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 戏剧阅读
【考情分析】
1.随着新高考的全面展开,戏剧文学也纳入高考命题的范围。考试的选文很可能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戏剧或根据小说名著改编的戏剧有联系,这样考生就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去了解与考试内容相关的前后情节和背景材料。
2.从各地的模拟题来看,戏剧阅读主要根据戏剧的文体特征来命题,其中,分析戏剧冲突、鉴赏人物形象、鉴赏戏剧语言是命题热点。
【备考建议】
1.抓住特征,理清戏剧冲突。把握住了戏剧冲突,就等于抓住了总纲,纲举而其目自张。
2.紧扣文本,品味戏剧语言。戏剧里有两种语言:一是舞台说明;二是人物语言,戏剧上称为台词。学会了品味戏剧语言,就拥有了鉴赏戏剧人物和理解戏剧主旨的一把“钥匙”。
3.欣赏人物形象。在了解戏剧冲突、品味戏剧语言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这一点与小说类似。
【阅读要领】
一、知戏剧文体知识——读文之基础
1.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
从表现形式来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等;从作品的容量来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来看,可以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三要素
一是戏剧冲突;二是人物语言;三是舞台说明。
4.戏剧的基本要素
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生活、塑造典型人物、揭示社会矛盾,从而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达到审美效果和社会教育的目的。
5.戏剧的语言
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6.剧本结构形式
分幕分场。幕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
7.戏剧文学的三大特点
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二、明戏剧阅读步骤——读文之要诀
戏剧读文“2要领”:
1.透过故事,把握戏剧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创作剧本必须展示冲突,阅读剧本必须把握冲突。把握了戏剧冲突,也就牵住了全剧的“牛鼻子”。把握戏剧冲突,先从了解戏剧情节入手,再分析冲突性质,从而把握戏剧主题。
2.揣摩台词,分析戏剧语言
戏剧里有两种语言:一是舞台说明,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布景的说明,动作、表情、声调的说明,幕起、幕落的说明;二是人物语言,戏剧上称为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戏剧语言是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我们探究艺术形象,主要从分析戏剧语言入手。
【读文指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真题文本】
智斗
[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个伪军从山坡上走过。]
胡传魁:嘿,阿庆嫂!
阿庆嫂:(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
胡传魁:你好哇?
阿庆嫂: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
胡传魁: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
阿庆嫂: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
胡传魁:哈哈哈……
阿庆嫂:胡司令,您这边请坐。
胡传魁: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子,刁德一。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阿庆嫂:(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胡传魁: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
刁德一:好说好说。
阿庆嫂:参谋长,您坐!
胡传魁: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地谢谢你呀!
阿庆嫂:那是您本身的造化。哟,您瞧我,净顾了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泡茶去,您坐,您坐!(进屋)。
刁德一: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
胡传魁: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
[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
胡传魁:(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阿庆嫂: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当时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
阿庆嫂:参谋长,您吃茶!(忽然想起)哟,香烟忘了,我去拿烟去。(进屋)
刁德一:(看着阿庆嫂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
胡传魁: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那时候你还在日本留学,你怎么会认识她哪?
刁德一:哎!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
胡传魁:怎么,你对她还有什么怀疑吗?
刁德一: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
胡传魁:你这个人哪!
刁德一:嘿嘿嘿……
[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
阿庆嫂: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送上的烟。阿庆嫂欲为点烟,刁德一谢绝,自己用打火机,点着。)
阿庆嫂:胡司令,抽一支!(胡传魁接烟。阿庆嫂给胡点烟。)
刁德一:(望着阿庆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刁德一:(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阿庆嫂摇手拒绝。)
胡传魁:人家不会,你这是干什么啊!
刁德一:(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
阿庆嫂:(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阿庆嫂:(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
刁德一: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
阿庆嫂:(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胡传魁:哈哈哈……
刁德一:嘿嘿嘿……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佩服!佩服!
