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十九讲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精品教案 (新高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十九讲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精品教案 (新高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3 15:4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九讲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知识架构】
【教学内容】
文言文翻译,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句式、句子间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1.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字字落实指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添加;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文从句顺指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地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以意译为辅助手段。
三、文言文翻译的采分点
文言文翻译要找准采分点,这在前两个学案已详细讲解,此处仅作简要说明。
1.作为采分点的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2.作为采分点的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1)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要换用,如“之”“而”“以”“于”等。(2)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关键虚词的翻译,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3.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采分点,翻译时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考生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考向(一) 文言文翻译之“留”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包括两类:
一类是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经常受到地名和人名等专有名词的干扰,以致于读不懂文字,理解不了内容,做出的选择往往是错的。对于这些专有名词一律照抄,不必翻译。如“乃重修岳阳楼”,其中“岳阳楼”是建筑物名,就不需要翻译。
二类是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
典例 1 把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保留法)
荀伯玉,字弄璋,广陵人也。祖永,南谯太守。父阐之,给事中。伯玉仕宋为晋安王子勋镇军行参军。齐高帝镇淮阴,伯玉为高帝冠军刑狱参军。(1)高帝为宋明帝所疑,被征为黄门郎,深怀忧虑,伯玉劝高帝遣数十骑入魏界,安置标榜。魏果遣游骑数百履行界上,高帝以闻,犹惧不得留,令伯玉占。伯玉言不成行,而帝卒复本任,由是见亲待。后随高帝还都,除奉朝请。高帝使主家事。(2)武帝罢广兴还,立别宅,遣人于大宅掘树数株,伯玉不与,驰以闻,高帝善之。
(选自《南齐书》,有删改)
【规范解题】
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
这段话是写荀伯玉的经历、事迹。
第二步:先易后难,抓住关键。
(1)句应保留的词语有________(“高帝”“宋明帝”“黄门郎”“伯玉”等)。
(2)句应保留的词语有________(“武帝”“广兴”“伯玉”“高帝”等)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画线句)荀伯玉,字弄璋,是广陵人。祖父荀永,是南谯太守。父亲荀阐之,官任给事中。荀伯玉在宋朝做官,担任晋安王刘子勋镇军行参军。齐高帝镇守淮阴,伯玉担任高帝的冠军刑狱参军。(1)高帝被宋明帝怀疑,被征召为黄门郎,高帝深感忧虑。荀伯玉劝高帝派遣数十骑兵进入魏界,设置界标表示占据该地。魏国果然派遣数百骑兵在魏齐边界游荡,太祖(高帝)把这种情状上报,但还是害怕不能留驻淮阴,让荀伯玉占卜。荀伯玉断卦说不要动身前去,而明帝果然有诏恢复太祖本任官职,荀伯玉由此更被太祖当作亲信看待。后来荀伯玉跟随高帝回到京都,被授予奉朝请(朝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厚待遇)。高帝让他主管家事。(2)武帝离开广兴返回京城,修建别苑,派人在伯玉宅子里挖掘几株树,荀伯玉不给,武帝迅速把这件事上报高帝,高帝认为荀伯玉做得很好。
考向(二) 文言文翻译之“换”
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古汉语中有些词语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翻译时应该用现代汉语替换的地方必须替换,千万不能以今义当古义。换包括以下情况:
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
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意思;
④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
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
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典例 2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替换法)
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1)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的,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文名籍甚。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2)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有删节)
【规范解题】
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
这段话是写梁熙的经历、事迹。
第二步:先易后难,抓住关键。
(1)句需替换的关键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喜”“习”“好”“视”“声利”等)。
(2)句需替换的关键词语有_______(“出”“知”“誓”“以”“污”等)。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画线句)先生姓梁,名熙,字叫缉,皙次是他的别号。(1)先生出生于一个世家大族,幼时就不喜欢富贵子弟的习气,爱读古书,名声与利益毫不看重。对诗歌,特别喜欢陶渊明的,少时就写有诗句:“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老人们很诧异。十三岁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县学生员,文才的名声很大。顺治三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顺治十年又考中进士。(2)到西安的咸宁担任知县,在神面前发誓,不因为一文钱的原因玷污自己的名声。他对待百姓就如家人,政绩在西安府所辖地区最好。在咸宁任职半年,就到云南道担任监察御史。
考向(三) 文言文翻译之“调”
“调”就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介宾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
②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
③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
④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典例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调序法)
