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八年级 课题:物理 课时: 使用时间: 第 周 星期
夏邑县济阳初中八年级物理教学案
课题:10.1浮力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1.探究归纳: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的作用。
2.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3.称重法测浮力:先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G,再把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的差就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即F浮=G-F
展示——反馈——导学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位置 深度 压强 压力 图示
前、后两个面 相等 相等 F前、F后是一对平衡力
左、右两个面 相等 相等 F左、F右是一对平衡力
上、下两个面 上表面深度小于小表面 上表面所受压强小于下表面 F上1.归纳总结: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方向相反。
注意: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无论物体的形状如何,怎样运动,只要是浸入液体或气体中(除物体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外),都会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
的浮力。
2.两种特殊情况:
(1)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液体压力为零,则F浮=F上。
(2)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和容器底部紧密接触,则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为零,物体将不受浮力的作用,只受向下的压力。
(三)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探究:
实验序号 实验目的 控制变量 图示 现象 分析
1 探究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同一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密度相同 两种情况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 根据F浮=G-F拉,所受浮力相同,与深度无关
2 探究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的体积的关系 液体的密度相同,同一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 两种情况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 根据F浮=G-F拉,两种情况所受浮力不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 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同一物体 两种情况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 根据F浮=G-F拉,物体在水喝酒精中所受福利不同,说明物体受到浮力与液体密度有关
4 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 物体的体积相同,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 两种情况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差相同 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无关
2.归纳总结: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液体密度不变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反之亦然。
自测——反馈——点拨
一】一个重1N钩码,挂在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87N,这时钩码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二】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F1 B.F2 C.F3 D.F4
三】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部分,现在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B.b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C.c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D.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四】小敏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敏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 和 ,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
(2)比较图(b)和图(c)可得到的结论是 ;
(3)为探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应选用图 来研究;
(4)在图(d)与图(e)中,保持了 不变,研究 与 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 ,这种方法叫做 。在已学过的物理中还有很多实验用到这种方法,请你举一例: 。
回顾——总结——反思
水中
主备课人:龚香云 小组成员签名: 文豪 文领 领导签名:年级:八年级 课题:物理 课时: 使用时间: 第 周 星期
夏邑县济阳初中八年级物理教学案
课题:10.1浮力(第二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1、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重27N,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称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7N,则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 .
2、跳水运动员离开跳台后,从接触水面到全部浸入水中,他受到的浮力将 ;当他全部浸入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 。
3、将皮球按进水中,当放手以后,皮球会上浮。在皮球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水的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C、压强不变,浮力变大 D、压强不变,浮力变小
4、一个木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木球所受到的力。
5、小华用图11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进行甲、乙两步实验,小华的目的是;
(2)进行乙、丙两步实验,小华想验证的猜想是;
(3)小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的图象,如图12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出,此实验过程中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先 后 。
6、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甲 乙
7、一个1牛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87N,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8、一个重1N钩码,挂在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87N,这时钩码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9、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F1 B.F2 C.F3 D.F4
10、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部分,现在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B.b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C.c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D.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11、小敏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敏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 和 ,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
(2)比较图(b)和图(c)可得到的结论是 ;
(3)为探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应选用图 来研究;
(4)在图(d)与图(e)中,保持了 不变,研究 与 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 ,这种方法叫做 。在已学过的物理中还有很多实验用到这种方法,请你举一例: 。
回顾——总结——反思
h
h
a
a
a
2a
2a
2a
F
F
F
A
B
C
D
0
0
0
h
a
2a
F
0
a
2a
水