【注】1939年秋,在沙家浜秘密疗伤的新四军战士,面对日伪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抗日的故事。阿庆嫂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中共地下工作者;刁德一是沙家浜镇地主刁老财的儿子,是与日寇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参谋长,积极为日本人卖力,大肆搜捕新四军伤病员,后被新四军镇压。胡传魁是其司令,在剧里是花脸的角色,用花脸可以表现出他的江湖气,以及仗义、豪爽、缺少心机的特点。他是个“草包”,虽然是一个反面人物,但是却有他的可爱之处。
【读文示范】
(一)把握戏剧冲突
(1)分清人物角色:
从舞台说明可知,这段剧中的三个人物分别是阿庆嫂、刁德一和胡传魁。
胡传魁——汉奸司令。
刁德一——汉奸参谋长。
阿庆嫂——中共地下党员。
(2)了解戏剧冲突:
①背景:
戏剧选段有的小注提供了背景信息: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一些伤病员在沙家浜一带疗伤,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假扮成茶馆老板娘的身份帮助伤病员们随时转移场所。
②开端:
胡传魁和刁德一秉承日寇大佐黑田旨意,千方百计企图搜捕新四军伤病员,来到阿庆嫂的茶馆前。胡传魁既认识阿庆嫂,又认识刁德一,开端部分,通过胡传魁将人物关系一一道来,又为下文写阿庆嫂和刁德一的矛盾冲突埋下伏笔。
③发展: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阿庆嫂发现刁德一诡计多端,异常狡猾,借让座、泡茶观察敌人,并利用胡传魁的感恩义气巧妙应对。
④高潮:
刁德一了解到阿庆嫂曾经在日本兵的面前救过胡传魁,便假惺惺称赞阿庆嫂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试探阿庆嫂,被阿庆嫂挡回。刁德一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他抓住阿庆嫂“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一句,追问阿庆嫂:“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又被阿庆嫂一番话里有话的“生意话”堵了回去。
⑤结局:
胡传魁见阿庆嫂与刁德一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哈哈哈”大笑;刁德一在阿庆嫂面前自讨没趣,“嘿嘿嘿”尴尬而笑,一场激烈的矛盾冲突至此告一段落。
(3)体会人物形象:
阿庆嫂——沉着、勇敢、机智、灵活的英雄形象。
胡传魁——愚蠢、残暴的草包司令形象。
刁德一——阴险毒辣、刁滑奸诈、居心叵测、诡计多端的形象。
(4)把握戏剧主题:
这是一场尖锐而激烈的敌我矛盾冲突戏:刁德一设置圈套,步步紧逼,企图找寻对手言谈中的漏洞;阿庆嫂则巧用自己与胡传魁的关系,察言观色,反击对手,保护自己。表现了阿庆嫂的大智大勇。
(二)分析戏剧语言
这场智斗戏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戏剧功力和文学造诣,该场戏矛盾冲突尖锐,奇峰突起而扣人心弦,对白更是充满智慧的“双关语”。场中关键的对话每一句都暗藏玄机,或针锋相对,或顺水推舟,每个人物的背景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刁德一试探阿庆嫂与新四军关系的一段唱词,阿庆嫂滴水不漏地应对了刁德一的刁难:我既然是个开茶馆的,来的都是客,第一我不知道客人的身份,第二我也不关心客人的身份,这两层话就把刁德一的所有刁难都挡回去了。谁来喝茶都是喝,喝完了就走人,我也不关心客人走了以后怎么样,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软中带硬,不卑不亢!
【真题体验】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胡传魁和阿庆嫂再次相逢后,阿庆嫂只寒暄了一句就问胡传魁“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意在询问胡传魁此次回到沙家浜的真实目的。
B.“我借贵方一块宝地”点明阿庆嫂是个外乡人,“参谋长树大根深”是阿庆嫂向刁德一表明自己知道他在本地是很有势力的。
C.刁德一的应答“好说好说”既显示了他对阿庆嫂的热情,意思是“我会照应的”,同时也在观察阿庆嫂的表现。
D.胡传魁是个草根出身的司令,说话带有很重的江湖气。阿庆嫂讲话也很得体,把自己的恩惠轻轻带过,而且还特意半开玩笑地说“后怕”。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戏剧内容的能力。
【应考思路】C项,“刁德一的应答‘好说好说’既显示了他对阿庆嫂的热情”错误,从文中来看,刁德一的应答“好说好说”仅仅是寒暄应付,他对阿庆嫂自始至终是持怀疑态度的。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语句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唱词前八句是整句,音韵谐和,后三句是散句,显示了阿庆嫂的生意兴隆,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B.运用对偶、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客人的关系,既符合阿庆嫂身份又回答巧妙。
