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气体的等温变化 课时提升练(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封闭端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开口端置于水银槽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玻璃试管而平衡,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若在水银槽中缓慢地倒入部分水银,使槽内水银面升高一些,稳定后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则( )
A. B.
C. D.
2.如图,开口向上且足够长的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内长为5cm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为6cm的气柱。保持温度不变,将管缓慢转动至水平位置,气柱长度变为(大气压强为75cmHg)( )
A.5.6cm B.6.0cm C.6.4cm D.7.1cm
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班级用于消毒的喷壶示意图如图所示。闭合阀门K,向下压压杆A可向瓶内储气室充气,多次充气后按下按柄B打开阀门K,消毒液会自动经导管从喷嘴处喷出。储气室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充气和喷液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数增多且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增加
B.喷液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并吸收热量
C.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内能不变
D.喷液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增大
4.如图所示,玻璃瓶内塞有一气球,气球的吹气口反扣在瓶口上,初始时,气球和玻璃瓶之间密闭压强为p0,体积为V0的气体,现向气球内缓慢充气,让密闭气体的体积减为,充气过程气体温度不变,则密闭气体的压强变为( )
A.np0 B. C. D.
5.如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它由状态A经过等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过等压过程到状态设A、B、C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一个气泡由湖面下20m深处缓慢上升到湖面下10m深处,设湖中温度不变(水的密度ρ取,g取,大气压强),则气泡的体积约变为原来体积的( )
A.3倍 B.2倍 C.1.5倍 D.
7.某同学用一个注射器做了两次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操作完全正确。根据实验数据,却在图上画出了两条不同直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可能是( )
A.两次实验中保持空气质量、温度相同,所取气体压强的数据不同
B.两次实验中空气的质量相同,温度不同
C.两次实验中温度相同,空气质量不同
D.两次实验中温度相同,空气的摩尔数不同
8.如图所示,一试管开口朝下插入盛水的广口瓶中,在某一深度静止时, 管内有一定的空气。若向广口瓶中缓慢倒入一些水,则试管将( )
A.加速上浮 B.加速下沉
C.保持静止 D.以原静止位置为平衡位置上下振动
9.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喷药装置,内部装有8L药液,上部密封1atm的空气1L,保持阀门关闭,再充入1atm的空气0.2L,设在所有过程中空气可看成理想气体,且温度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充气后,密封气体的压强增大为1.2atm
B.充气后,密封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C.打开阀门后,密封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D.打开阀门后,不再充气也能把药液喷光
10.在“用DIS探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通过推活塞减小气体体积测得数据,并画出如图的p-图像,则可能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
A.气体温度升高 B.气体漏出注射器
C.气体温度降低 D.气体漏进注射器
11.如图所示,开口向下插入水银槽的玻璃管内封闭着长为H的空气柱,管内水银面比管外高,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若将玻璃管向上提起一小段距离,则空气柱的压强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
A.压强和密度都变大 B.压强和密度都变小
C.压强变大而密度变小 D.压强变小而密度变大
12.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得到的图像如图所示,若纵坐标表示封闭气体的压强,则横坐标表示封闭气体的( )
A.热力学温度T B.摄氏温度t C.体积V D.体积的倒数
13.如图所示,一根竖直的弹簧支持着一倒立汽缸的活塞,使汽缸悬空而静止。设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可以在缸内自由移动,缸壁导热性良好使缸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弹簧压缩量保持不变
B.若气温升高,则汽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
C.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汽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
D.若气温升高,则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
1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温变化过程的图线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5.如图所示,D→A→B→C表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状态变化的一个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A是一个等温过程
B.A→B是一个等温过程
C.A与B的状态参量不同
D.B→C体积减小,压强减小,温度不变
E.B→C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温度不变
二、解答题
16.如图所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粗细均匀的直角细玻璃管,在直角处用一段水银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空气(视为理想气体),开始时,封闭端处于竖直状态,水银柱的竖直部分与水平部分长度均为。封闭端空气柱的长度,开口端空气柱的长度。现在开口端用一厚度不计的活塞封闭住空气,并缓慢推动活塞压缩空气,使水平部分的水银恰好全部进入竖直部分,该过程中空气温度保持不变。已知大气压强恒为。求:
