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十三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命题人:方莉 审核人:卢尊军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次、考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Ⅰ卷(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太空行走
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氮。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氮为主的混合气体。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氮。这些氮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肪组织中。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便游离出来。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氮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氮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上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
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另外,太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联系。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远近感。
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比如在月球上行走。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加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地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像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踊跃蹦跳感到舒适。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
1.下列对“太空行走”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失重环境中行走,其范围是立体的,可以飘飞到任何地方。
B.航天员在密封座舱外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中行走,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
C.航天员在重力和大气环境与地球的重力和大气环境悬殊的月球、木星等其他天体上行走。
D.航天员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和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悬殊的其他天体上行走。
2.下列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吸纯氧排氮或者提高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21世纪教育网
B.吸纯氧排氮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C.如果舱内氮气的含量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则需吸3小时纯氧。
D.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21世纪教育网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因为是在失重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可以“倒走横行”。
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C.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由于没有空气阻力,重力也只有地球重力的1/6,所以与地面行走一样,而且是“健步如飞”。
D.假如借助科技手段消除了木星上厚密的大气带来的阻力,那么航天员在木星上行走就不会陷入“动弹不得”的窘境。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与卫,相去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随从,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有删改)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 如:到……去B.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枉:屈尊C.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 要:要求D.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就:成功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B.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C.避仇隐于屠者之间 夫晋,何厌之有?
D.乃遂西至濮阳 良乃入,具告沛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聂政在作为一名刺客以前是以屠宰为业的,他之所以与母亲等人外逃,是因为他杀人后要躲避仇敌的报复。B.严仲子仇恨韩相侠累,虽然侠累的地位高,宗族势力大,所居住的地方防备很严密,但是严仲子仍想派人刺杀他。C.聂政愿意去刺杀侠累,原因是严仲子登门拜访以及来往几次后,备下酒席,亲自款待聂政母亲的举动打动了他。D.聂政是市井小民,面对身为卿相的严仲子的真诚请求,他非常激动,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毅然前去刺杀了侠累。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严仲子恐诛,亡去,求人可以报侠累者。(5分)
译文:
(2)遂谢车骑随从,聂政乃辞独行。 (5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21世纪教育网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8.诗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 21世纪教育网
9.这首诗的前三联从不同角度写禅智寺的“静”,请任选两联作简要分析(4分)21世纪教育网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看万山红遍,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乙:(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 《再别康桥 》)
(3)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4)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司马迁《鸿门宴》)
(5)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论语》)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使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张爱玲,我觉得林徽因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1.用一句话概括林徽因让人敬佩的原因。(4分)
12.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6分)
13.文中将林徽因与张爱玲对比,她们之间有哪些不同?(6分)
14.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从她身上你学到了哪些?请结合自身经历简要叙述。(8分)
第Ⅱ卷(84分)
四、语言知识运用(24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颤栗(zhàn) 字帖(tiě) 提纲挈领(qiè) 睡眼惺忪(xīng)
B.抹布(mā) 绯红(fēi)殒身不恤(xù) 张牙舞爪(zhǎo)
C.租赁(lìn) 创伤(chuāng)莘莘学子(xīn)否极泰来(pǐ)
D.解剖(pō) 弄堂(nòng) 屏气凝神(bǐng)博闻强识(zhì)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低碳、环保、节能,这些词语如今在汽车业风行,中国汽车企业也纷纷推出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宜瞻前顾后,不可盲目发展。
B.参加了2012年高考作文阅卷的王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
C.《壹周立波秀》在赢得良好的口碑和惊人的收视率之后,于国庆期间再推第三季。周立波以其幽默睿智的语言使观众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周国平的新作《宝贝,宝贝》讲述的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读着读着,我就被这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打动,时不时拍案而起,连连叫好。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实施后,房产商的舒坦日子戛然而止,接踵而来的是房子市场滞销,成交量被拦腰折断,资金链日趋紧绷。
C.世博会的收入构成中,门票收入占50%,因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吸引大量的参观者。
D.“凤姐”、“犀利哥”、“杯具”等网络词汇一夜窜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
18.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句。(6分)
《项羽本纪》是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4分)
淮河、巢湖一直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安徽省根据今年年初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组提出的评估意见,采取措施进一步开展淮河、巢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据了解,今年,安徽将加快重点环保工程建设,要求已列入淮河、巢湖流域“十一五”计划而未开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4月底以前必须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前实现两流域所有审、县全部建成管网配套的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境监察、监测和统计能力,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鼓励环保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技术研发和信贷倾斜。
?
?
?
?
?
?
?
?21世纪教育网
?
?
?
?
?
?
?
20.选择文科理科是高中生活的一次重大选择,是今后人生道路的分水岭。下面是张明同学和老师对话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5分)
张明:老师您好!我想和您谈谈文理分科的问题,可以吗?
老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明:我数学、理化基础差;记忆力强,善于联想。
老师:那你平常喜欢看各类书籍吗?
张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明: 我以后想读经济、法律方面的专业。
老师: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因素。但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明:我会端正态度,扎实学习。
老师: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明:谢谢老师,再见!