C.这段画线文字是阿庆嫂针对刁德一怀疑自己和新四军来往所作的回答,说明自己和新四军没有一点关系。
D.“人一走,茶就凉”软中带硬,“有什么周详不周详”一句话中有话,巧妙地把刁德一的刁难顶了回去。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戏剧艺术特色的能力。
【应考思路】A项“显示了阿庆嫂的生意兴隆,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理解错误;C项“说明自己和新四军没有一点关系”错误;D项“人一走,茶就凉”话中有话,“有什么周详不周详”一句软中带硬。这段唱词的意思是:自己开茶馆,开门做生意,来自己这里的都是客人,自己都笑脸相迎,走了不考虑他是什么人。
3.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1)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2)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
【答案】(1)“上下打量”这个细节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怀疑,表现了他的阴险、多疑。
(2)泼茶的动作是阿庆嫂对对手的有力回击,体现她对刁德一的不满,表现了她的机智果敢。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戏剧语言的能力。
【应考思路】“上下打量”是动作描写,这一动作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怀疑,表现了他的阴险、多疑;“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中的“泼去”是动作描写,从前面阿庆嫂的唱词和后面刁德一“一惊”的反应来看,阿庆嫂“泼茶”的动作是对对手的有力回击,体现她对刁德一的不满,表现了她的机智果敢。
4.剧本为什么把本场戏命名为“智斗”?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这是一场尖锐而激烈的敌我矛盾冲突戏:刁德一设置圈套,步步紧逼,企图找寻对手言谈中的漏洞;阿庆嫂则巧用与胡传魁的关系,察言观色,反击对手,保护自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戏剧思想内容的能力。
【应考思路】“智斗”作为节选部分的题目,体现在刁德一和阿庆嫂两个人物身上,刁德一是“旁敲侧击将她访”,阿庆嫂是“察言观色把他防”。围绕两个人的斗争智慧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跟踪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商鞅变法
(第二幕 秦宫,秦孝公三年)
【卫鞅背书简上场,放书简。】
卫 鞅 卫鞅拜见国君!
秦孝公 免礼。列位,蒙先君圣命,寡人承继国位,已经三年有余。当年先祖穆公在位,修德行武,东平晋国之乱,西霸戎翟之地,我们的国土曾经一直扩展西河,功绩是何等辉煌。可是如今呢,大片的国土却落入了魏国的手中。二百六十多年过去,历经十四代国君,西河之地至今尚未收复。堂堂千里秦国在周天子的心中,在六大诸侯的眼里,竟无一席之地。这是奇耻大辱啊!列位都是前朝老臣,一国之栋梁,难道就不想把秦国变一变吗?
【众无语。】
秦孝公 公孙大人。
公孙贾 臣在,臣不敢妄议朝政。
秦孝公 五大夫?
甘 龙 臣唯君命是从。
【秦孝公不悦。】
秦孝公 赵良博士?
赵 良 臣在,嗯,卫鞅客卿不远万里自魏入秦,知李悝之法,习昊起之术,定有趣群之计策,卓越之谋断。还是应该请卫客卿先抒高见。
秦孝公 嗯,请卫鞅客卿论法!
景 监 请卫鞅客卿论法。
卫 鞅 遵命。诸位大人,卫鞅冒昧。国君之所以下令求贤,是为光复穆公之业,收复被三晋夺占的西河之地,以一改中原六国小视秦国之局面,自强于天下。中原六国逞强,而秦邦卑弱,是因为兵不强,国不富,天下不治。天下为何不治?是因为官不官,民不民,为官者对上曲意逢迎,对下搜刮民财;为民者懒于耕稼,怠于作战。而目前大秦所用之法,乃几百年前陋章陈规。法不更新,陈陈相因,国家何以有生气。假如国家废除旧规,倡导农战,为此制定农战之法。凡是努力开荒,多打粮食,或者奋勇作战,多杀敌人者,都可因此而建功得爵。有了爵级,奴隶可以升为庶人,庶人可以升为官吏,官吏也因此可以加官晋爵。而于国不事农战,不得战功者,虽为王侯大夫也不能得到利禄官封。废除子孙世袭荫封,统一律条法令,有不从王令、乱上制者,罪死不赦!(顿)假如举国以此戮力而为之,行一年,十年强!行十年,百年强!行一百年,千岁王者旺!
秦孝公 嗯,好,哈哈……(激动)列位,对卫鞅之法,但议无妨。列位,卫客卿制定的农战令,乃强国之本,此法很新,且颇具胆识。
卫 鞅 是。
秦孝公 望列位认真研读此法,共议强秦之计。
卫 鞅 遵命。
【卫客卿发简,众臣看简后议论纷纷。】
公孙贾 老臣腐朽,只知日从东升,月从西降,性由天成,各得其所,这才分天地,成阴阳,存万物而立世界;这才树君上,辅群臣,统治万民而主政国家;这才国治理,立法度而分上下。试看天下诸侯各国,凡是以古法而治的,没有不太平的,要想易弦更张的,没有不出乱子的。单凭一人巧舌如簧地游说一番,就轻易改变一国之法度,那天下必乱。
卫 鞅 公孙大人的意思是要我们效古法、循旧礼啦。请问,自从盘古开天以来,经三皇五帝、夏禹殷商,我们该效哪一朝的古法?该循哪一代的旧礼呢?
