关于不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关系图。请同学们认真对待。本节课在健康的生活方式讲的不太全面,请同学们在课后,通过观察、总结,完善健康的生活方式。
吃出营养,人生是彩色的,
活出健康,人生是亮丽的。
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