?六、(60分)
21.请以“请让我与你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宿州市十三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D 解析:(据第四段第一句话“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 A项不是在太空行走,B、C两项都各自说了一种情况,不完整。)
2. B 解析:(据第二段中“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去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可知“吸纯氧排氮”和“航天服”压力提高两种方法用一种即可,而不是像B项中所说“……并且……”两者得同时使用。)
3.A 解析:(B项把“航天员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同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混为一谈了 C项说“与在地面行走一样”与原文相悖;D项木星使人动弹不得的不只是厚密的大气,还有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 )
4.C (“ 要”通“邀”,邀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D 副词,表承接,可译为“就” (A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连词,表修饰,可不译;B连词,表因果, 可译为“因为”/介词,用;C结构助词,相当于“的”/提宾的标志,不译)
6.D “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与事实不符,原文中未提及亲友的反对和阻拦。
7.(1)严仲子怕被杀死,逃离韩国,访求能向侠累报仇的人。(“诛”、“亡去”、定语后置各1分,句意2分)
(2)于是谢绝了车马随从,聂政辞别严仲子,独自一人前往。(“谢”、“车骑随从”、“辞”各1分,句意2分)
8、意象:蝉、松桂、青苔、白鸟、暮霭、斜阳;情感:孤寂、凄凉、忧伤。
9. 赏析第一联,以动衬静,用“蝉躁”反衬禅智寺的“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或赏析第二联。从视觉角度写静。“满”字写出了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地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 或赏析第三联,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
10.略
11、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4分)
12、“花”指年轻的林徽因芳华绝代,才华横溢。 “树”指历经生活艰辛,成熟坚强的林徽因。(6分)
13、(1)生活足迹不同: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她家的文学沙龙里曾高朋满座,群星璀璨,她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张爱玲的文学才华深得人们的喜爱,但爱情生活并不美满。(4分)
(2)精神境界不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而张爱玲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 。(2分)
14、(1)求知好学,“腹有诗书气自华” (2)执着坚毅的事业追求
(3)顽强不屈的直面人生困境 (4)追求至真至纯的人生境界
(每点2分,共8分。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者,亦可酌情赋分。)
15.B(A颤zhàn 帖tiè C创 chuāng 莘shēn D剖pōu 弄lòng )
16.A ( A 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B 文不加点: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C忍不住笑,与“笑起来”重复,去掉“地笑起来”D形容十分愤怒,应改为“拍案叫绝”)
17.A. (B 搭配不当 “加大”可以和“力度”搭配,但不能和“步伐”搭配
C不合逻辑,应改为“上海世博会能否成功”D句式杂糅,去掉“所造成的”。)
18. 示例:刘邦圆滑的表演 张良机智的安排
19.示例:淮河、巢湖治污步伐加快。或 淮河、巢湖治污提速。
或 安徽强化淮河、巢湖水污染防治。
20.示例:
1、可以 。你认为自己现在是什么状况呢?
2、喜欢。
3、你以后想就读什么样的专业?
4、学习态度更重要。
5、那就选择你喜欢的,踏实的干下去!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聂政,轵邑深井里人。聂政杀了人,为了躲避仇敌,于是和母亲、姐姐一起到了齐国,以屠宰为业。隔了很久,濮阳严仲子在韩哀侯朝中供职,与韩相侠累结下怨仇。严仲子怕侠累杀他,逃离韩国,访求能向侠累报仇的人。严仲子来到齐国,齐国有人谈到聂政,说他是个有勇气有胆量的人,因为避仇而隐身在屠户中间。严仲子登门拜访,来往几次,然后备下酒席,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 过了很久,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埋葬已毕,在除去丧服之后,聂政说道:“唉!我聂政不过是个市井小民,鼓刀屠宰;而严仲子是诸侯的卿相,却不远千里,屈尊来和我结交。我待他极为淡薄,没有什么大功可以和他所待我的相称,而严仲子又奉上百金为我母亲祝寿,我纵然没有接受,但他这样做,只是说明他对我是知遇很深的。一位贤者,因感愤于一点小的仇恨,而亲近信赖一个穷困鄙陋的小民,我聂政哪能对此独独不吭一声、毫无反应就算了呢!况且前些时候他来邀请我,我只是因为老母尚在(就没有答应他)。现在老母享尽天年,我将要为知己的人效力了。”于是西行来到濮阳,见严仲子,说道:“前些时候我所以没有答应您,只是因为我母亲尚在世;现在不幸母亲已经享尽天年去世了。仲子想要报仇的对象是谁?请让我来办理此事吧!”严仲子便详细地告诉他说:“我的仇人是韩相侠累,侠累又是韩国国君的小叔父,他们宗族的人很多,居处警卫十分严密,我想派人刺杀他,但始终没有人能办成。现在幸蒙足下不弃,请允许我加派一些可以做您帮手的车骑壮士一同去。”聂政说:“韩国和卫国,中间相距不很远,如今要去刺杀人家的国相,这位国相又是国君的亲属,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不能多派人去,人员一多,不可能不发生失误,发生了失误,机密就会泄露,机密一泄露,则韩国全国便会和仲子结仇,这岂不危险吗!”于是谢绝了车骑随从,聂政辞别严仲子,独自一人启程前往。 聂政自带利剑到了韩国,韩相侠累正坐在府上,手持兵器侍卫他的人很多。聂政径直闯了进去,上阶刺杀了侠累,两旁的人顿时大乱。聂政大声呼喝,击杀数十人,然后自己削烂面皮,挖出眼珠,破肚出肠,随即死去。[来源: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