公孙贾 ……
卫 鞅 太傅。
公子虔 卫客卿。
卫 鞅 您博学多才,读尽了天下多少文章,您一定知道,三皇五帝至今,有哪一代礼法是一成不变的?
公子虔 是啊,商汤周武正是不拘古法而兴,殷纣夏桀乃是不改旧礼而亡。
卫 鞅 公孙大人,我们该走哪条路呢?
祝 欢 那依你所说,国君若不照你的意思实行变法,那国君就是殷纣夏桀了?
秦孝公 嗯!
卫 鞅 如果国君是殷纣夏桀,怎会在此当庭论法?
公孙贾 卫客卿能担保你的变法之举一定成功?
卫 鞅 呵,如果一件事连做都不去做,那么何以能得到成功呢?
祝 欢 我只知道卫客卿曾在魏国学习李悝之法。可是李悝的变法在魏国都没有能够成功,难道他的学生,跑到秦国来变法就一定能成吗?
卫 鞅 魏国之所以变法未能成功,是因为在李悝去世之后,魏武侯未能坚持变法到底所致。请问太祝官,难道对此缘由你竟一无所知?
甘 龙 国君,古法旧礼,都是一朝朝、一代代传下来的,国君继位不久,便贸然行事,那好比行车不循车道而行,必有覆车之患啊!
卫 鞅 国君……
众 臣 国君……
祝 欢 国君……
秦孝公 太祝官,讲!
祝 欢 国君,上天早有征兆,臣不敢妄言。(跪下)
秦孝公 什么征兆?
祝 欢 君上登基那年,西天有怪星横空,起于上章,落于阏逢。……
秦孝公 此作何解?
祝 欢 天意难违。
公孙贾 天意难违。
甘 龙 天意难违。(跪下)
卫 鞅 居然连太祝官都难测?
秦孝公 太傅!
公子虔 国君乃是上天授命,国君之意就是天意!
秦孝公 赵博士!
赵 良 明智者总有先见之明,而平庸之人总是人云亦云。臣以为,国君还须采纳明智者之言。
众 臣 国君。
秦孝公 ……我意已决,景监宣诏!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开篇通过秦王之口介绍了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秦王变法的决心,指出变法势在必行,为引出商鞅和群臣的交锋做了铺垫。
B.文本中公子虔的话语并不多,但仅有的几处台词真实地体现了其客观理性地对待变法、坚决拥护秦王的忠贞不二的态度。
C.商鞅曾在魏国学习李悝之法,祝欢便以李悝变法失败为由来质疑商鞅变法,结果遭到了商鞅的有力反驳。
D.文本中赵良认为明智者有先见之明,平庸者则人云亦云,国君须采纳智者之言。秦孝公听从了他的意见,才决定推行变法。
【答案】D
【解析】“秦孝公听从了他的意见,才决定推行变法”错误。秦孝公在问群臣时说:“列位都是前朝老臣,一国之栋梁,难道就不想把秦国变一变吗?”这句话已经表明他早已决定推行变法。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中秦孝公将穆公在位时取得的政绩和如今大片国土落入魏国手中进行对比,通过反问表达对秦国地位低微的不满和想要变法的意图。
B.文本中秦孝公在征求众人的意见时,无人肯表明意见,引起了秦王的不悦,暗示了群臣反对变法的态度,为商鞅的出场营造了紧张的气氛。
C.人物台词简练有内涵。面对祝欢对星象的解析,商鞅感叹“居然连太祝官都难测”,侧面衬托出变法推行的难度和他对变法成败的担心。
D.文本详略分明,详写商鞅对变法的陈述和公孙贾反对的理由,从而营造了尖锐的矛盾冲突,突出重点人物的地位,推动剧情向前发展。
【答案】C
【解析】“侧面衬托”错误,应为正面描写。另外,“他对变法成败的担心”也不对,商鞅的话表现了他对祝欢说法的不认同,是暗讽。
3.选文是如何塑造商鞅这一形象的?试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正面描写。通过对变法的陈述,可以看出商鞅具有非凡的治国本领,洞悉强国之道。通过和大臣的辩驳可以看出,商鞅不拘旧礼,不信天意,勇于坚持自我。②侧面描写。从赵良和秦王对待商鞅和变法的态度,表现了商鞅的见识超群。③对比衬托。大臣们的言论和商鞅的言论形成了鲜明对比,大臣们顽固保守,害怕变革,商鞅则力主变法,心无所畏。④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商鞅的人物形象。(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给4分)
4.选文设置了哪些矛盾冲突?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简析,并指出其作用。(6分)
【答案】(1)矛盾冲突:①商鞅和大臣之间的矛盾:商鞅主张变法,而众臣保守抗拒;②秦孝公和大臣之间的矛盾:秦孝公决意推行变法,而有些大臣竭力劝阻;③顺天意和主人事之间的矛盾:群臣以“天意难违”为由,阻挠变法,而商鞅、公孙虔、赵良和秦孝公力主人事。(3分)(2)作用:这些矛盾冲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了推行变法面临的困难,从而突出商鞅非凡的才能和勇气。(3分)
【考试题型】
文学是人学。戏剧与小说一样,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鉴赏的重点。阅读戏剧作品,就是通过把握戏剧冲突,鉴赏人物形象,了解戏剧主题,进而品味人生,了解社会,这也体现了戏剧文学创作的目的。和小说不同的是,戏剧主要通过富有动作感的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展现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戏剧主题。戏剧的考查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赏析戏剧人物、把握戏剧冲突、鉴赏戏剧的语言艺术。
题型一 赏析戏剧人物
戏剧中的一切因素,都集中在人物身上。一出戏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物能否在舞台上“站立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戏剧人物根据其在戏剧中的地位可以分成主角和配角,根据其立场观点可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主角是戏剧主要表现的人物,如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一样,作者为了避免集中叙述,不惜大量场景表现。主角承载着戏剧的重要矛盾冲突,他的言行、思想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他的命运揭示戏剧的主题。次要角色如同小说的次要人物,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有时也起推动剧情发展,暗示戏剧环境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主角不一定是正面人物,配角也不一定是反面人物。如《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主角,也是反面人物;周冲是配角,但却是正面人物。
【解题技法】
赏析戏剧人物“3技法”:
1.把握人物的身份特征
人物的身份特征包括人物的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形成。在分析某一人物形象时,须结合全文,准确把握其在文中的身份特征,进而可以准确判断出该人物的行为依据。
2.揣摩人物的言外之意
戏剧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它是戏剧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如果在阅读时只是一直平平地看下去,不去细细领会对话中的潜台词,就很难体会到戏剧的魅力所在。所以要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体味话里之因,话中之话,话外之意,补充和丰富原台词的内容,从而把握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3.分析人物的冲突关系
