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第2节、 第3节 基础训练
一、多选题
1.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负电油滴被固定于电容器中的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
A.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变大
B.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
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减少
D.带电油滴受到的电场力变小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电流表A和电压表V1、V2均为理想电表,C为电容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从上向下滑动一段距离,电路稳定后与滑动前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D.电容器C的电荷量变大
3.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D.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4.关于测温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温用的金属热电阻的阻值不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在非典期间,机场车站用的测温仪非常迅速的测出的体温,它是利用了红外线敏感元件
C.热敏电阻的特点是随温度的升高而电阻变小
D.各种测温材料的电阻,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
5.图甲虚线框内所示是电子秤测量部分的原理图,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随压力F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开关闭合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6.0 V。电流表的量程为0.6 A。电表的内阻、踏板和压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则电子秤( )
A.最大称量值为1500 N B.压力传感器的电阻最小为0
C.空载时,电流表的读数为20mA D.称重为900N时,电阻R为120Ω
二、单选题
6.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2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
A.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均变小
B.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量ΔU与电流表A1示数变化量ΔI的比值不变
D.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时,定值电阻R1的功率最小
7.笔记本电脑机身和显示屏对应部位分别有磁体和霍尔元件。当显示屏开启时磁体远离霍尔元件,电脑正常工作;当显示屏闭合时磁体靠近霍尔元件,屏幕熄灭,电脑进入休眠状态。如图所示,一块宽为a、长为c的矩形半导体霍尔元元件,元件内的导电粒子是电荷量为e的自由电子,通入方向向右的电流I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度v,当显示屏闭合时元件处于垂直于上表面、方向向下的匀强磁场B中,于是元件的前、后表面间出现电压U,以此控制屏幕的熄灭。则元件的( )
A.前表面的电势比后表面的低。
B.前、后表面间的电压U=Bve
C.前、后表面间的电压U与I成正比
D.自由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为
8.中国科学家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杨振宁称这一发现是诺贝尔奖级.如图所示,厚度为,宽度为的金属导体,当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垂直时在上下表面会产生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表面的电势高于下表面
B.下表面的电势高于上表面
C.增大时,上下表面的电势差增大
D.增大时,上下表面的电势差增大
9.关于打点计时器及其操作,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源
B.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源
C.实验时,先接通电源,等计时器工作稳定后,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
10.在如图所示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电源内阻不可忽略。闭合电路使灯泡L发光后,当滑片向右滑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L变亮 B.通过R1的电流变大
C.电路的路端电压变大 D.R0上消耗的电功率减小
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L为小灯泡,R1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光照强度越强,电阻越小。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后,若照射光敏电阻R的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C.小灯泡L变暗 D. R1消耗的功率变大
1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闭合开关S后( )
A.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三、实验题
13.如图所示,是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光电控制设备用到的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它由电源、光电管、放大器、电磁继电器等几部分组成.
(1)示意图中,a端就是电源________极.
(2)光控继电器的原理是:当光照射光电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实验小组利用传感器来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先将轻弹簧上端通过力传感器固定在水平的长木板A上,下端自由下垂,将距离传感器轻轻靠近轻弹簧下端,当力传感器示数为零时,距离传感器的示数为x0;然后再将轻弹簧下端与距离传感器固定,下面连接轻质木板B,距离传感器可以测量出其到力传感器的距离x,木板B下面用轻细绳挂住一小桶C。
(1)逐渐往小桶C内添加细沙,记录相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距离传感器的示数x,作出F x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及相关信息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N/m,弹簧原长L0=_____cm。
(2)将该弹簧应用到电子秤上,如图丙所示(两根弹簧)。闭合开关S,称不同物体的质量时,滑片P上下滑动,通过电子显示器得到示数。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滑片P位于R的最上端,通过验证可知,电子显示器的示数I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为m=ak-(a、b均为常数,k为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则滑动变阻器R的长度L=_____,电源电动势E=_____。(保护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均为R0,电源内阻不计,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四、解答题
15.1879年美国物理学家霍尔在研究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情况时,发现了一种新的电磁效应:将导体置于磁场中,并沿垂直磁场方向通入电流,则在导体中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个横向电势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霍尔效应,这个横向的电势差称为霍尔电势差.
(1)如图甲所示,某长方体导体abcda′b′c′d′的高度为h、宽度为l,其中的载流子为自由电子,其电荷量为e,处在与ab b′a′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0.在导体中通有垂直于bcc′b′面的电流,若测得通过导体的恒定电流为I,横向霍尔电势差为UH,求此导体中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个数.
(2)对于某种确定的导体材料,其单位体积内的载流子数目n和载流子所带电荷量q均为定值,人们将H=定义为该导体材料的霍尔系数.利用霍尔系数H已知的材料可以制成测量磁感应强度的探头,有些探头的体积很小,其正对横截面(相当于图14甲中的ab b′a′面)的面积可以在0.1cm2以下,因此可以用来较精确的测量空间某一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如图乙所示为一种利用霍尔效应测磁感应强度的仪器,其中的探头装在探杆的前端,且使探头的正对横截面与探杆垂直.这种仪器既可以控制通过探头的恒定电流的大小I,又可以监测出探头所产生的霍尔电势差UH,并自动计算出探头所测位置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且显示在仪器的显示窗内.
