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中学语文 “古诗苑漫步”之初唐诗歌主题学习设计
作者姓名
高艳
所属单位
胶州一中
联系地址
胶州一中
联系电话
0532-82233023
电子邮箱
2391962428@qq.com
邮政编码
266300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2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学习本单元,要注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要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要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品味古诗文的优美意境和深邃哲理,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名言警句以及说理、抒情、写景的名段名篇。本专题分两块:一是找出诗歌意象,体味诗歌情感。二是通过诵读,品味诗歌语言。
1、了解古诗词,增强爱国主义,激发学习兴趣;
2、分门别类编辑古诗词,增强学生综合审美、动手等能力;
3、写诗评或体会,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4、古诗词朗诵比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5、诗词歌唱比赛,培养学生跨学科能力。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P6)
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P8)
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P8)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P9)
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P9)
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P10)
7.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P19)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分门别类编辑古诗词,增强学生综合审美、动手等能力;
2、找出意象,体会意境美
专题划分
专题一:体会诗歌情感,把握意象。(一课时)
专题二:诵读诗歌,体会语言(一课时)
专题一
体会诗歌情感,把握意象。(一课时)
所需课时
一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意象一词常见于文学评论之中,它的含义大致如下:“意象是 作家头脑中浮现的形象”,“意象是作品中的形象”,“意象是融合著作情谊的形象”,并且往往是指个别形象,而不是整幅完整的画面。文学同艺术一样,都是使 用意象来表情达意,其首要目标是形成具体可感的形象,使读者凭借文字描绘的图画而产生审美联想,让具有美感的经验或印象深刻的事物,在我们的脑海中重新显 现它的影像光彩。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从某种意识上讲,意象就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作家要表现的思想,抒发的感情,在诗中往往通过一些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这些具体事物也就是意象。抓住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本专题问题设计
找出诗歌意象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教版唐诗宋词选修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宣传吧佳作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指导活动实施
(1)了解诗词常识,收集并编辑古诗词,写诗评体会
①分组定任务
一班分为八个小组,分别收集:
a、诗词常识 b、含(写)四季的诗词
c、含(写)风、雨、雪的诗词 d、含(写)花、月的诗词
e、离别情愁、相思苦的诗词 f、抒发抱负的诗词
g、写名胜古迹的诗词 h、写山水风光景色的诗词
②明确收集要求
a、 基础要求:全诗或词,作者
b、中层要求:有点评(自己的或摘录的皆可)
c、 高层要求:诗词的出处
(2)找出意象
总结意象特点(小组合作)
教学评价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引发听者共鸣。
4.能准确无误地背诵诗歌,重点字词掌握牢固。
专题二
诵读诗歌,体会语言(一课时)
问题设置
采用多种形式诵读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了诵读古诗的重要性。小学生所要求掌握的古诗文语言十分简洁,五言绝句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由于时代久远,古诗文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语言障碍。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才能克服障碍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古诗朗诵比赛
每组先派男女生各一名,各自朗诵一首诗,再全组合诵一首诗。
每组派一人作评委给自己组外的每一组评分。
综合评出最佳小组。
(2)歌唱古诗词
①收集谱曲的古诗词(要求有简谱)
②自己给古诗词谱曲(提示:可串谱,可找音乐教师帮助)
③古诗词演唱赛
每组全组合唱一首诗。
每组派一人作评委给自己组外的每一组评分。
综合评出最佳小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活动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古代诗词的思想内容。活动评价应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评价指标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分门别类辑古诗的专集、评点、前言或编后记,对同学的朗诵的评点等方面,是否具有新颖性、准确性。
2、总结交流自己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对同学诵读古诗的评点时所表现出来的口语交际能力、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是否反映了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4、在辑古诗、诵古诗、唱古诗等体现合作与交流的活动中,是否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