人物形象是在戏剧冲突中刻画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为人物性格所决定,同时又是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的。因此,要想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就应从分析冲突入手。其方法是分析戏剧一共写了多少冲突,哪些是主要冲突,以及引起各种冲突的原因等,还要弄清在冲突的发展过程中,这个人物形象有无变化,以及有哪些变化。
【典题示例】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拉: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拉: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之后——也许有。
海尔茂: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拉:(走进右边屋子)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拉:(穿外套)我不能在陌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难道咱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么过日子?
娜拉:(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
海尔茂: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拉: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拉: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她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的拘束,我也不受你的拘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给我。
海尔茂:连戒指都要还?
娜拉:要还。
海尔茂:拿去。
娜拉: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
海尔茂: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不会再想我了吧?
娜拉:喔,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拉: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拉: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儿忙。
娜拉:不必,我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个陌生人?
娜拉:(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拉: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喔,托伐,我现在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都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拉: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有删改)
问:请简要介绍本剧中娜拉的形象特征。
【解题流程】
角度 分析
把握人物的 身份特征 娜拉在丈夫眼中只是“私有财产”,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只是一个玩物,一切由丈夫摆布和决定。
揣摩人物的 言外之意 “你不受我的拘束,我也不受你的拘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这些台词表明娜拉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倾向的妇女形象。
分析人物的 冲突关系 “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这些语句表明娜拉认清了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对这种不合理、不平等的关系感到绝望,为追求男女平等,人格独立,奋起反抗。
【答案】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倾向的妇女。现实生活中,她不仅认清了海尔茂的丑恶灵魂,而且也认识到现实社会的不合理。她的倔强和不屈服的精神使她最终同海尔茂决裂,脱离“玩偶家庭”,决心争得自身的解放,争得同男子一样的权利。
题型二 把握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从戏剧中矛盾产生、发展、解决的过程,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与剧本的立意。
戏剧冲突的主要类型:①悲剧,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②喜剧: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人物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起人们对丑的、滑稽的人和事的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戏剧冲突的表现形态:①表现为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有人把这种方式称为外部冲突。②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有人把它称为内部冲突。这两种冲突,有时单独展开,有时则交错在一起,相互作用,互为因果。③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
【解题技法】
从两个角度把握戏剧冲突:
角度一:了解戏剧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为了吸引观众,剧本十分讲究情节性。读者了解了戏剧情节,才能把握戏剧冲突,受到艺术感染。从情节的推进入手,分析戏剧冲突的发展过程。
角度二:结合戏剧主题,分析冲突性质
戏剧冲突,包括人物之间的冲突,人物自身的冲突,人物与环境的冲突几方面。戏剧冲突的实质是性格冲突,剧作者把人物放在尖锐的冲突中,特别是通过人物性格的相互“抵触”、相互“冲突”来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因此,可从戏剧表现的主题,分析冲突的性质。
【典题示例】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狱卒:提关汉卿!