①在利用上述仪器测量磁感应强度的过程中,对探杆的放置方位有何要求;
②要计算出所测位置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除了要知道H、I、UH外,还需要知道哪个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推导出用上述这些物理量表示所测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的表达式.
16.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光电门测量物体的速度,光电门传感器为门式结构,如图所示。A管发射红外线,B管接收红外线。A、B之间无挡光物体时,电路断开;有物体经过A、B之间时B管被挡光,电路接通。请简述怎么计算出物体的速度。
17.加速度计是测定物体加速度的仪器。在现代科技中,它已成为导弹、飞机、潜艇或宇宙飞船等制导系统的信息源。如图为应变式加速度计的示意图。当系统加速时,加速计中的敏感元件也处于加速状态。敏感元件由两弹簧连接并架在光滑支架上,支架与待测系统固定在一起,敏感元件的下端可在滑动变阻器R上自由滑动,当系统加速运动时,敏感元件发生位移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已知敏感元件的质量为m,两侧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电源电动势为E,电源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值为R,有效长度为l,静态时,输出电压为U0,试推导加速度a与输出电压U的关系式。
18.某中学生制作成功一个“遥控探测手”。阅读下面一则文字说明和电路图,请你指出“遥控探测手”的三个基本“机器人模块"是由文中的哪些装置构成的?(如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主要模块)从电路中你能看出是哪种基本逻辑电路?为什么?
遥控探测手
未开发的处女地或者某个星球被视为人类的未来生存地,需要去检测空气、土壤、水的样本是否为优良元素。而那里充满危险,谁去更合适呢?机器人探测是当仁不让的。我这里制作的遥控探测手,具备探测的功能,能小发出光、声的可视的非语言信号。所用材料一般家里或市场上都可找到。主要有:胶木板、铅皮、单簧管、磁铁、微动开关、遥控玩具型的接受与发射装置。制作中有两点要注意:其一,调整遥控装置中的接受与发射频率,若调整失误,遥控车只进不退,或只会左转不会右转等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就会发生;其二,探测手的电气原理要设计好,见示意图,其中J为单簧管,S为微动开关,Q是发光二极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D
【分析】
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则电容器两端间的电势差不变,根据电容器的变化判断电容的变化以及电场强度的变化,从而判断电荷电势能和电场力变化。
【详解】
A.根据
可知,增大,则电容减小,故A错误;
B.静电计测量的是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因为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则电势差不变,所以静电计指针张角不变,故B错误;
C.电势差不变,增大,则电场强度减小,点与上极板的电势差减小,则点的电势增大,因为该油滴带负电,则电势能减小,故C正确;
D.因电容器与电源相连,在此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不变,因增大,则由
可知,电场强度减小,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减小,故D正确。
故选CD。
【点睛】
本题是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关键抓住不变量,当电容器与电源始终相连,则电势差不变,当电容器与电源断开,则电荷量不变。
2.BD
【详解】
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从上向下滑动一段距离,接入电路的总电阻增加,总电流减小,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外电压增大,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R1两端电压减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R2两端电压增加,电容器C两端电压增加,电荷量变大。
故选BD。
3.CD
【解析】
【详解】
A.在t1~t2内,I变大,阻值变小,压力变大,小车做变加速运动,故A错误;
B.在t2~t3内,I不变,压力恒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在t1~t2内,I变大,阻值变小,压力变大,小车做变加速运动,故C正确;
D.在t2~t3内,I不变,压力恒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4.BCD
【解析】非接触式测温仪能发出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越强,所以测温仪使用的是红外线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的特点是随温度的升高而电阻变小,故BCD正确.
5.CD
【详解】
A.由图像得到
知 ,当电阻
时,压力
但回路中的电阻不可能为零,则压力最大值不可能为1500N,故A错误;
B.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为零时,电源短路,则压力传感器的电阻最小不可能为零,故B错误;
C.空载时
根据图像知此时
由
故C正确;
D.当
由
可得
故D正确。
故选CD。
6.C
【详解】
AB.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电源内电压和R1两端电压变大,R2两端电压变小,V的示数变小,A2示数变小,故AB错误;
C.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量ΔU与电流表A1示数变化量ΔI1的比值等于R1+r,是不变的,选项C正确;
D.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时,R1的电流最大,R1的功率最大,选项D错误.
