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传感器 水平测评(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传感器 水平测评(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5 12:1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水平测评
一、多选题
1.利用霍尔元件可以进行微小位移的测量。如图甲所示,将固定有霍尔元件的物体置于两块磁性强弱相同、同极相对放置的磁体缝隙中,建立如图乙所示的空间坐标系。保持沿x方向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I不变,当物体沿z轴方向移动时,由于不同位置处磁感应强度B不同,霍尔元件将在y轴方向的上、下表面间产生不同的霍尔电压。当霍尔元件处于中间位置时,磁感应强度B为0,为0,将该点作为位移的零点。在小范围内,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坐标z成正比,这样就可以把电压表改装成测量物体微小位移的仪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仪表不仅能测量位移的大小,还可以确定位移的方向
B.该仪表的刻度线是均匀的
C.若霍尔元件中导电的载流子为电子,则当Δz<0时,下表面电势高
D.电流I越大,霍尔电压越小
2.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量很小)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的电量保持不变
B.两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C.P点电势不变
D.P处正电荷的电势能变小
3.传感器已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中,下列关于传感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机对无线遥控信号的接收主要是采用了红外线传感器
B.电饭煲能够自动控制温度的原因是它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C.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
D.电脑所用的光电鼠标主要采用声波传感器
4.如图所示的电容式话筒就是一种电容式传感器,其原理是:导电性振动膜片与固定电极构成了一个电容器,当振动膜片在声压的作用下振动时,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电路中电流随之变化,这样声信号就变成了电信号.则当振动膜片向右振动时(  )
A.电容器电容值增大
B.电容器带电荷量减小
C.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增大
D.电阻R上电流方向自左向右
二、单选题
5.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随处可见红外线测温仪,不同于接触测温仪,便捷、精确、安全是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最重要的优点。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温仪应用的是红外线温度传感器
B.玻尔提出“热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
C.测温仪利用了爱因斯坦提出的黑体辐射原理
D.红外线遥感器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波长短
6.电熨斗在达到设定的温度后就不再升温,当温度降低时又会继续加热,使温度总与设定的相差不多。在熨烫不同的织物时,设定的温度可以不同。进行这样的控制,靠的是
A.力传感器 B.光传感器 C.位移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7.下列设备在工作时,利用了温度传感器的是(  )
A.称量货车载重量的电子秤
B.能自动开启和关闭的路灯
C.烟雾报警器
D.自动恒温箱
8.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传感器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
B.金属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
C.干簧管是一种能够感知电场的传感器
D.传感器一定是通过感知电压的变化来传递信号的
9.在地震抢险救灾中,有些救援队借助“生命探测仪”可以发现深埋在废墟中的伤员,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生命探测仪”可能用到了(  )
A.红外线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振动传感器 D.电容传感器
10.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下列关于传感器的作用或应用不符合实际的是( )
A.热敏电阻是半导体材料制成,它是温度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B.干簧管是一种能感知磁场的敏感元件,在电路中是一个磁控开关
C.自动门和公共场所的非触摸式自动水龙头利用了紫外线传感器
D.家庭厨房里的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是用气敏元件制成
11.如图所示电路中接有三只完全相同的电压表,在A,B间加恒定电压12V,电压表V1的示数为5V,则电压V2,V3的示数依次为( )
A.V2为7V,V3为0V B.V2为7V,V3为7V
C.V2为7V,V3为2V D.V2为5V,V3为2V
12.关于物理现象或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阻率不随温度变化的合金材料,可用来制造电阻温度计
B.避雷针采用针尖状是利用的尖端放电的原理
C.电视屏幕容易吸附灰尘主要是因为静电力的吸引
D.电动势越大,移动单位电荷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就越多
三、实验题
13.某些固体材料受到外力后除了产生形变,其电阻率也要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材料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这样的材料常用来作为传感器的敏感元件。现用如甲图所示的电路研究某长薄板电阻的压阻效应,已知薄板的阻值变化范围为几欧到几十欧,实验室中有下列器材:
A.电源E(3V,内阻约为1)
B.电流表A1(0.6A,内阻r1=5)
C.电流表A2(0.6A,内阻r2约为1)
D.开关S,定值电阻R0
(1)根据上述器材,设计的电路图如甲图所示,为了准确的测量电阻Rx,则虚线框中甲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__。(选填“A1”或“A2”)
(2)在电阻最上面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闭合开关,记下电表读数,A1的读数为I1,A2的读数为I2,得Rx=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然后让力反向从下向上挤压电阻,并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最后绘成的图像如乙图所示,除观察到电阻Rx的阻值随压力F的增大而均匀减小外,根据图线的对称性还可以看到:施加大小相等的拉力或压力时,该电阻的阻值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确定”)。
(4)定值电阻R0的阻值应该选用(____)。
A.0.5  B.4  C.20  D.50
14.(1)如图中,螺旋测微器读数__________mm
(2)多用电表粗测电阻,已经调零且选择开关指向欧姆挡“×10”挡位,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度太大,这时他应将选择开关换成欧姆挡的“________”挡位(选填“×100”或“×1”);调零后测量,其表盘及指针所指位置如下图,则待测电阻为________Ω.