[禁子下,不一时,闻铁链镣铐相击声,关汉卿上]
禁子:跪下!
(关汉卿昂然不跪,禁子拿棒要敲他的腿)
狱吏:(制止)别难为他。(向关汉卿)关汉卿,你坐下吧。
(向狱卒)给他一条小凳。
[狱卒给凳,关汉卿坐下]
狱吏:怎么样?这些日子还好吗?
关汉卿:唔,日月照肝胆,霜雪添须眉,可还死不了。
狱吏:是啊,真是不愿你死啊,你的文章我不懂,可是你的医道真高明,我娘吃了你的药好多了。她是多年的风湿,真没有想到好得那么快,她已经能拄着拐杖自己走道儿了。
关汉卿:走走有好处,老年人可也不能太累。
狱吏:是是,真是谢谢你。可是,关汉卿,你的案情越扯越大了。说老实话,恐怕很难救你,怎么办呢?
关汉卿:(诧异)“越扯越大”了?
狱吏:对。大得够瞧的了。你有一位老朋友叫叶和甫的吗?
关汉卿:唔,有那么一个人,不是什么老朋友。
狱吏:他要来跟你谈谈。
关汉卿:我跟他没有什么可谈的。
狱吏:谈谈吧,对你或许有些好处。(向内)叶先生,请吧!
叶和甫:(从里面走出来,对关汉卿很关切的口气)哎呀,老朋友,真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跟你见面。当初你不听我的话,我害怕总会有这么一天,所以我说,《窦娥冤》最好别写,要写必定是祸多福少,现在怎么样?不幸而言中了吧。
关汉卿:(鄙夷地)你要跟我谈什么,快说吧!
叶和甫:瞧你,还这么急性子,不是应该熬炼得火气小一点儿吗?
叶和甫:(低声)好,汉卿,先告诉你一个极可怕的消息,你那位朋友王著跟妖僧同谋,上个月初十晚上,在上都,把阿合马老大人和郝祯大人都给刺了!
关汉卿:唔,真的?
叶和甫:千真万确的,现在大元朝上上下下都为这事件发抖。你看这是国家多么大的不幸!
关汉卿:你还想告诉我什么呢?
叶和甫:我就是想告诉你,你不听我的劝告,闯出了多么大的乱子!逆臣王著就因为看过你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老大人的。
关汉卿:(怒)怎见得呢?
叶和甫:许多人听见他在玉仙楼看《窦娥冤》的时候喊过“为万民除害”,后来他在上都伏法的时候又喊:“我王著为万民除害”,而且你的戏里居然还有“将滥官污吏都杀坏”的词儿!
关汉卿:(按捺住怒火)你觉得“滥官污吏”应不应该杀呢?我们写戏的离不开褒贬两个字。拿前朝的人说,我们褒岳飞,贬秦桧。看戏的人万一在什么时候激于义愤杀了像秦桧那样的人,能说是写戏的人教唆的吗?
叶和甫:汉卿,你这话何尝没有一些道理,可是如今正在风头上,皇上和大臣们怎么会听你的?再说,我今晚来看你,倒也不是为了跟你争辩《窦娥冤》的后果如何,(又低声)我是奉了忽辛大人的面谕来跟你商量一件大事的。你的案情虽说是十分严重,可是只要你答应这件事,还是可以减刑甚至释放你的。
关汉卿:我跟忽辛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叶和甫:别这么大火气,老朋友,这事你也吃不了什么亏。反正王著已经死了,没有对证,只要你在大臣问你的时候,供出王著刺杀阿合马大人是想除掉捍卫大元朝的忠臣,联合各地金汉愚民图谋不轨。只要你肯这样招供,不只你的案子可以减轻,忽辛大人为了酬劳你,还预备送你中统钞一百万。
关汉卿:(怒火难遏)你还有什么说的?
叶和甫:你答应了吗?(过去)
关汉卿:我答应了。(他重重的一记耳光,竟把叶和甫打倒在地下)
叶和甫:汉卿,我好好跟你商量,你怎么动起粗来了?
