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卤代烃——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2.1.2卤代烃——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6 10:1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2卤代烃
1.通常状况下,下列物质为气体的是( )
A.甲苯 B.溴乙烷 C.四氯化碳 D.2-甲基丙烷
2.下列卤代烃中沸点最低、密度最小的是( )
A. B.
C. D.
3.下列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且有机物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的是( )
A.C2H5Br和Br2 B.CH3CH2CH2CH2CH3和H2O
C.CCl4和CHCl3 D.CH2BrCH2Br和H2O
4.有关溴乙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溴乙烷难溶于水,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B.溴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可生成乙烯
C.将溴乙烷滴入AgNO3溶液中,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D.实验室通常用乙烯与溴水反应来制取溴乙烷
5.一氟一氯丙烷是对臭氧层有严重破坏的一类氟氯代烃,其分子式为,该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6.如图装置可用于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的生成物乙烯的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消去反应
B.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酸性溶液褪色
C.可用溴水代替酸性溶液
D.乙烯难溶于水,故装置②可以省去
7.二溴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为M,M的苯环上的氢原子被一个氯原子取代后,只能得到一种产物,则该产物是( )
A. B. C. D.
8.能在K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 B.
C. D.
9.3-氯戊烷(CH3CH2CHClCH2CH3)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下列有关3-氯戊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氯戊烷的分子式为C6H9Cl3
B.3-氯戊烷属于烷烃
C.3-氯戊烷的一溴代物共有3种
D.3-氯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共有6种
10.4-溴环己烯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它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①为氧化反应,产物含有溴原子和羧基两种官能团
B.反应②为取代反应,产物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
C.反应③为消去反应,产物含碳碳双键和溴原子两种官能团
D.反应④为加成反应,产物只含溴原子一种官能团
11.下列卤代烃,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且只能得到一种单烯烃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 )






A.①③⑥ B.②③⑤ C.全部 D.②④
13.为检验某卤代烃(RX)中的X(卤素)元素,有下列操作:
①加热煮沸;
②加入溶液;
③取少量该卤代烃;
④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
⑤加入NaOH溶液;
⑥冷却。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①⑤⑥②④ B.③②①⑥④⑤
C.③⑤①⑥④② D.③⑤①⑥②④
14.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乙、丁中分别加入氯水,均有红棕色液体生成
B.向甲、乙、丙、丁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调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入溶液,均有沉淀生成
C.向甲、乙、丙、丁中分别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调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入溶液,均有沉淀生成
D.乙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得到两种烯烃
15.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R (X为卤素原子)。
A、B、C、D、E有如图转化关系:
其中A、B分别是分子式为的两种同分异构体。根据图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填写下列空白:
(1)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C: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甲苯常温下为液态,故A错误;溴乙烷常温下为液态,故B错误;四氯化碳常温下为液态,故C错误;2-甲基丙烷常温下呈气态,故D正确。
2.答案:B
解析:碳原子数相同、结构相似的卤代烃的沸点随卤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据此规律判断,B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A项和C项中的物质都是互溶的,故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B项和D项中的物质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但D项中CH2BrCH2Br比水的密度大,有机物在下层,水在上层,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
4.答案:A
解析:溴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属取代反应)生成乙醇,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两者反应的条件不同,其反应的类型和产物也不同,不能混淆;溴乙烷难溶于水,也不能在水中电离出Br-,将其滴入AgNO3溶液中,不发生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乙烯与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在实验室中通常用乙烯与溴化氢反应来制取溴乙烷。
5.答案:C
解析:丙烷的结构简式为,先固定F在上,则Cl的位置有3种:、;再固定F在上,则Cl的位置有2种:,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故选C。
6.答案:D
解析: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生成乙烯、溴化钠和水,该反应中溴乙烷脱去了溴原子和氢原子,属于消去反应,故A正确;产物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由于乙烯可以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可用溴水代替酸性溶液来检验实验中是否有乙烯生成,故C正确;从装置①导气管出来的气体除了乙烯外,还有乙醇,乙醇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干扰乙烯的检验,故装置②的目的是除去乙醇,不可省去,故D错误。
7.答案:D
解析:M是,其苯环上的氢原子被一个氯原子取代后得到,D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当卤代烃中卤素原子所连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连有H原子时,才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没有邻位C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A错误;中与Cl原子相连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错误; 能发生消去反应,C正确:中与Br原子相连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D错误。
9.答案:C
解析:3-氯戊烷的分子式为C5H11Cl,A项错误;烷烃分子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3-氯戊烷不属于烷烃,B项错误;3-氯戊烷的一溴代物共有3种,C项正确;3-氯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D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碳碳双键,碳碳双键断裂生成两个羧基,与溴原子不反应,产物含有溴原子和羧基两种官能团,A正确;在强碱水溶液作用下,4-溴环己烯中的溴原子被羟基取代,产物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B正确;在强碱醇溶液加热条件下,4-溴环己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产物只含碳碳双键一种官能团,C错误;4-溴环己烯中的碳碳双键与HBr发生加成反应,产物只含溴原子一种官能团,D正确。
11.答案:A
解析:A项,分子中含有Br,可发生水解反应,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种单烯烃,正确;B项,分子中含有Br,可发生水解反应,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两种单烯烃,分别为和,错误;C项,分子中含有Br,可发生水解反应,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3种单烯烃,分别为和,错误;D项,分子中含有Br,可发生水解反应,与溴原子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错误。
12.答案:A
解析: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发生的反应一般为消去反应。氯苯分子中含有稳定的大键结构,假设氯苯与K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将破坏苯环的稳定性,因此不能发生消去反应,①符合;和氯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因此该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对应的烯烃,②不符合;和氯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因此该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③符合;和氯原子或溴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因此该多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④不符合;和溴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因此一溴环己烷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溴化钾和水,⑤不符合;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因为二氯甲烷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没有相邻的碳原子,⑥符合,答案选A。
13.答案:C
解析:检验某卤代烃(RX)中的X元素的方法是取少量该卤代烃,加入NaOH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再加入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故选C。
14.答案:B
解析:卤代烃中不能电离出卤素原子,则向乙、丁中分别加入氯水,均没有红棕色液体生成,故A错误;向甲、乙、丙、丁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共热,均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对应的醇和NaX,然后加入稀硝酸调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入溶液,均有沉淀生成,故B正确;向甲、乙、丙、丁中分别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只有乙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因此加入稀硝酸调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入溶液,只有乙中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乙发生消去反应只能得到一种烯烃,即丙烯,故D错误。
15.答案:(1)
(2)①

解析: 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和,由A→E、E→B的转化关系可得E为丙烯,由已知R可知,B中的氯原子连在端位碳原子上,则A为,B为。据此可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