(3)如下图所示,将一个电流表G和另一个电阻连接可以改装成伏特表或安培表,则在甲图中,要使它的量程加大,应使R1 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乙图中,要使它的量程加大,应使R2 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5.小明利用热敏电阻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将热敏电阻R安装在需要探测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正常时,继电器的上触点接触,下触点分离,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图甲中继电器的供电电压U1=3V,继电器线圈用漆包线绕成,其电阻R0为30Ω.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等于50mA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响.图乙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
(1)由图乙可知,当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阻值为_____________Ω.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将____________,继电器的磁性将______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图甲中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__________相连,指示灯的接线柱D应与接线柱____________相连(均选填“A”或“B”).
(3)请计算说明,环境温度____________时,警铃报警.
16.(1)如图甲为斯密特触发器的符号,当加在它的输入端A的电压逐渐上升到某个值(1.6 V)时,输出端Y会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0.25 V),而当输入端A的电压下降到另一个值的时候(0.8 V),Y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3.4 V)。如图乙、丙是某同学设计的两个电路图。图中R1是可调电阻,RT是热敏电阻,其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能作为温度报警器的电路图是______(填“乙”或“丙”)。
(2)如图丁所示,请用笔画线把蜂鸣器、光敏电阻、干簧管继电器、开关、电源连接成完整的电路,制成光电报警装置(______)。
要求:当有光照射报警装置且光照不是很弱时,蜂鸣器发声,当没有光照或者光照很弱时,蜂鸣器不发声。
四、解答题
17.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为且保持不变,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是8.0Ω,a、b为其两个端点(电压表的内阻非常大,导线的电阻不计)。求:
(1)滑片P位于a点时,电压表示数和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
(2)滑片P位于ab的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和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B
【详解】
A.若上表面电势高,则空穴在上表面聚集,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感应强度方向沿z轴负方向,说明霍尔元件靠近右侧的磁铁,位移方向向右,反之则位移向左,则该仪表可确定位移的方向,故A正确。
B.设霍尔元件在y方向的长度为d,空穴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则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
则与z成正比关系,可知该仪表的刻度线是均匀的,选项B正确;
C.若霍尔元件中导电的载流子为电子,则当时,磁场方向向右,则由左手定则可知,电子偏向下表面,即下表面电势低,选项C错误;
D.根据
电流的决定式
可知当n、e、S三者确定时,I越大,v越大,霍尔电压越高,故D错误。
故选AB。
2.ABC
【详解】
A.由题意知: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电容器的带电量Q不变,故A正确;
B.由推论公式分析,可知板间电场强度E不变,故B正确;
CD.则由U=Ed知,P与负极板间的电势差不变,则P点的电势不变,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不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3.AC
【详解】
A.电视机对无线遥控信号的接收主要是采用了红外线传感器。故A正确;
B.电饭煲能够自动控制温度的原因是它装有感温磁材料的温度传感器,不是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故B错误;
C.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故C正确;
D.电脑所用的光电鼠标主要采用光传感器,不是声波传感器。故D错误。
故选AC。
4.AC
【详解】
则当振动膜片向右振动时板间距离减小,根据公式 ,所以电容增大,又因为电路接通所以电压不变,据 可知电荷量增加,电容被充电,则电阻R上电流方向自右向左,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增大,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
5.A
【详解】
A.红外线测温仪应用的是红外线温度传感器,故A项正确;
B.普朗克提出“热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故B项错误;
C.普朗克提出了黑体辐射原理,故C项错误;
D.红外线遥感器是利用了红外线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的特点,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波长长,故D项错误。
故选A。
6.D
【解析】试题分析:传感器是将非电学量转变成电学量,如力传感器是将力学量转变成电学量.而温度传感器则是通过温度的变化转变成电学量.
电熨斗在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后,会自动停止工作,这是因为电熨斗使用温度传感器,D正确.
7.D
【详解】
A.称量货车载重量的电子秤利用的是压力传感器,故A错误;
B.能自动开启和关闭的路灯与光的强弱有关,利用的是光传感器,故B错误;
C.烟雾报警器,是当有火灾时,会产生烟雾进入火灾报警器,利用光的漫反射,从而触发开关报警,利用的是光传感器,故C错误;
D.自动恒温箱需要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利用的是温度传感器,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8.B
【详解】
金属材料和半导体材料都可以制成传感器,传感器是通过把易感受的非电学量转换为易处理和控制的电压、电流或电路的通断来传递信号的。干簧管是一种能感知磁场的传感器。
故选B。
9.A
【解析】伤员被深埋在废墟中,与周围环境和尸体的温度不同,所以生命探测仪是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探测到活着的被困人员,选项A正确;故选A.