关汉卿:狗东西,你是有眼无珠,认错了人了。我关汉卿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你想替忽辛那贼官来收买我?我们中间竟然出了你这样无耻的禽兽,我恨不能吃你的肉!
叶和甫:(狰狞无耻的面目毕露)你不答应,好,那你等着死吧。
关汉卿:死也不跟你这无耻的禽兽说话了!狱官,让我回号子去。
(摘自田汉《关汉卿》,有删改)
问:“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节选文段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解题流程】
从戏剧情节入手把握冲突 叶和甫告诉关汉卿:“你那位朋友王著跟妖僧同谋,上个月初十晚上,在上都,把阿合马老大人和郝祯大人都给刺了!”通过这一情节可以推知文段中有王著等人和阿合马的矛盾冲突。
从人物关系入手把握冲突 关汉卿与叶和甫是旧相识,叶和甫劝关汉卿供出王著刺杀阿合马的目的,关汉卿对其大打出手并痛骂,由此推知文段内有关汉卿与叶和甫的正面矛盾冲突。
从人物自身的心理矛盾入手把握戏剧冲突 叶和甫先讲了一个“极可怕的消息”,通过这个消息关汉卿知道自己可能会因王著而获死刑;再告诉关汉卿忽辛大人的想法,只要关汉卿答应这件事,就可以被减刑甚至释放。由此推知文段中有关汉卿面对名利诱惑及生死抉择的内在矛盾。
【答案】①关汉卿与叶和甫的正面矛盾冲突。②王著等人和阿合马的矛盾冲突。③关汉卿面对名利诱惑及生死抉择的内在矛盾。
题型三 鉴赏戏剧的语言艺术
戏剧语言是构建剧本的基础。主要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称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这是人物心理活动与行为动作的外观,由此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质的语言,主要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剧情发展的布景、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能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舞台说明是戏剧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鉴赏戏剧文学的语言,主要是品味人物台词和赏析舞台说明。
考向一 品味人物台词
台词是构成一个剧本的基石,是剧本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台词,就没有剧本,没有人物的冲突,更没有剧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剧中的人物,或称之为角色,必须通过台词才能表达各自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等。由此可见台词在剧本中的重要性。由于戏剧不像小说等文学样式那样由作者出面向读者叙述,只能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与动作来表达一切,因此台词是戏剧舞台上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段,台词的写作与安排成为剧作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一些台词,演员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能够领悟到它的含义,这就是“潜台词”。潜台词含有丰富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准确地传达出人物潜在的心理动机和真正的说话目的,形成强烈的戏剧效果。
【解题技法】
品味人物台词“2技巧”:
1.抓住关键词,从表里两个角度理解
戏剧语言“片言百意”,除话的表面意思之外,还隐含着没有说出来的更深一层的意思,使人们有充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具有潜台词。理解戏剧语言,要体味话里之因,话中之话,话外之意,补充和丰富原台词的内容。
2.抓住个性化,从塑造形象和揭示主旨分析
在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是指符合人物性格,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本质的语言。好的台词,读者能从中看出人物的神情举止、内心活动,对塑造人物有重要的作用。另外,戏剧中人物的语言,特别是关键人物的关键台词,对戏剧的主旨也有一定的揭示作用,不能忽略。
【典题示例】
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乡间一条路。一棵树。
黄昏。
爱斯特拉冈坐在一个低土墩上脱靴子。他两手使劲往下拉,直喘气。他停止脱靴子,显出精疲力竭的样子,歇了会儿,又开始往下拉。
如前。
弗拉季米尔上。
爱斯特拉冈:(又一次泄气)毫无办法。
弗拉季米尔:(叉开两腿,迈着僵硬的、小小的步子前进)我开始拿定主意。我这一辈子老是拿不定主意,老是说,弗拉季米尔,要理智些,你还不曾什么都试过哩。于是我又继续奋斗。(他沉思起来,咀嚼着“奋斗”两字。向爱斯特拉冈)哦,你又来啦。
爱斯特拉冈:是吗?
弗拉季米尔:看见你回来我很高兴,我还以为你一去再也不回来啦。
爱斯特拉冈:我也一样。
弗拉季米尔:终于又在一块儿啦!我们应该好好庆祝一番。可是怎样庆祝呢?(他思索着)起来,让我拥抱你一下。
爱斯特拉冈:(没好气地)不,这会儿不成。
弗拉季米尔:(伤了自尊心,冷冷地)允不允许我问一下,大人阁下昨天晚上是在哪儿过夜的?