钜夫入朝,上疏曰:“(1)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择相,宰相之职,莫大于进贤。苟不以进贤为急,而惟以殖货为心,非为上为德、为下为民之意也。今权奸用事,立尚书钩考钱谷,以剥割生民为务。臣窃以为宜清尚书之政,损行省之权,罢言利之官,行恤民之事,于国为便。”桑哥大怒,羁留京师不遣,奏请杀之,凡六奏,帝皆不许。三十年,出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兴学明教,吏民畏爱之。大德四年,迁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2)至官,首治行省平章家奴之为民害者,上下肃然。
(节选自《元史·程钜夫列传》)
【规范解题】
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
这段话是写钜夫的经历、事迹。
第二步:先易后难,抓住关键。
(1)句需调序的句子有________(“莫大于择相”“莫大于进贤”,均为介宾后置句)。
(2)句需调序的句子有________(“家奴之为民害者”,定语后置句)。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画线句)钜夫入朝,上疏说:“(1)我听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择相更大的,宰相的职责,没有比举荐贤才更重要的。如果不把举荐贤能作为急迫的事务,而只是把营求财物放在心上,这并非对上辅助皇上施行德政、对下关爱黎民百姓的意旨啊。现在权奸掌权,立尚书聚敛财赋,把搜刮百姓作为要务。我私下认为应当理清尚书的政务,减损行省的权力,罢免谄媚言利的官员,推行体恤百姓的事务,对国家应有利。”桑哥非常生气,把他留在京师不送走,上奏请求要杀掉钜夫,总共上奏了六次,皇帝都没有批准。至元三十年,离开京师担任福建海道肃政廉访使,兴办学堂推行教育,官吏百姓对他又充满敬畏又爱戴。大德四年,调为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2)程钜夫一到任,首先惩治平章行省那些为害百姓的家奴,于是,官吏和百姓对他都十分恭敬。
考向(四) 文言文翻译之“删”
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需要删去的虚词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句首的发语词(如“夫”);
②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如“而”“以”);
③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及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
(如“乎”“也”“之”“者”“言”);
④其他需要删去的虚词。
典例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删除法)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地名)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1)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2)孔子布衣也,官至鲁司寇。万乘难以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规范解题】
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
这段话是写孔子的经历、事迹。
第二步:先易后难,抓住关键。
(1)句需删除的词语有________(“其”“也”)。
(2)句需删除的词语有________(“也”“焉”)。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画线句)孔子拜见齐景公,景公赠予廪丘邑,以此作为孔子供养之地。孔子拒绝不接受赠地,回到住处,对弟子说:“我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1)如今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实行我的主张却赐给我廪丘邑,他不了解我太厉害了。”令弟子赶快驾车,辞别景公离去。(2)孔子是一个平民,官做到了鲁国司寇,国君在品行上也难以与他相比,三王的辅臣也不比他显耀,因为孔子取舍不随便啊。
考向(五) 文言文翻译之“补”
“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从而使句意完整。
典例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补充法)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1)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2)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规范解题】
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
这段话是写周访的经历、事迹。
第二步:先易后难,抓住关键。
(1)句需补充成分的句子有________[“访荐(之)为主簿”]。
(2)句需补充成分的句子有________[“寻以(之)为扬烈将军”]。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画线句)周访字士达,先人是汝南安城人。汉朝末年避乱到了江南,至周访已四代。吴地平定,于是在庐江寻阳安家。周访年少时深沉有毅力,谦虚礼让,处事果断,周济穷人,家中没有剩余的财钱。担任县功曹,(1)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员,周访推荐(他)担任主簿,两人结为朋友,(周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周访被举为孝廉,授予郎中、上甲令,都没有就任。等到元帝渡江,任命他为参赞镇东军事。当时有人和周访同姓同名,判了死罪,官吏错捕周访,周访奋力反击抓捕自己的人,数十人都四散逃走,自己却到元帝前自首,元帝没有治他的罪。(2)不久让周访担任扬烈将军,讨伐华轶。周访统率的厉武将军丁乾和华轶统帅的武昌太守冯逸勾结,周访逮捕斩杀了他。冯逸进攻周访,周访率军击败来敌。华轶部将周广烧城抵御周访,华轶军队溃退,于是平定了江州。
考向(六) 文言文翻译之“变”
“变”就是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这往往是上述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时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这些情形包括:
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城环绕,险固可靠”;
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如可以将“缙绅”“三尺”“纨绔”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
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如可将“会猎”“更衣”翻译成“出兵征伐”“上厕所”;
④其他需要灵活变通的情况。
典例 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变通法)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入都,十三岁通《五经》,有文名。先生少英异,至性过人,与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为钜公契赏。及丁父忧,服阕,不肯出仕,欲为名山大川之游。会文正公入觐,上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谓弟曰:“汝败我雅兴矣。”
【规范解题】
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
这段话是写朱筠的经历、事迹。
第二步:先易后难,抓住关键。
翻译句需变通的词语有________(“丁父忧”“服阕”)。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画线句)先生姓朱,名筠,字竹君,是顺天府大兴人。九岁时到都城学习,十三岁通晓《五经》,以善写文章闻名。先生年轻的时候英俊奇异,秉性超过一般人,他与弟弟文正公朱珪,都因为善写文章闻名,深得皇上赏识。等到父亲去世,回家服丧期满不肯做官,想到名山大川游览。适逢他的弟弟去觐见皇帝,皇上询问先生的情况,才不敢故意称病,对他的弟弟说:“你败了我的雅兴呀。”
技法指导
文言文翻译有什么技巧?
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文,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具体步骤是:
1.复:即复位、回位,联系要求翻译的句子的上下文了解大意。
2.切:以词(或短语)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3.审:审清能够作为采分点的地方。
4.连: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5.誊: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不写繁体字、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