(1)水银恰好全部进入竖直管时,玻璃管下端封闭气体的压强;
(2)整个过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
17.某地区空气污染较严重,一位学生从桶装纯净水得到启发,提出用桶装的净化压缩空气供气。设每人内呼吸16次,每次需吸入的净化空气,而每个桶能装的净化空气,假定这些空气可以全部被吸完。设温度保持不变,估算一下每人每天需吸多少桶净化空气,请对这位同学的提议作出评价。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管内气体压强为
p=p0-ρgh
测力计拉力为
F=G玻+(p0-p)S
加入部分水银后,液面升高,h减小,p增大,F减小,即满足
,
B正确。
故选B。
2.C
【详解】
初状态气体压强为
末状态气体压强为
由玻意耳定律得
解得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B
【详解】
A.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数增多,但是充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则分子运动剧烈程度不变,所以A错误;
B.喷液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喷液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 ,则气体吸收热量,所以B正确;
C.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内能增大,因为气体的质量增大,分子数增大,总动能增大,则内能增大,所以C错误;
D.喷液过程中,根据等温变化,可知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则储气室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减小,所以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
气体做的是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
p0V0= p′
代入数据有
p′ = np0
故选A。
5.C
【详解】
根据
可知,从A到B体积不变,压强减小,则温度降低,即
从B到C压强不变,体积变大,则温度升高,即
故选C。
6.C
【详解】
设气泡的体积分别为,初态时气泡的压强
在10m深处时气泡的压强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解得
体积应变为原来的1.5倍。
故选C。
7.A
【详解】
根据
即
其中C与气体的质量(或摩尔数)有关,则只要温度、质量相同(或摩尔数相同),图像就相同,则选项BCD有可能,选项A不可能。
故选A。
8.B
【详解】
向广口瓶中缓慢倒入一些水,水的深度增加,对试管内空气柱的压强增大,使空气的体积被压缩,则它排开的水的体积减小,浮力减小,重力大于水的浮力,故物体会加速下沉,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9.D
【详解】
A.把充入的气体和原气体作为整体:气体做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解得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温度是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不变,所以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充气后封闭气体压强变为1.2atm,大于大气压强,所以打开阀门后,气体膨胀,对外界做功,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膨胀过程温度不变属于等温变化,若都喷完容器中的水,由
得喷完容器中的水后,容器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气体压强,所以水不能喷完,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详解】
根据
整理
图像斜率变大,则温度升高,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
假设玻璃管上提时水银柱长度不变,则封闭气体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银柱将上升,所以h增大;而根据可知封闭气体压强减小,由玻意耳定律可知气体体积增大,由于气体的质量不变,根据可知密度变小。
故选B。
12.D
【详解】
气体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
在温度不变时p和V成反比,p与成正比,故D 正确。
故选D。
13.AB
【详解】
AD.把气缸、活塞、气缸内的气体看成是一个整体,大气压强对这个整体的压强是平衡的,弹簧的弹力始终等于这个整体的重力,弹簧压缩量也保持不变,活塞位置不变,故A正确,D错误;
B.若气温升高,大气压强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体积增大,在活塞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汽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故B正确。
C.若外界大气压增大,而温度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活塞内气体体积减小,在活塞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汽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故C错误;
故选AB。
14.AB
【详解】
A. 图A对应的是P-T图象,图象和P轴平行,温度不变,是等温变化过程,故A正确;
B.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T=C,由图P与1/V成正比,可知PV不变,T保持不变,故B正确;
C. 由图可知,随压强减小,温度升高,不是等温变化过程,故C错误;
D.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T=C,由图可知,P增大,V增大,则T一定增大,图象不是等温变化过程,故D错误;
故选AB.
15.ACE
【详解】
A.根据可得:
图中图象中D→A的斜率不变,判断知D→A是一个等温过程,选项A正确;
BC.A、B两状态温度不同,A→B的过程中不变,则体积V不变,此过程中气体的压强增大、温度会降低,选项B错误、C正确;
DE.B→C是一个等温过程,体积V增大,压强p减小,选项D错误、E正确。
故选ACE。
16.(1);(2)
【详解】
(1)分析下端封闭空气,空气做等温变化,则有
其中
解得
(2)分析水平部分封闭空气,空气做等温变化,则有
其中
解得
所以活塞移动的距离
17.58,见解析
【详解】
每人每天需要呼吸1atm的净化空气的体积
V总=500mL/次×16次/min×24×60min=1.152×107mL=1.152×104L
每桶p1=10atm的净化空气V1=20L变为p=1atm大气压时的体积为V,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p1V1=pV
解得
V=200L
每人每天需要吸净化空气的桶数
该同学提议可行性不大,应为每人每天需要的桶数太对,在运送和存放等方面都不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