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知识架构】
【教学内容】
阅读古诗文,应该具有一定的古代文化知识方面的积累。
考向(一) 考查教材中出现的古代文化知识
方法:结合教材,分类记忆
高考所考的古代文化知识,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课本,因此,在复习备考时,有必要将散见于教材中的古代文化知识以及试卷中出现的高频古代文化知识作一个系统的整理归纳。下面将诸如名号称谓、官职官署、天文历法、山川地理、教育科举、风俗文化、饮食器用、音乐艺术等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常识列表如下。
典例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官职、职掌、封号、爵号类
①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荆轲刺秦王》)
太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鸿门宴》)
司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孔雀东南飞〉并序》)
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举、学校、音乐、歌赋类
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六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庠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并序》)
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称谓、礼仪、典章、制度类
①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鸿门宴》)
足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
束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并序》)
初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文、地理、历法类
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兰亭集序》)
永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癸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山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既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太子”,帝王的儿子中已经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②“司马”,古代武职官职名。③“太守”,古代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官。
(2)①“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②“庠序”,古代的学校名。殷商时代叫“序”,周代叫“庠”。③“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
(3)①“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②“束发”,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③“初七”,专指农历的七月七日;“下九”,每月的农历十九为下九。古代以每月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下九为汉代妇女欢聚的日子。
(4)①“永和”,年号纪年,东晋穆帝年号;“癸丑”,干支纪年,指永和九年。②“山东”,崤山以东地区,这里指东方诸国。③“既望”,指望日的次日,通常指农历的每月十六日。
【微知点】
古代文化知识解说常见的设误方式:
(1)扩大范围。如解说“太子”,扩大范围,说“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2)跳脱背景。如解说“嗣位”,本来是嫡长子继位,却说成“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忽略了嫡庶。
(3)张冠李戴。如对“庙号”的解说弄成对“谥号”的解说。
(4)以今释古。如将“中国”的今义说成“中国”的古义。
考向(二) 考查试卷中随机出现的古代文化知识
方法:根据语境,合理推断
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从命题方式看,其实不主张“死记硬背”,因为考题放在文本中考查,而不是单独命制一个知识小题;加点的词语均与前后文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根据语境,分析推断。如《〈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六合正相应”和《过秦论》中的“履至尊而制六合”中都有“六合”,前者可结合下文“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知道是表时间的名词;后者结合上文“吞二周而亡诸侯”可知是表示地域的名词,指天地四方。
典例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居母丧,哀毁加人。左庶子张大安表举孝悌,擢豫王府录事参军,历朗、歙二州刺史。时来俊臣贬州参军,人惧复用,多致书请瑰,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遂不发书。俊臣未至追还,恨之。由是连外徙,不得入。久之,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州据都会,多名珍怪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赀取钜万,瑰单身薄被自将。武后铸浮屠,立庙塔,役无虚岁。瑰以为:“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后善其言。
时大臣初拜官,献食天子,名曰“烧尾”,瑰独不进。及侍宴,宗晋卿嘲之,帝默然。瑰自解于帝曰:“宰相燮和阴阳,代天治物。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卫兵至三日不食,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帝崩,遗诏皇太后临朝,相王以太尉辅政。