爱斯特拉冈:在一条沟里。
弗拉季米尔:(羡慕地)一条沟里!哪儿?
爱斯特拉冈:(未做手势)那边。
弗拉季米尔:他们没揍你?
爱斯特拉冈:揍我?他们当然揍了我。
弗拉季米尔:还是同一帮人?
爱斯特拉冈:同一帮人?我不知道。
弗拉季米尔:我只要一想起……这么些年来……要不是有我照顾……你会在什么地方……?(果断地)在这会儿,你早就成一堆枯骨啦,毫无疑问。
爱斯特拉冈:那又怎么样呢?
弗拉季米尔:光一个人,是怎么也受不了的。(略停。兴高采烈地)另一方面,这会儿泄气也不管用了,这是我要说的。我们早想到这一点就好了,在世界还年轻的时候,在90年代。
(节选自塞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有删改)
问:文中画线的爱斯特拉冈的两句话有怎样的含义?请简要说明。
【解题流程】
抓住 关键词 “当然”是第一句话的关键词,为什么揍“我”成了当然?这是思考的重点。“当然”暗示了被打的经常性、必然性。“我不知道”是第二句话的关键词,谁打的“我”,“我”理应知道,但爱斯特拉冈说不知道,这反映了他对挨打习以为常,生活悲惨、心灵麻木。
抓住 个性化 这两句话都说先反问再回答。如果弗拉季米尔不问,不谈到这个问题,也许爱斯特拉冈不会想到这些情况,可见其屈辱的生活和心灵的麻木。
【答案】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时常遭受别人的欺侮,却不知道欺侮他的人是谁。而这种生活对他来说又习以为常。表现了他悲惨、悲凉、麻木的生活境况。
考向二 赏析舞台说明
舞台提示又称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按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
(1)人物说明:
一般指戏剧文学剧本的“人物表”。它主要是介绍登场人物的年龄、职务和人物间的关系,简明扼要地介绍剧中人的概况。
(2)舞台场面说明:
包括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设计,灯光效果,道具运用,人物的上场、下场以及幕的启闭等动作。
(3)人物动作说明:
这是通过对人物在道白、演唱过程中的动作、情态的说明,来刻画人物性格、推进剧情发展的一种主要的表现手段。同时,也为演员提供了动作表演的依据。
(4)唱腔板式说明:
这是戏曲文学剧本所独有的舞台说明。
【解题技法】
赏析舞台说明“3结合”:
1.结合说明的内容
从舞台说明的类型看,有人物说明、场面说明、动作说明和唱腔板式说明。在这四类说明中,场面说明和动作说明一般是鉴赏的重点。场面说明要从其对场面的交代、气氛的暗示、环境的映衬等角度分析。
2.结合人物的台词
人物动作的说明往往表明人物说话时的情态、动作,这类说明与台词一起,在塑造人物形象,推动矛盾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结合剧情的发展
“舞台说明”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舞台布局及气氛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往往起到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等作用。
【典题示例】
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周朴园:(四凤端茶,放在周朴园面前)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跟太太煎的药呢?
四凤:煎好了。
周朴园:为什么不拿来?
四凤:(看蘩漪,不说话)
蘩漪:(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跟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蘩漪:(忙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四凤: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低而缓地)倒了来。
蘩漪:(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冲: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你同你妈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蘩漪:(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蘩漪:(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喝了药,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蘩漪:(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冲儿,你把药端到你母亲面前去。
周冲:(反抗地)爸!
周朴园:(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说,请母亲喝。
周冲:(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萍:(低头,至周冲面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冲:(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蘩漪:(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子女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蘩漪:(四面看一看,望望周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萍:爸!我——
周朴园: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周萍:(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高声)跪下!(周萍望着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全身发抖)叫你跪下!
(周萍正向下跪)
蘩漪:(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周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节选自曹禺《雷雨》,有删改)
问:在这场戏中,周朴园强迫蘩漪喝药,蘩漪几次“望望周朴园”“又望望周萍”,这几处舞台说明对刻画蘩漪心理具有怎样的作用?
【解题流程】
找出具体说明 结合人物、情节分析
“望望周朴园又望望周萍”“望着周萍”“她望一望周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 周朴园逼蘩漪喝药,高潮在周萍将要跪下劝蘩漪喝药时,这实际上是周朴园利用封建家长的身份,让蘩漪给周萍、周冲做出服从的榜样。蘩漪无助、哀求、愤怒的眼神,都体现在这几处“望”中。
【答案】①表现对周朴园无声的反抗;②期望周萍和自己一起反抗封建家庭;③对周朴园投去恨和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