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4 18:0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粮食短缺。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联合国粮农组织
新闻背景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 2004年度人物”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 ”
袁隆平
当代神农氏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现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袁隆平的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国际上的同行们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81年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5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 金质奖章。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2000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 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首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上市公司和股票。
2000年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科技学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这是中国首家以科学家姓名命名的高等院校。
2001至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4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012年被评为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获得最高科技奖
夫人比院士更开心
袁隆平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荣誉:
亩产超过900公斤
2011年9月19日,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
湖南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
获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水稻专家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
获以色列沃尔夫农业奖
袁隆平载誉归来
我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长得像扫把一样长,米粒长得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坐在水稻下面乘凉…… 
音乐解寂寞
三十年琴声不绝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走进文本——正字正音
稻菽( )饥馑( )田埂( )
蔸( ) 籼( )粳( )
分蘖( )
shū
jǐn
gěng
dōu
xiān
jīng
niè
走进文本——
整体阅读,思考:
1、标题引用了谁的诗句,
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到韶山》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① 2001年春节后第二天,袁隆平领奖前仍在
稻田里工作
(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②1960年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③1964年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1992年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⑤1993年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⑥1986年以来,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
(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1、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选材?
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
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事例,使人物生动,个性丰满,如立面前。
深入文本——讨论:
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一位老人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这几百亩试验田。他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不时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接着挽起裤腿走下了稻田。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深入文本——讨论:
2、鉴赏以下两段: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丰满人物形象、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
写法小结:
1、围绕主题选取典型事件
2、细节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
新闻性:
突显重点
文学性:丰富细节
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
本文多处运用了数据,请找出来并谈谈他们的作用。
“现在我们试验田种的杂交稻每亩产700千克,农民种的亩产能达到800千克甚至更高。”
“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1976年至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
“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
这些准确的数据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说明了杂交水稻的优越性,从而突出了袁隆平的卓越贡献。
猜一猜:
袁隆平这个名字值多少钱?
■袁隆平是个神话。“袁隆平”品牌被评估为1000亿元人民币。
2010年4月28日,荣登“2010中国心灵富豪榜首富榜
面对千亿身价,袁隆平一笑置之。
他说:“人的身上,最值钱的 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我这么个糟老头子,才一米六九高,六十公 斤重,连骨头卖了都值不了几个钱。我一个月工资1600多元,外加院士补助、其它津贴、顾问讲学费、稿费,掐指一算,也有几千元,够花了。”
拓展提高——思考并使用:
如何使用袁隆平事迹作为作文素材
2005湖南卷[话题“跑的体验”]
从一个人的成长看来,先要学会走,然后才会跑,任谁都跑过——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灵上的,但跑的体验是不尽相同的。
你或许有难忘的经历,或许有深切的感受,或许有独到的认识,请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以《跑的体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中心:
在生命的历程中奔跑。奔跑正是奋斗的过程,终点就是预设的目标。
链接高考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为了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为了让所有的人不再挨饿,年入古稀的他,依然奔走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间。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 知识、汗水、灵感、心血。尽管他已经作出了足以让世界震惊的成绩,但袁隆平还是给自己制定了新的计划,并向这个新的目标前进。七十多岁的袁隆平依旧在自己的跑道上迈着矫健而执著的步伐。对于他来说跑道没有终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积累点拨
作文一材多用,不是有了几个就不再积累了,也不是照抄照搬,而是从众多材料中筛选出最好的,根据主题的需要灵活地使用。这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要善于积累材料,尤其要善于积累新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全方位的挖掘和剖析。勤积累,勤思考,材料的运用方可游刃有余。
1.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2.我毕业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3.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袁隆平
人物格言
他在平凡的位置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价值,站在成功的位置上,胜利的花环挂在他的胸前,多少艳羡的目光投向他来。名誉和金钱潮水般向他涌来,当有的人在估算袁隆平个人持股的市值时,当有的人在盘算着二级市场“隆平高科”的价值几何,当有人说爆出 “袁隆平”名字品牌价值1008.9亿元的特大新闻时,袁隆平却心静如水,身价千亿元的他悄悄地戴上草帽来到在实验田。
  他安于那片土地,安于自己的事业,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探索研究科学心,淡泊名利袁隆平!
  安于位置,宠辱不惊,让袁隆平不断地超越自己,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