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热现象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强化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形成时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
A.升华吸热 B.凝华吸热 C.升华放热 D.凝华放热
2.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地是( )
A.①做功冲程 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压缩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①压缩冲程 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做功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①做功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压缩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①压缩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做功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逐步进入家庭。汽车使用的能源主要是汽油,那么,一桶汽油和一滴汽油相比,它们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比热容 C.热值 D.质量
4.关于热量、内能、温度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若它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高,甲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内能多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5.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铁块与铝块,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再接触,已知铁的比热容比铝的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由铝块传给铁块 B.热量由铝块传给铁块
C.内能从铁块转移到铝块 D.不会发生热传递现象
6.下列关于内燃机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B.汽油机气缸顶部有喷油嘴
C.汽油机通过压缩空气直接点燃汽油
D.内燃机功率越大,效率越高
7.2021年10月16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点火加速升空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火箭选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
C.燃料的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火箭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8.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对其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9.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樟脑球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
B.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C.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
D.往地面上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
10.下列现象中,不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搓手,手会变暖和 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发热
C.冬天用热水泡脚,脚变暖和 D.锯木头锯条发热
11.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C.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
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
二、填空题
12.从冰箱冷藏室取出一瓶矿泉水,一会儿会看到瓶的表面出现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从冰箱冷冻室取出冻肉,会看到冻肉表面结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13.一台柴油机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柴油放出的热量为,其中损失的热量为,则柴油机获得有用的机械能为______J,柴油机的效率为______。
14.2020年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态氢,这是利用了液态氢______的特点。装载的2t的液态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J。发射台下方建有水池,通过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热量,使发射时发射台不至于温度过高被烧坏。(q氢=1.4×108J/kg)
15.小华在燃烧皿中放入14g酒精,对200g水加热,待酒精燃尽后水温升高了5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此过程中,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酒精烧水时的热效率______%。
16.面对国际复杂的形势,我国的医护人员——最美的逆行者仍然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这个恶魔,尽心地守护着全国人民的健康。医务人员较长时间佩戴护目镜时,会出现起雾现象,水雾形成在护目镜______(选填“内”或“外”)侧,这是由于护目镜和面部之间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______热量。
17.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火箭升空时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_______能;如图是9月17日顺利返回地面后的飞船返回舱,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克服空气摩擦做功,_______增加,_______升高,像火球一样把外壳烧焦了。
18.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物体吸热升温”的“热”指______。“摩擦生热”的“热”是指______,“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______。
三、作图题
19.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甲的比热容比乙小,图中已经画出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请在图上画出加热相同时间。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
20.在标准大气压下,在图中简要画出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_________)
21.如图所示,是探究质量为m1的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现用质量为m2(m2>m1)的水重复该实验(其他条件不变)。请在该图中画出质量为m2的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四、实验题
22.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除了装置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沸点是357℃,酒精的沸点是78 ℃。本实验中应选用的温度计是______温度计(选填“水银”或“酒精”);
(2)图乙是老师根据两组同学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两组同学的图像存在差异,请你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
(3)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变化情景如图丙,则表示水沸腾时的是______图(选填“A”或“B”);
(4)如图丁所示,在盛水的烧杯内放入一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23.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
(1)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时,选用初温和______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3)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沸点是______℃。
(4)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______倍。
24.某同学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将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
(1)图甲是这名同学的实验装置,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水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___________表示物质吸热的多少,所以选用相同酒精灯和保持其与石棉网的距离相同就是为了让水和煤油___________大致相等。
(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像可知___________吸热能力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则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5.用煤气灶把1kg、初温为20℃的水烧到70℃,消耗了10g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26.一台大型推土机的推力约为3×104 N,匀速推土总行程达10 km,消耗柴油约30.3 kg;
(1)求推土机做的功;
(2)消耗柴油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求推土机柴油机的热机效率(q煤油=4.3×107 J/kg)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D
4.A
5.B
6.A
7.B
8.C
9.B
10.C
11.A
12.液化 凝华 放出
13.4.0×108 40%
14.热值大 2.8×1011 汽化
15.4.2×105 4.2×104 10
16.内 液化 放出
17.机械 内能 温度
18.热量 内能 温度
19.
20.。
21.
22.秒表 水银 水的质量不同 A 不会
23.保证两液体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质量 等于 60 2
24.没有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 27 加热时间的长短 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 水
25.(1)2.1×105J;(2)4.2×105J;(3)50%。
26.(1)3×108J;(2)1.3029×109J;(3)2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