10.C
【解析】
A、热敏电阻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主要用于温度传感器中,是温度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正确;
B、干簧管是一种能感知磁场的敏感元件,在电路中是一个磁控开关,故B正确;
C、自动门和自动水龙门是利用光传感器,但不是紫外传感器,因为紫外线对人有较强的辐射作用,故C错误;
D、家庭厨房里的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是用气敏元件制成,故D正确;
应用不符合实际的是故选C.
【点睛】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掌握常见传感器的作用及其对应仪器的工作原理.
11.C
【详解】
试题分析:电压表可以作为电阻处理,因三个电压表的内阻相等,则电压与电流成正比;设电压表的内阻均为R,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知,三个电压表电流关系可能为:,也可能有:,当时,,其他数据不可能,C正确;
考点: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中将电压表当作大电阻,不是普通的串并联,关键要分析三个电压表的电流可能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研究.
12.A
【详解】
A.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只有随温度变化明显的电阻才能制造电阻温度计,A错误,符合题意;
B.带电荷的云层靠近避雷针时,在避雷针尖端感应出与云层相反的静电,达到一定程度就向空中放电,中和云层中的电荷,利用了尖端放电原理,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视机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而使屏幕上带静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把灰尘吸引到了屏幕上,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电动势越大,移动单位电荷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就越多,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A1 相等 B
【详解】
(1)[1]由于题目中没有电压表,为了比较准确测量电阻,由于知道电流表的阻值,所以用电流表作为电压表使用,电流表连在干路上,即可求出电阻的阻值。所以虚线框中甲电流表应选择。
(2)[2]根据电路图,结合串并联和欧姆定律得
解得
(3)[3]根据图线可以直接得到:施加大小相等的拉力或压力时,该电阻的阻值相等;
(4)[4]根据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rA约为1Ω,定值电阻R0作为保护电阻应该满足

可解得定值电阻
阻值较为接近,故选B。
14.(1)4.591—4.593 (2)×1 12.0 (3)减小 增大
【详解】
试题分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4.5mm+9.2×0.01mm=4.592mm
(2)由题可知偏转角度太大,示数偏小,所用倍率高了,故换用低倍率档位,即“×1”档位,读数为12.0Ω
(3)甲图通过并联电阻分走部分电流,所以甲为电流表,且R1越小分的电流越多,所以应该是减小;乙图通过并联电阻分得电压,且电阻越大分的电压越多,所以R2应该增大
考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串并联电路实现的电压或者电流表的改装.改装过程实质是利用了串并联电路的分压或者分流关系
考点: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多用电表的使用、电表的改装.
【名师点睛】(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由固定刻度和可动刻度组成;(2)多用电表的使用要注意,换挡必须重新调零;偏转大示数小,换用倍率低档;偏转小示数大,换用倍率高档;(3)电表改装,改装的量程越大,需要分流和分压越大,并联的分流电阻越小,串联的分压电阻越大.
15.70 减小 增大 B A 大于等于80℃时
【详解】
试题分析:(1)分析乙图,找到热敏电阻40℃对应的阻值为70Ω,并且分析图象发现: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就会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就会增大;
(2)由题中“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所以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B连,指示灯的接线柱D应与接线柱A相连;
(3)当线圈中的电流I=50mA=0.05A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报警
∴控制电路的总电阻∴热敏电阻R=R总-R0=60Ω-30Ω=30Ω
由图乙可知,此时t=80℃
所以,当温度t≥80℃时,警铃报警
考点:传感器;欧姆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
本题既考查电磁继电器原理的分析,也考查了结合欧姆定律的内容进行相关的计算,综合性比较强,解题时要仔细分析.
16.乙
【详解】
(1)[1]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减小,其两端电压减小,题图乙中,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A的电压升高,输出端Y跳到低电平,蜂鸣器两端电压增大,蜂鸣器报警;而题图丙中,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两端电压减小,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A的电压降低,输出端Y跳到高电平,蜂鸣器两端电压减小,蜂鸣器不工作。
故选乙。
(2)[2]根据题意,当有光照且光照不是很弱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使得干簧管继电器线圈中有较大的电流,从而产生磁场,导致两个铁质簧片闭合,使得蜂鸣器发声;当没有光照或光照很弱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干簧管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很微弱,磁场消失,两簧片分离,蜂鸣器不发声。故光敏电阻和干簧管继电器串联组成控制电路,电路如图所示:
17.(1)3.8V,0;(2)3.84V,
【详解】
(1)滑片P位于a点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电压表示数为
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为
(2)滑片P位于ab的中点时
电路中的电流为
电压表示数为
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