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国际歌
这首歌为带副歌的二段体结构。进行曲速度,大调式。歌曲的第一段节奏宽广豪放,曲调庄严雄伟,犹如战斗的号角,鼓动千百万觉醒的奴隶奔上战场,冲锋陷阵,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战斗,为真理而斗争。第二段副歌部分分为两个小段。a小段的旋律炽热高昂,充满豪情壮志;b小段首句的曲调与a小段的开始完全重复,接着音调越来越激昂,气势越来越磅礴。随后,又把“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用全曲的最高音将歌曲进行到曲终,使歌曲在气势宏大的高潮中结束,预示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实现。
鉴赏提示
诞生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城下。法国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起义工人很快占领全城,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不久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然而资产阶级政府不甘心失败,对巴黎公社发起了进攻。1871年5月28日,法国凡尔赛反动军队攻陷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最后一个堡垒——贝尔·拉雪兹神甫公墓,革命失败。反动政府对全城革命者实施了大屠杀,无数革命志士倒在血泊中。面对着这一片白色恐怖,5月29日,法国工人诗人、巴黎公社的领导者之一欧仁·鲍狄埃怀着满腔热血奋笔疾书,写下了这曲气壮山河的歌词。这首诗歌原名为《国际工人联盟》,刊登在1887年出版的鲍狄埃的诗集《革命歌集》中。后来,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
欧仁·鲍狄埃( Eugene Dine Pottier,1816年10月4日-1887年11月6日),法国革命家,工人诗人,巴黎公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国际歌》的词作者。
鲍狄埃出身于巴黎的一个工人家庭,很早就作了童工。曾参加1848年的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后当选为公社委员,和公社战士一起在街垒浴血战斗。公社失败后,于6月他在工人家的阁楼中怀着满腔热血写下一首诗名为《英特纳雄耐尔( Internationale)》,后经法国工人音乐家狄盖特谱曲《国际歌》,之后一直流亡国外。1880年大赦后才回国参加法国工人党,1887年出版了《革命歌集》,其中包括这首歌,是国际歌第一次公开发表。其时他已经患了重病,当年在贫困中逝世,时年71岁。
皮埃尔·狄盖特( Pierre Degeyter,1848年10月8日-1932年9月27日),法国共产主义者,工人作曲家,铸模工人。生于比利时,后移居法国里尔,一生主要从事家具制作和花木加工业。青年时代即投身于工人运动,并在工人夜校学习文化和音乐。曾领导过几个工人业余合唱团,任指挥,并写词作曲。72岁加入法国共产党。1932年9月26日,《国际歌》作曲者皮埃尔·狄盖特在巴黎逝世,享年84岁。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