(选自《新唐书·苏瑰传》,有删节)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擢”“徙”“转”都和官职有关,“擢”是“提拔”的意思,“徙”和“转”表示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B.“孝悌”,孝,指孝顺父母;悌,指敬爱兄长。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C.“浮屠”亦作浮图、休屠,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文中指“和尚”,和《游褒禅山记》中的“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的“浮图”意思相同。
D.“崩”指天子去世,古代不同等级的人去世称法不同,诸侯或后妃死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之死称死。
【规范解题】
第一步,审明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迁移知识,分析选项。
认真阅读、反复辨析四个选项,运用已掌握的古代文化知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有把握的正确选项,逐步缩小范围,推断出解说错误的选项。
选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四个选项均来自上述文段,A项,可根据平时积累的有关“擢”“徙”“转”的相关知识,判断A项正确;联系教材中有关古代对死的称呼可知,D项也是正确的;B项,由《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可以看出,此项对于“孝悌”的理解应该是正确的;C项,对“浮屠”的理解虽然联系了教材,但从语境来看,这里并非指“和尚”,而是“寺庙”的意思。由此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C项。)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
【答案】C
【参考译文】
苏瑰字昌容,是雍州武功人,科举考试得中进士,补为恒州参军。母丧期间极度悲哀。左庶子张大安上表举荐他为孝悌,被提拔为豫王府录事参军,历任朗、歙二州刺史。那时,来俊臣被贬为同州参军,人们担心来俊臣会再被起用,很多人写信给苏瑰,苏瑰将这些使者斥退说:“不才我任职州官,高下自然遵照一定规格,怎会错待一个小人呢?”于是就不打开书信。来俊臣还未到达所贬州就被召回,对苏瑰心中怀恨。因此,苏瑰连连外徙,不得入京。很久以后,转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理位置很重要,且多产名贵珍稀奇怪之物,前任长史张潜、于辩机都收取了好多万资财,而苏瑰只单身及简单行装,自我约束很严。武后建佛寺,立庙塔,没一年不派劳役。苏瑰认为:“浪费严重,虽然不要国库拿钱出来,但重要的是百姓的生产日见困难。百姓不足,君王怎能富足?天下的僧人尼姑有一半是假的,恳请合并寺庙,定出僧人尼姑的数目,缺了再补。”武后觉得他说得很好。
那时,公卿大臣初次为官者,要献食天子,称之为“烧尾”,苏瑰(初任仆射)独不进献。到侍宴时,宗晋卿嘲讽苏瑰,皇帝听了默不作声。苏瑰对皇帝解释说:“宰相一职,主管调和阴阳,代天治理万物。现在粮价暴涨,百姓穷困,宿卫兵中还有三天都没吃饭的,我实在不能称职,所以不敢烧尾。”皇帝驾崩,遗诏让皇太后临朝,相王任太尉辅政。
【微知点】
解答古代文化知识题两种实用的推断方法:
(1)利用语境,巧妙排除。
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内涵比词典中的更丰富,故需结合语境才能具体理解。如“首相”一词,在“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中,显然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应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结合语境,才能知道“首相”的具体内容。
(2)剖析语素,分析结构。
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婉词、比喻义、引申义等。如“建储”一词,联系“建都”一词,“建”应是设立、确立,动词;联系“王储”一词,“储”应是已经确定继承皇位等最高统治权的人,名词。“建储”一词为动宾结构,指立皇太子。
【做题指导】
排除专用名词干扰“四辨识”:
(一)官名的辨识
只要记住了与官名相关的动词,就能辨认出一大批官职。
1.表示授予官职的有:拜、授、除、征、辟、补等。
2.表示调动的有:徙、转、调、改等。
3.表示升迁的有:迁、擢、拔等。
4.表示贬黜的有:贬、谪、黜(绌)、左迁、出、夺等。
5.表示兼职、代理的有:兼、领、权、署等。
官名的辨识还可借官名或爵位名的后缀来辨认,比如:令、王、尉、使、公、侯等。
粗略了解一下古代官员的分类更利于我们作出判断。古代官员分为三类:
1.武官:一般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
2.中央文官:一般称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3.地方文职:如太守、刺史、长史、别驾、知州、知府、令、丞、吏等。
(二)人名的辨识
1.可以借助古文中称人名的一些套路、格式和习惯。传记文对传主往往在开头用“……者,……也”来介绍他的名、字、籍贯等。
注意一开始就把文中有关人物称呼的字词(无论是名,还是字,还是号)全部框起来或是加上一个什么特殊的符号,以提醒自己。
有些动词一般情况下只能接人名宾语,记住它们,也能帮助我们辨识人名。
一些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它的主语也只能是人。
此外,古文还有一种称名习惯,就是“祖”“父”“子”再加人名。
出现频率也是一个判断的依据。某个词语在一篇或一段文字中反复出现,就极有可能是人名,因为要介绍一个人总要多方面地介绍他,要讲到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所作所为和言论,就必然要多次提到他。
(三)地名的辨识
辨识地名的有效方法是分析它前后的相关词语,尤其是介词和动词。“自”“于”“乎”作介词用,一般是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于”有时也介绍对象,要注意区分)。“至”“诣”是“到……去”的意思,“幸”是皇帝到哪儿去之意,“破”“陷”是攻破之意,这些动词的后面一般都是地名。
除此,还可抓住下面一些特点:
1.在“人名+者,……人也”“人名+……人”这种句式中,省略处肯定是一个地名,并且一般是州郡名或县名,或者是州郡名加县名。
2.我国古代许多地名常带一些表地理特征和方位的字,如“山”(山东、山西),“陵”(江陵、兰陵)、“阴”(山阴、华阴)、“阳”(浔阳、辰阳)、“江”(江宁、平江)、“河”(河东、河间)、“东”(朔东)、“西”(关西)、“南”(南阳)、“北”(北海)、“中”(汉中、吴中)、“上”(霸上)、“下”(白下)、“畿”(京畿、畿辅)。直接带“州”字的就更多,如永州、江州等。
(四)时间、器物、典章制度等其他专用名词的辨识
时间名中相对难辨认的是年号名,我们可借助它后面的“元年”“年间”“中”“初”“××年”来认定。
科举名称则可借助它前后的“举”“中”“不中”“及第”等词来辨认。
器物、礼仪风俗、法律制度等其他专用名词的辨识主要还是靠上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