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2《石钟山记》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2《石钟山记》课件(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4 17:2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学段一 文本前置学习
第12课 石钟山记
一、抓住重点,疏通文意
1.
  (第1段)《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理解实词
①鼓(      ) ②扣(   ) ③名(   )
(2)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激荡、掀动
敲打
命名
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敲击能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3)理解性默写
①郦道元的《水经注》里记载的石钟山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名字的由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唐代李渤在石钟山敲击石头听到的声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的。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提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 的怀疑
  (第2段)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①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②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1)理解实词
①适(    ) ②向(   ) ③识(   )
(2)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到
先前
知道
 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把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响。我仍是笑笑却并不相信。
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3)理解性默写
①苏轼描摹绝壁旁千尺高巨石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苏轼探明的石钟山钟鼓声音连绵不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苏轼将撞击声和钟鼓声相互呼应比作“_________”。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猛兽奇鬼 森然欲搏人
则山下皆石穴罅
不知其浅深  微波入焉 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如乐作焉
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第3段)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理解实词
①殆(   ) ②考击(   ) ③陋(   )
(2)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概
敲打
浅陋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郦道元所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
 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以钟命名的原因,还自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3)理解性默写
①苏轼亲自探明石钟山名字的由来,由此引发他的感慨,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苏轼写这篇游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余是以记之  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
之陋也
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二、导路引路,概览全文
2.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在空缺处填出相应的内容。
郦道元:水石相搏
实地考察,
探究得名由来
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
叹郦道元之简,笑李渤之陋
三、词语积累,语境理解
3.依据语境,梳理文言词语在上下文中的不同词义。
(1)“得双石于潭上”“自以为得之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自以为得其实”四句中皆有“得”字,请分类解说词义。
答案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中的“得”是“得以”“能够”的意思,其余是“得到”的意思。
(2)“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两句中的“搏”,本义为“搏斗”,结合主语“水石”和“猛兽奇鬼”,说说怎样释义才更贴切。
答案 前者是拍击,后者为扑击。亦有说前者同“拍”,也可。
(3)“余固笑而不信也”“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因笑谓迈曰”“笑李渤之陋也”四句中,“笑”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答案 依据语境中作者的心态,分别是“心中觉得可笑”“干笑”“高兴、得意地笑”和“嘲笑、讥笑”。
四、理解观点,赏析表达
4.本文第一段,作者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意?
答案 郦道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的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5.“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至暮夜月明……或曰此鹳鹤也。”
(2)表现了作者凡事要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的思想感情。
6.苏轼自己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请分析他这一论断内在的逻辑思路。
答案 因为古书上记载:“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这是古人描述的钟声的特点,也是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是认识的前提。苏轼实地考察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并且两者相应,“如乐作焉”,这表现了水声如钟,符合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所以,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相合,所以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7.苏轼感慨“郦元之简”“李渤之陋”,有人认为苏轼自己的观点也未必完全正确,请分析文中苏轼考察石钟山的时间和结论,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全面观察,细致考察,结论未必可靠;苏轼通过考察,探求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否定了李渤等人的说法,并据此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论断,认为凡事都必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这否定了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够准确的。
8.作为游记,苏轼对夜游石钟山情景的描写很有特色,请列举两例,简要说明其运用的表达技巧。
答案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和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
(2)运用了“磔磔”“噌吰”“窾坎镗鞳”等拟声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且所用拟声词都是联绵词,韵律和谐。
1.了解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时,游览了石钟山后,写了这篇文章。
附 助读资源
2.名家评点
(1)风旨亦自《水经》来,然多奇峭之兴。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二十五
(2)平铺直叙,却自波折可喜。——郑之惠《苏长公合作》卷二
(3)篇中辩驳过而叙事,叙事过而议论,议论过而断制,按节而下,其起落转换,融成一片,无迹可寻。此等笔力,惟髯苏能之,以天分最高,非可学而至也。——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三
(4)以辨体为记体,当作翻案观。李渤翻道元之案,坡老又翻李渤之案也。每山盘水汇,水搏石窍作声,所在非一,而石之异产,声韵清长者,信有之矣。余外家安氏古墓两石驼。色质不异凡石,击之铿然,若梵磬出林,良久渐远,士人呼为响石,特未详所自致耳。古人之论如此类,两存可也。——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六十九
(5)方苞曰:“潇洒自得,子瞻诸记中特出者。”刘大櫆曰:“以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坡公第一首记文。”
——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五十引
3.石钟山知识
石钟山
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景观。它像一座玲珑剔透的石钟耸立在鄱阳湖与长江交汇的江西九江市湖口县双钟镇。
自古有上下石钟山之分,其南临匡庐,北镇长江,俯瞰鄱阳湖,烟波浩渺;眺望长江,白浪滔滔,江湖交汇,水分两色,天然汇成了一幅壮观奇妙的“泾渭图”,天工造化,叹为观止。
现开放的下石钟山,海拔57米,全山面积为九万平方米,是喀斯特岩溶地形,第四纪冰川遗迹。控江扼湖,为“八省通衢”之地。融亭、台、楼、阁、塔、榭、舫、廊等20多种古典建筑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园林。联合国专家称石钟山集风光、古迹、名胜、园林于一身,堪称世界之最。
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题诗、撰文,以记胜抒怀。
石钟山的形与声
石钟山现属江西湖口县,是两座低矮的石
质小山。位于双钟镇南端,濒临鄱阳湖的,叫
上钟山;位于镇北端,濒临长江口的,叫下钟
山。二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构成石钟山的石灰岩,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CaCO3),长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形成奇特的岩溶地貌。溶洞特别发育。《石钟山志》云: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石钟洞系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当江湖上水浸灌洞内,水位低于洞顶时,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回音激荡,这便是石钟山和石钟洞之所以具有钟之形与钟之声的原因。——《地理知识》
1.通假字
附 积累卡片
句子 通假字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同“含糊”,指声音重浊模糊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空中 空中而多窍 古义:中间是空的。
今义:天空中;属性词,指通过无线电信号传播而形成的。
其实 自以为得其实 古义:其,代词,那;实,名词,事情的真相。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心动 余方心动欲还 古义:内心惊恐。
今义:内心有所触动。
风水 与风水相吞吐 古义:风和水。
今义: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
3.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鼓 微风鼓浪 动词,激荡,掀动
噌吰如钟鼓不绝 名词,一种打击乐器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动词,击鼓
殆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副词,大概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形容词,危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同“怠”,形容词,懈怠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副词,几乎,近于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名 而此独以钟名 名词作动词,命名
下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舟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名词作状语,坐船
目、耳 事不目见耳闻 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
夜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侧 大石侧立千尺 名词作状语,在旁边
鸣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响
5.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判断句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者……也”表判断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者……也”表判断
此鹳鹤也 “也”表判断
此世所以不传也 “也”表判断
宾语前置句 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是动词“欺”的宾语
余是以记之 “是”是介词“以”的宾语
状语后置句 得双石于潭上 “于潭上”是修饰“得”的状语
而大声发于水上 “于水上”是修饰“发”的状语
定语后置句 石之铿然有声者 “铿然有声”是修饰“石”的定语
6.文化常识
(1)《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水经》:是魏晋时期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1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后来被郦道元改编为《水经注》。《水经注》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今以钟磬置水中
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无射: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国语·周语下》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大钟,因钟声符合无射音律,故名。
(4)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2),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魏庄子,魏绛谥“庄”,故名。歌钟,古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