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比例的意义 课时1
第 4 单元 比例
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一、新课导入
请回忆一下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关于比的内容。谁能说出什么是比?并给出一个例子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二、探索新知
国旗长6m,宽4 m
国旗长30cm,宽20cm
上面三幅图都是什么地方的场景?什么共同点?
国旗长1.5m 宽1m
上图1和图2的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国旗长6m,宽4m。
国旗长30cm,宽20cm。
国旗长1.5m 宽1m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图1的国旗:
图三的国旗:
6:4 =
30:20=
2
3
2
3
国旗长30cm,宽20cm。
国旗长6m,宽4m。
国旗长1.5m 宽1m
操场上的国旗:
教室里的国旗:
6:4 =
30:20=
2
3
2
3
我发现,它们长和宽的比值都相等。
国旗长6m,宽4m。
国旗长30cm,宽20cm。
国旗长1.5m 宽1m
国旗长6m,宽4m。
国旗长60cm,宽40cm。
所以,6:4=60:40。也可以写成 = 。
4
6
40
60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国旗长1.5m 宽1m
三、巩固练习
1. 下面哪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7:10和14:20
(2)20:4和1:5
7:10=0.7
14:20=0.7
所以,7:10=14:20可以组成比例。
20:4=5
1:5=0.2
所以,20:4和1:5不能组成比例。
(3) : 和9:6
(4)0.6:0.2和
2
1
3
1
2
1
3
1
=
2
3
9:6
=
2
3
:
所以, =
可以组成比例。
2
1
3
1
:
9:6
4
6
4
2
:
0.6:0.3=2
4
6
4
2
:
=3
所以,0.6:0.2=
可以组成比例。
4
6
4
2
:
示例:4:8和2:4 、3:6和 6:12
2.比一比,谁写得多。
在2、3、4、5、6、7、8、9、12、15这十个数中,任选四个数组成比例,并说说是怎样写出来的。
四、课堂小结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根据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时2
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例如: 1.2:0.8=120:80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内项
外项
如果把上面的比例写成分数形式: = ,1.2和80仍然是外项,0.8和120仍然是内项。
1.2
0.8
120
80
一、新课导入
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1)4.8:3.2=120:80
4.8×80=384
3.2×120=384
(2) =
6×15=
10×9=
6
10
9
15
90
90
你能举一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吗?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
a:b=c:d 则ad=bc
二、探索新知
三、巩固练习
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列两个比率中哪一个可以构成比例。
(1)6:3和9:5 (2)0.2:2.5和2:25
(3) : 和 : (4)1.2: 和 :5
1
3
1
6
1
4
1
2
(2)、(3)两组中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3
4
4
5
四、课堂小结
构成比率的四项中,两端的两项称为比率的外项,中间的两项称为比率的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