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游游》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课程。自然界的鱼类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色彩也是五颜六色。在西方,鱼作为美术作品的内容大多出现在静物画中。而在中国画里,鱼总是以鲜活灵动的姿态出现。本课之所以题为《鱼儿游游》其目的就是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感受、认识去表现活生生的画面。
教学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式各样的鱼,感知鱼的外形及色彩之美,感知并表现出
鱼的动态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等方法,发现所表现鱼的特点,分析鱼的外形和颜
色,指导学生运用自己较为熟悉的美术表现技法,进行大胆夸张的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鱼。
3.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绘画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动物,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表现和装饰游动的鱼。
教学难点
表现水中游动鱼的姿态,并适度进行装饰。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有关鱼儿的中外优秀名作,摄影作品,勾线笔、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等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勾线笔、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花衣裳,身上穿,没有脚,走四方,游到东来游到西,家就住在水晶宫。”
同学们异口同声说是鱼,以“鱼”引入今天所学的内容:《鱼儿游游》。
【设计意图】以猜谜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
讲授新课
观察发现,感知鱼儿形状
课件展示多张鱼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注意观察鱼的形状、颜色和身上的花纹,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条?为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感知鱼的形状及色彩之美。
2.小组讨论,探究鱼儿世界
鱼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鱼头、鱼身、鱼尾、鱼鳍、花纹)
(2)鱼尾和鱼鳍有什么作用?(鱼尾和鱼鳍就像人的手和脚,鱼在游泳时,靠鱼尾、鱼鳍提供前进动力,并保持方向和平衡,所以我们要记住鳍和尾对鱼儿很重要。)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知识面,同时为学生后续画鱼奠定认识基础。
师生探讨怎样画出一条鱼
师:同学们觉得这些鱼儿漂亮吗?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出来?
教师示范并总结画鱼的两种方法:从大轮廓开始画;从细节开始画。
请学生上台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试画,台下学生提出补充或修改意见。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画鱼的方法,为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将鱼儿表现得更加细致、生动打下了基础。
作品欣赏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想象身处大海中,去探索各种各样的鱼儿。)
课件展示图好颜色的作品,学生欣赏感受。
师:这些鱼儿和我们刚刚画的鱼儿有什么不同?
生:颜色更加丰富,鱼儿身上有各种各样的漂亮花纹。
【设计意图】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和兴趣。
学生创作
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你心中的鱼?你想要表现的鱼是什么形状的?它穿的是什么花纹的衣裳?请联系实际,展开想象,画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并通过添加完成一幅有游动的鱼儿的美丽海景。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创新,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展示评价
师生共同评鱼析鱼,分享创作快乐。
1.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形状的变化是否生动、花纹的表现是否独特。
2.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需要完善的作品加以鼓励。
【设计意图】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体会创作的快乐。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评价他人作品,培养鉴赏和表达能力。
小结拓展
想想除了绘画,还有哪些其他的材料和方法可以表现可爱的鱼儿。
学生分享想法,课件展示案例。
【设计意图】巩固学过的材料拼摆、拓印等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海底世界非常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那怎么去保护呢?请小朋友下课后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下节课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