主备课人:龚香云 小组成员签名: 文豪 文领 领导签名:八年级: 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课时: 使用时间: 星期
夏邑县济阳初中八年级物理复习教学案
课题: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课时1)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知识点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浮力的应用。3.通过观察、分析、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展示——反馈——导学
[演示]:出示铁块和木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
[现象]:铁块沉入杯底而木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
[提问]: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木块上浮?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当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如图甲所示,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的受力情况。
当F浮>G物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物体上浮,会露出液面一部分体积,最终漂浮在液面上,如图乙所示.漂浮时:F浮=G物
当F浮=G物时,这两个力相互抵消,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会悬浮在原来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悬浮时:F浮=G物
当F浮另外:物体的重力G物可表示为:G物=ρ物gV物,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可表示为G排=ρ液gV排,又因F浮=G排,所以F浮=ρ液gV排,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物=V排,所以当F浮>G物时,即ρ液gV排>ρ物gV物,可得出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当F浮=G物时,即ρ液gV排=ρ物gV物,可得出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当F浮总结以上可以归纳得出物体浮沉的条件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1)若G物(2)若G物=F浮或ρ物=ρ液,物体悬浮。
(3)若G物>F浮或ρ物>ρ液,物体下沉。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上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从浮力的角度看,轮船采用了_______法增大浮力,从而使轮船漂浮在水面上。这种办法的好处是:比同体积的实心体重力______(填“大”或“小”),而且还可以使排开的水_____,所以受到的浮力比同体积的实心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填“大”或“小”)。
轮船的大小通常用________来表示.排水量就是轮船________时排开水的_________。如果一艘轮船,它的排水量是1×104t,在密度为1×103kg/m3的河水中航行,根据物体漂浮的条件(F浮=G物),它满载时排开河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m3,如果在密度为1.03×103kg/m3的海水中,所排开的海水的体积比河水的体积______(填“大”或“小”),如果从河流驶入大海,它将_______一些(填“上浮”或“下沉”)。
潜水艇两侧有______,向水舱中冲水时,潜水艇的重力逐渐_______。当潜水艇的重力等于它排开的水重力(即浮力)时,潜水艇可以_______在水中,当用压缩空气将水舱内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的重力_______,从而使重力______浮力,而上浮.所以潜水艇是
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气球里的气体密度_______空气的密度,这样在它的重力小于它排开的同体积的空气的重力(即浮力),所以能浮在漂浮在空中。当气球里的气体体积减小时,它排开空气的体积减小,所受到的浮力减小,所以可以降到地面上。飞艇内冲入的也是密度较小的气体,也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升和降落。
自测——反馈——点拨
一个体积为1000cm的空心铁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占整个体积的4/5,用手拿住浸没在水中,(1)求铁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2)放手后铁球将上浮、悬浮还是下沉?
回顾——总结——反思
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主备课人:龚香云 小组成员签名:文豪 文领 领导签名:八年级:物理 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课时: 使用时间: 星期
夏邑县济阳初中八年级物理教学案
课题: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课时2)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知识点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
2.情况分析:
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沉底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N G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 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 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 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
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
2、增大和减小浮力的方法:
展示——反馈——导学
例题1: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的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荡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中途没有装卸货物),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是( )
A.浮力增大,ρ1=ρ2
B.浮力减小,ρ1=ρ2
C.浮力不变,ρ1>ρ2
D.浮力不变,ρ1<ρ2
例题2:图中是同一艘潜艇在水中上浮和下潜的情景,其中潜水艇正在水中上浮的是图 ,正在水中下潜的是图 。这两种情况中,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分别是F浮甲、F浮乙,则F浮甲 F浮乙(选填“>”“=”或“<”)。
自测——反馈——点拨
1. 将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在空气中称,弹簧秤的示数是25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称,弹簧称的示数是15N,这个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将物体的一半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是________N。这个物体的总体积是________m3,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g取10N/kg)
2. 质量为79kg的铁块,浸没在水中时,铁块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排开水重________N,铁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ρ铁=7.9×103kg/m3)
3. 一艘轮船在河里航行时的排水量是105吨,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牛。从河里开到海里,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于河水密度________海水密度,(填“大于”、“小于”、“等于”)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排开液体体积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4. 冰块的密度是0.9×103kg/m 3,体积是0.005m3的冰放入水中静止时处于___________(填“漂浮”、“下沉”、“悬浮”)状态,冰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牛。把此冰块放入煤油中(ρ煤油=0.8×103 kg/m3)将________,(填“漂浮”、“下沉”、“悬浮”)冰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5. 重5N,体积是0.6dm3的物体投入水中,静止后,此物体受浮力为________N。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浸没在液体的深处比完全浸没在液体浅处时受的浮力大
B. 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完全没入水中,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C. 冰能浮在水面上,也一定能浮在酒精液体面上
D. 两个物体的体积相同,都浸没在水中时它们受到的浮力也一定相同
回顾——总结——反思
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主备课人:龚香云 小组成员签名:文领 文豪 领导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