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4 07:3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摩擦起电是一种常见的起电方式,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梳子和头发摩擦后能够吸引小物体,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
B.在A选项中梳子带电后头发就不带电了
C.摩擦起电产生了电荷,使自然界中的电荷数增加了
D.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2.如图将一束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使细条散开
B.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
C.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
D.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就是质子
C.元电荷就是最小的电荷 D.元电荷就是的电荷量
4.将一用绝缘细线连接的小球A与布料摩擦后悬挂在空中,当一根用毛皮摩擦后的玻璃棒靠近小球时,发现小球和玻璃棒相互排斥,而当另一带负电的小球B靠近小球A时,小球A、B相互吸引,由此可知(  )
A.小球A可能不带电 B.小球A一定带正电
C.玻璃棒可能不带电 D.玻璃棒一定带负电
5.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导体球C靠近不带电的导体。若沿虚线1将导体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分别为;若沿虚线2将导体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分别为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部分带正电 B.部分带负电
C.部分带正电 D.部分带负电
6.如图所示,不带电的导体B在靠近带正电的导体A后,P端及Q端分别感应出负电荷和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用导线将Q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带负电
B.若用导线将Q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带正电
C.若用导线将Q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不带电
D.若用导线将P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带正电
7.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荷,丙物体带电荷量的大小为。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
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
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
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
8.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不带电的物体上,既没有正电荷也没有负电荷
C.摩擦起电过程,是靠摩擦产生了电荷
D.物体带电+1.60×10-9C,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9.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是后来靠近的带正电的导体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分导体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A、Q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沿虚线d切开,A带负电,B带正电,且QA>QB
B.只有沿虚线b切开,才有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
C.沿虚线a切开,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D.沿任意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带正电,B带负电,而QA、QB的值与所切的位置有关
10.关于元电荷和点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或者质子
B.元电荷是表示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
C.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一定很小
D.尺寸很小的电体就可以被看成点电荷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引起的
B.一个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不带电物体,两个物体有可能带上异种电荷
C.摩擦起电,是因为通过克服摩擦做功而使物体产生了电荷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金属箔将张开;这时把A和B分开,然后再移去C,金属箔 ;再让A和B接触,金属箔 .
A.张开;闭合
B.张开;张开
C.闭合;闭合
D.闭合;张开
13.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两个金属箔片是闭合的,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把带正电的C靠近A,则B带正电并且下面的金属箔片会张开
B.把带正电的C靠近A,则A带正电并且下面的金属箔片会张开
C.把带正电的C接触A,则B带负电并且下面的金属箔片会张开
D.把带正电的C接触A,则A带负电并且下面的金属箔片会张开
14.有一种数字型电荷量表,能把物体所带的电荷量精确显示出来,如图所示,关于数字型电荷量表的示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量表的示数只能是元电荷的奇数倍
B.电荷量表的示数只能是元电荷的偶数倍
C.电荷量表的示数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D.电荷量表的示数是被测量物体带电荷量的真实反映,不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不带电的物体上,既没有正电荷也没有负电荷
C.摩擦起电过程,是靠摩擦产生了电荷
D.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实质上是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趋向或远离带电体
二、填空题(共4题)
16.摩擦起电:当两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受束缚较弱的电子会____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上。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____________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___________电。
17.使物体带(起)电的三种方式分别是:______起电,______起电,_______起电.
18.如图所示,导体棒AB靠近带正电的导体Q放置。用手接触B端,移去手指再移去Q,AB带何种电荷______。若手的接触点改在A端,AB带何种电荷______。
19.某同学取一对带有绝缘支座的导体A和B使得他们依次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金属箔片是闭合的,做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D移近导体A,贴在A、B导体下的金属箔片会张开,这时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D,金属箔片将___________(填“仍张开”或“闭合”),此时导体B带___________(填“正电”、“负电”或“不带电”),这种方法使金属导体带电的现象叫___________现象,再让导体A和B接触,金属箔片会___________(填“张开”或“闭合”)。
三、综合题(共4题)
20.人体不仅能产生数千伏静电压,而且能承受数千伏到数万伏的静电压,下面请你尝试一下人体静电实验。
(1)晚上,取一根日光灯管,用干净布将灯管上的灰措去,左手握住灯管一端,右手捏住灯管管身并来回连续摩擦,灯管就会闪光。不信,你就试一试,想一想为什么。
(2)请你站在聚苯乙烯绝缘板上,手握日光灯管的一个电极,让一位伙伴手握塑料薄膜或化纤布,反复在你身上拍打,请另一位伙伴握住日光灯管的中间或另一个电极若在暗室里或晚上,你会发现日光灯管发光,
请你与你的伙伴们试一试,仔细观察现象并加以解释。
21.放在绝缘支架上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A=6.4×10-9 C、QB=-3.2×10-9 C,让两个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转移了多少个?
22.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A=6.4×10-9 C,QB=-3.2×10-9 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后,A、B带电荷量各是多少?此过程中电子发生了怎样的转移,转移了多少电荷量?
23.某同学将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绝缘细丝下方悬挂的金属小球,如图所示,观察金属小球的摆动情况,并解释其原因。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A
6.A
7.D
8.D
9.D
10.B
11.A
12.A
13.A
14.C
15.D
16.转移 负 正
17.摩擦 感应 接触
18.负电 负电
19.仍张开 正电 静电感应 闭合
20.
(1)摩擦产生静电,当静电电压把灯管内的低压汞蒸气击穿放电,灯管就会出现闪光;
(2)人体因为与塑料薄膜或化纤布反复摩擦而出现越来越多的静电积累,因为人站在聚苯乙烯绝缘板上,静电不能释放掉,所以与地面之间有很高的电压,当另一个人站在地上握住另一个电极,静电电压把灯管内的低压汞蒸气击穿放电,使日光灯管发光。
21.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3.0×1010(个)
22.1.6×10-9 C,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4.8×10-9 C
23.
金属小球向靠近橡胶棒的方向摆动。因金属小球被用毛皮摩擦过的带负电荷的硬橡胶棒感应起电,感应起电符合近端所带电荷的电性与引起静电感应的带电体的电性相反,而远端相同,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同斥异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