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清照的美丽情怀主题单元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走进李清照的美丽情怀主题单元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20 08:2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走进李清照的诗情世界
作者姓名
李秋峰
所属单位
青岛即墨市实验高中
联系地址
青岛即墨市实验高中
联系电话
85051618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266200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2课时+课外2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李清照是一位“当行本色”的正宗婉约派作家,王士禛推其为婉约派的最高代表。李清照在词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确定无疑的。她是两宋词过渡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对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提起李清照,就会想起莞尔轻笑如三月的几剪春风不疾不徐地拂过那池幽幽碧蓝,却绵延不绝地勾起层层的涟漪。就会想起颠沛流离如秋分的落叶飘零地划出那道苦涩的路线,却始终如一地坚信这风起的那一刻。本单元将通过鉴赏李清照的词,,探讨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感受李清照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根据对李清照及其诗词的认识,课下写一篇文学评论:走进李清照的美丽情怀。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第四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学生自初中以来已经学习了李清照的多首诗词,本单元将依托《声声慢》等六首咏花词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李清照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理想追求对李清照诗词创作的影响。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诗词创作的主要成就。
2.能够依据李清照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特点,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3.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品味李清照情怀的过程中,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感悟李清照的美丽情怀,培养感悟美的情怀和坚强的人格品质。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她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李清照的词为什么会穿越时空美丽千古?
专题
专题: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专题问题设计
1.你能将这六首词分成三类吗?你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2.每个时期的词分别表现了李清照的怎样的情感?
3.李清照特殊的人生经历对她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有人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呢?你认为这种美体现在哪里呢?
5.不同阶段的诗词分别表现了李清照的怎样的人生追求?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李清照不同阶段的诗词六首
(一)《点绛唇》《如梦令》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chǎn)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二)《一剪梅》《醉花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武陵春》《声声慢》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检查六首咏花词的背诵情况。
活动二:探究思考
(1)你能将这六首词分成三类吗?
(2)你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引导学生将李清照的咏花词按创作的不同时期进行归纳。
活动三:每个时期的词作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少女时期:主要表现一个知识少女悠闲风雅的生活和情趣。如其《如梦令》、《小重山》、《减字木兰花》表现了词人的天真活泼,洋溢着青春活力,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乐观感情。
少妇时期: 主要抒写夫妇间的离愁别绪,叙写其闺中独处的寂寞之感,把独处少妇生活情状、难遣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以一个女性的身份来写自己的亲身感受,把思妇的离情写得缠绵悱恻,真切感人。
孀居时期: 多写孤苦无依的生活境遇和凄凉悲哀的心境。国破家亡的巨大事变,颠沛流离的凄凉晚境,使她的词作有了新的内容。这时的“愁”已不是前期的闲愁,它包含了更为深广的时代内容。实则是广大南渡士人普遍的生活遭遇和心理感受的曲折反映,也深蕴着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历史意义。
活动四:集中讨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李清照创作诗词的影响。
活动五:梁衡为什么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呢?你认为这种美体现在哪里呢?
教师预设:诗词之美,追求之美。
1、熔各家于一炉,集雅俗于一体
李清照不但才情超凡,而且极善向前人学习。如李煜词的情深语挚和自然脱俗,柳永词的雅不避俗,周邦彦的精工典雅,秦观的藉蕴雅致,她都有所汲取;甚至她最不满意的东坡词之豪放,对她也不无影响。《古今词统》称其词“亦是林下风,亦是闺中秀”。
2、个性化的抒情手法
李清照是一位抒情能手,其词不仅“善于言情”,而且善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真切抒写她怡愉闺中或流落异域的思想情感,极富个性化特征。她的词巧于构思,尤其善于选择典型的生活片段入词,在具体、细腻的叙写中展示自己的内心活动。她的词善于用白描手法,不靠渲染、夸饰,多通过具体的行动和事物的勾勒点染,将自己抽象的心理活动形象化。这些都使她的词在抒情方面委婉、含蓄而又生动自然。
3、独具一格的语言特色
李清照精于修辞,巧于造句,经常自铸伟词,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李清照又极善于用浅近清新的语句,善于提炼日常口语来表情达意。李清照还非常讲究语言的音乐美,不但重视音、声、律的精严和谐,而且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达到清新朴素与精工雅洁完美和谐的统一
活动六:不同阶段的诗词分别表现了李清照的怎样的人生追求?
提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李清照的诗词都秉承着一种对美的追寻,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点绛唇》《如梦令》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少女的天真烂漫,对春光逝去的无限惋惜之情;《一剪梅》《醉花阴》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少妇渴望与丈夫团聚而产生的闺怨离愁;即便是在她的《武陵春》中,我们也能看到她为了排遣愁绪而“也拟泛轻舟”,《声声慢》中更是为我们定格了一个寻寻觅觅的身影。李清照的一生是曲折的,但她却将人生的一个个阶段都化成了一首首词,从中我们可以欣赏词中的美,更能感受到她的美丽情怀。
活动七: (课下)提供文学评论的范例,介绍撰写文学评论的基本原则与写作格式。指导学生撰写评论文章:走进李清照的美丽情怀。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背诵李清照的诗词;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3.撰写文学评论,能够抒发自己对人物的独到认识;能够在博客圈内对同学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