7.C
【详解】
A.电流方向向右,电子向左定向移动,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可知,电子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向里,则后表面积累了电子,前表面的电势比后表面的电势高,故A错误;
B.由电子受力平衡可得
解得,电流越大,电子的定向移动速度v越大,所以前、后表面间的电压U与I成正比,所以故B错误,C正确;
D.稳定时自由电子受力平衡,受到的洛伦兹力等于电场力,即
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
试题分析:由于磁场方向是指向里的,电流方向是指向右的,故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是向左的,根据左手定则,电子在磁场中受到向上的沦兹力,从而向上运动,所以上表面积累了大量的自由电子从而带负电,下表面带正电,故下表面的电势高于上表面,A不对,B正确;增大h时,相当于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长度变长了,故两端产生的电势差变大,故C是正确的,也可以这样认为:由于平衡时,电子受到的电场力等于磁场力,即,故h越大,上、下表面的电势差就越大.
考点:霍尔效应,电势差等知识.
9.B
【详解】
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源,选项A正确;
B.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6V的交流电源,选项B错误;
C.实验时,先接通电源,等计时器工作稳定后,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选项C正确;
D.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选项D正确。
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B。
10.B
【详解】
当滑片向右滑动时,R1阻值减小,则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变大,则R0上电流变大,则R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内阻上的电压以及R0上的电压均变大,则路端电压减小;则L和R1并联支路的电压减小,则灯泡L变暗;通过灯泡L的电流减小,则通过R1的电流变大,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C
【详解】
AB.若照射光敏电阻R的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根据“串反并同”规律,与其串联的电流表的电流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B错误;与其并联的电压表的电压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A错误;
C.与其串联的小灯泡的电流变小,小灯泡的功率变小,小灯泡变暗,C正确;
D.与其串联的电阻R1的电流变小,R1消耗的功率变小,D错误。
故选C。
12.A
【详解】
AB.闭合开关后,外电路电阻变小,则总电阻减小,电路中总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增大,故A正确,B错误;
CD.电路中总电流增大,则电源的内电压增大,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路端电压减小,故电压表示数减小,故CD错误;
故选A。
13.正. 阴极K发射电子,电路中产生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的电流使电磁铁M磁化,将衔铁N吸住;无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无电流,N自动离开M.
【详解】
(1)示意图中,a端就是电源正极;
(2)光控继电器的原理是:当光照射光电管时,阴极K发射电子,电路中产生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的电流使电磁铁M磁化,将衔铁N吸住;无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无电流,N自动离开M.
14.100 4 ag
【详解】
(1)[1][2]由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量的关系可得
由表达式结合图像可知图像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而横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故弹簧的劲度系数
弹簧原长
(2)[3][4]当所称的物体质量为零时,有
此时由电路结构可得
联立解得电源电动势
当所称的物体质量最大时,弹簧被压缩L,此时有
联立解得
15.(1);(2)①应调整探杆的放置位置(或调整探头的方位),使霍尔电势差达到最大(或使探杆与磁场方向平行;使探头的正对横截面与磁场方向垂直;abb′a′面与磁场方向垂直);②还需要知道探头沿磁场方向的宽度l,B=.
【详解】
(1)设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则有 I=nehlv
当形成恒定电流时,自由电子所受电场力与洛仑兹力相等,因此有
evB0=e
解得.
(2)①应调整探杆的放置方位(或调整探头的方位),使霍尔电势差达到最大(或使探杆与磁场方向平行;探头的正对横截面与磁场方向垂直;ab b′a′面与磁场方 向垂直)
②设探头中的载流子所带电荷量为q,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探头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当通有恒定电流I,产生最大稳定霍尔电压UH时,有 qvB=q
又因 I=nqhlv和H=
联立可解得
所以,还需要知道探头沿磁场方向的宽度l.
16.当光电门传感器A、B之间无挡光物体时,电路断开,当A、B之间有挡光物体时,电路接通,与光电门相连的计算机记录下挡光时间,再测量出挡光物体的宽度,结合运动学公式即可算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当很小时,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可认为是瞬时速度。
【详解】
当光电门传感器A、B之间无挡光物体时,电路断开,当A、B之间有挡光物体时,电路接通,与光电门相连的计算机记录下挡光时间,再测量出挡光物体的宽度,结合运动学公式即可算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当很小时,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可认为是瞬时速度。
17.
【详解】
设静态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距左端为x,则敏感元件的输出电压为
设系统向右加速时,滑片左移Δx,敏感元件两侧的弹簧形变量都为Δx,且方向相同,则敏感元件的动力学方程为
此时敏感元件的输出电压为
综合可得
向右加速运动时
设系统向左加速时,滑片右移Δx,敏感元件两侧的弹簧形变量都为Δx,且方向相同,则敏感元件的动力学方程为
此时敏感元件的输出电压为
综合可得
向右加速运动时
综合可得
若U>U0,系统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
若U18.见解析
【详解】
微控制器是由接受和发射装置、音乐集成块和循环发光二极管集成块构成;传感器是由微动开关和单簧管(磁控开关)构成;执行器是由发光二极管和扬声器构成。从电路中可以看出是“或门”逻辑电路。当探测手碰到优良元素(含有磁铁)障碍物时,就会使微动开关和单簧管均闭合。同时发出光和声。但微动开关闭合时也会使二极管发光,单簧管遇磁铁时也会闭合,使扬声器发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